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审美之情趣,绘自然之画卷

2023-03-23 09:54福建省霞浦县沙江中心幼儿园王丽娜
家长 2023年36期
关键词:美术幼儿活动

□福建省霞浦县沙江中心幼儿园 王丽娜

美术活动是启发幼儿审美情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重要课程,在学前教育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美术作为一项视觉艺术,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作为教学载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组织者,应以开放性的眼光审视美术课程,积极开发自然资源,为创意活动设计注入新鲜血液。基于此,本文围绕自然资源探究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组织策略,引导幼儿在发现美、感受美、探索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解放天性,塑造积极的审美情趣以及个性化的创造能力。

学前教育包括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五大领域,共同构筑支持幼儿身心成长的课程体系。美术活动是艺术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承担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使命,如何实现教学的提质增效,丰富幼儿的认知体验成为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提到:“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教师将自然资源融入美术活动是推动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极具探究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以自然为本,发现美

(一)主动寻找,自然资源我捡拾

对于幼儿而言,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新奇趣味,从而对其展现出极强的探索欲望。因此,自然资源在美术活动中的应用,并不仅仅是教师投放特定的自然材料,让幼儿进行创作,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走进自然环境,发现其中美好,自主收集适合美术创作的自然元素。以此为出发点,教师设计“自然我捡拾,共创美术素材库”活动,不限于美术专项课,而是将发现自然资源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引导幼儿在无意的状态下主动观察、记录、收集自然事物,培养幼儿善于发现的眼睛。例如,饭后带领幼儿在园区内散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形状各异的石子、五颜六色的树叶花草、飞舞的蜜蜂和蝴蝶、形状奇特的树枝等。又如,在季节交替时节,带领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寻找可用于美术创作的自然资源。春夏交替时节,星星点点的鸣蝉、由嫩绿向翠绿转变的树叶;秋冬交替时节,逐渐变黄的树叶、挂着晶莹露珠的小草、凋零的花朵等。在每一次寻找之后,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找到的自然素材,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些物品?能运用到哪些美术创意活动之中?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进行分类整理,摆放在教室的美工区作为美术创意材料,并共同制作材料使用方法说明手册。通过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更多走进大自然的机会,主动发现其中美好,帮助幼儿形成属于自己的资源库,增强成就感,激发参与美术活动的欲望。同时,开阔幼儿的美术视野,激活美术创意思维。

(二)亲子携手,自然资源我挖掘

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中的美好更是无边无际,单纯依靠在园时间,幼儿很难深刻、全面地感受自然万物百态之美。因此,教师积极促成家园共育,发挥家长的优势,让幼儿多角度、更立体地挖掘自然资源,见证更为丰富、多彩的美好事物,形成更为深刻、多元的审美感受,为美术创造注入更多能量。例如,教师鼓励家长利用“在路上”的碎片化时间,带领幼儿感受自然,可以是在去往幼儿园的路上,发现路边树木的外形特点;可以是在去往游乐场的路上,发现植物景观的变化;可以是在等待公交车的时间,看一看蚂蚁搬家、听一听虫鸣鸟啼……引导幼儿将身心沉浸于自然环境,培养幼儿的感知力。又如,教师组织“寻找有趣的种子”亲子活动,由家长带领幼儿走进田间地头,寻找不同植物的种子,观察它们的生成环境与形态,并根据实物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看一看蒲公英的种子像什么,吹一吹帮助蒲公英的种子找到家,放飞孩子的想象力,提升探索力。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将形态各异的种子收集起来,并用画画的方式制作特性说明标签,记录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好时光。通过家园合作促成亲子美好瞬间,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大自然,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验自然探索的乐趣,获得美术创意灵感。同时,促使幼儿发现美术活动与自然生活的关联,点燃艺术探索热情,形成主动发现与深入探索的欲望。

二、以自然为境,感受美

(一)细致观察,与美相遇

对于自然资源与幼儿美术活动的融合而言,如何引导幼儿发现自然资源与美术创意的关联是关键点。但是由于幼儿的心智尚未发育完全,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存在诸多局限性,教师需要立足儿童视角组织感知活动,利用幼儿感性体验的优势,发现自然事物中的美好,进而转化为美术创意灵感。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多元化的观察活动,引导幼儿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地了解自然事物的外在特点与内在特性,拓宽美术创意思路。

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各种蔬菜,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特点,如西兰花是什么颜色、外形像什么,黄豆和青菜可以组成什么图形等,在观察中放飞想象力。在观察结束之后,带领幼儿说一说这些蔬菜是长在哪里的,是怎样生长的,激活生活经验,感受自然事物的创意之美,让幼儿在脑海中勾勒出自然场景,让优美画作内容自然生成。又如,教师带领幼儿到野外写生,将所见所感用画笔呈现出来。为了让幼儿找到创作切入点,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自然景观。先从整体上观察,说一说处于怎样的场景,确定绘画的主基调,再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细节观察,如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带领幼儿观察天空中有什么、大树上有什么、地面上有什么,向幼儿渗透绘画空间结构,启发幼儿的逻辑思维,使其学会有次序地呈现所见之物。在开放、怡人的自然情境下组织美术活动,给幼儿带来了更为丰富的美的熏陶,激发了幼儿的内心情感,增强了幼儿的表现欲望。

(二)畅玩游戏,与美相伴

《纲要》明确指出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对于自然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而言,以游戏为载体,促使幼儿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将自然之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幼儿的感官功能较为发达,营造沉浸式的游戏氛围,更易于激发幼儿潜能。因此,教师可以以自然为背景,围绕美术课程主题,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了解自然环境,提升幼儿的审美感知力。

以“我是小小服装设计师”创意美术活动为例,教师组织美术材料寻宝游戏,将幼儿园户外活动区域作为游戏场景,根据不同自然材料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藏宝地点,如将果实和树叶藏在大树的合适位置,将石块埋在沙土里等。然后绘制寻宝地图,用通俗易懂的标志物提示材料的特性,用箭头指示前后左右方向,让幼儿根据地图寻找美术材料。借助游戏打破幼儿对美术课程的刻板印象,点燃幼儿的参与热情。同时,渗透有关自然的知识,如怎样辨别方向、各种自然事物的生长特性等,拓宽美术活动的认知视域。在完成寻宝游戏之后,教师引导幼儿对游戏过程进行复盘,说一说找到了哪些“宝物”?在什么地点找到的?有什么特征?可以用于服装设计的哪些组成部位?又或是分享在游戏中有哪些发现?获得了哪些服装设计启发等,借助游戏将自然资源与美术创作联系起来,促使幼儿将心境感受转化为美术探索驱动。

三、以自然为媒,探索美

(一)引导思考,激活思维

3—6 岁的儿童有着极强的好奇心,面对自然事物会产生出各种新奇的想法,这不失为创意美术的重要支点。教师作为引导者与辅助者,应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想法以及表现方式,引导幼儿将内心所想转化为美术创意,这是教学指导的关键所在,是提升幼儿审美情趣和个性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由示范与临摹的美术活动指导流程转变为观察、引导与创作的组织形式,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以“叫醒春天”创意美术活动为例,本次活动目标是引导幼儿抓住春天的特征,利用春天中特有的景色或事物画一幅画。首先,教师借助问题启发幼儿思维,如春天是什么样子的?你在春天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有哪些只有在春天才会做的事情?让幼儿在问题的支持下回忆生活中所见到的春天景象,让原本抽象的春天名词转化为一个个动人的自然场景,确定美术创作方向。其次,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如,有的幼儿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天空中会飞着很多白色的绒毛?它们是哪里来的?”有的小朋友会提出这样的担心:“春天大雁要从南方飞回北方,路途那么远,它们是怎么飞到的?路上遇到危险怎么办?教师在为幼儿做出解释的同时,应引导幼儿将这些自然现象以及心中想象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创意画。如,启发幼儿画出大雁的飞行过程,并设置猎人、老鹰等角色,提高绘画的故事性。通过启发性指导,让自然资源在美术活动中的应用并非仅停留于符号化层面,还可以由事物或现象引申出更深层次的创意思路。

(二)深入探究,发现奥秘

自然万物皆有特定的属性,由属性延伸出创意美术活动,不仅能够提升课程深度,还能够增强幼儿认知体验的厚度。虽然幼儿的知识储备较为浅薄,但是思维十分活跃,感官体验非常灵敏,教师应抓住这一成长特性,设计深入探索活动,引领幼儿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并用美术形式表现出来。

以“我与叶子的美丽邂逅”创意美术主题活动为例,首先,采取任务前置的组织模式,让幼儿在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如白菜、菠菜、银杏树、爬山虎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叶子,作为美术创作的材料。收集叶子的过程既是让幼儿亲密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也是促使幼儿对不同植物叶子的特性建立初步认知的过程,为课堂学习做铺垫。其次,在课堂上引导幼儿展开探究。教师秉持先学后教的原则,组织幼儿展开合作观察,相互分享、介绍自己收集的叶子。放大幼儿自我认知的同时,引发更多的同伴行为,培养合作意识。在幼儿完成合作交流之后,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根据幼儿的反馈给予适当指导。如,幼儿发现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像大象的耳朵、像公主裙,还提出会用银杏树的叶子制作蝴蝶等。这时候,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启发美术创意,提出怎么用银杏叶贴画,让树叶活起来的问题,引发幼儿的联想。又如,鼓励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叶子的纹理是怎样的,如果用它来拓印画会出现怎样的形状?通过深入探究自然材料,发现其特有的属性,赋予美术创作更多可能性。

四、以自然为材,创造美

(一)解放天性,创意想象

创意美术活动的教育目标并不是让幼儿掌握多少艺术技能,关键在于解放天性,让幼儿感受到艺术创作带来的愉悦感与满足感。教师利用自然资源的变化性、可塑性,点燃幼儿的思维火花,让他们能够乐享自然、大胆想象、自由创作,充分张扬自我个性。教师将美术教学场所由教室搬到户外,引导幼儿就地取材进行创意探索,展现心中对美的理解与向往。

以“快乐的旅行”为主题的创意美术活动为例,首先,教师带领幼儿展开头脑风暴,围绕旅行展开联想,鼓励幼儿跳脱束缚、畅所欲言,由旅行联想到过程中的美景、美食、交通工具,联想到各种风俗表演、人际交流等,通过联想确定美术创意,思考表现方式以及所需的材料。其次,在幼儿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之后,鼓励其自由选择自然中的事物完成创作。可以是在沙地上用树枝画一幅旅行的画面;可以是用树叶、羽毛、水、土再现见过的某个场景;可以是用树枝、树叶制作一起旅行的同伴肖像等。在自然资源的支持下,让创意美术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用画笔表达情感,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实施的探索活动,减少规则带来的压迫感,为美术活动增添一丝温度。最后,在幼儿完成创意制作之后,教师采取拍照留存的方式,为幼儿记录当下美好瞬间,形成一次生动的感性经验积累,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二)加深立意,强化感知

自然资源与美术活动的融合是一个双向作用的过程,自然资源为美术活动设计提供素材、空间与创意,而美术活动则是绽放自然魅力的载体。两者的有机融合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从主题着手,放大其中寓意内涵,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学效果,增强幼儿对自然事物以及自然规律的感知力。教师应进一步拓展创意美术活动的时空范围,深入挖掘自然资源的育人能效。

以“DIY 环保盆栽”创意造型活动为例,让幼儿利用旧物制作盆栽,并在此过程中渗透环保理念。首先,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环境污染现象,如到处乱飞的白色垃圾、随意丢弃的废旧电池、排放的污水、被废旧绳子缠住脖子的海龟等,为幼儿带来感官上的冲击以及心灵上的触动,思考人类行为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威胁。其次,教师引导幼儿以环保为主题制作一个盆栽,在美化园区环境的同时,学会变废为宝,懂得珍惜、爱护自然环境。教师为幼儿提供废旧的奶粉罐、陶罐、衣服、矿泉水瓶、开心果壳等生活物品,各种多肉、营养土等植物及其所需材料,让幼儿完成多肉种植,并用各种生活物品装饰盆栽,以此将美术创意活动与环境保护主题联系起来,提升课程的立意深度,让幼儿学到的不仅是美术知识,还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更为丰富、纯净的精神世界。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课程创新成为常谈常新的话题,自然资源与创意美术活动的有机融合不失为教学创新的有力尝试,对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育人效果大有裨益。但是不可否认,自然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中展现出了诸多局限性,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美术活动,挖掘自然资源与美术的融合触点,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提高教学设计的适切性、趣味性与有效性,助力幼儿的身心成长。

猜你喜欢
美术幼儿活动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