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勇
打球、 丢沙包、 跳绳……曾经, 课间十分钟是学校里富有生气的景象。 近日, 有媒体报道,部分中小学 “课间十分钟静悄悄”, 课间学生除喝水、 上厕所外, 不能走出教室活动, 甚至不能随意离开座位, 引发社会热议和家长关注。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 将坚决纠正以 “确保学生安全” 为由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 新华社也发文呼吁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几天内, 关于课间十分钟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我们不禁要问: 短短的课间十分钟到底怎么了?
今年11 月1 日, 新华每日电讯报道, 记者近期在一些地方调查发现, 部分中小学生课间十分钟被约束, 除喝水和上厕所外, 不能走出教室活动, 甚至不能随意离开座位[1]。 报道称, 长春市多所小学的学生家长反映, 学校要求孩子小课间不能去操场玩耍, 只能上厕所或在走廊内安静地活动。 海口市多所小学安排值日老师在每层楼巡查, 严禁学生在走廊追逐玩耍。 有的学校还抽选少先队员组建值日团队, 对各班学生课间的行为进行计分考核, 一旦发现追逐打闹现象,就给班级扣分, 考核与文明班级评选直接挂钩。
央视评论员王石川在 《课间十分钟, “木头人” 式管理该休矣》 评论中也提到: 课间十分钟,孩子被 “禁锢” 在教室里, 不准上下楼, 更不准嬉闹玩耍。 也有老师表示, 课间十分钟变成了 “课间圈养”。[2]
山西一位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吐槽 “课间圈养” 现象越发严重: 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 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 校园里也空空荡荡。 但是学生表示也很无奈, “课间时间10 分钟, 拖堂2 分钟, 提前上课2 分钟, 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3]
光明日报报道, 有的学校则在“课间圈养” 的基础上 “层层加码”: 如发明了 “小预备” 制度,即在正式上课铃响前三分钟响一遍预备铃, 学生须立即回座朗读古诗或课前准备, 这样, “又多学了三分钟”; 甚至, 有的学校为了方便管理, 连25 分钟的大课间也不让学生自主活动, 只是组织学生集体做操, 之后就要求其回教室, 还拆掉了校园里的单杠、 双杠等运动器械。[4]
综合各地媒体报道, 结合调查走访所在区部分学校课间情况, 笔者发现, 课间 “静悄悄” 主要表现为部分学校限制学生离开座位、 走出教室或教学楼; 禁止学生在楼梯、 走廊内奔跑、 追逐打闹、 喧哗; 教师拖堂或提前上课, 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去厕所;学生没有可选择的小范围活动的空间和设施设备; 课间设置专门的巡查人员且管理严格, 甚至规定了课间活动的范围、 种类、 声音大小等。
课间十分钟俗称 “小课间”,是中小学生调节学习状态、 缓解疲劳和相互交流的时段, 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此重要, 部分中小学校缘何会过度约束学生, 甚至惹来 “圈养” 学生的热议呢? 通过笔者调查, 不少学校可能存在以下顾虑。
走访发现, 怕孩子出问题、 怕被追责是多数学校管理者的共同心理。 所以, 就采取了 “省时又保险” 的办法, 以 “为你好” “安全最重要” 等为名, 想方设法让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静下来。 而这种 “以安全之名” 的过度保护, 一些家长并不认同, 他们认为, 课间“静悄悄” 的原因就是学校懒政、不愿意担责。 但公开资料显示,这些学校的担忧并非毫无根据。据报道, 某地法院近年来审理的29 起校园人身伤害类案件中,91%发生在课间或放学期间, 86%发生在操场和教室。 从判决结果看, 学校被判承担30%以上责任的占比50%, 原因是 “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 安全隐患未排除和未能及时救助”。 还有个别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 有一点小闪失, 就要学校和老师担责任, 甚至闹得满校风雨。 如果不幸发生意外, 老师、 学校就很可能遭到家长的投诉甚至 “吃官司” ……种种安全顾虑成为 “课间圈养”最主要的原因, 各种追责、 问责增加了校方的压力, 迫使学校采取保守的措施。
由于建筑设计等问题, 有些学校的校园空间确实不足。 对于一些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的学校来说, 校园空间更显逼仄, 让学生课间走出教室确实有难度。 场地有限、 人员密集, 学生如果都走出教室玩耍, 更容易出现磕碰等意外情况。 笔者所在县区的某些城区学校, 有70 多个教学班, 在校生有3000 多人。 一幢教学楼就有近千名学生, 一条走廊至少有5 个班级, 加起来有200 多名学生。 走廊并不宽敞, 课间如果在其中来来回回, 很容易发生擦碰。 有的班级离操场很远或所在楼层较高, 上下楼就要花费一半的课间时间, 孩子们可能刚到操场就得回教室。 迟到的孩子坐在座位上气喘吁吁, 光是调整就要很久, 难以静心准备下一堂课。 还有的城区学校操场规模小、孩子多, 常常跑动不开。 学校空间小、 场地有限的客观存在, 也是出现课间限制的重要原因。
对很多成年人来说, 课间十分钟是一份美好的记忆。 或是聚在一起跳皮筋、 打沙包, 或是两两 “顶牛”、 弹玻璃球……而笔者发现,这些传统的游戏现在的孩子基本没玩过, 甚至没见过。 不少孩子的课间活动项目仅限于彼此欣赏或交换图卡、 弹笔、 互相追逐等。还有些教师认为, 课间十分钟变得 “静悄悄” 与现在学生比较“宅” 也有很大关系。 他们解释说,现在不少学生住的是单元楼, 学生的户外活动被约束。 另外, 玩网游、 刷视频等也将孩子 “拴” 在了家里。 久而久之, 现在的孩子就变得越来越 “宅”。 具体表现就是, 孩子在家的时候喜欢“宅” 在家里, 在学校的时候就喜欢 “宅” 在教室。 课间可供学生活动的项目匮乏也成为课间“静悄悄” 的原因之一。
教育部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 明确要求, 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 游戏、 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在实际工作中, 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 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既有呼声又有政策, 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需要奔跑运动, 需要阳光和新鲜空气, “让孩子 ‘疯’ 一会儿又何妨”? 把学生 “封闭” 在教室里, 安全是有了, 却培养不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因此, 笔者认为, 只要从制度、 空间、 内容等方面出妙招、 想对策, 就一定能让课间重新 “沸腾” 起来。
课间十分钟, 老师怕出事、 学校怕找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少一事不如没有事, 把孩子 “禁闭”在教室里最省事。 应该说, 这种担心是人之常情, 但做法却是因噎废食。 2019 年,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 《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 指出, 安全事故发生后, 学校应当立即启动预案, 及时开展救助。 该意见还指出,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组织法律援助机构依法为符合条件的学校安全事故受伤害者提供法律援助, 指导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等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指导律师做好代理服务工作,引导当事人依法、 理性表达意见,合理提出诉求。 此外, 按照相关要求, 学校或者学校举办者应按规定投保校方责任险, 有条件的可以购买校方无过失责任险和食品安全、 校外实习、 体育运动伤害等领域的责任保险, 健全社会化的安全风险分担机制。
在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和保险制度 “兜底” 安全保障的同时, 学校也要制定并完善学生校内安全管理制度, 细化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和流程, 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 指导学生开展安全有益的课间活动, 通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增加安全防护设施、指派专人在课间巡查等方式, 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 要定期开展必要的安全教育, 提升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 告知潜在安全风险, 列举危险地点、 危险行为方式, 教会学生如何避险、 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针对有家长担心老师拖堂的问题, 学校可以建立定期评教评学制度, 把 “是否压堂” 作为重点调查项目之一, 学生们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 “维权”。 同时, 可以通过 “致家长一封信”、 家庭教育讲堂、 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及时告知家长学校课间安排情况及应注意事项, 获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协同学校教育学生养成安全习惯。
由此可见, 学校大可不必担心孩子在课间活动时出问题。 一是,如果安全教育见效, 防护措施到位, 孩子一般是不会出问题的。二是, 即便出了问题, 学校也不必恐慌, 依法依规处理即可。 预置安全措施、 精细化安全管理, 这样又怎么会给自己 “惹事” 呢?
从以前热闹的课间十分钟到近年来安静的课间十分钟,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空间变更造成的。 很多学校尤其是城市学校的教学楼都建成了高楼, 教室位于高层的学生, 课间十分钟往返操场活动就变得不太现实。 基于此, 除了在改建、 扩建以及新建学校时, 采用科学的建筑设计理念, 为学生留足教室外的活动空间外, 破解现有 “课间圈养” 难题就离不开多样化的空间和科学化的设计。
打造微空间。 设置微活动区,学生如果来不及去操场上活动,可以在教学楼每层设置活动区域,摆放乒乓球桌, 设置走迷宫、 投壶、 跳方等趣味游戏区域, 或者预留出宽阔的空地, 让学生在教室外也有充分的活动空间。 设置特色活动展区, 比如设置书法、手工作品、 故事会、 英雄伟人事迹、 画作等区域, 定期更换内容,吸引学生驻足欣赏, 让美育无声浸润心灵。 设置开放阅读区, 放置绿植和座椅, 营造 “人在书中, 书在手边” 的阅读氛围, 让喜欢读书的孩子能畅游书海。 在教室内, 也可配备玩具箱和微型图书馆等。
时间换空间。 几十年前, 上海一位校长就主导过一场 “大小课穿插进行” 的教学改革: 部分学科设置为50 分钟的大课, 部分学科设置为30 分钟的小课, 大小课穿插进行, 原有的小课间则都延长为15 分钟, 这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实施, 也让学生愉悦地、 有节奏地学习。 这种错落有致的课程安排, 延长了学生小课间的活动时间, 让学生可以到更多的空间活动, 未尝不是一种尝试的方向。
充分利用现有校舍资源、 挖掘周边社会资源等多种方式扩充活动场地, 解决学校开展活动场地空间受限问题, 也将是必由之路。
“并不是每个课间都把孩子们‘赶’ 到操场上就是最合适的做法。重要的是为孩子创设出多种可能性, 供其自由自愿选择。”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终身教育首席专家、 教育学部二级教授吴遵民认为, 好的课间生活不能只有一种样子, 而应该是多姿多彩、 闹而不乱的。[5]
开发室内有趣活动。 开发指尖游戏, 可在宽敞走廊拐角处打造自取游戏玩具区, 放置各类魔尺、 乐高、 拼图、 象棋、 五子棋等有趣的益智玩具, 随手可取, 随时可玩,益智融趣; 开发快乐 “足” 下运动, 盘活小活动场域, 开辟课间活力地带, 开展踢毽子、 跳房子、 翻花绳等游戏, 创设处处可运动、 时时能运动、 人人爱运动的小游戏空间。 创意室内操, 根据季节和天气变换, 可以开发室内手势操和 “萌动一米操” 等, 雨雪阴霾天, 运动照样不停歇。 开展 “老游戏新玩法” 研究, 老师教学生玩 “贴膏药” “丢手绢” “投壶”等老游戏, 让学生通过游戏放松心情, 在调整状态的同时, 也了解了传统文化。
打造室外精品项目。 学校可以利用走廊、 平台、 楼梯等场所, 打造一批课间十分钟精品项目, 以项目建设推进学科融合、 学生思维拓展和全面发展。 比如, 丈量学校,即让学生想办法算出学校面积,可以从地砖算起, 也可用脚步丈量; 再如, 种植养殖项目, 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 开发 “一米菜园”, 学生可以在自己班的 “一米菜园” 为自己种的植物浇水、 松土, 还可以让学生担任校园植物小侦探, 或是探索根茎叶, 或是记录植物生长规律……这些任务历时一周至数周, 达到了课间动起来的目的。 还可以设置 “微健身” 项目, 在走廊或空间转角处等区域设置体操垫、 跳绳、 体前屈训练仪、 小哑铃、 跑步机等设施设备, 让热爱运动的学生能随时得到锻炼。
吴遵民教授认为, 课间活动“有几个基本要素必须考虑到: 一是孩子需要离开座位以活动身体,二是需要接触自然以调节思绪,三是需要自由的同伴交往来学会交流与合作”。 学生在课间不论在什么空间进行哪些活动, 只要能够实现上述要素, 就应该是有益有效的。[6]
欢声笑语的课间, 是学校靓丽的风景, 也一定是家长们心头的期盼。 多方努力、 综合施策,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让他们走出教室, 拥抱快乐、 学会放松、 珍视友情, 也是让教育回归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