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行伟
内容提要:“双碳”目标不仅是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吹响了国内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号角。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中国经济将进入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学者们也普遍认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和评价体系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观点。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综述、中美全要素生产率对比、不同制度背景下的动能机制比较以及“双碳”目标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寻在“双碳”目标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机制构建。
自2020年9月习近平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双碳”目标已在中央和地方的政府工作会议和规划中被反复提及。“双碳”目标不仅是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吹响了国内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号角。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接近8%,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增长速度,在全球经济增长史上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1)张杰:《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看经济改革的中国经验——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东吴学术》2017年第5期。但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形势恶化、投资拉动后劲乏力,经济下行压力增大。(2)刘世锦、吴振宇:《正确认识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求是》2015年第15期。如何在“双碳”目标下更好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成为学术界和政商界共同直面的话题。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综述、中美全要素生产率对比、不同制度背景下的动能机制比较以及“双碳”目标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寻在“双碳”目标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机制构建。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众多,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都是基于生产要素的视角。Harrod-Domar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的储蓄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王金营等、于学军都认为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3)王金营、石贝贝、李竞博、张辉:《人口活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人口学刊》2013年第3期;于学军:《人口变动、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人口研究》2009年第5期。郭震对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指出,资本投入、科技进步是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劳动力及土地对河南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农业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4)郭震:《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还有一部分学者是基于不同社会因素视角去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范秋芳、孙旭杰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5)范秋芳、孙旭杰:《基于主成分回归的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17期。王德劲研究认为,教育因素显著影响经济增长。(6)王德劲:《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第1期。钟金花对上海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消费对上海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7)钟金花:《基于Lasso方法的上海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3年第1期。赵文军、葛纯宝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拉动作用。(8)赵文军、葛纯宝:《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基于24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分析》,《财贸研究》2019年第11期。李雪松等从需求的角度对近年来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美国经济、出口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等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巨大推动作用。(9)李雪松、张莹、陈光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需求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李发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金融因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10)李发昇:《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第6期。陈友余实证结果表明,消费习惯、产业结构和国内贸易发展水平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卫生水平、劳动力数量和城乡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最小。(11)陈友余:《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测》,《统计与决策》2013年第3期。
少部分学者是从政治体制、全球化视角去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张清正、王思中研究表明,制度变迁、资本等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但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其表现作用不尽相同。(12)张清正:《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第12期;王思中:《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12期。王今朝指出,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种更好发挥作用主要不是招商引资,不是营造营商环境,而主要是在城市和农村大力发展已有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兴办新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13)王今朝:《经济增长点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实践》,《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年第6期。齐子豪、李标研究发现,全球化有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潜力,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14)齐子豪、李标:《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趋势再估计》,《工业技术经济》2020年第10期。
总体来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众多,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研究视角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这充分说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纷繁复杂。要想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必须结合特定时期的具体情况深入分析。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现实来看,202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投资目的地,所以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束缚已微乎其微;随着近年来我国出生率的下滑,部分行业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但相比其他国家,劳动力供给暂时还不至于成为我国的劣势。那么,刨除资本和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如何?
对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多,大部分学者都认可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结论,(15)陈友余:《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测》,《统计与决策》2013年第3期。但这种正向推动作用具有滞后性、长期性和周期性,因为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需要一个储备的过程,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16)郭震:《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少部分学者持相反的观点,蒋蓉华、周久贺,汪晓文、杜欣都认为当前我国仍存在技术创新应用效益较低,也即对经济增长贡献较低等问题。(17)蒋蓉华、周久贺:《基于灰色关联的广西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商业研究》2010年第11期;汪晓文、杜欣:《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之所以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研究结论,主要还是因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众多,单一地归因于某一个或几个因素很容易导致研究结论的偏颇。不可否认,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但是,这并不代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可以归咎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原因。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在第九届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峰会上曾指出,我国的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超过2.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每年的研发投入巨大和科技进步显著,从美国不遗余力地对中国的华为、中兴、大疆等高科技企业的强烈打压就足以说明一切。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中国经济将进入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学者们也普遍认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和评价体系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观点。现有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关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界定。何立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标准,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文化的需要。(18)何立峰:《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18年第4期。任保平、文丰安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高级形态和最优状态,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19)任保平、文丰安:《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改革》2018年第4期。第二,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研究。根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理解差异,目前学术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单一指标进行测度,使用比较多的是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20)黄庆华、时培豪、胡江峰:《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市例证》,《改革》2020年第1期。另一种是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如魏敏、李书昊,李金昌、史龙梅等。(21)魏敏、李书昊:《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经济学家》2018年第4期;李金昌、史龙梅、徐蔼婷:《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统计研究》2019年第1期。第三,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贾洪文、张伍涛等认为科技创新不仅直接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也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22)贾洪文、张伍涛、盘业哲:《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经济研究》2021年第5期。华坚、胡金昕认为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短板。(23)华坚、胡金昕:《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关系评价》,《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年第8期。
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测度和影响因素可以看出,创新不足成为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创新能力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那么,当前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如何?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最早可追溯到Solow,主要用来衡量产出增长率中剔除所有有形生产要素投入带来的增长率以外的那部分增长率,也称为技术进步率。(24)Solow,R.M.,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1957,39(2),pp.554-562.
国内外学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金融因素、对外贸易、研发投入、基建投资、人力资本等。Jeanneney and Hua et al.认为金融通过提高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5)Jeanneney S.G.,Hua P.,Liang Z.,Financial Development,Economic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Growth:Evidence from China,CERDI Working Papers,2011.Coe and Helpman实证研究发现,贸易伙伴的研发投入对本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地推动作用。(26)Coe,D.T.and E.Helpman,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39(1),pp.859-887.Griffith and Redding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可以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7)Griffith,R.,S.Redding and J.V.Reenen,Map-ping the Two Faces of R&D:Productivity Growth in a Panel of OECD Industries,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2000,86(3),pp.883-895.余泳泽、张先轸实证研究也发现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28)余泳泽、张先轸:《要素禀赋、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管理世界》2015年第9期。Hulten and Bennathan et al.,刘生龙、胡鞍钢的研究均认为基建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拉动作用。(29)Hulten,C.R.,E.Bennathan and S.Srinivasan,Infrastructure,Externalities,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Study of the Ind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6,20(2),pp.291-308;刘生龙、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中国区域差距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4期。Barro、Benhabib and Spiegel的研究则表明人力资本水平正向影响全要素生产率。(30)Barro,R.J.and J.W.Lee,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1994,32(2),pp.1-46;Benhabib,J.and M.M.Spiegel,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From Aggregate Cross-country Data,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4,34(1),pp.143-173.
众多因素共同决定了一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在金融发展、对外贸易、研发投入、基建投资、人力资本等方面已逐渐接近美国,某些方面甚至已超越美国,那么中美两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如何?
根据Farrell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变化和技术效率变化。(31)Farrell,M.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7,120(6),pp.253-290.本文通过对技术进步变化和技术效率变化的测量,来衡量当前我国的技术发展水平,并对中美之间的技术水平进行对比。
学术界目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量使用比较多的是非参数法的Malmquist指数法。(32)许培源:《贸易结构与贸易溢出的技术创新效应》,《亚太经济》2012年第1期。该方法通过分解全要素生产率,可以有效避免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之间的相互掩盖。文章通过该方法测算中国和美国1991—2019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测算时使用的中国产出变量是1990—2019年GDP的现值,再经GDP平减指数(1978=100)折算后的中国各年实际生产总值。测算时使用的美国产出变量是1990—2019年美国GDP的现值,并通过美国物量指数折算后的美国实际GDP。投入变量主要包括劳动投入和资本存量。劳动投入以中美两国历年的就业人数来衡量;资本存量是借鉴单豪杰的估算方法,(33)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使用永续存盘法进行估算,得到中美两国的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中美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对比图
图2 中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对比图
图1显示,在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上,中国与美国自1991年至2019年间,虽在几个时期有差距,但大部分年份中美比较接近,可以说中美之间在技术进步变化上的差距越来越小。
图2显示,在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上,中美两国从1991—2000年间,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基本一致。从2000年起,一部分时期中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一致,另一部分时期中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交替领先,说明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上看,中美已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从中美全要素生产率的对比来看,中国的技术进步与世界第一大国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可以说当前中国的技术进步已今非昔比,这也是近几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当前我国正处于由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生产要素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增量”上的贡献并不能实现经济增长“存量”上的优化,从而更需要构建新的动能机制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屈炳祥指出,决定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是生产力的水平有多高、多先进,或有多么高的技术含量,而是我们的生产关系,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性质。(34)屈炳祥:《没有公有制的完善与发展,高质量发展无从谈起》,http://www.youzikankan.com/index/index/newinfo/id/145806.html,2022-05-14。劳动力、土地、资本的多寡左右着生产力的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但高质量发展不同于高水平发展,真正决定发展质量的是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高质量发展也需强调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揭示资本家利用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再生产出来;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和管理方式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得到扩大与深入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终将被社会主义制度赶出历史舞台,通过注重生产力或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的一致与协调,可以减缓这种进程。资本主义制度更多地是维护少数资本家的利益,通过剥削、压迫的方式使资本家的利益最大化,但这种最大化的前提是要维护好基本的生产关系。资本家从其所获利益中抽出一部分用于改善工人的人居环境、用于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用于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并不是出于他们的仁慈,而是为了未来可以源源不断地进行剥削。而恰恰是出于此动机,推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同向与协调。
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兼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在2014年撰写书评时曾指出,创新取决于勇往直前的企业家精神,但甘冒最大风险并做出最大突破的并不是私营部门,而是政府。(35)贾根良:《别被“美国创新源于市场自发”的谎言迷惑了》,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701A0AGAY00,2022-07-01。布洛克在其著作《国家创新:美国政府在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中就曾揭示,1971—2006年间,美国最重要的创新中有88%完全依赖于联邦政府提供的研究支持。这充分说明资产阶级经济学并不像其表明那样信奉“自由主义”,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人与自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也是资本家们需要直面和处理的关系。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高质量发展是在不断进行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的基础上,稳妥推进生产力或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
不管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首先是指生产力或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但生产力或物质资料的生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那些表面上看似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实际上是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为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没有取消人口流动限制,劳动力成本会高得企业家无法承受;没有住房市场化改革,房地产市场“黄金十年”不可能存在;没有几十年的申请“入市”,国际投资资本不会源源不断涌入;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之路任重道远。没有政府的支持与协调,市场之路寸步难行。
何干强指出,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贯彻唯心史观,历来“把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是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从而撇开生产方式及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去谈高质量发展。(36)何干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西部论坛》2019年第3期。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高质量发展坚持唯物史观,遵循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提出,计划用十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64年、1975年周恩来总理又先后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两步设想”蓝图。1978年以后,党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十九大又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始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上通过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取得的,这种发展兼顾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始终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高质量发展,还体现在我们不仅强调发展的“更高质量”、“更有效率”这种生产力层面的范畴,还强调“更加公平”、“更可持续”这种生产关系的范畴,始终保持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相适应、相协调。
碳值高升致气圈异变,直接威胁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成为当前生态问题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37)欧阳志远、史作廷、石敏俊、杨德伟、龙如银、周宏春、林思佳、郭瑞芳、王宇杰:《“碳达峰碳中和”:挑战与对策》,《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2020年9月,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更是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经济低碳转型决心的体现。“双碳”目标的制定给我国在以下几方面带来了机遇:
1.“合生自组织”功能得到重视和保护
“合生自组织”是由欧阳志远首次提出的,主要指大自然的自我建构与修复机制,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红线。(38)欧阳志远:《论“三个自然”与生态文明》,《宁夏党校学报》2019年第2期。现今的自然可分为原生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原生自然的“合生自组织”功能基本完好;人化自然的“合生自组织”功能虽部分丧失,但通过后天的积极补救仍有恢复的可能,比如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而人工自然的“合生自组织”功能基本丧失。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生态系统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总体仍处于“人化自然”阶段。“双碳”目标的提出,很大程度上为中国的生态系统修复划定了基本路线和时间表,让我们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更加重视和保护“合生自组织”功能。
2.碳税开征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税收体系
理论上,“双碳”目标实现最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碳交易和碳税。碳交易是在给定配额条件下,通过市场和价格机制对碳排放权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分配调整,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出让多余的排放权额度,短缺者也可购买排放权额度;碳税是针对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天然气),以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的比例为基准所征收的一个税种。我国于2021年7月开始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碳税实施尚在理论阶段。碳交易主要针对1—2万吨以上的排放源,对大量的中小排放源难以控制,碳税的实施可以很好地覆盖中小排放源。我国由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远低于发达国家50—60年的过渡期。时间紧任务重,碳税实施迫在眉睫。同时,碳税的开征,可以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国的税收体系。
3.科技创新力促产业变革
“双碳”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谨慎考虑、充分论证之后做出的重大国家战略决策。各经济主体以“双碳”目标为指引,需要抓紧制定碳减排的路线图和时间线。碳减排过程中,首先要区分清“碳中和”、“净零排放”和“气候中性”的区别和联系。“碳中和”指尽最大可能采取减排措施以后,对于少量难以规避的碳排放,通过碳吸收的方式来实现等量平衡;“净零排放”指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温室气体排放与人为吸收之间达到平衡的一种状态;“气候中性”指人类活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净影响的一种状态。我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需要对标《巴黎协定》的有关要求,涵盖对所有温室气体的有效控制。因此,当前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开发新的节能降耗、低碳零碳技术或使用清洁能源进行生产已势在必行,对那些与“双碳”目标相悖的产业进行变革也迫在眉睫。
“双碳”目标的提出,给转型中的中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碳中和立法还有待完善
虽然我国已出台了《大气防治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法》《森林法》《建筑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环境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法律法规,但上述立法的主要目的是防治大气污染、保护森林能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并非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39)李猛:《“双碳”目标背景下完善我国碳中和立法的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第6期。“双碳”目标自2021年9月提出,距离2030年碳达峰时间不足十年,从2030—2060年的碳中和过渡期也只有30年,时间紧任务重,需要细化和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在监管过程中很可能出现职权冲突、部门割裂、监管松散和协调困难等问题。因此,如何制定关于碳排放的“总法”,从总体上规范国家部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等主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职责,明确“双碳”战略的基本政策和方针是摆在相关职能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2.碳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
“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抓住关键部门、关键指标,电力、工业、建筑和交通是碳排放亟待调整和控制的部门,包括甲烷在内的非碳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碳排放量都是重点监测指标。由于能源的开发具有规模效应,近年来水电被广泛采用,但水力发电的基础是需要在水能资源丰富地区建设大型电站,容易引发地震和危害生物多样性,在战争年代还会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风电和光电近年来也被大力推广,但风能和光能资源丰富地区不多,风机还可能对当地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风能电池和光能电池废弃还会造成污染。因此,清洁性能源取代化石燃料加快碳密集型产业停工停产不符合现实,转型升级成了主要出路,但节能降耗、低碳零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产业转型任重道远。
3.金融行业绿色转型困难重重
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低碳减排,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碳密集型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的低碳转型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资本作为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血液,需尽可能地对经济的低碳转型提供支持和帮助。传统金融可能并不能有效地将资本配置在绿色低碳行业,因为其资本需求量大、信贷周期较长、投资的不确定性较高。因此,经济低碳转型的同时,需要对金融行业进行绿色转型改造,但这种转型面临着重重困难。
金融机构都是以盈利为主的机构,金融行为都需要考虑收益和风险是否对称。经济的低碳转型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需要研发节能降耗、低碳零碳技术,需要开发清洁能源,这些绿色投融资需求极其庞大,且相比成熟的传统行业风险较高,很容易引发金融机构惜贷甚至不愿贷的情况。因此,需要从政策上去引导和支持金融行业的绿色转型,便于其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和经济转型服务。
“双碳”目标的制定为我国未来4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方向。我们要抓住从现在到实现“碳达峰”的这段窗口期,由中央政府统一引导和协调,尽快完成碳立法,用法律去规范和引导碳密集行业的低碳转型,同时要将“双碳”目标纳入中央环保督察。各地方各部门要抓紧制定实现“双碳”目标的路线图和时间线,把“双碳”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当中,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以抓铁有痕的决心去执行。
当前我国正加速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其意义在于打破地方保护壁垒,让商品和要素能够充分自由流动,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减轻各行各业的“内卷”程度。实现“双碳”目标,碳交易和碳税要双管齐下,借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契机,完善碳交易机制,加速制定切实可行的碳税实施方案。(40)沈小燕:《“双碳”目标下择时开征碳税》,《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9期。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可以提高人民参与经济的积极性,因为调动了人民参与经济建设的主观能动性,我国才在建国仅仅27年就创建了初步完备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地位逐步确立,拿市场换技术成为常态,人民公社不复存在,大量国企在20世纪90年代的国退民进中消失了。私有经济和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不可否认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但对公有制经济的“挤占”也是肉眼可见,随着18亿亩耕地红线的确立,“土地财政”不再成为依赖,很多地方政府财政吃紧,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事件、地方债危机等都反应了将财税来源建立在土地这种生产要素而不是建立在生产上的这种财政收入结构是不健康的。
在“双碳”目标下要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将现在的经济增长动能平台转换成能激发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激励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机制平台,大力发展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全民所有制企业。当前我国正走在这样的道路上,“双减”政策的实施说明了我国在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部分私立学校转为公办学校、个别民营银行破产倒闭、以农业产业化为代表的农村集体经济正逐步壮大,这些都是证明。除此之外,还可以将部分民营医院、民营房企转为营利性的公有企业,将国有资本以入股形式投入优秀民营企业,确保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绝对主导地位。
计划经济时代,更多地强调“公平”,在剩余产品有限和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效率”提升异常困难。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剩余产品越来越多,国民经济飞速发展,领导层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即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兼顾公平,使部分有想法的人看到了机遇,激发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重新站在世界的中央已近在咫尺。但不可忽视地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仍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经济增速下滑、人口出生率降低、贫富差距悬殊、贪污腐败时有发生等,这些问题若不解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很可能沦为一句空话。因此,改革已迫在眉睫,只有打破资本主义社会推崇的市场经济体制,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方可逐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但是,重构并不意味着要走计划经济的老路,在追求“公平”的同时,也要注重效率。对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要加强审计,对审批各环节要强调效率和廉洁,避免寻租行为的发生,确保国有经济像民营经济一样,“开源”和“节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于以入股形式参与的优秀民营企业,要保持其经营的“原生态”,国资背景可以帮助其拓展业务,引入“监事”制度更能让其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政府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