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意义*

2023-03-23 04:21于宁宁刘哲源齐齐哈尔大学
中学历史教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教学方式评价

于宁宁 刘哲源 齐齐哈尔大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教学对教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思考和新的课程设计实施要求。尽管组建学习共同体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但对于相当数量的习惯于应用传统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而言,仍是严峻的考验。

现代教育理念非常提倡组建学习共同体的这种学习方法,其具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共同体成员彼此之间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他们主要以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开展活动,从而达到高效的学习。

一、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分析

对于学习共同体的具体概念,每个国家学者给出的定义都有所不同,因为各个国家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水平均有所不同,所以组建学习共同体的开展方式也各不相同,因而在对学习共同体的解释上有所不同。

迄今为止,国外学者对学习共同体已有多种描述,现将主要的几种介绍如下。

第一,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将 21 世纪的学校设定为“学习共同体学校”,认为“学校是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场所,是教师作为专家相互学习的场所,是家长与市民参与教育实践,并进行学习的场所”。这里,教师已不是“Teaching Professor”,而是 “Learning Professor”。[1]

第二,学校班级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共同组成的,他们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2]

第三,“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3]

现阶段,国内学者对学习共同体的定义是在班级教育活动中,以共同愿景、价值和情感为基础,以真实任务为核心,师生、生生之间持续的、深层的合作和互动,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学习组织与精神追求。它既是一种组织与实体,更是一种意识与精神。[4]

综上所述,学习共同体就是一个系统的学习环境,学生面对一个真实或虚拟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有机会获得来自环境的给予,包括教师、同伴的帮助和支持,有机会通过适应性的学习方式达成重要的学习目标,也有机会通过支持他人的学习而逐步形成自己主体的身份,从而促进个人智慧和自我的健康成长。[5]学习共同体强调的是小组成员共同的信念,强调小组内成员分享各自的见解与信息,鼓励学习者通过合作研究的方式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进而完成自己的任务。

二、学习共同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不仅对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还可以多角度地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对于学习共同体来说,最为主要的是营造一个系统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共同体成员有机会获得来自周边人给予的帮助和支持。那么将这套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具体方式推广到广大的中学教师中,有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课《汉字与书法》为例,详细说明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学习共同体这一方法。

(一)选定项目

确定合作内容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前提,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于组建学习共同体,不能为合作而合作,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合作学习,在引导学生选择合作的内容时,教师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精心的选择。

本次实验针对课堂枯燥无味学生们很难提起兴趣这一问题,选取了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三中的第七课《汉字与书法》为例,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介绍项目任务

制作短视频或表演小节目“共同体讲述中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以及他们的作品”,老师即导学者要提出对该项目进行学习的具体步骤和要求。学习共同体小组根据学生们的兴趣进行划分。兴趣相同、情况近似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要选定好探究的历史人物的作品以及表演形式。

另外,导学者所选择的具体项目应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精神,具有当代的现实意义和传承价值。学生按小组分好后,确定每个小组的选题,教师要作为指导者,对学生选定的项目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再根据评价情况,对学生选择的项目进行适当调整。

(三)制定计划

学生要在进行学习之前,针对项目的实施制定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的目标。导学者要根据每个共同体成员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他们的个人情况,去分配具体的任务。导学者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他们分配不同方面,不同难度的任务,这样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集体里的作用,以便于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构建出优秀的学习共同体。

(四)活动探究

学生围绕之前步骤选定的项目,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资料的形式多样,包括视频、音频、文字等各种形式的资料,要充分了解开展研究项目的内容。小组在分工的基础上,在共同体内部要互相分享资源,并集体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导学者要引导学生们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形成共同体成员共同的意见。

以《清明上河图》为例,学生要解释北宋时期的服饰艺术文化、图像的现实意义、以及当时相关的民俗。教师介绍这种写实画风的当代创新和传承情况,让学生们产生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爱国思想的产生,还要做相应的体验准备,小组内成员要亲自用毛笔画古画,去自体验妙手生花的古代美画的魅力。

(五)成果交流

成果交流的方式要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内容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本节课是与中国古代书画相关的历史内容,采用微视频制作的方式可以更形象化的展示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的魅力;自己动手制作微视频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利于同学们进行课堂展示与课堂交流。制作微视频总体来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环节,因为学生的制作水平各不相同,所运用的工具也受制于各方面的限制,视频的制作大致划分成了三个比较重要的阶段,分别是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录制、后期制作加工。前期的准备有两个要点,首先要准备好相应的丰富材料,尤其是视频材料,因为有了丰富的视频才好去剪辑、修改,最后成片;其次要进行视频拍摄的同学要规划好拍摄的地点、背景、道具、材料等等,基础性的工作往往是极其重要的。拍摄的作品要注意要安排好动作展示步骤,组织好讲解语言。拍摄录制期间重视声音和画面的协调性,以及整个视频的连贯性。拍摄完成后要进行初剪、精剪、配音、配乐、字幕、特效等一系列制作。

视频成功制作出来以后,教师作为学生们的导学者要发挥组织作用,例如组织分享会或者交流会请其他班级的学生来参观作品,并组织多个班级的同学与本班进行交流。本项目最终在组织者老师所在年级的演播大厅举行成果展示,班级里每个共同体小组先展示自己小组制作的微视频,再对自己的微视频进行详细的解说和分析。交流现场要邀请项目共同体所有成员,还有其他班级的同学前来观摩学习,同时要邀请了学校各级老师以及学校相关部门的领导前来指导。

(六)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是导学者参与到学习共同体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不仅要引导学生们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还要通过这种活动评价。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智能与技能的共同发展。教师要突显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注意要运用多种方式去评价,同时要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属性。

针对这次活动的具体特点,课程组制定的评价标准包括选题意义,作品质量、创新性和完成度,小组总体合作及组内贡献,并在三个阶段都运用该评价标准驱动、调节和检验学生的项目学习。项目实施之初,让学生知晓该评价标准,驱动项目学习;项目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监测、自我对标和自我调节;项目成果交流阶段,学习共同体成员和专家按照评价标准对微视频成果进行评价,以检验学习效果,诊断学习问题,为以后的项目学习提供方向。

三、学习共同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在现代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相互连接的学习方法日渐重要,组建学习共同体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二者之间都会产生深远而弥久的影响。

(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让学生从用功学习转变到认知学习。过去的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让学生努力学习,在当代的教育中,学生要通过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学习共同体的实践过程就是学生的认知过程,让学生有自己去探究知识的欲望,而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和全面包办代替。要让这种认知学习形态成为学生的常态,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进行探究学习的机会。

学习共同体是极其适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认知学习的教学方式,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最后会成为一个人的思维习惯。组建学习共同体是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方法,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和实践能力进步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在不断深化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提出“组建学习共同体”模式的构建研究有其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转变教师教学方式

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是刻不容缓的,而组建学习共同体这一方法实际上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由重“教”向重“学”转变。在传统的教师教学中的“教”是教师引领着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教学而去被动的学习。这就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去引导,让学生去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学。在这种传统的模式下,学生们习惯于被动地去学习,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渐渐地丧失。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应重新定位学生的地位,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优结合。而组建学习共同体这一方法就是从学情出发,针对于当今时代学生的具体情况,研究出的教学方法,学习共同体的运用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法改革的同步进行。

(三)促进课堂走向开放性

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是参与教学的基本单位,“活动”成为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要形式,为此教学内容就不能按照教材的规定固定不变,应该根据共同体内部学生的需要和所实现目标的需要,做多方面的选择。如开展“讨论课”或进行“研究性学习”,就需要将教材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学习共同体”移植到学习研究领域的时间并不长,但它已经成为中学教育领域探讨的主要内容,在实践中得到了人们更多的重视。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总结了许多优秀的培育和维持方法,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它的教育价值已凸显出来,

作用范围也日益广泛。我们要想真正将这一方法应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就必然要回到特定的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中,去应用和反思,这样才能深刻地领悟到它生成的思想内核,才能在实践中有效地培育和发展中学历史学习共同体。

【注释】

[1]佐藤学:《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教育改革》,《发现》2007 年7 期,第42 页。

[2]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1 期,第1 页。

[3]廖旭梅:《以学习共同体模式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基于文华学院学习指导工作坊的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17 年第1 期,第91—92 页。

[4]潘洪建:《“学习共同体”相关概念辨析》,《教育科学研究》2013 年第8 期,第18 页。

[5]郑葳、李芒:《学习共同体及其生成》,《全球教育展望》2007 年第4 期,第59—60 页。

猜你喜欢
共同体教学方式评价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