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区块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探索

2023-03-24 20:01颜爱军廉贵清李利李鸣
中国标准化 2023年11期
关键词:创新体系赋能区块链

颜爱军 廉贵清 李利 李鸣

摘 要:本文立足于广东省区块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阐述产业集群培育现状,分析产业优势与发展前景,探讨产业应用推广难点及其建议措施,引入标准化实践理念,为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块链,创新体系,赋能,产业集群培育,标准化实践路径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11.017

0 引 言

随着技术的演进与市场化选择,区块链正从更实际和商业可行的角度加速落地,与金融、税务、数字政府、供应链管理、公共服务、数据存证等领域融合应用的实践案例大量涌现,其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数据流通和可信调用,降低传统行业经营成本和风险,提升效率、效能和服务体验等方面的赋能价值进一步凸显[1]。本文对广东省区块链产业集群的培育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梳理和展望,分析当前产业应用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1 产业集群培育现状

1.1 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广东省已建成区块链孵化载体、产业园区等7家,建设创新平台7家,科研机构15家,省内从事区块链相关业务企业数量达4万余家,主要分布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商务服务、文娱业、金融业、制造业等19个行业。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等地市区块链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龙头企业营收规模、申请专利数量等系列指标居全省前列,形成较强的产业集聚效应。2022年6月,《关于加快构建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创新体系支撑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正式印发,围绕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加快形成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将进一步引导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1.2 应用项目大量落地,赋能价值加速凸显

广东省积极推进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数字经济强省建设,鼓励区块链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创新,推进区块链相关重点建设项目70余项,包括底层平台等新基础设施,政务、金融、供应链、电子存证等多个领域应用服务解决方案,区块链价值实现场景广泛[2]。据网信办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统计,截至2023年2月,广东省区块链备案企业等单位达416家,备案项目达513项,占全国比重为16.06%,位居全国第二。中央网信办等十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中,广东共6家企业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试点特色领域包括“区块链+贸易金融”“区块链+股权市场”“区块链+制造”“区块链+能源”及“区块链+版权”,将进一步辐射带动区块链在各行各业的纵深应用。

1.3 产业结构特色分明,培育路径开放有序

广东省已初步形成由创新型底层技术平台、应用服务解决方案、教育及孵化培育、垂直行业应用示范、硬件设备支撑等环节构成的区块链产业链。其中,深圳在底层技术、基础设施等环节优势突出,涌现出华为BCS、Trust SQL、FISCO BCOS、壹帐链FiMAX等一批出色的区块链底层开发平台;广州在区块链产业配套服务方面加速布局,创新了“教+创+孵+投”“产商创投”等孵化模式,形成了企业孵化—技术创新—应用示范—人才培育—基金支持等紧密衔接的产业集聚生态;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基地落户“区块链+”企业100余家,加速推进佛山和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和实体产业转型升级合作, 已成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中心和“城产人”融合发展标杆。

2 产业优势与发展前景

2.1 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前景广泛

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电子信息大省和全球重要制造基地,广东省工业体系相对完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较大,为区块链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培育土壤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广东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规模和区块链产业所属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值规模逐年递增,2021年,广东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5.9万亿元,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此外,通过支持中小型制造企业“上云上平台”,广东已推动2.2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超过65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领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发展提供了可信服务网络和多中心合作模式,应用空间巨大[3]。

2.2 产业政策引领,发展环境良好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和《广东省培育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4],对发展区块链产业进行顶层设计和专项规划。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2月,广东省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60余条,含省级政策25条,地市相关政策39条,为企业提供落户、平台建设、培育成长、技术创新、场景应用、金融支持、产业活动、人才引进、产業生态建设等全方位支持。此外,广州、深圳、佛山设立了多支区块链产业基金,为企业提供天使投资、股权投资、投后增值等多层次金融服务,近百家区块链相关企业已获得了天使轮、种子轮、Pre-A至D轮等战略融资。

2.3 研发投入较大,创新活力较强

2016年至2022年,广东研发经费投入逐年递增,总量持续居于全国首位,2022年研发经费支出约42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6%。2020年,广东省通过组织实施“区块链与金融科技”重点专项,围绕区块链关键技术与金融科技关键技术攻关布局一批项目,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达财政经费投入的2.44倍。据产业调研数据显示,近3年,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56.25%,90%以上企业已提交区块链专利申请或已获得专利授权。截至目前,广东省培育区块链相关小巨人企业4家,独角兽企业10家,瞪羚企业7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形成了重点产业链创新排头兵,壮大了产业创新动能。

3 产业应用推广难点及建议措施

3.1 应用推广难点分析

当前,企业对于区块链技术的探索热情高,投入大量研发费用于技术创新或应用服务方案打磨,除了区块链本身的事务处理效率、性能拓展和跨链互操作等技术瓶颈外,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应用仍存在较大困难,具体表现为:传统企业对区块链技术的接纳度、信任度不高,不愿意将数据上链或应用区块链改进现有业务模式,区块链应用场景开放和供给不够活跃,区块链技术大规模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进程滞缓[5]。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是区块链应用服务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过多依赖于国外开源底层平台,缺乏自主的底层架构深度构建逻辑根基,存在一定的应用不确定性,且区块链技术宣贯不足,行业认知尚待建立,应用推广难度较大。二是区块链系统建设涉及多方数据互联互通,各主体间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程度参差不齐,难以形成高效协同。据美国近期一项调查显示,91%的制造商对数字技术进行了投资,但由于网络安全挑战和漏洞,阻碍了35%的制造商对数字技术进行全面投资。在数据成为企业核心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时代,在对新技术没有足够掌控能力或没有达到安全预期的情况下,企业不愿承担数据上链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或使用不当导致的其他问题。三是缺少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的人才,行业应用趋于表层化和同质化,企业盈利模式较为单一。除金融、政务等领域区块链应用成效较好之外,其他领域一些已落地的区块链应用,大多还在小范围试点运行中,未产生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也未引起足够的社会反响。

3.2 建议措施

3.2.1 推进产业化实践路径

基于广东省发展区块链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与产业实际存在的问题,夯实基础设施,强化人才建设,通过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双循环”,纵深推进区块链技术在不同行业的融合应用至关重要。

一是协同产业优势力量,加强自主可控区块链底层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区块链特色的可信基础设施、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减少小微企业创新资源的重复投入,降低跨链互操作门槛,打造多中心可信协作模式,支撑企业安全高效部署区块链应用,合理控制建设运营成本,降低后期技术供应风险。建立“群-链-企”集群工作模式,促进产业集约化、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网路安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研究,完善区块链治理体系和产业安全监管体系,建立企业对数据资源的管理能力和信心,鼓励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上链用链,盘活数据资源,支撑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支持更多区块链应用场景先行先试,加强项目经验总结和推广,探索更多粤港澳大湾区可信跨境数据互通和商业合作模式,营造良好产业生态。三是引进一批急需的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开放合作。创新人才“研究—应用”双向驱动培育模式,促进人才培育标准化,壮大既懂技术底层逻辑和应用价值,又懂行业核心痛点和经营需求的人才团队,对接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深度需求。

3.2.2 探索标准化实践路径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要在区块链等应用前景广阔的技术领域,同步部署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推广,加快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广东省现共发布实施团体标准20余项,包括基础标准、流通溯源、电子存证等应用标准,地方标准研制仍在起步阶段。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衔接”逐步完善,企业间交流协作更加紧密,产业集群化发展更显活力。

围绕广东省制造业当家战略部署,结合广东省区域特色和产业实际发展需求,初步提出由基础标准、技术和应用标准、粤港澳互联互通标准、一带一路服务标准及“双碳”目标服务支撑标准构成的产业集群标准体系。其中,基础标准分为术语与架构、安全规范、数据与隐私保护模块;技术与应用标准分为关键技术、系统开发与运营、系统实施与集成及应用实践模块;粤港澳互联互通标准分为电子签名互认、现代服务业、制造互联互通及金融互联互通模块;一带一路服务标准分为信用服务、跨境电商、供应链协同及外贸服务模块;“双碳”目标服务支撑标准分为数据要素流通与共享、平台与系统、应用服务模块。通过标准化凝聚产业共识,降低产业摩擦成本,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加快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4 结 语

當前,区块链的应用已为不同行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例如,区块链技术支撑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中,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可以控制在6%以内,比传统模式降低1%到2%[6]。随着区块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共同构成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7],成为元宇宙和Web3.0建设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5至10年内,区块链将极大改变诸多行业的业务模式乃至行业格局。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 R].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

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Z].2020.

中国智慧企业发展报告(2022)[R].北京: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中共广东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 广东省培育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Z].2020.

王勇,谢晨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困难与挑战[R].北京:清华经管学院中国企业发展与并购重组研究中心,2021.

牟欣.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effect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on supply chain finance—based on multi cases analysis[J].Finance, 2023(10): 213-221.

夏杰长,熊琪颜.数字技术赋能中国服务业成长:作用机理与实施路径[J].China Economist,2022,17(6):26-29.

作者简介

颜爱军,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区块链标准化、产业化。

李鸣,通信作者,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区块链、元宇宙标准化、产业化。

(责任编辑:张瑞洋)

猜你喜欢
创新体系赋能区块链
“大蓝鲸”系统:打造增强型的新广播
争鸣|少儿音乐教育需重新为音乐“赋能”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趋势研究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新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
创新优势学科平台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高校教学方法创新体系的建构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