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琳
(重庆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分公司,重庆 400000)
2016年度的“营改增”,使我国实行了67年的销售税制从此结束。与此同时,对各产业实行增值税,有助于税制的规范化和税负的公平性。健全税收减免链,推动我国运输业的良性发展。在运输公司改制之前,以销售为主体的流转税,而在运输公司改制之后,则是实行了增值税的征收。
然而,在转轨过程中,甚至在之后的税务操作过程中,依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解决不好会增加税收风险和税收成本。只有深入研究“营改增”的相关变化,结合实际分析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才能达到有针对性的目标,降低财务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加强“营改增”背景下交通运输业财务应对措施的研究,这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金融治理和持续平稳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营业税和增值税作为国家的两大主体税种,近年来发生了一些政策变化。2011年起,国家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之后每年逐步扩大试点范围[1]。2014年1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全面纳入“营改增”政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指将以前缴纳的营业税税目改为增值税,仅对商品和服务价值的增值征税。这极大地减少了重复征税的压力,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活力,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了新的产能和动能。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税负理论适用交通运输业的“营改增”政策。“营改增”政策的目标是短时间税负提升,而运输企业总体税负不能提升。与时共进,“营改增”政策积极促进运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税收中性规范可用交通业“营改增”政策,与营业税比照,公司营业税更符合税收中性规范。
以企业全部主营业务收入为交税总体目标,在产品和服务公司的流通过程中必定会造成重复征税,使企业肩负大量营业税,隔绝销售市场随便选择,影响企业运营的积极性。增值税是以产品和服务商品流转流程的增长值为中心的。如果有投入产出率,就必须得交税。运输企业不用担心物流链的税负,因而公司营业税符合税收中性规范。税收制度理论也适用于交通业的转型。伴随市场经济的多样化,市场职责的划分越来越细,伴随时代的发展,营业税终将会取代。企业营业税取代了营业税,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政府机构制定相关政策,用恰当政策控制所有行业的发展。
旅客运输具有协调能力低、投资成本高的特点。直达运输总产量逐年递增,经营能力进一步提高,占有道路运输很大的市场份额。因为现在运输人员多、流动性大,加大了相关行业部门的管理难度[2]。另外,在旅客运输生产中,燃油费用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费用。向加油站申报进项增值税发票手续烦琐,需要的相关资料很多。只有部分大中型加油加气能够出具增值税发票,部分中小加油站与维护站不具有给予专用型发票购买抵扣的能力。
交通业征收增值税时,计税依据是运送业务流程销售总额,一般包括所有应对价款和价外费用的公司征收增值税。计税依据是货物运输给出的总营业额,但不包括向买家收取的增值税,即计税依据。这样上下的环节通过销售和投入相接,环环相扣。假如进项税抵扣链半途破裂,这种传输就行不通了。增值税发票作为所得税抵扣不可或缺的凭据,是抵税传动链条里的重要一环,必须获得增值税发票才能给企业缓解税负。
“营改增”后,运输企业主要流转税种类由营业税改成增值税,企业日常税收筹划主要以增值税为主导。但增值税日常方案中,税收计划的欠缺造成了一些风险。主要表现是运输企业没有充分把握增值税税款政策,没有用心研究公司的运营模式和清算方式,没有将公司具体的业务与增值税有关政策结合在一起,造成增值税税收筹划的欠缺。
从总体上,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如部分关税收条少、年销售额在500万余元以下的企业,原本可以向较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提出申请办理,可用3%的增值税征收率。但是由于没有提前做好税收筹划,申请办理人向一般纳税人企业提出申请办理,造成销项税太高,进项税免减不足,增加了增值税缴纳成本。
营业税是价内税,依据企业销售额测算,计入利润表,能够得到相应的体现。增值税是价外税,只体现在资产债务表的“应纳税款”项目中,不需要体现在利润表中。交通运输业对较小规模纳税人而言,税金改革能够有效减少税负,实现经济效益,但对欠缺一般纳税人的老交通运输企业而言,税负会不降反升。改税后工资,受益的企业大多是较小规模纳税人和刚成立的选购运送设备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因此,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执行营业税改革,减轻自己的纳税负担。
在将销售模式转变为企业所得税之后,对公司的征税方法也将发生改变。由于企业的增值税明细账目较多,费用核算环节较多,即使经过专门训练的会计从业人员,在纳税申报时难免出现疏漏。特别是小型客运公司和私人客运公司在财务统计分析上比较欠缺。此外,他们对“营改增”政策的理解不全面,在会计核算中不能充分发挥政策改革后降税的实际作用。实行增值税后,企业财务人员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处理纳税人鉴别、发票种类验证、税票领用等涉税事项。因为工作量多,纳税筹划中由于发票明细不规范,初始数据不完整,致使企业不能抵扣。
“营改增”后,企业理应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专业技能,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面推行增值税后,从税负剖析来说,仅有选用运送公司管理体系,一般纳税人的税负会比之前显著降低。
根本原因是燃料费、维修费用、高速公路费、材料采购等不能扣除费用获得了提升。将物业列入扣除范围,就是针对2016年5月1日之后所取得的房地产业或新建建筑项目,其进项税额不再分两年抵扣,此项政策对扩大投资的企业是有利的。同时,对经销商调查、信誉度、价位度等因素,也应当综合考虑到。
此外,增值税专用型发票的保管和使用,用心审批,按时抵税。科学区分应纳税额项目与非应税项目的增值税发票,认真核算有关增值税进项税。因此,有必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缓解负税。
另外,企业所得税“三流一体”问题都是税收机关关注的重点。企业获取发票的发票流、现金流、合同书流理应一致。交通运输企业应根据自身运营特点合理分配税收筹划,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企业理应高度重视增值税环境中的会计处理,按时健全有关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方式,设定专业会计学科,融合增值税发票管理制度设定有关账户,规范增值税会计核算,制订出合乎自身运营情况的具体的发票管理制度,尤其需要结合增值税政策规范的发票管理。
增值税改革出台后,道路旅客运输企业需要按规定缴纳增值税,企业理应提升采购中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在增值税纳税筹备过程中,企业应塑造高度的风险观念,深层次分析税款在法律政策中的变化,尽量减少纳税筹备风险的产生。其中,应自始至终坚持合法性原则,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中进行税收筹划和建设,明确相应的法律依据,防止偷税漏税[4]。
而且,增值税筹备活动必须在企业投资、生产运营以前开展。同时,“营改增”政策出台后,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得到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在现阶段,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国家对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的客运收入实行了免税政策。企业理应明确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范围,依照相应的业务步骤纳税,积极保持与税收机关的联系,搞好纳税申报工作。
交通运输企业应根据新的税务背景下,企业经营的方式也应是积极主动的。例如,在新的税务背景下,挖掘出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项目,外包非中心项目,把资金和精力都放在了企业的经营上。对难以获得增值税进项发票的经营项目进行外包或拆解,设立单独的会计机构,并对其进行纳税申报,从而可以使企业的进项税得到及时的扣除,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分配,推进企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我国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对我国交通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机遇。要在实施“营改增”的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购置新设备、更新资产、提升服务质量。例如,引进高科技绿色设备与技术,并与“营改增”相配套,主动进行交通线路的规划与设计,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一方面,运输行业在与合作伙伴谈判时,应尽量选择那些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进行合作,在销售方面探索不同产品的多元化销售模式,并进行税收筹划,以减轻企业负担。另一方面,要加强规范管理。在发票管理上,要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严格按照统一开票流程开具发票,谨慎办理重开、作废、退回发票,并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积极与政府接洽获取相关行业补贴等。让更多资源用于推动行业发展、优化服务、改善民生。
另外,要做好固定资产的清算工作。交通运输行业的固定资产多种多样,核算周期长,管理难度大。因此,要加强固定资产的清算。一些项目可以通过外包或购买第三方服务来降低风险。同时,还应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加强财务数据分析和核算,为相关政策的实施和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通过基于云技术的纳税服务平台,能够实现“互联网”道路运输和“营改增政策”纳税服务管理。纳税服务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了旅客运输公司的费用会计系统,需要每个下级单位都要重视,建立起由下至上的成本信息收集系统;确保成本资料的质量,为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决策者作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营改增”后,税款制度出现了变化,企业的税款制度也应当相应健全。优化企业纳税制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营改增”政策实现内部结构优化,节省资源,最大限度降低税负。一方面,要深入理解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税方法,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调整自己的税务规划制度。另一方面,要提高税务规划人才的工作素质,工作人员要正确解读和理解和运用最新的优惠政策,降低税收计算误差,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的负面影响。另外,要加强对中小微公司的税务核算,加大对其培训力度,全方位讲解税务改革。
要实现增值税的具体纳税实践工作,必须创建为货物运输企业制订的成本核算制度要求各地底层努力完成。简单组织结构,制定自下而上成本费信息汇总管理模式,保证成本费用数据信息品质,为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奠定基础,为企业高管开展创新管理决策给予会计制度特别是会计账务处理主要内容。只有突破性的制度建设,才能实现增值税纳税实践活动[5]。
因此,企业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关键环节合理调整政策,充分接受相关政策要求,再次搭建会计制度,合理设置企业增值税相关账务处理,积极提前撰写增值税会计清单。货物运输企业理当确保会计工作的准确性,按有关规定申办国家补贴,有效处理增税的相关难题。要充分划分应纳税额范围,实行分类测算,保证测算过程的准确性,缓解企业缴税压力。会计对道路运输发展与企业社会经济发展当今国际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伴随“营改增”政策的推行,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税负。因此企业尽量逐步完善会计制度,建立财务核算的相关目标,进一步提高财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伴随着我国“营改增”的税制改革,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及一些现代服务行业的营业税已经全部转为了增值税,我国的经济体制也随之加速。这是我国深化结构性减税和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我国道路旅客运输业是我国的民生行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营改增”的逐步完善,保持原来的优惠条件,并结合各产业的特征,制定相关的扶持措施,通过对相关部门的进一步细化,以及各大公司的积极协调与规划,“营改增”将会更加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行业的专业化、对国民经济的绿色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