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白癜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2023-03-25 04:21:04王晓燕刘小鹏刘志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白癜风补体病情

王晓燕 刘小鹏 刘志香

白癜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后天色素性皮肤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限性或广泛性的皮肤黏膜色素脱失[1]。在发生白癜风疾病后,临床主要以黏膜部位或者局部皮肤发生白斑现象为主要症状,会给患者的容貌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造成其心理负担。除此之外,发生白癜风后,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一部分患者会并发恶性贫血、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临床相关数据统计发现,我国白癜风的发生率为0.56%,发病年龄不受限制,但多见于青年群体中[2]。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加,导致白癜风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升高的趋势。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科学的医学干预措施进行治疗或干预措施不够正确,都会给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增加很大的负担。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抑郁等不良心理疾病,甚至因与常人差异过大而发生自杀等,对患者的生存率与生存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医学干预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白癜风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但在诸多研究中指出,其与遗传、自身免疫、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有关,甚至认为病情的分期与免疫因素有密切关联[3]。即白癜风患者血液检查中发现其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 均较正常人升高。为此,本文将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 水平检测在白癜风患者疾病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为白癜风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省潍坊市皮肤病防治2018 年10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白癜风患者120 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期情况分组为稳定组与进展组,各60 例。稳定组:男性32 例,女性28 例;年龄22 ~53 岁,平均(37.58±10.63)岁;病程2 ~19 个月,平均(10.61±6.26)个月。进展组:男性34 例,女性26 例;年龄24 ~52 岁,平均(38.13±10.59)岁;病程23 ~53 个月,平均(38.08±10.71)个月。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结合各种检验结果均符合白癜风诊疗共识(2014 版)[4],均有不同程度的色素脱失斑、白色糠疹等临床症状。(2)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听力正常且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3)患者的各项检查资料比较完整且清晰。(4)患者及其家属在知情的前提条件下,了解本次研究实施的诊疗方法,并签署医疗知情同意书。(5)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服从医生安排。

排除标准:(1)参与本次研究患者近6 个月内接受过免疫治疗。(2)存在有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精神障碍等其他精神疾病者。(3)重大疾病者,如:肝癌、恶性肿瘤等。(4)存在免疫缺陷性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5)近段时间内发生过感染现象。(6)合并严重的肾脏、肝脏、心脏等疾病。

1.2 方法

检测方法:抽取受检者的空腹静脉血5 mL,静置30 min 后进行离心处理;离心15 min 后,取血清并放置于-20 ℃的环境中,保存待检。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

治疗方法:患者均接受口服转移因子胶囊[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360;规格:3 mg(多肽):100μg(核糖)],6 mg/次,3 次/d。给予患者口服胸腺肽肠溶胶囊(上海宝龙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84,规格:30 mg),20 mg/次,1 次/d。同时,适量涂抹他克莫司软膏(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23430,规格:10 mg)等外用药物,连续治疗8 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 水平和补体C3、C4 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测定。

对比两组不同时期患者的补体C3、C4 水平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 水平对比

稳定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 水平均高于进展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 水平对比 (g/L,±s)

表1 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 水平对比 (g/L,±s)

组别 C3 C4 IgG IgM IgA稳定组(n=60) 1.01±0.16 0.18±0.06 11.37±2.21 1.21±0.48 2.09±0.68进展组(n=60) 0.88±0.13 0.11±0.03 10.35±2.13 1.02±0.49 1.82±0.63 t 值 4.885 8.083 2.574 2.146 2.256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不同疾病分期患者在治疗后的补体水平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与稳定组患者相比,治疗后,不同疾病分期进展组患者的补体 C3、C4 水平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不同疾病分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补体水平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g/L,±s)

表2 不同疾病分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补体水平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g/L,±s)

组别 时间 C3 C4 IgG IgM IgA稳定组(n=60) 治疗前 1.56±0.05 0.34±0.06 14.54±3.20 1.98±0.09 3.15±0.21治疗后 1.02±0.02 0.19±0.03 11.19±2.56 1.23±0.08 2.12±0.52进展组(n=60) 治疗前 1.57±0.07 0.45±0.06 14.87±2.89 2.03±0.12 3.18±0.23治疗后 0.90±0.03 0.09±0.02 10.41±2.93 1.06±0.03 1.74±0.03 t 两组治疗后值 - 6.496 21.485 3.594 4.463 5.395 P 两组治疗后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来自生活与工作的压力导致大部分的人群出现亚健康的状态,导致人们的免疫力逐渐下降,进而引发多种疾病。其中白癜风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可以发生于患者全身的各个部位,颈部、背部、手腕部、面部等部位多见。白癜风虽然不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会对其外貌美观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与工作,给患者的身心增添很大的负担,容易导致恐惧、抑郁等消极情绪,对患者的社会适用性造成很大的影响[5]。另外,白癜风发病的年龄跨度相对较大,从幼儿至老年人都有可能患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因白癜风属于后天性疾病,所以年龄越小的患者出现误诊的概率越高。当幼儿身上出现白斑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病史的延续,结合检查结果来综合考虑是否属于白癜风,在最大范围内确保没有误诊误治等现象,避免对患儿造成伤害。若幼儿病情不稳定,则可以通过时间推移及白斑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是否为白癜风。由于白癜风白斑主要长在裸露部位,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人们会误以为白癜风是一种传染疾病,从而对患者产生歧视心理,患者易发生心理疾病,进而加重病情。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的、局限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主要原因为皮肤的黑色素细胞功能消失。虽然白癜风不属于传染病,不具有传染性,但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即家族遗传倾向。相关资料统计亦表明,有白癜风家族病史的人群,患病率要远高于普通人群[5]。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医学干预措施,会导致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皮肤也会变得十分敏感而极易受伤,从而引发较多的并发症,例如支气管哮喘、白内障、恶性肿瘤、类风湿关节炎、甲亢、恶性贫血等[6]。与正常人群相比,白癜风患者更容易发生皮肤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白斑扩散的现象,进而加重白癜风病情,临床治疗难度也会增加。因此,及时发现白癜风疾病,并在第一时间采取合理的医学干预措施,对减轻患者的负担与痛苦,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寻找有效的诊治方式,近年来有诸多学者对白癜风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与免疫供给与皮肤黑色素细胞破溃有关。

白癜风本身属于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白癜风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的情况下,体内食物免疫系统会攻击白癜风患者局部皮肤的黑色素细胞,导致局部黑色素细胞凋亡、减少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最终形成白斑[7-8]。白癜风作为常见的皮肤病,可发生在面部、躯干、四肢、手足等全身部位,对外貌影响较大,且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当下并未明确,其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种学说:首先,关于自身免疫学说方面,支持这一学说的主要证据是绝大多数的白癜风患者,其血清中可以检测到抗黑素细胞的抗体,且患者和直系亲属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从白癜风患者的皮损处取组织病理时,可以发现T 淋巴细胞集聚,且有一些白癜风患者的发病与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其次,关于遗传学说方面,从部分白癜风患者的家族来看,可以鉴定出易感基因。再者,关于黑素细胞自毁学说方面,白癜风好发于暴露和色素加深的部位,而黑色素细胞由于功能亢进,促使耗竭而早期衰退,从而形成白斑。最后,关于神经化学因子学说方面,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存在一定程度的劳累、焦虑等精神创伤,亦或是白癜风患者白斑的损害对称或沿神经节段分布。总之,现阶段多数研究认为白癜风与自身免疫介导黑素细胞破坏有关,应针对免疫发病环节进行阻挡,促使黑素细胞的增殖与合成。随着临床深入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白癜风患者发现易感位点编码免疫调节蛋白或介导免疫靶向的黑色素细胞成分[9]。在临床上,大部分的白癜风患者的皮损区域或者血清中检测出抗黑色素细胞抗体、抗酪氨酸酶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多种与免疫功能相关的异常指标[10]。在治疗白癜风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说明白癜风的形成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的医学领域中对白癜风免疫学的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临床上有大量的研究显示,白癜风的免疫学机制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紧密的联系,其中比较多见于细胞免疫[11]。临床上大部分的进展性白癜风患者均会出现免疫球蛋白抗体。现如今,大部分的学者认为,黑素细胞膜抗原通过与自身抗体结合后,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作用、补体溶解作用这两种途径,进而对黑素细胞具有选择性的破坏作用[11]。

从现在的医疗手段来看,白癜风疾病的总治疗有效率已经越来越高了。以往临床治疗白癜风疾病的效果偏差,是因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比较少,没有其他的途径及方法进行改善;而如今由于有效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所以总治疗有效率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从总的治疗方向来看,当疾病处于进展期时,主要靠口服药物来控制发展,且选择的药物与病情发展的快慢有关。如果患者在治疗期病情仍旧处于发展状态的话,则表明除口服药物外,还需辅以一些其他的治疗方式。除此以外,如果保守治疗的效果一般,还有手术治疗的方法可以选择,包括表皮移植、黑素细胞混悬液移植、组织工程移植等。不过这些均是建立在患者病情确诊无误的前提下。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血清和体液中具有抗体活性的一类蛋白质,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和加强细胞的吞噬作用,并能在补体的协同下,杀灭或溶解病原微生物[12]。许多白癜风患者体内出现了免疫球蛋白抗体,并认为与患者体内的黑色素细胞破坏有关。免疫球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与相应抗原结合,进一步在体内介导多种病理或者生理效应,促进补体活化,最终起到溶解和吞噬的作用。在致病菌感染的防御的过程中,补体系统起到关键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补体系统被激活并产生一系列补体蛋白,进一步实现溶解微生物、抑制细胞毒性的效果。补体C3、C4 存在于人体的组织液、血清,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在病原体微生物入侵或异体抗原存在时,补体的各成分便照一定的顺序发生酶促反应,形成放大的级联效应,在体液免疫中具有显著作用。补体C3、C4 水平过低可能与缺陷生成、消耗过度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进而导致循环免疫复合物无法有效地清除,患者的自身免疫抵抗力也随之下降。当患者的病情处于稳定期时,酪氨酸酶抗原的释放降低,相应的抗体滴度随之降低。而同时血清免疫球蛋白能够与抗原进行结合,活化补体,促进溶细胞作用发挥。补体C3、C4 能够促进抗原抗体结合,促进补体途径的激活,进而溶解靶细胞。有研究指出白癜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补体C3、C4 水平与健康者相比出现了异常,并且经过治疗后可恢复[3]。本研究中,与稳定组的患者相比,进展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 水平和补体C3、C4 水平均更低,且稳定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补体C3、C4 水平与正常值更接近。表明不同白癜风分期的患者,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补体水平均存在差异。可将这两种指标作为临床上对白癜风患者病情分期的一项指标。由于白癜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因此,应该注重调节自身的免疫功能,有助于促进疾病早日恢复,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运动锻炼和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整,有助于白斑尽早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与负担。在患病期间应该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适当的参加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综上所述,在白癜风患者疾病分期诊断,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 水平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判断白癜风疾病的严重程度、制订治疗方案、评估预后效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合理的医学干预措施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预后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 水平与白癜风病情的程度呈反比关系,并结合具体的病情状况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白癜风补体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00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 16:50:22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白癜风的治疗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4:00
10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变化
308nm准分子光治疗36例白癜风患者临床观察
儿童白癜风和成人白癜风临床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