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众 金帅
海盐县理工学校 浙江省嘉兴市 314300
2019 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要求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和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推动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同向同行。中职学校各课程政治建设开始全面展开,当前,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传统上,汽修专业教学中重视教学流程对标企业工作流程,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思政点往往从专业知识技能出发,局限于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相对丰富,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呼应和联系,以至于专业学习和思政教育之间未能同向同行。
当前,专业教师重视在课上阶段开展思政教育,忽视在课前、课后的思政渗透,对教学不同阶段的思政要求与目标缺乏设计,对各阶段所适宜应的思政融入方式也缺乏研究,导致思政融入策略难以有效贯穿专业教学全程。
当前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较少,缺乏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同一个专业知识技能点,从不同角度可引申而出不同的思政点,不加以引导和重点突出,导致思政内容支离破碎。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专业教学效果,已成为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常态。但当前思政融入时往往采用口头教育,缺乏现代教学技术、数字化资源、教学环境等软硬件支持,难以推动课程思政取得更好成效。
以“课程思政”和“中职”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检索,针对上述问题梳理相关研究。方雪珠提出,需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中融入思政资源,将其整合为课程思政的教学项目和内容表格,为课程思政推进提供指引[1]。孙秋野提出了工科专业课程的五个教学环节和十个思政融入策略,实现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2]。沈国荣、徐国庆、吴建设建议从时事政治、产业领域、优秀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挖掘思政资源[3]。
基于已有研究,笔者提出“两线·三阶·四品”思政融入理念,如图1 所示。两线,指在汽修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思政教育和知识技能两条主线。三阶,指思政教育贯穿专业教学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形成课程思政教学闭环。四品,指重点突出对学生在理想信念、职业素养、家国情怀、品德修养四个方面的培养。此外,搭建课程思政的网络空间,进一步提升其实施效果。
图1 “两线·三阶·四品”理念
“两线·三阶·四品”思政融入路径研究聚焦立德树人终极目标,以重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确立教学范式、搭建教学平台为实施抓手,如图2 所示,在实践探索中采用“两线相融、三阶相扣、四品相继、虚实相映”四大策略。
图2 “两线·三阶·四品”思政融入路径的架构
首先依据课程思政精神要求,修订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而后,探究围绕中职思政课教学内容,结合本专业各课程内容和特点,确定其课程思政元素内容;最后,针对典型课例开发其对应教案、学案,共同构成并丰富汽修专业课的思政内容体系。实现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与德育课程相互呼应,知识技能主线和思政教育主线相互融合。
3.1.1 提纲挈领: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规范性文件。协调组织汽修专业、德育专业的骨干教师,以“立德树人”的首要目标,在教务部门的牵头下,一同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将课程思政理念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3.1.2 纲举目张:整理专业课程思政内容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结合本专业各课程内容和特点,确定其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根据徐国庆教授职业教育课程论中,对知识均衡分配和知识衔接的相关要求,在各专业课中均衡分配同学期思政课教学知识点。通过合理的知识衔接,形成各课程的思政教育主线,制定其思政教学项目与内容表。通过挖掘教学项目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载体手段,使两者之间实现有效的衔接。
3.1.3 提要钩玄:编写专业课程教案学案
将各专业课的思政教学项目与内容表,作为其编写教案学案时的依据,使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体现在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之中。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战场。将教学过程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不同阶段下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三个阶段之间相互配合,形成课程思政的教育闭环。
3.2.1 课前导学:定课程思政基调
中职汽修专业课程在课前导学阶段,一般以预习理论知识要点,了解技能应用场景为主。基于学习的首因效应,对知识技能点进行有益延伸,突出本课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
3.2.2 课中研学:施课程思政举措
课中研学是学习的主体阶段,应将思政教育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围绕课前的思政教育基调,针对不同的知识和技能点,以及理论讲授、校内实训、校外实践等不同课型的特点,可以结合时政热点、名人轶事等讲解知识或技能的应用,引导学生独立表达和团队合作,在实训中践行工匠精神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3.2.3 课后拓学:检课程思政成效
在课后拓学阶段,对课上内容所涉及的时代背景等思政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学生完成课后思政测评、总结自我收获,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后续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方法。
课程思政应结合专业自身特色进行重点突出,以提升其针对性。以习总书记指出的“六个下功夫”为基础,结合中职汽修的专业特点,笔者将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职业素养、强化家国情怀、提升道德品质作为实施重点。在对应课例的开发、教学单元中的运用、校本教材的编写上予以体现。
(1)“坚定理想信念”课例。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观看视频案例、完成拓展作业等形式,结合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自主核心技术的突破等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与党的领导正确性,从而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2)“培养职业素养”课例。通过连线企业导师、了解岗位工作要求、学习劳动模范和技能大师等多种方式,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使课程教学过程能有效对接企业岗位工作流程。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其职业素养、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也得到提升。
(3)“强化家国情怀”课例。通观案例学习、完成拓展作业等形式,结合国内外横向纵向对比等内容。加强学生对国家现状和发展历史的了解,提升学生对于民族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的自豪感,从而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民族奋斗精神。
(4)“提升品德修养”课例。深挖专业知识点可以映射出其背后的哲理,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通过表象看本质进行相关的有益提炼,感悟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既能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升洞察力,又能加强其品德修养。
3.3.2 以线促面:创课程思政教学单元
针对完整的教学单元,通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运用四项典型课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为课程思政从单独课例,发展到整个课程夯实基础,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教学。
3.3.3 以面成体:建课程思政校本教材
在开展整本书阅读过程当中,教师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检查或者是监督,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就可能不会去主动阅读课外书。教师不检查学生的阅读过程,有可能导致每个班级的阅读进程不一样,这对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教师要想更好地展开阅读过程中的检查,就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进度有所了解,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进度进行调整。如果学生的阅读进度比较慢,就可以鼓励学生每天多阅读一点,教师可以给他们规定相应的页数;如果学生阅读速度相对较快,就可以让学生回味阅读过的文章,在回味的过程中会对文章有一些新的理解。
在前期对课例、教学单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编写的专业课程教案学案,通过注重统编教材运用和校本教材建设,有意识融入思政元素,开发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课程思政”教材。
在进行课程思政时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资源库的建设,探索混合学习模式下课程思政的应对策略,推动课程思政取得更好的成效。
3.4.1 云平台搭建:促课程思政个性化
使用学习通、之江汇等学习平台,融入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和知识点。依托其强大的后台功能,可有效监管学生的学习与使用情况,使课程思政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4.2 大数据分析:促课程思政精准化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创新教学评价,借助信息化平台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评价模式,信息化平台对评价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使教师快速、准确的了解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后续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3.4.3 资源库建设:促课程思政高效化
开发数字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如视频、教学课件、图片及动画等,可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利用好课程思政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使在线教学平台如虎添翼,实现基于线上线下协同的课程思政新格局。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组织汽修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并进行了师生座谈和问卷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教学实践感悟,对“两线·三阶·四品”思政融入路径的实践效果进行如下反思:
基于“同向同行”理念的双线相融策略,重构了教学内容。学生普遍反映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不仅掌握了汽修专业知识技能,还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能更好地理解思政理论课的学习内容。
基于“闭环高效”理念的三阶相扣策略,调整了教学方法。实现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成效,更好的践行了全过程育人的要求。
基于“重点突出”理念的四品相继策略,构建了教学范式。通过对四项课例的灵活运用和完善,任课教师以此进行课程思政实践后认为,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了明显提升,学习态度也更为端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虚实相映策略,搭建了教学平台。改变了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仅限于采用口述教育的形式,顺应了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两线·三阶·四品”思政融入路径的运用,提升了专业课程在落实培根铸魂使命中引领作用。课程思政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参与和联动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更高层面的统筹安排,建立包含公共课在内的沟通协商机制,使各课程的思政教育主线相互呼应,共同构成汽修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全体教师还应定期进行课程思政经验交流,及时更新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时事政治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形成课内和课外多方协同的课程思政长效机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中等职业教育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