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小钰
摘 要:空间是马克思剖析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重要视角。“用时间消灭空间”以资本逻辑为内在动力,资本在对空间的占有中形成,在对空间的扩张中积累,在不断克服空间障碍的过程创造出资本主义新空间。资本空间扩张兼具世界市场的广度和“普遍有用体系”的深度。“用时间消灭空间”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仅表现为生产与消费中心的更迭嬗变,而且存在于资本主义协作生产体系之中;在流通过程中,“用时间消灭空间”表现为通过发展交通运输、重组空间结构达到节约流通时间、保证资本运动过程连续稳定的目的。“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过程一方面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世界文明程度;另一方面造成了资本同质性空间与地理空间的不均衡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用时间消灭空间;资本逻辑;政治经济学批判
中图分类号:A811;F0-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11 — 0044 — 06
一、引言
自20世纪下半叶,伴随着西方社会科学界掀起的“空间转向”思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否存在“空间缺场”成为西方学界争论的热点。大卫·哈维认为马克思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理论,其“‘通过时间消灭空间深深地嵌入在资本积累地逻辑中”①。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存在空间维度的认知‘缺环”②,在爱德华·苏贾看来,马克思的《资本论》以“无空间的资本主义”③为背景预设。面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存在“空间缺场”的指摘,深入挖掘《资本论》及其手稿所蕴含的空间思想成为确证其“空间在场”的重要手段。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提出的“用时间消灭空间”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资本通过对空间的规划重组以实现自身增殖的本性,回应了马克思主义存在“空间缺场”的理论诘难。从“用时间消灭空间”这一论断出发,重新审视马克思的资本空间化思想,一方面有助于拓展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思想空间,增强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理论解释力;另一方面通过对资本逻辑塑造的同质化空间和不平衡空间结构的正确认识,为探寻公平正义的全球空间治理新格局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出场语境
资本自行增值的本性是马克思提出“用时间消灭空间”这一论断的根源所在,讨论这一论断的出场语境,必须从资本逻辑出发。资本内在的具有空间性,资本在对空间的占有中形成。在列斐伏尔看来,“占有空间并将空间整合进资本主义的逻辑是资本主义得以延续的重要手段”④,占有并生产出符合资本逻辑的空间是资本主义存在并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资本家通过暴力掠夺、欺骗讹诈等手段侵占劳动者的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资本家通过对空间的占有实现土地与资本的结合,劳动者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只得被迫离开原有的劳动空间。自由的一无所有的劳动者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劳动条件转化为资本,资本化空间得以建构。
实现资本积累需要以资本的空间扩张为手段。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本空间化进一步发展。资本以对自身的保存和增值为前提,以无止境攫取剩余价值为本性,为取得尽可能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往往不会将已经获得的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全部用于消费,而是用于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将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转化为资本投入新一轮生产。在新一轮生产中,拥有剩余价值的资本家为了剥夺更大的劳动量,会追加一定数量的雇佣工人,不变资本中的机器、厂房等固定资本为适应生产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剩余价值的增加,会引起不变资本的增加”①。固定资本的增长意味着资本需要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进行生产。当剩余价值持续不断地转化为资本,资本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资本会进一步占有和扩张空间。
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为基础,雇佣工人聚集在一定的空间中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在资本家的指挥下协同劳动。这种资本主义式的分工协作使得各个劳动过程在空间上不中断、无缝隙的同时进行,社会生产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机器大工业生产时期,自然力和科学技术注入生产过程使得劳动形式发生了空间变革,大量体力劳动由机器承担,雇佣工人由直接生产者变为机器的监管者、操作者。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同步伴随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即工人在一定时间内,把生产资料转化为产品的劳动能力增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个工人在一定时间内所能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增多,即资本技术构成提高。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表现为机器、厂房等不变资本在生产中运用的规模扩大,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相应减少,其后果便是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为资本过度积累危机埋下隐患。
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向,目的是获取更多剩余价值,实现资本积累。为了保证资本家攫取的利润不受损失,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数量成为弥补因可变资本的减少所造成的剩余价值总量减少的方式。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使得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另一方面,由于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比重相应减少,大批雇佣工人陷入失业危机,形成社会相对过剩人口。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得社会大量财富迅速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劳动者陷入生存危机和悲惨境遇,无力支付满足自己需要的产品,
社会普遍购买力的下降造成生产过剩,进而引发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了缓解危机,满足资本的逐利本性,资本必然会进一步扩大市场,在更遥远的广阔空间投放产品以实现过剩资本的转移。
资本扩张的本性要求它去不断寻觅能够获得更多剩余价值的广阔空间,而与空间距离拉大同步伴随的是资本受到流通时间延长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鉴于作为使用价值而存在的商品,其自身具有易腐、易变质等物理特性,为了能够从商品资本顺利转化为货币资本,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必须在其物理特性发生变化之前转变为货币资本,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须加以时間限定,时间的束缚使得商品的销售市场受到空间的限制;二是由于世界各地资源数量分布不均,在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过程中,某些生产资料被限定在资源较为密集的遥远地区,货币持有者需要跨越较大的空间距离才能购买到,从而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被延长。马克思认为“限制的程度与流通时间持续的长短成比例。”②概言之,延长流通时间会对价值增殖起消极的限制作用。
资本按其本性来说想要进一步开拓市场,在更广阔的空间扩大生产规模,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同时为了确保资本价值增值过程的顺利完成,又要尽可能缩短资本流通时间,尽可能减少因空间距离造成的成本。“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征服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③倘若为了减少流通时间而将商品的生产与销售都仅局限在生产场地附近,这显然是不符合资本不断逐利的本性。为此,“用时间消灭空间”作为资本超越空间、克服一切空间障碍的基本策略应运而生。“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流通空间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④资本的本性促使资本家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手段缩短资本流通时间,减少资本面临的空间障碍,生产出符合资本逻辑的、能够加速资本循环积累的资本主义新空间。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关于固定资本的描述中,马克思特别关注作为交换的物质条件的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按其本性来说,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因此,创造交换的物质条件——交通运输工具——对资本来说是极其必要的:用时间去消灭空间。”①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加速了资本空间化进程。一方面,交通运输工具数量的增多使采购原材料和出售商品的时间得以缩短,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相互转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维持生产的连续稳定性提供了保证;另一方面,交通运输技术的升级使原材料和产品到达生产场地和销售场地的速度变快,空间距离对资本生产的时间结构产生的影响变弱,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空间距离相对被缩短,资本扩张的空间障碍减少了,这为开拓更遥远的生产场地和销售场地提供了可能。“用时间消灭空间”正是以资本的逐利本性为动力,在资本的空间扩张中出场。
三、“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表现方式
“用时间消灭空间”不仅存在于资本的生产过程,还存在于资本的流通过程中。从资本的基础生产过程来看,马克思认为“空间的集中”对资本主义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空间结构发生符合自身逻辑的重组与变革。一方面,“用时间消灭空间”表现为商品的生产与消费中心更迭嬗变。当商品作为使用价值而存在时,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不允许其长期处于商品资本,需要尽快进入销售市场,运输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变,影响着商品价值的实现。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意味着时间在空间中的流通缩短了,这使得商品的生产地点与销售地点之间的自然地理距离发生了相对意义上的变化,生产中心与消费中心能够作出节省更多时间、获得更多利润的位置选择。
另一方面,“用时间消灭空间”还存在于资本主义协作生产体系之中。资本家作为货币持有者在劳动力市场以等价交换原则购买工人自愿出卖的劳动力,被雇佣的劳动者按照资本家的要求在空间上聚集,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形式——协作生产。协作生产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形式,体现了资本对劳动空间的建构与重组,“协作可以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领域。”②协作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在空间上相对缩小。一定数量的工人和生产资料在空间上的聚集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生产同样数量的同一产品的生产时间缩短了,资本主义生产通过协作,即对空间的规划来实现节约时间的目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协作体现了资本“用时间消灭空间”或者说用“空间”换“时间”。
“用时间消灭空间”的主要特征就是节约资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扩大资本的空间效能。在资本主义生产的简单协作时期,许多劳动者聚集在同一空间范围内,听从资本家的安排有计划地生产同一产品。简单协作可以超脱传统分散的个体劳动的空间局限性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使生产资料、劳动者、劳动产品和生产过程都更具社会化趋势。伴随着资本规模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对空间的规划更加具体,简单协作发展为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协作,个人劳动方式在资本的空间化进程中被彻底改变了。
资本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不仅继承原有的协作生产体系,而且通过分工不断创造出新的协作空间,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在空间上的集中进一步加强。在工场手工业时期,雇佣工人的生产不再仅仅按照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而是在资本家的指挥下分工负责产品的部分生产,追求各部分劳动过程在空间上的共时性。分工使得一定数量的劳动者可以共同完成单个工人难以完成的工作,扩大了劳动的空间范围。与简单协作相比,以分工为基础的手工业协作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资本主义空间在协作生产中能够发挥出更大效能。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以机器为基础的大工业协作逐渐取代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协作,资本作出了能够获得更多剩余价值的空间安排,许多动力装置集结在同一厂房,组成机械化工厂。工厂内“这种协作首先表现为同种并同时共同发生作用的工作机在空间上的集结”③。在资本家的调配下,工人之间的协作由体力上的直接协作改变为借助劳动资料的间接协作,机械化工厂变成了一个浓缩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自然力和科技被注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机器代替肌肉以客观的技术协作原则进行大规模生产,雇佣工人的局部技巧在自然力和科学技术面前变得黯然失色。在机器大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将生产的各个环节吸纳其中,资本的空间效能空前提高。以机器为基础的大工厂协作能够比工场手工业协作以更快的速度生产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劳动产品,生产时间在同一
空间内缩短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时间消灭了空间。
在资本主义协作生产的作用下,资本能够在一定空间中以更短的时间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但这并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资本实现自身增值的前提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顺利转化为交换价值,只有当个人劳动被社會承认,商品顺利售出,商品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为此,资本家十分关注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主要立足资本流通来阐释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空间向度。从资本的流通过程来看,“用时间消灭空间”的逻辑表明了资本主义既要不断进行空间扩张,又要通过改进交通运输条件等方式努力克服空间障碍,缩减由空间距离拉大所增加的成本。
流通时间关涉资本在一定时期内周转的速度、资本增值的次数,是资本生产得以延续和扩大的关键因
素。“用时间消灭空间”要求资本主义对空间进行重构整合,以保证资本的价值保存、价值增值与价值实现过程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存,这体现了资本无休止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
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正如马克思所言,商品“首先必须重新进入流通才能实现价值”①。资本在流通过程中试图“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本身意味着对资本空间的规划重组,即把割裂的地方性市场扩展至统一的世界市场,尽可能破除资本流通的一切空间限制。马克思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个维度阐释了资本空间扩张的必要性。从创造绝对剩余价值的角度来讲,“在一个地点创造出的剩余价值要求在另一个地点创造出它与之交换的剩余价值”②是商品成功交换、资本运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在空间上表现为一种共时性生产③。在这一意义上,资本流通范围扩张与资本生产空间扩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马克思指出,流通范围的扩大可以通过“直接扩大流通范围”或“在这个范围内把更多的地点创造为生产地点”④来实
现,这表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旨在破除流通空间的限制,资本在克服空间障碍的过程中逐渐创造世界市场。
从创造相对剩余价值的角度来讲,发现并创制新的使用价值,焕发人类的新需要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认为,资本在流通过程中“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来造成新的需要”⑤对于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来说具有关键性意义。创造“新的需要”一方面要求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挖掘商品的新的使用价值,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需要扩展资本探索的空间,通过不断挖掘物的新的属性来刺激人的消费需求增长。如果说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从横向视野要求资本把市场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扩展至世界市场的更广阔空间,那么相对价值生产则是从纵向维度要求资本创造出的空间体系普遍利用自然的属性和人的属性。在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过程中,资本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的空间扩张都内含了资本“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基本逻辑,表现了资本力求跨越一切空间障碍的野心。
从资本流通公式G—W—G'可以看出,G—W和W—G'不仅在时间上分离,而且在空间上也可以分离,即商品的生产市场和销售市场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空间。不同于前资本主义时期的“物物交换”,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交换使得买和卖在时空上彼此分离,并因而形成了“为卖而买”的商人阶层。买和卖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行为在时空上的彼此分离为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埋下了危险的种子。在资本循环运动的过程中,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不同职能的资本必须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共存,否则资本再生产过程将遭遇停滞。为此,资本主义生产的每一环节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一环节完成的时间越短,资本循环周转的速度越快,就能获得越多的利润。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中各个环节的转化节约了时间,这体现了“用时间消灭空间”的根本意涵。
四、“用时间消灭空间”的价值审视
“用时间消灭空间”体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空间向度,马克思的空间批判思想在肯定资本伟大文明作用的同时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扬弃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确审视“用时间消灭空间”的价值是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具备的理论品格。哪里有利可图,资产阶级就对哪里开疆拓土。正是资本这种为谋求更多剩余价值而不断扩张的逐利本性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村落,“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①这不仅在物质意义上促进了生产与交换的变革,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且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加速了世界文明的形成。
世界市场的形成开创了人类社会空间的新形态,一方面,世界市场的纵深发展克服了前资本主义时代商品交换的地域性与偶然性,资本“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②使得商品交换具
有普遍性,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交换使得商品摆脱了地方性与自然性的束缚,交换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世界市场的开拓对发展现代经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过程客观上带来了通讯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不断改进升级,便利的社会交往条件帮助先进文明逐步征服落后文明。通讯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降低了人们之间的交往成本,为人们的精神交往打开了新的大门,信息传播的瞬時性使人们随时可以掌握遥远地区的最新资讯。物质交往条件即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使区域文明、民族文明逐渐融合为世界文明,交通运输工具延长到哪里,文明就传播至哪里。
然而,资产阶级的历史狭隘性决定了“用时间消灭空间”的目的是保证资本能够不断增值。资本的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必须是创造交换价值的生产,将商品的使用价值顺利转化为交换价值是资本日益壮大的关键。卢卡奇指出“现代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地由原先的形式转换为商品形式,而这种形式正在逐渐地变成现代社会的统治形式”。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作为载体塑造着整个资本主义空间,社会生产关系表现为普遍的商品交换关系,资本背后隐藏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被抽象为物的交换关系,因而在“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空间同质化为普遍的物化空间。资本作为“普照的光”“特殊的以太”,成为支配一切的经济力量,生产资料和劳动主体被纳入资本的同一性力量之中,资本主义空间抽象为物统治人的异化空间。根据前文的论述,资本流通时间的延长会限制资本的生产时间,资本“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过程正是通过发挥交通运输工具的作用来缩短流通时间,进而缩短资本的生产时间。在以物统治人的异化空间中,劳动者的自由时间被窃取,资本家为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肆意侵占和挤压劳动者的自由时间和社会活动空间,最终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资本的同质化力量使得一切生产要素都被吸纳进资本主义体系,资本具有统治空间的权力。哪里有利可图,资本就对哪里开疆拓土的本性使得资本主义生产的地理空间景观充满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的速度加快,在具体的物理空间中生产剩余价值势必会受到有限空间的限制,从而引发资本过度积累的危机。为此,资本主义力求突破在空间中生产的限制,从“在空间中的生产”转变为“空间的生产”,以自身的生产为目的。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的生产”能够缓解资本过度积累的危机,即通过投资固定基础设施来吸纳过度积累的资本。“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过程必定要进行固定空间的生产,适应一定时期资本积累的地理景观拔地而起。然而,这种固定基础设施的生产又形成新的障碍,与资本力图破除一切空间障碍的要求相对立。为了适应其后的资本积累,就必须破坏旧的地理景观與重建新的地理景观,由此资本主义生产的地理空间景观充满着矛盾。
“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过程还会造成地理空间的不均衡发展,不仅表现为城市空间与农村空间的二元对立,而且在全球空间范围内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形成的“中心—边缘”空间对立。资本主义工业城市强大的空间聚合力使得生产空间被挤占、劳动力大量流失的农村日益式微,由此形成了城市与农村空间的二元对立。卢森堡认为剩余价值能够源源不断转化为资本,不断实现资本扩大化是源于资本主义空间对非资本主义空间的宰制。④换言之,只有开拓商品的消费市场,在资本主义空间之外建立经济联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本过度积累危机,地理空间结构在缓解资本过度积累的过程中逐渐断裂。在哈维看来,“空间修复”是“一种相对持久的过度积累问题的解决办法”⑤,所谓“空间修复”就是“通过在别处开发新的市场,以新的生产能力和新的能源、社会和劳动可能性来进行空间转移”⑥,即通过在地理上的扩张为资本主义寻求新的生产空间,利用新空间的资源转嫁资本危机,缓和资本内部矛盾。
由于资本力求突破一切空间障碍,因而资本的“空间修复”必然突破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内部,向全球范围内扩展。在资本的全球生产空间中,空间布局的二元对立加剧,主要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等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只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体系,在国际分工中沦为边缘地带。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有益于自己的空间关系,不断榨取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材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形成“断裂性”的空间布局。哈维的“空间修复”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缓解资本主义过
度积累危机,但从长远角度来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其根本矛盾转移至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地区,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反而使原本就存在地理不均衡发展的世界面临更大的失衡与危机。
五、结语
马克思“用时间消灭空间”这一论断内在地包含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空间向度。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强调资本主义对空间的占有和剥削,揭露了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秘密。在“用时间消灭空间”的逻辑下,资产阶级不断进行空间扩张,形成了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空间体系。与资本集中同步伴随的是空间同质化与空间结构割裂,各地区、各国家地理空间不均衡发展加剧,这种叠加式的消极后果使资本主义空间充满着冲突与矛盾。
马克思的空间批判思想以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为价值归向,强调空间生产的人本价值,其对资本主义空间的批判内蕴人类解放的空间维度。“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基本逻辑揭露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空间缺陷与矛盾,为中国建立更加公平正义合理的社会主义空间和推动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全球空间格局提供了珍贵的理论资源。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①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任由少数人占据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进而造成空间矛盾加剧、贫富差距拉大,中国希望创设构建的是人民至上、人人共享的美好生产生活空间。
〔参 考 文 献〕
[1][美]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3.
[2]袁堂卫,张志泉.马克思恩格斯空间正义思想的批判逻辑、革命逻辑与实践逻辑[J].思想教育研究,2022(08):70-76.
[3]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0.
[4]Henri Lefebvre,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
Trans by Frank Bryant,London: Allison&Busby,1976.p.26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8,521,382,387,38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81,435.
[9]张梧.资本流通过程与当代空间批判[J].哲学动态,2017(03):15-21.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4.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13.
[1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9.
[13][德]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M].彭尘舜,吴纪先,译.上海:三联书店,1959:283.
[14][美]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研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32.
[15][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M].初立忠,沈小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90.
[1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