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视域下国有企业降本增效探讨

2023-03-28 11:35齐菲
中国经贸 2023年12期
关键词:降本增效精细化成本

齐菲

摘 要:国企作为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关键性位置。近年来受市场环境、国家政策、供需环境等因素影响,国有企业面临改革的重要风口,如何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是国企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持续提升国企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能为降本增效奠定坚实基础。鉴于此本文从精细化管理视域入手,探析国企降本增效的阻力与改进措施,为突出降本增效的真实性,本次将地铁运营国企作为分析对象,针对地铁运营现状,给出针对性的降本增效改进措施。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国有企业;地铁运营;降本增效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是当前国企提升市场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措施。地铁运营公司是国企的重要组成,维持地铁运营企业的正常运转,能够为群众提供稳定的交通服务,提高交通的快捷与便利性。地铁运营有着公益性质,依靠售票获利有限,在有效利润区间内降低运营成本,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效益,实现降本增效的既定目标。结合当前地铁运营的现状,通过控制人工成本、融资方式、能耗成本等方式,能够为国企降本增效提供强有力的助力。

一、精细化视域下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的价值

國有地铁运营企业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第一,地铁运营管理精细化,实现成本管理量化,改善传统定性管理模式。通过精细量化的成本管理指标,有助于节省地铁运营的成本,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二,加快粗放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过渡,有利于国有运营企业树立全新管理意识,持续更新国企的成本管理态度;第三,现代化技术手段融入地铁运营管理,将每个运营环节转化为具象数字,所有运营流程数字化,提高运营管理数据的清晰度与精准度,持续提升信息技术水平,能为降本增效助力;第四,持续降低国企管理成本,有助于企业精准把控财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质量,持续提升财务管理的标准化程度[1]。

二、基于精细化视域,分析国企降本增效阻力

精细化视域下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是当前国企提升自我、突破传统管理模式桎梏的关键措施。但目前国企降本增效工作的阻力较大,本次以国有地铁运营公司为对象,全面分析企业降本增效遇到的阻力。

(一)管理标准尚未统一

城市地铁发展水平与城市建设水平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建设速度较快,高速发展期间地铁运营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运营管理不统一,是导致当前地铁运营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受当地气候、城市规划、当前城市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地铁运营开展统一化管理难度较大。部分城市开展地铁试验路段,借鉴其他城市的优秀管理经验,初步提升地铁运营管理水平,但实验路段的管理方案不适应其他地铁线路,城市地铁运营企业还需较长时间梳理、分析运营管理问题,持续推进运营管理的统一化进程。

(二)运营成本控制困难

地铁运营管理过程中,人工、能源、维修养护等工作均需花费成本,目前地铁运营侧重提升管理质量,忽略运营成本的控制,导致运营成本控制困难。当前,部分地铁运营企业的成本控制难度较大,主要体现于:地铁站内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冗余,导致人工成本增加;缺乏统一化的管理标准,多条地铁线路的运营维护无定额计划,导致维修养护成本过高;电、水等能源消耗过大,导致地铁运营管理成本增加;缺乏科学合理的设备维修养护计划,未落实“责任制”模式,地铁内设备维修和养护次数过于频繁,增加成本[2]。

(三)能源消耗成本高

电力是地铁运行期间消耗的主要能源,地铁运行里程、车站数量与电量消耗量为正比关系。现阶段随着我国地铁线路的逐年增多,每年用于地铁运行的电量也持续增长,电能占据地铁运营成本的37-40%,持续消耗电能会给地铁运营造成较大的成本负荷。地铁运营管理期间,电能消耗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为:设备老化后,需要更多的电能支撑运转,导致能耗增加;政府对地铁运营并无优惠与扶持政策,当地用电成本高,从而增加电能的消耗。

三、基于精细化视域,探索国企降本增效措施

地铁运营过程涉及较多的成本管理类型,包括人工成本、维修成本、能源成本等,协调管理各类成本,对提高国企运营管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次以G地铁运营企业为案例,探索国企降本增效的相关措施。

(一)统一管理标准,优化定额管理计划

每个城市的地铁运营情况不同,运营复杂程度也有差异,构建统一化管理标准,必须结合城市地铁运营的实际情况。在制定统一管理标准的过程中,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构建整体性、统一化的管理理念,搜集各地区城市的地铁运营数据,结合本城市的地铁运营现状,总结当前运营管理的问题,针对问题构建整体性解决方案;第二,从地铁发车时间、资源共享等多个角度入手,全面分析地铁运营的成本支出情况,构建成本降低方案;第三,区分每条地铁线路的运营情况,针对每条地铁构建个性化运营管理办法,规避地铁运营管理中的恶性竞争现象。

在管理标准统一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地铁运营的定额管理计划。首先,构建单独的定额管理组织委员会,负责协调分配资源、开展定额编制、强化定额计划执行与监督等工作。其次,结合历史资料与数据,结合地铁当前运营情况,构建科学有效的定额编制方案,规范设置办公用品、能耗、物料等材料的定额上限,在地铁运营期间严格执行定额编制方案。最后,构建定额监督管理体系,定额管理组织委员会负责监督地铁运营成本,对比实际成本、定额分析数据,若实际成本超出定额,立即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监督结果纳入地铁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范畴,奖励绩效优异的员工,持续刺激和挖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3]。此外,定额编制方案需根据地铁运营情况进行动态化调整,持续维持定额方案与地铁运营管理的高度黏性。

(二)优化地铁运营的融资方式

国企地铁运营单位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维持正常运转,随着地铁线路数量、距离的逐渐提升,国家拨款已经难以满足地铁运营。优化自身债务结构,探索多渠道融资,是当前地铁运营企业提高自身资金保障的关键性措施。结合地铁运营情况,可从以下方面,持续优化地铁运营的融资方式:第一,与银行联动,争取更多的信贷融资。;第二,国企与民企合作,选择实力强劲、资源雄厚的民营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例如在地铁售票中引入第三方支付技术,增加国企资金储备,实现民企与国企的双赢;第三,瞄准“绿色金融”、“双碳”理念,发行绿色债券,持续推动绿色轨道交通,通过债券发行为地铁运营企业获得更多融资。

(三)控制地铁运营的人工成本

1.运营初期人工成本控制

运营初期地铁执勤人员的需求量较大,但不能盲目增加工作人员,初期人工成本控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合理设置地铁工作者的工资与福利待遇,控制工资成本占总成本比例;第二,定期培训地铁设备维护员,提高设备维护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降低地铁损坏率;第三,外委资源与内部人力相互结合,综合统筹资源,提高资源分配的精准率;第四,持续优化地铁运营的内部组织架构,合理配备地铁内部岗位,削减不必要职位,降低人工成本。

2.成熟期人工成本控制

地铁运营进入成熟阶段,工作人员逐渐趋于饱和,传统静态化岗位管理方案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地铁运营,加快静态管理向动态配置方案转变,是成熟期地铁运营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措施:

合理设置地铁工作的动态化人员配置测算周期。以年为单位对地铁站内工作人员的岗位配置情况进行评估,一年为一个测算周期,年底参照当年1-12个月的运营数据,动态化调整地铁岗位。

合理设置人员配置指标,综合分析换乘站、客流量、行车设备、站台数量等因素,设置动态化配置依据。(1)值班站长的动态化配置标准为:≤4人是值班站长的标准配置,双线换乘站不增配值班站长,≥3线换乘增配4名值班站长。(2)值班员的动态化配置标准为:双线、三线换乘站点分别增配2名、4名值班员,每增加1条地铁线路,增配1名值班员,同时增加2名通道换乘值班员。根据地铁日均客流量情况决定值班员增配人数,12-18万、>18万各增配1名、2名值班员。根据行车设备增设值班员,遇到下述情况均需增配2名值班员:双转辙机、一级、二级道岔、双集中换乘站。(3)站务员的动态配置标准:根据日均客流量确定站务员增配人数,8-12万、12-18万、>18万分别增配站务员2名、4名、8名;每增加一个站台,增加1名站务员;行车设备存在双转辙机、一级、二级道岔、双集中换乘站情况,增加2名站务员;增加1个客服中心,增配2名站务员;站外限流车站增加一个出口,增配1名站务员[4]。

(四)控制地铁运营的能源费用

地铁运营过程使用的能源较多,包括取暖费、电费、水费等,控制地铁运营能源费用,是降低地铁运营成本,增加运营效益的关键。可通过以下措施对地铁运营的能源费用进行控制:第一,尽量争取政府支持,例如税费减免、特殊时期免税等政策,或争取电价优惠政策,减少电费支出;第二,综合分析地铁日均客流、车次、行车间隔等,制定运行期间的节能模式,例如减少地铁内灯光、减少视频播放时间等;第三,构建系统化地铁运营规章制度,落实每项节能措施,采用“责任制”模式控制能源消耗上限,当某个环节能源过度消耗,第一时间询问责任人原因;第四,减少取暖费用,锅炉燃烧为地铁供暖,为减少能耗,可优化锅炉内部结构、根据室温及时调节烧炉时间。

(五)控制地铁运营的修理维护费

设备维修、定期检修、车辆维护等都包括在地铁的修理维护工作中,控制修理維护费用,能有效提升国有地铁运营企业的降本增效质量。多措施并行降低地铁修理维护费用,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持续优化检修工序与流程,构建科学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采用“奖金制”模式激励维修保养人员,利用维修记录单比较不同技术员的工作情况,通过车辆损坏次数、维修次数、保养次数等指标对比,选出工作效率最高的技术员进行奖励。通过奖金制度,约束并规范技术员工作,同时增加车辆服务寿命;第二,综合分析闸机、安检门等专业化设备的特点,制定物料消耗定额标准。当专业设备的修理维护费用超过定额,及时分析原因,合理选择报废或维修计划;第三,持续提升对专业资源的利用率,包括培训课程、外出培训机会、设备维修技术规程等,持续为地铁运营输送高质量人才;第四,加强地铁运营管理期间的技术改造。持续更新地铁的轮胎制造工艺,实现单轨列车轮胎国产化[5]。优化自动售票机、闸机配置,降低硬币、纸币模块的故障率,减少维修费用。引进电工滑块技术、信息交互技术等新兴技术,节约地铁每年的运行成本,或开展跨座式单轨行走轮胎的性能提升实验,提高轮胎行走公里数,延长轮胎寿命。

结束语

基于精细化视域,对国有企业进行降本增效管理,是推动国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国企必须综合分析自身的发展情况与战略规划,以精细化为导向,量化降本增效指标,创新管理办法,才能最大程度管控成本,保证国企管理效率。本次通过G地铁运营国企单位的案例分析,持续优化地铁运营过程中的人工、能源、融资、定额管理等工作,不断降低地铁运营成本,实现降成增效。相信在未来发展中,国企地铁运营管理质量会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毕明,宋佳怡.公益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探究——以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21(19):148-152.

[2]刁芳.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国企降本增效对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1(2):85-86.

[3]朱英喆.降本增效在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实现策略[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21(17):87-89.

[4]田沃,王国霖,孙嵘.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创新优化单轨交通的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2022(5):38-41.

[5]袁红霞.交通建设类国企深化改革的措施探讨[J].商业文化,2021(25):108-109.

(作者单位: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降本增效精细化成本
这个无抗联盟大有来头!120家企业奔赴万里来参加,形成采供联合体,共同降本增效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HSN半空心自冲铆接的降本增效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EPC总承包项目采购降本增效的探讨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