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类”与“这一篇”:叙事性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2023-03-26 23:52赵雨婷
江西教育B 2023年2期
关键词:叙事性史铁生散文

赵雨婷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结构自由、情感真挚、风格多样的特点,选入统编教材的散文多是文质兼美,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具有其他体裁不具备的教学优势。选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散文类型多样、风格多样,这就会涉及散文“文类”与“文体”的理论知识,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是发挥散文教学价值的前提。因此,在当下的散文教学中,一线教师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基于“这一类”与“这一篇”的特点来选择与确定教学内容。

一、“类”“篇”模糊:叙事性散文教学的常见误区

叙事性散文在编入初中统编教材的散文中占有很大比例,《秋天的怀念》《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皆是教师要重点讲授的篇目,但反观当下的教学实际,依然存在忽视该类散文的文类特性和文本特质的问题,使得此类散文的教学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1.重“类”轻“篇”

叙事性散文的教学,首先要關注散文这种体裁,即“文体”,明确散文教学与小说、诗歌教学的不同之处。其次要明确散文类别,即议论性散文、写景抒情类散文、叙事类散文表情达意的方式不同。内容广泛、结构自由是散文的共同特点,但是将“形散而神不散”作为解读散文的一把万能钥匙则很容易出现文本解读不够深入、教学重难点失当等问题。每一篇散文都凝聚着作者独特的情感,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面对一篇散文的教学,往往缺乏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不能够深入地走进文本内部去挖掘“这一篇”独特的情感与表达方式,而是沿用套路化和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千课一面。

2.重“篇”轻“类”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戏剧文本需考虑舞台演出需要,语言高度浓缩;诗歌具有凝练性、跳跃性的特点;散文重在以“作者之口”写“作者之心”,语言真切,情感真挚。叙事性散文一般以回忆过去某段时间发生的某些事情为主,这类散文一般采用双重视角,在叙事中抒发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论教学何种散文,首先要抓住散文这种文体的特点,教出散文的味道,而不能用教小说的方式去教散文。但一些教师教学散文,一味重视主题解读,没有把教学重点放在作者的情感抒发与语言表达上。如《老王》一文的教学,若花费大量时间解读老王的形象以及文章主题,而没有关注作者叙述与描写的方式,以及思想情感变化的脉络,则可以说是模糊了散文与小说的界限。

二、“类”“篇”结合:叙事性散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在“这一类”和“这一篇”的关照下,叙事性散文的普遍性、特殊性,以及言象意的层次逐渐凸显出来,教学的起点、关键和层次也随之确定。笔者以《秋天的怀念》为例,从“文体”和“文类”的角度探讨并确定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确定的起点:关注“这一类”的普遍性

小说教学关注的是在人物刻画、环境描绘和情节发展中体悟主旨,诗歌教学重在朗读与想象中把握情感,而散文教学需引导学生在厘清文脉和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情感。这就表明,散文的教学具有这类文体独特的方式,正如张心科教授所言,“不能只关注某类文体的普遍性而忽视了单个文本的特殊性,也不能只关注单个文本的特殊性而忽视了某类文本的普遍性”。因此,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首先要关注“这一类”的普遍性,教出散文文体的区别性特征。《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的特点在于作者用精准的语言抒发真实的情感,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就要关注这点。

首先是真实的人生感受,这种真实性也是散文文体区别于小说、戏剧的最大特点。《秋天的怀念》这篇散文写于1981年,即作者母亲去世的第四个年头,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回忆自己双腿瘫痪后患有肝病的母亲对自己的包容与照顾,其中有母亲对儿子的一片真情,也有儿子对母爱的理解,以及对苦难和生命的领悟。母亲的一言一行都昭示着她的坚强与伟大,沉浸于自己痛苦中的作者却没能理解这份感情,他回应给母亲的是封闭与冷漠。直到母亲去世,史铁生才有所领悟,因此这些就都成了他内心深处最深沉的回忆,当他带着这种怀念、忏悔去描绘母亲时,笔下的文字就包含了无限的情感与力量。这种情感不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是发自肺腑的,因此就格外打动人心,教师教学这篇散文时,应将这种人生感受传达给学生。

其次是精准的语言表达,散文与小说、戏剧的不同首先在于简短和集中,精练的语言就可以展现出形象的画面,蕴含深厚的意蕴。散文素来被称作“美文”,非常注重遣词造句。以《秋天的怀念》为例,文中有对儿子和母亲的刻画,即写人;有北海看菊花的叙述,即叙事;也有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即抒情。从刻画人物这个角度来看,作者用词妥帖且精练,无论是三处“悄悄地”的动作、“好好儿活”的语言,还是“央求”“憔悴”的神态,史铁生用准确的文字为读者勾勒出了如此艰难的母亲形象。“砸”“摔”“锤”的动作,“我可活什么劲儿的”语言呐喊,透过一个个细节,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史铁生的痛苦与绝望,这些朴素的文字也是这篇散文独特的地方。那么在教学中可做如下设计。

设问:自由读课文,思考哪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蕴含着母爱?请把它们画出来。并说说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圈点批注、抓关键词和细节描写等方法赏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并学习作者用精练的语言和朴实的文字承载丰富情感的写法。

内容与形式是文学的一体两面,散文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在文章的语言中来回穿梭,在字里行间揣摩作者的情感,在散文的鉴赏中积累与建构语言。

2.教学内容确定的关键:关注“这一篇”的特殊性

“形散而神不散”这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说法是无法涵盖散文特点的,往往还会遮蔽这一篇散文的独特之处。在散文文体的基础上关注“这一篇”散文的特定表达方式才是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关键。《秋天的怀念》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以“看花”为明线,情感变化为暗线,采用“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双重视角抒发情感,是“这一篇”课文的特殊性所在。

(1)明暗线交织的写法

课文明暗线交织,主要围绕“看花”这一事件展开,在这一明线背后还有作者情感变化的一条暗线。第一次母亲鼓励“我”去北海看花,并未去成,双腿瘫痪的“我”悲观绝望;第二次母亲鼓励“我”去北海看花,“我”态度有所转变,但身患重病的母亲已经离开人世;第三次“我”与妹妹一同看花,已能够正视生命的苦难。“三次北海看花”随着时间变化展开,这是散文之“形”,同时又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追悔和对生命的认识,这是散文之“神”。基于以上分析,可将明暗线交织的写法确定为教学内容,设计如下问题。

设问:关注课文中能够体现出现在的“我”的感受的句子,思考作者的“怀念”里还有什么感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回忆性散文的特点,深刻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愧疚、后悔和告慰,以及对苦难与人生的认识。

(2)真挚厚重的情感

情感厚重是本文的特点,题为《秋天的怀念》,但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却不仅仅是怀念。“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中流露出的还有愧疚与忏悔,“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是史铁生对人生的理解与认识,和妹妹一起去北海看花有对母亲的告慰。基于分析,可将真挚厚重的情感抒发确定为教学内容,设计如下问题。

设问:如果题目改为“怀念母亲”怎么样?“秋天”有什么意味呢?

明确:秋天是课文的时间和叙事背景,既是“我”暴怒无常的日子,也是北海看花的季节,既是母亲带给“我”希望的起点,也是母亲生命的终点。

基于叙事性散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感受作者情感脉络变化,也要能够理解这一篇散文双重叙事视角的特点。

3.教学内容确定的核心:关注“这一篇”的文本层次

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关注文体特性和文类特性,还要关注每一篇散文的文本层次,经学家王弼认为文本就是由言、象、意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的层次结构组成的。 “言”即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语言系统,“象”即由“言”构成的形象世界,“意”即文本的“言”和“象”反映出来的情感。“三者之间是一个因言求象、因象求意的互动过程。教师教学散文就是要带着学生在言、象、意三者之间多次往复,使其在感悟‘象时读作者的‘意,感悟‘意时又不离开对‘言的品读。”教学《秋天的怀念》,要深入其中,细读语言,细读语境,细读情感。

(1)细读语言

首先要从文本中揣摩词句,作者用“砸”“摔”等动词突出了史铁生的暴怒无常,用“悄悄地”“挡”“絮絮叨叨”“央求”等词突出母亲的小心翼翼,可以采用换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细节的反复品读中体会母亲的付出与不易,揣摩语气与节奏,也可以在分角色朗读中体悟情感。

(2)细读语境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但读懂一篇课文不能仅仅停留于此,还要透过“言”的层次细读语境。在《秋天的怀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想象窗边痛苦绝望的史铁生,想象母亲艰难的一生。

设问:想象你是史铁生,在大好青春之时遭到沉重的打击,内心多么痛苦绝望,请带著这样的感情朗读课文第一句。

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发现文本的空白之处,在空白之处与作者进行对话。

设问:关注课文出现省略号的地方,补充母亲和儿子未说完的话,体悟情感。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还可以就课文的矛盾之处设问,在矛盾中分析,由此剖析语境背后的深沉情感。

设问:最后一段叙事风格发生了转变,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抒发对母亲的怀念,反而要写灿烂的菊花呢?

(3)细读情感

散文重在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秋天的怀念》是典型代表,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种情感优势,从语言进入语境,最后再深入文本传达的真情实感。

具体来讲,教师可以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现在的“我”的感受,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情感除了怀念,还有愧疚、悔恨与告慰。此外还可以知人论世,分析情感,引入背景资料,群文共读,了解史铁生的写作动机,以及对母亲的独特情感。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准确把握文本的真实内涵,对情感的理解就不会流于表面。

在当下的散文教学中,要基于文本言、象、意的层次确定教学内容,既要关注散文语言特征,进行文本细读,也要重视散文语言背后的语境特征,进行剖析还原,还要在细读语言和语境的过程中理解情感,如此才能保证该类散文的教学有一个相对科学与清晰的教学思路。

三、“类”“篇”共生:叙事性散文教学的实践思考

在《秋天的怀念》教学中,基于叙事性散文的共性特点,选择理解作者情感与品读精准语言作为教学重点,基于这一篇的个性特点,选择从双重叙事视角体认情感作为教学难点。但叙事性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对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和学生文本理解程度构成了挑战,教师应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以教出高度、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以把握力度、适当引入学习资源以追求厚度,以此达成“类”与“篇”的和谐共生。

1.教出高度:教学内容的设计

根据“这一篇”与“这一类”的特点确定《秋天的怀念》的教学目标后,就要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值得思考的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散文,教学点多且细,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选择并组织教学内容呢?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统筹设计。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读懂母亲和史铁生,在内容上走进文本,又要教学生品味细节,掌握朗读方法,在方法上有所收获。因此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问题琐碎、教学思路不清的问题,可用“知内容”“析情感”“悟‘怀念”和“解‘秋天”四个层层递进的任务引领学生学习,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逐步知晓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特征、体会深厚情感,同时教学朗读和品析词句的方法。在深入理解“这一类”与“这一篇”的特点上确定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出一篇散文应有的高度。

2.把握力度:预设与生成的处理

教学散文不应偏离散文教学的轨道,课堂应有预设,但课堂真实而灵活,会存在不一样的声音,学生会被叙事性散文的故事情节吸引,会有不同的理解,那么教师如何做好课前预设呢?以《秋天的怀念》为例,引导学生解读“怀念”的内涵,学生能够从“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中感受到史铁生的愧疚,能够从“……也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语句中感受到作者的忏悔。课上一名学生的回答提到最后一段,虽在预设之外,却是一次很好的生成,教师顺势追问:“史铁生这个时候还是暴怒的吗?如果他要对在天之灵的母亲说一句话,会说什么呢?”通过提问,学生能够理解史铁生对母亲还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就是告慰。在散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作用,包容不一样的声音,而能否把握好这个“度”,考验的還是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

3.追求厚度:学习资源的引入

经典散文要表达的情感往往是比较厚重的,教师适当的拓展讲解或介入相关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也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用心捕捉教学契机,搭建学习支架,发挥散文对学生精神的感化作用。在《合欢树》《我与地坛》等散文中,史铁生都提到了他的母亲,那么在教学中可适当呈现其他散文片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的体验会更深刻,还可以出示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成就,学生便会理解:史铁生不仅有“好好儿活”,而且活出了丰硕的生命。

教出高度强调的是教师对文本的挖掘,把握力度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追求厚度强调的是教师对学习资源的使用。在叙事性散文的教学中,如何基于“这一类”与“这一篇”的特点去设计教学活动、引导课堂教学、丰富学生体验,达到“类”“篇”的共生,还需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思考。

叙事性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求教师具有文体意识,关注“这一类”的普遍性,也要从散文的“叙事性”特点出发,在“这一篇”中教出特殊性,更要立足“这一篇”的文本特征,找到适合文本特点和学情特点的切入路径,从而发挥“这一篇”散文的教学价值。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真正将散文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教出叙事性散文的“文类”特征与“文体”特征,还需要结合具体文本不断尝试,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叙事性散文的教学价值,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叙事性史铁生散文
叙事性景观中植物的特点及配置形式研究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史铁生:心魂之思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高校初任英语教师身份构建的叙事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