邱 颍,贺慧颖,刘丽丽,谭 晓,齐晓杰,陈 达,张乃春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随着我国器官移植水平的提高以及更有效的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肾移植受者的存活时间逐渐延长,但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成为影响肾移植受者术后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移植肾恶性肿瘤的发生以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其中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CDC)的发生极为罕见,其具有侵袭性高、预后差的特点。本文收集2例移植肾CDC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临床与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
1.1 临床资料收集2007年7月~2021年12月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肾细胞癌1 525例,其中CDC 6例,占0.39%,年龄46~64岁,男女比为1 ∶1。发生于移植肾的CDC有2例,在肾细胞癌中占0.13%,患者均为女性,病变位于左、右侧肾各1例,年龄48~57岁,平均52.5岁。
1.2 方法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4 μm厚切片,分别行HE常规和免疫组化HRP-Multimer法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全自动系统(Ventana Medical Systems)进行,抗体FH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贺慧颖教授惠赠,PAX-8、CK19、INI-1、OCT3/4、SDHB、CK7、CKH、vimentin、CAIX、CK20、p63、S-100P、GATA-3、TFE3、CD117、ALK、Ki-67,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切片由两位病理医师复阅,参考WHO(2016)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中肾CDC的诊断标准进行。
2.1 临床特点本组1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5年,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行肾移植,术后5年;另1例患者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行肾移植,术后4年半;主要临床表现均为血尿、腰痛、发热、肾功能异常、腹部肿块等;2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未行免疫治疗、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
2.2 病理检查
2.2.1眼观 肿物中央位于肾髓质,最大径4~7 cm,边界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局灶累及肾皮质、肾周脂肪及肾窦等组织,切面灰白色,部分区域灰褐色,质脆,局部伴出血和坏死。
2.2.2镜检 镜下见肿瘤向周围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癌细胞排列形式多样,主要呈腺管状或条索状结构(图1A、B),局部见乳头状结构(图1C),小管被覆单层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部分呈鞋钉样(图1D)。间质反应性增生明显并伴炎细胞浸润,可见大片肿瘤性坏死。癌细胞异型显著,呈立方状或鞋钉样,胞质嗜酸,胞核深染,多形性明显,易见核仁及核分裂象。
2.2.3免疫表型 癌细胞PAX-8(图2A)、CK19(图2B)、FH(图2C)、INI-1(图2D)、SDHB均阳性,CK7、CKH、vimentin和CAIX不同程度阳性,CK20、p63、S-100P、GATA-3、TFE3、OCT3/4、CD117、ALK均阴性,Ki-67平均增殖指数为70%。
2.3 随访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生存时间分别为14天和10个月,1例患者因术后全身衰竭死亡,另1例患者死于肿瘤转移。
随着肾移植受者存活时间的逐渐延长,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生日渐受到关注。目前,有关移植肾CDC的报道极少。2018年,Dao等[1]报道1例异体肾胰移植受体中BK病毒相关的移植肾CDC。CDC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肾细胞癌亚型,由Fleming和Lewi于1986年首次描述其为一种独立的肾细胞癌病理类型[2]。WHO(2016)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CDC占肾脏肿瘤的1%~2%,男女比为2 ∶1,发病年龄13~85岁,中位年龄43~63岁[3]。移植肾恶性肿瘤的发生以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4],CDC的发生极为罕见。本组收集肾细胞癌1 525例,CDC有6例,占0.39%;其中发生于移植肾的CDC有2例,占肾细胞癌的0.13%,患者均为女性,病变位于左右侧肾各1例,年龄48~57岁。
肾移植受者的移植肾发生CDC临床表现与普通人群发生CDC相似,主要为肉眼血尿、腰痛、发热、肾功能异常、腹部肿块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诊疗时应予以重视。
本组移植肾CDC肿瘤肉眼观察及病理形态学表现符合既往相关研究。肿瘤肉眼可见瘤体中央位于肾髓质,边界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局灶累及肾皮质、肾周脂肪及肾窦等组织,切面灰白、灰褐色,质脆,局部伴出血和坏死。镜下见肿瘤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癌细胞排列呈腺管状、条索状或乳头状,间质反应性增生明显,可见伴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癌细胞高度异型,呈立方状或鞋钉样,胞质嗜酸,胞核深染,多形性明显,易见核仁及核分裂象。
文献报道CDC缺乏特异性的免疫组化标记,需联合多种抗体进行综合判断[5]。与既往相关报道一致,本组病例也显示CDC的免疫组化表达谱较广,癌细胞PAX-8、FH、CK19、INI-1、SDHB均阳性,CK7、CKH、vimentin和CAIX不同程度阳性,Ki-67平均增殖指数为70%。
鉴别诊断:(1)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尿路上皮癌与肾CDC的术后辅助治疗手段及预后均不相同,将两者进行明确区分非常重要。鉴别时需认真关注临床信息,进行充分细致的检查,镜下注意观察肾盂、肾盏黏膜上皮的增生情况,当肿瘤出现大的巢团状结构时应排除尿路上皮癌的可能。文献报道[5-6]在形态学的基础上,仅表达PAX-8或不表达GATA3及p63,均不能完全除外尿路上皮癌的可能,需用一组免疫组化标记PAX-8、CK19、CK7、CKH、CK20、p63、S-100P、GATA-3进行鉴别,尿路上皮癌通常表达CK7、GATA-3、p63及S-100P,部分病例表达CK20,而CDC通常表达PAX-8、CK19,不表达CK20、GATA-3、p63、S-100P,不同程度表达CK7及CKH。(2)高级别乳头状肾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多位于肾皮质,呈膨胀性生长。形态上以乳头状或小管乳头状结构为主,常伴泡沫状巨噬细胞聚集,偶可见沙砾体,肿瘤间质内无明显促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反应及明显的炎细胞浸润。分子遗传学常出现7号和17号染色体呈三倍体或四倍体,以及Y染色体缺失。(3)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常表现为乳头状、管囊状、筛网状、管状、乳头状等多种结构混合存在,癌细胞可见大而明显的核仁;免疫组化标记FH失表达和FH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7]。(4)肾髓质癌或伴肾髓质癌样特征的癌:常发生于年轻非洲裔美国人,位于肾髓质,生长迅速,几乎均伴镰状红细胞贫血,肿瘤间质中特征性的镰状红细胞有助于诊断。分子遗传学表现为INI-1基因失活,免疫组化标记INI-1蛋白失表达。此外,干细胞标记OCT3/4的表达也有助于诊断。(5)转移性癌:多种器官和组织的肿瘤均可转移到肾,较常见的是来自肺、乳腺、胃肠道、胰腺、甲状腺和皮肤等部位恶性肿瘤的转移[8],临床病史及免疫组化标记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①A①B①C①D②A②B②C②D
移植肾CDC侵袭性高,生长迅速,预后差。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9]。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在定期随访预防排斥反应的同时,应充分重视肿瘤的早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