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雪芬
提 要: 扎实推动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农村共同富裕的特性和要求决定了其不可能轻松实现,需通过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充分发挥其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组织领导能力,使基层党组织始终成为共同富裕目标实现中的支撑力量。然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在组织体系建设、组织运行方式、组织成员质量、组织文化建设、组织外部影响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以破解。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46 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②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 年第20 期。农村共同富裕不仅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重点和难点所在。实现农村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切实提升其组织力,把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乡村发展和治理的每个领域、各个环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共同富裕的方式和目标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2 页。。首先,农村共同富裕在实现途径上要求“发展”,首要前提是发展和富裕程度的不断递进,它需要以适度的经济增长为基础。但共同富裕所要求的发展又不是过去简单粗放式的增长,不是以牺牲环境生态和社会福利等为代价的低质量增长,而是要立足乡村自身特色和区域禀赋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充分激发乡村自身活力,实现乡村产业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农民整体富裕。其次,农村共同富裕在具体内容上要求“全面”,共同富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也注重民生、环境、社会保障,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协调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目标、文化目标等多维目标”②郁建兴、刘涛:《加快推动发展型制度政策向共富型制度政策跃升转变》,《浙江日报》2022 年2 月22 日。。这也要求以加强党在农村的统一领导,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保证。最后,农村共同富裕在覆盖对象上要求“共享”,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共同富裕“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787 页。。农村共同富裕必须要让亿万农民都能共享发展成果,是一个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共建,并最终实现共享的过程。但客观上农民之间必然存在能力、资源禀赋等的差异,先富群体在富裕后往往很难自觉地放弃已经获得的部分利益来主动带动后富群体发展。因此,农村共同富裕不可能自然而然形成,而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引领并协调各种资源,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盲目性、分散化缺陷,破除先富群体利益固化问题,从而使共富真正落到实处。
可见,农村共同富裕的特性和要求决定了其不可能轻轻松松实现,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与农村社会发展的碎片化,也使得其不可能自然而然形成,而需要一个有力的组织力量,始终沿着这一目标来组织动员农村乃至全社会各种力量和资源共同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因为有健全的组织体系、严密的组织制度、严格的组织纪律、严实的组织文化等作为保障,具有其他力量所不具备的强大组织动员能力,能够有效主导和全面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的,“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④《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版,第125 页。。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力量,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领头雁和主心骨。而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则是基于自身组织权威、组织资源形成的凝聚、动员、影响农村社会各方面力量并最终推动乡村发展的能力,它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保证。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目标,必须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齐心聚力投身农村经济社会建设。通过农村基层组织力提升,推动农村产业转型、科学发展,破解农村基层失序危局,实现有效治理,改变农村歪风陋习,营造文明新风,促进吸纳回归的乡村人才,为共同富裕顺利实现奠定重要基础。
具体来说,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发展优势、治理优势、人才优势,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发挥党组织的方向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党对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其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组织领导能力,统筹协调农村各类主体,破解基层资源碎片化难题,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人才吸纳、文化振兴、生态保护,不断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盘活各类资产资源,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关注不同层面农民利益诉求的变化,为公共利益代言,更好地协调各种差异化的利益元素,推进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优化,打破阻碍共同富裕实现的利益樊篱,兼顾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最终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发挥党组织统筹各种组织资源作用。利用好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依托组织力量,以党建共建等形式汇聚上级和辖区各方面资源,通过组织动员、利益联结、人才吸纳等机制,统筹协调各种社会力量并有效地将各类资源链接起来,与机关、企业、高校等结对单位、辖区单位以及各类组织进行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的有效对接,实现共建。从过去的“单兵作战”到现在的“多方协同”汇聚合力,构建全社会参与农村共富建设的格局。三是发挥党员先锋带领作用。基层党员干部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目标“最后一公里”的主力军,通过党员亮身份、搭建其发挥作用平台,推动党员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紧密联系群众,带领群众走向共富,将示范引领作用转化为乡村共同富裕的实际力量。
中国共产党通过其强大的组织结构和全面覆盖所形成的组织力量,实现了对农村社会的全面领导,党组织在农村权力结构中具有绝对权威,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极强。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管理模式变迁、社会走向多元,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断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目前党在农村工作重心已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共同富裕,对组织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力提升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能适应新情况、新要求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健全的组织体系是组织力的基础。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农村组织形式日益多样,一些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民宿、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兴起,产业协会、老年协会、乡贤理事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快速成长,外来人口、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群体大量集聚。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域和对象大为拓展,传统农村党建的组织网络已无法涵盖,尤其是对许多以跨区域、跨产业形态出现的新经济组织,农村党的组织和工作的有形、有效覆盖需要加强。同时,近年来一些年轻党员进城工作,留守党员年龄普遍偏大。如:笔者调查的J 乡K 村留在村里的党员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年龄普遍较大。许多年轻党员虽然组织关系仍然挂在村里,但实际上工作和生活重心都已经偏离,往往参加党组织活动不积极,甚至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农村党组织往往无法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正如访谈中有乡镇干部谈到的,“我们镇村里年轻党员都是流动党员,留村党员往往是路都快走不动的,如何让他们发挥作用?”①访谈对象L 为H 市C 县乡镇干部,访谈记录编号:202303281。因此,基层党组织设置和自身建设面临挑战,需要更加注重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不断适应新形势创新设置方式,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同时实现农村党组织对新业态、各类经济组织等的有效覆盖,合力推进农村共同富裕。
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好其对农村的统一领导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结构变化,部分村集体经济萎缩,基层党组织对基层资源调控权减弱,一些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认同感也有所下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强,组织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访谈中有乡镇干部谈到,“主题党日是个很好的载体,我观察了很多村,如果主题党日能正常开展,这个村党组织往往都有组织力,党员也能够比较好发挥作用”①访谈对象Z 为H 市F 区乡镇干部,访谈记录编号:202303282。。但调研发现在实际运行中,虽然近几年随着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所强化,主题党日等党组织活动在开展的时间、到会率上得到进一步规范,却仍然存在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单一,组织的活动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内容方式都较为陈旧,对党员的吸引力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缺乏主动意识,多属于机械式、应付式状态。一些村书记受能力、水平制约也找不到有效开展活动的途径,仅仅停留于照本宣科念文件、读报告,却没有把党的各项方针与政策结合自身村庄实际进行落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力度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还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有一个内部团结的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来引领方向,也需要有一群视野开阔、带富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党员干部冲锋陷阵。农村党员干部是组织力建设的主体,对照当前共同富裕的新任务、新要求,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吐故纳新机制、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和党员的能力素质还有欠缺。部分村干部群众工作能力不强,民主协商水平不高,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不能成为引领群众发展的“主心骨”。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年纪偏大,思想观念滞后,缺乏创新精神,对农村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缺少新思路,带富能力有待增强,与推动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不适应。如:访谈中有乡镇干部谈到,“村书记队伍建设面临最大挑战就是水平参差不齐,有一些书记见识比较狭隘,特别是缺乏发展村庄的系统思路,没有产业发展方面的相关经验,也拿不出长远的一个发展规划,引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能力还比较欠缺”②访谈对象W 为H 市L 区乡镇干部,访谈记录编号:202303283。。村干部带富思路和能力有限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瓶颈。另一方面,后备力量普遍存在不足。经济发达地区优秀人才回流农村创业兴业的虽然越来越多,但受村干部报酬待遇不高等因素影响,能力强的村民主动担任村干部的意愿并不强。而欠发达地区农村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经商,人才流失,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发展带头人后备人选面临“无米之炊”的窘境和困境。还有少数带头人私心重,怕位置被抢,物色后备人选时往往选择会听话、对自己构不成威胁的,或者受宗族势力、小村观念等影响,从人情、裙带因素出发考虑后备人选,而将一些有思想、有能力、有干劲的优秀年轻人才排除在外,这些不良做法都直接影响了组织力的提升。这种局面不从根本上改变,乡村共同富裕的实现就无从谈起。
农村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能否把党员凝聚起来共同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努力,也是引导和改善社会风气、建设乡村精神文明、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当前组织文化还有待加强,特别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农村党员的团结意识不够,个人主义较为盛行。建设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党员干部团结是首要。随着“一肩挑”的实施,村两委关系进一步理顺,班子团结情况有所改善,但由于当前农村党员在生产生活中对村级组织的依赖越来越小,一些党员干部对村党组织的认同感有所下降,团结凝聚意识不强,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少数党员干部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一些村级事务中与村党组织直接对抗。访谈中有乡镇干部就谈到,“有的村搞不好,最后发现背后捣蛋的就是退下来的村干部或者村里的部分党员,这些人一旦出于各种原因走到现任班子的对立面,就会很麻烦”①访谈对象T 为H 市J 市乡镇干部,访谈记录编号:202303284。。其次,一些村党组织书记的民主意识不强。在调研中,一些村干部反映村书记对村里大小事务习惯搞“一言堂”,开会前先定调子,直接左右会议结果,阻碍了民主集中制作用发挥,影响了其他村干部和党员们的积极性,也削弱了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和凝聚力。最后,党员奉献意识不够。一些党员受西方个人主义以及宗族关系等影响,往往更关注家族、家庭和个人利益,较少关注村集体的利益及整体发展,缺乏主动带领其他村民共同致富的奉献精神和先锋意识,服务群众的意识淡化,在群众中缺乏号召力,这也影响了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认可度。
由于改革推进和市场经济发展,村党组织可控资源和手段有所减少,与农村党员群众的联系不如以前紧密,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能立足于需求的新变化与新要求,不能准确把握基层群众的需求并提供精准服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整合力受到挑战。特别是当前处于信息化时代,村民上网后获取各种信息更便捷、速度更快,对村级组织服务的要求也更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能够更为有效地联系好群众、组织好群众、服务好群众,考验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意识比较淡化,服务缺乏精准度,甚至脱离群众需求,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没钱干事的问题等,这些困境使得其对群众的动员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明显降低。访谈中有乡镇干部谈到,“我们乡镇跟城区街道不一样,多数村的集体经济确实比较弱,一些民生实事如修桥补路修路灯等,光靠每年下拨的经费保障不了的,而老百姓会觉得村干部这点小事情都解决不了,是没能力。这使得村党组织和村书记的组织号召力大受影响”②访谈对象F 为H 市T 县乡镇干部,访谈记录编号:202303285。。也有一些村党组织虽然重视服务,但忽视自己是政治组织,政治功能弱化,不能很好地领导农村各类组织、各项事务,不善于组织发动群众。与此同时,农村各种民间组织、社会组织大量涌现,部分取代党组织功能而成为日益影响村民生活的重要力量。一些群众与党的基层组织的疏离感、冷漠感不断增强,甚至出现个别邪教组织、宗族恶势力、基层黑势力等或明或暗,通过各种小恩小惠、利益诱惑聚集起来的小团体,与党组织争夺群众。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受到这些社会组织、宗派力量、宗教团体的不同程度的挑战,这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党在农村地区的政治领导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①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13 页。。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多种途径着力提升自身组织力,才能更好带领群众、汇聚力量,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取得显著成绩。
严密、高效的组织体系是提升组织力、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坚实基础。一是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各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增加,仍仅依靠以村为单位来设置党支部,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党员从业结构、流动状况、作用发挥等实际进行探索创新。要探索以产业为内核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形态,加大在农村经济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兴领域、新兴业态建立党组织的力度,既顺应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需求,也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同时,加大在农村外出务工党员聚居地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完善以流入地管理为主、流入与流出地更好配合、衔接的管理体系,细化对外出务工党员的管理,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辐射力。二是以规范化建设激发党支部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好党的组织体系这座大厦,要让组织体系的经脉气血畅通起来,让党支部强起来。”②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旗帜》,2019 年第11 期。农村基层党组织首先要不断强化自身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切实增强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自觉性、使命感和紧迫感。通过开展“强根固魂”行动,强化农村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和理顺农村党支部运行机制,加强党组织对农村各类组织的领导,不断破解党组织内部存在的问题,着力打造过硬党支部。做好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工作,加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评价体系,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共同富裕作为最高标准和指向。不断强化流动党员的动态教育和管理,严格落实主题党日等基本组织制度,使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凸显,为组织力提升提供基本的载体与渠道。三是持续加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各级党组织抓农村基层党建的主体责任,重点解决部分农村基层党的领导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着力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能拿出更多有效措施破解人民群众普遍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村级党组织班子战斗力不强、党组织书记不能很好胜任现职的,要及时调整、补充新生力量;对班子不和谐的,要强化组织引导和制度规范。对安于现状、发展能力不强的,要通过交任务、压担子、强培训,传帮带,增强班子带领群众的责任感和实际能力。对村内部矛盾比较突出的,由乡镇甚至市县下派能力强的干部共同协助解决问题;对个别村干部出现腐败问题、宗族势力不当干扰村务甚至出现黑恶势力的,及时依法进行查处。
不折不扣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强调的“村、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本地区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要求,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统一领导,紧密结合稳定农村改革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推进农村党建工作。一是深化“党建+”工作方法。以“党建+产业”“党建+生态”“党建+文化”为载体,加强党组织对村中心工作的领导,强化党建对村级重大决策和重大工作的统领,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群众完成各项工作,推进共同富裕。避免“就党建抓党建”或者把党建引领当“口号”,切实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工作中,实现党建对农村发展的有效统领。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独特优势,通过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品牌打造,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发挥党组织在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改进、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的积极、主动作用,致力农村发展中的公平公正,铲除“村霸”等农村黑恶势力产生土壤,防止农村发展成果仅为少数人享受。二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村集体经济壮大中的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31 页。他曾指出,“集体经济是农民共同致富的根基,是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物质保障”②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143 页。。如:近年来,浙江就明确提出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要求,要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其中的引领作用,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整合盘活集体土地、房屋、荒地等闲置资源,引导挖掘社会和市场资源,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加强与党员干部、乡贤、群众代表等商谈,吸纳各类优秀人才参与村集体经济管理,共同为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出谋划策。同时,基层党组织要领导形成村集体收益合理分配机制,既要有利于村集体经济的后续发展,又要让全体村民共享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三是探索具有特色、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活动方式。围绕农村共同富裕,开展符合本村特点的党组织活动。如:组织党员开展党员“责任区”“先锋岗”“示范岗”“一个党员一面旗”“为村献策”等活动,结合农村实际搭建服务平台,引导党员积极履行党员义务,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和走访慰问帮扶活动,努力解决群众诉求,给予他们物质、生活、情感和心理上的关怀,把服务理念实实在在转化为改善和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是决定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是要抓好“一肩挑”后村干部队伍建设。“一肩挑”后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负责人由一人担任,权力相对集中,责任更为重大,其能力素质如何更直接影响着乡村共同富裕的实现。要从严把关党组织书记人选,以“四种人”为目标建设高素质村干部队伍。把更多功夫下在平时,“带上‘望远镜’‘显微镜’,对干部近距离接触、多角度考察;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③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18 页。。推行共富“领头雁”培育行动,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在选拔中重视能带富、善经营、会治理的要求。同时,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关于基层党建、现代农业、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城乡规划等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到先进村学习考察先进经验,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建立由一些老书记带领年轻书记、先进村与落后村结对帮扶等机制,从而更快速地提升村干部带领群众谋发展的能力,扛起头雁引领的担当。对基础薄弱村采取组织选派、跨村调任、下派第一书记、乡村致富特派员等手段,为村庄发展提供外部人才支持。二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在共同富裕建设中党员干部就是“压舱石”“顶梁柱”。要严把党员入口关,在发展农村党员时要严格考察,广泛了解农村党员群众意见,吸纳真正得到大家认可的人选进入党员队伍,防止家族化、派系化。紧紧围绕农村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开展形势与政策、现代农业、理想信念等内容的学习培训,从整体上提升农村党员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和为民服务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农村合作经营、现代农业、包户帮扶的实际能力,引导党员先富群体不断增强主动带动后富群体的意愿,发挥好共富道路上的带头示范作用。完善党员先锋指数考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党员,疏浚党员出口,稳妥做好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始终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是抓好后备力量建设。大力培育聚集人气的产业业态,积极探索农村人才创业扶持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乡村创业发展、拴心留人的好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返乡创业、留村服务。在此基础上,培养吸纳更多优秀农村青年加入农村党组织,发挥其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扩大选人视野,探索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群体中培养农村后备干部。推行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村书记助理、团干部、村务协理员等实践岗位锻炼,不断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
农民共同富裕不仅要求物质富裕,更要求精神富有。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既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塑造核心价值、发扬民主、实施正向激励、用好标识文化等途径增强党组织成员及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一是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有针对性地抓好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行创业承诺、履诺、评诺制度,组织村书记围绕精神状态、履职担当、带富热情、清正廉洁、发展成效等开展大比武。加大各地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带领群众致富发展实践案例的总结和宣传力度。结合主题教育、农村党员队伍优良传统和本地特征,在党员中间深入开展党性修养、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教育研讨,充分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不断营造基层民主氛围。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认真落实党章赋予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推动党务公开,重要决定征求党员意见,党员定期评议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和党务公开的透明度。加大党内关怀力度,把普通党员牢牢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完善“五议两公开”等基本议事制度,领导和组织村民说事、民主恳谈等民主实践,推动村级议事协商的完善,动员村里各种力量特别是村民代表、在农村中有较大影响和较高威望的村民和乡贤在共富建设中献计献策。三是引领风清气正的村风家风。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比如:乡村书屋、乡村文化艺术节、志愿服务、评比活动等,培育乡风文明,提高农民的人文素养和生活品质。以党建文化为主导弘扬先进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农民现有价值体系中,传承和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以党风带民风,引导形成良好的村风和家教家风,激发党员群众形成奋发向上、团结和谐、为村奉献的良好风尚,引导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从而实现“把孤立的联系起来,把分散的整合起来……共同致力于把基层重建为‘团结的基层’”①鄢一龙、白钢、章永乐、欧树军、何建宇:《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第198-199 页。。
针对一些乡村发展缺人才、缺资源、缺技术、缺平台的现状,全面推行党建联建,通过“村—村”“村—企”“村—校”“村—机关党组织”等联建方式,打破地域、领域、条块等限制,改变过去只能靠一个村自身单打独斗的局面,为实现乡村共同富裕提供丰富的人才、资金、技术、服务等资源。一是以党建联建助推乡村资源有机整合。在不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管理体制,不改变原有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功能形态的前提下,以党建为纽带结对互促,依托明星村社、中心村、规模较大村、发展有潜力的村作为龙头,连片辐射,抱团发展,结合重大项目、区域特色探索共建、共商、共享的运行体系。建立党建联建议事会议制度,村级重大问题共同商议、大家出谋划策。以资源高效利用和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将村庄之间的资源有机整合,便民服务、组织活动、居家养老、公共食堂、综合治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共享共管,并实现“先富帮后富”“强村带弱村”,特定空间区域范围内不同村庄之间优势互补,形成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共同发展新模式。如: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发展起来后,和枫树岭镇源塘、湖景等17 个村以及大墅镇孙家畈等7 个村共同成立“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党委,带动共富。二是以党建联建助推乡村产业发展。通过跨界、多维、复合的党建联建组织,充分整合联建单位的资源优势,推动企业、机关部门、科研院校、合作社等单位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引入资金、项目、人才等多元资源要素投入乡村共富,联建村之间加强平台共建、产业共兴、品牌共塑,助推产业联动发展、转型升级,做大产业增值蛋糕,有效提高各村发展能力。如: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高虹镇由村级党组织、景区运营商、在杭高校等成员单位组成“虹心”党建联建,开发生态旅游,将传统种植业向综合性种植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共富乡村。三是以党建联建助推乡村分配格局优化。农村共同富裕既非少数人富裕,也非平均主义,要强化党组织在分配中的引导作用。针对困难群体,通过党建联建吸纳各种资源,成立共同富裕发展基金,发挥新乡贤带富、助富作用。同时,积极培育强村公司、共富工坊等实体平台,优先安排低收入农户务工,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利益分配,带动共同富裕。如:浙江省建德市莲花镇成立“戴农富”链组,由6 个村组成强村公司,制定“戴农富”章程,强化乡镇党委在其中的主导,各村党组织书记主管,强村公司工作人员主办,党组织主导项目排布、利润分配,进一步完善了农民收益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