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娟
(廊坊市新朝阳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廊坊 065000)
当前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被广泛应用到企业内部管理中,而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中需要通过内部控制评价以此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制度等有效落实。
在实施内部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对于评价体系全面性特点需要深入分析,确保评价体系实现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全面全过程评价。在落实内部控制中,相关主体之间密切相关,同时也是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
所以,评价体系的建立应依据全面性原则,确保内部控制相关部门、相关工作环节等纳入评价体系的监管范围内,依据全面性原则落实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并且提升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立的质量水平,从而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促进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之间的良好适应和衔接,从而避免内部控制工作存在漏洞和不足,而这也规避了企业的运营风险。
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应确保平衡,如果欠缺平衡,那么则会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水平,降低经济效益水平。在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中,企业需要基于经济效益原则,应确保评价体系有助于企业健康发展。所以在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时需要深入剖析资金投入与产生效益之间的关系,确保产生的效益高于投入的成本,进而提升经济效益。
在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企业需要依据自身财务现状制定对于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时间要求,以此判定是否需要增加成本支出。基于成本效益原则需要认识到会影响企业对于风险规避的管理,一般情况下,企业成本管理如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就可以规避风险的产生,否则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依据经济效益原则,有利于推动企业实现稳定发展[1]。
在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中需要依据适应性原则,应基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建立满足企业发展规划需求以及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评价体系。对于企业资金状况、组织结构、生产情况、经营现状以及发展规划等方面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深入专业分析,探索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措施。
比如一些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信息化水平、自动化水平较高,通过落实对于企业的评价,那么可以控制相关的投入,从而达到理想的评价目的,同时也控制了资金的投入,了解了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且也减少了成本支出的投入,以此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增强企业综合实力[2]。
从科技化层面分析建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需要确保内部控制评价科学完善、规范标准,依据科学化原则有利于提高体系实施的效率和成效,并且优化企业管理体系,使得管理体系实现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发展,而且对于结果能够做到合理分配处理[3]。
如果要判定企业所实施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否合理有效,那么则需要基于外界市场变化以及企业发展实际和未来战略规划等相关要素,探索企业实施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并且探索科学、可行、有效的措施,增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探索过程中如果方式方法有效,那么应积极推广,确保评价体系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一些不适合企业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及相关措施应能够及时摒弃,确保科学落实和调整,这样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发挥作用。
基于内部控制目标达成情况衡量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质量,则是对于企业既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和控制,从而确保企业所制定的战略规划以及发展目标得以顺利达成。所以,达成企业既定目标则是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科学有效的重要指标因素。
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需要基于对于战略规划以及发展目标的达成进行衡量,而评价的有效性越高,那么所实施的内部控制则更加具有作用效果,依据企业具体情况采取自建评价体系的方式,评价企业资金是否安全、资产是否固定、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生产管理是否科学全面,而这些方面的指标能够作为在运作中衡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指标或者依据。
在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下,一般会采用目标导向评价体系法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评价体系,指标所涉及的内容信息较为丰富,那么可以衡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而这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方式方法。但是这种方式方法所建立的评价体系指标往往会受到企业管理层自身主观因素比如观念认识的影响,会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精准性和合理性以及真实性。
企业可以借助一些第三方机构,比如,一些企业与高校合作,推出内部控制相关的指标指数或者直接采用一些科研单位、第三方机构、高校等制定的内部控制指数,这种方式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并且不会产生问题,例如,由于某一企业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认知和理解存在差异,建立评价体系指标不同而造成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存在误差,否则可能会导致指标多样性,影响真实结果的体现,而这体现了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指数方面的衡量。
企业对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情况,可以体现企业信息是否公正透明,而且有利于企业相关主体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企业的具体发展状况。企业通过向外界公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从而使外界市场能够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基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衡量目的则是企业相关主体能够得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具体情况,保障相关利益者的自身权益和利益。
外国一些政府对于企业的公示披露信息是否真实则会有一定的约束,所以企业采用这种方式衡量内部控制建设的效果,则可以真实体现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因此其具备良好成效。由于我国相关制度欠缺完善,对于企业公示披露信息真实性没有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规定,因此可能会造成企业所公示的信息不能保证真实有效,而这会影响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衡量。
另外,企业对内部控制信息公示的程度进行衡量。企业披露信息是否完善详细,那么则可以体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质量,而所披露的信息也可以体现企业管理层的主观意识以及管理能力。所以企业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中需要加强考虑所披露信息是否科学有效、是否具备可行性,但是由于需要考虑对于内部控制衡量质量效果会产生影响,所以一般不会采取这种方式。
企业对内部控制相关的要素需要合理配置和设置,确保内部控制落实合理有效,有利于达成内部控制目标。一些企业基于内部控制相关要素建立情况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情况,依据相关要素基于其特点进行划分,以此衡量内部控制质量效果,从而建立科学、完善、可行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而这有利于满足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需要。
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建立情况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落实情况往往会存在差别,但是也会存在一定的关联,这是由于内部控制在具体落实中往往不可控。对于这种方式是否能够运用到内部控制衡量中,应考虑采用这种方式会对企业内部控制衡量造成哪些影响以及这种方式是否对于内部控制衡量产生良好效果等方面。
现代企业应具备完善的企业结构与监管机制,以此企业才能够实现稳定发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基于完善的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机制,应逐渐完善企业的制度,进而能够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立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欠缺完善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以及对于过程的监督,则会使得评价流于形式,难以发挥有效作用。评价结果如果不能保证科学合理以及公平公正,那么被评价对象则会不能积极反馈,往往只能被动接受最终结果,影响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针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针对性调整,有助于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有助于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逐渐完善企业相关配套机制,有利于企业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合理化发展。企业组织结构的完善以及相关机制的完善,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落实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在落实内部控制有效措施中需要基于企业未来发展目标,并且在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中需要注重与企业实际情况保持一致、相适应,在此前提下制定统一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统一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对评价进行量化体现,而这可以确保结果科学、合理、公正,应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科学合理及真实,需要确保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以此推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立顺利落实。
比如,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可以基于部门具体工作实施量化评价,对于其真实性,则可以基于部门产生的经济效益而进行量化评价;对于合理性,可以基于部门内部控制质量效果进行量化。在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立中,需要基于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的,并思考所制定的评价标准是否有利于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否有利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制定统一评价标准,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效率,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科学规范以及合理有效,对于提高企业社会形象、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增强企业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质高效的信息共享交流对于企业的发展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在企业发展中需要注重强化对于外界环境信息以及内部信息进行全面分析。
外界环境信息主要是指影响企业发展以及影响企业达到经营目标的一些因素,比如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以及市场环境和行业现状等。通过有效借助这一方面的外界环境信息,企业可以明确工作重点,科学定位自身发展方向,并且可以统筹企业资源而完善相关业务项目。
内部信息则是指企业财务数据、规章制度,会议记录以及企业员工相关信息等,而这类信息则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有利于企业内部部门、岗位、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有助于拉近员工之间的距离,加强员工对于企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有助于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外界环境信息的获得可以通过市场调查、行政单位等渠道实现,而内部信息的获得可以整合内部信息平台,通过优化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以此为部门之间数据信息的传输和共享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企业管理层则可以有针对性调整企业运营管理模式以及调整业务,以此可以有所认识,而这有助于企业实施有效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质量。信息交流的有效实施,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针对性调整提供了可行性,并且也增强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灵活性。
在制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以后,需要制定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应逐渐规范和调整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依据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所得出的结果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于相关人员实施考核。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完成较为良好的企业员工,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一些在内部控制管理中表现良好或者做出违法违规行为的需要整改,而且可以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展开完善合理,并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采取有效方式方法优化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逐渐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从而可以及时发现影响因素及时消除影响因素,提升内部控制体系的应用成效,有助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建立和落实评价体系,在针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以后需要对于具体结果完善评价结果以后的事后观察,需要确定评价体系是否具备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以此完善评价体系。
采取有效的观察方式,则是完善事后观察的重要手段,企业依据评价体系其科学性和合理性,针对评价体系的作用进行评价,可以依据没有被评价的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进行评价,以此可以明确是否具备科学性、合理性,而且可以了解企业运作现状以及调查企业员工对评价体系的认可情况,以此优化和完善评价体系。
企业应对评价体系的实施进行集中分析,能够得出优化评价体系是否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也在逐渐的完善,而根本在于对于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对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存在不足和需要调整方案。企业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且进行深入研究,以建立科学、完善、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作为主要目的,增强企业综合管理实力。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依据一定的基本原则,应能够明确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策略,包括完善企业结构,优化企业机制、制定统一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强化信息共享交流、制定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评价结果事后观察,从而有助于发挥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作用,体现其重要价值,对于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