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辰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丰台学校
近年来,概括题已成为各地中高考历史试卷中的热门题型,以北京中考为例,近两年概括题分值占到全卷主观题的30%左右。本文拟基于北京中考真题,探讨概括题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以及如何提升初中学段学生的概括题解题能力,以求教于方家。
在笔者看来,概括是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解释的基础环节。初中生已对古今中外的重大史事有所了解,但对史事进行分析与评判的思维较弱,较难形成严谨的历史认识。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解释”纳入核心素养之列,强调“辩证、客观地描述历史,揭示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1],概括则成为了初步理解因果关系、认识历史特点的桥梁。如2019 年北京卷第31(3):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粮食作物麦、粟等传入南方。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户口数量有很大的增加,单位面积耕地所负载的人口大大增多,这就迫使农民实行复种制(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产生并发展。江南推广了曲辕犁,普遍采用插秧技术,缩短了水稻在大田中的生长期,双季稻在南方出现。
本题设问为“概括促使隋唐时期南方复种制出现的因素”,答案为“北方农作物传入南方;南方人口增加;先进农业技术推广”。这道题提供了分析历史归因的常见角度:主观动因和客观条件。其中,“南方人口增加”迫使农民寻找提高产量的方法,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为主观动因。而“北方农作物传入南方”、“先进农业技术推广”为复种制的出现提供了技术保障与支持,是客观条件。同时,材料从农作物、生产工具、农业技术等多角度展现隋唐时期农业生产的进步,可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与特点。总而言之,初中概括题可以提升学生分析因果、阐释意义、总结特点的思维意识,从而为形成全面的历史认识、提出自己对史事的解释奠定基础。
面对纷繁复杂的材料信息,怎样才能称之为“概括”呢?《当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简明扼要。它清楚地说明了概括的内在要求:首先,概括并不是对材料信息面面俱到的描述,而是由具体到一般,进行抽象化的表述,因此对材料信息的本质进行合并归纳是历史概括的重要方法。其次,概括须用简洁的语言去描述核心信息,不适宜进行过多的修饰与点缀,优秀的历史概括须去粗取精、切中要害。
根据历史解释的需要,概括题往往有特点、变化等多种设问方式。不同的问题指向背后,通常蕴含着对历史事物不同的认识角度。因此明确问题指向方能在解题时对症下药。
以概括特点为例,特点即“某一个事物的特殊之处,既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显现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2]。所以“特点”往往隐含着与其他事物、不同时代的比较,形成对历史事物独特之处的认识,如2021 年北京卷第22(3):
北宋民间舞蹈不仅出现于瓦子、酒楼,在城市街巷、乡村场院也发展起来。由若干表演者组成的舞队数量繁多,表演形式多样,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文化夜市开始出现,市民在支付费用后,就可以观看舞蹈等表演。观舞写词也成为宋代文人的风尚,据不完全统计,《全宋词》所录北宋时期描写舞蹈的词约有210 首。
本题设问为“概括北宋舞蹈艺术发展的特点”。结合宋朝商业繁荣、市民生活丰富的时代背景,可在材料中找到“表演场所多”、“舞队数量多”、“表演形式多”、“舞蹈商业化”等信息来描述当时舞蹈艺术的特质。可见,概括特点题答题的常见词汇多为“多”、“少”、“繁荣”等定性描述的形容词。
概括变化则截然不同。“变化”意味着经历了一个改变过程,答题时须把前后的状态分别呈现出来,才算逻辑完整,通常以“由XX 到XX”作为标准句式。若是体现从无到有或渐进性变化,也可答“出现了XX”或者“更加XX”。总之,概括题蕴含着不同的历史解释要求,拿到题目时首先需明确问题指向,依据问题进行思考与作答。
通常一道概括题分值在2—3 分左右,命题人希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取信息形成历史认识。因此对材料进行分层,理清文段逻辑,找到叙述角度可谓历史概括的基本功。如2019 年北京卷第32(2)题:
在英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制造业和矿业城市发展速度最快,如曼彻斯特;一些传统老城因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由于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外来移民逐渐增多。19世纪30 年代曼彻斯特1/5 的人口是爱尔兰人。1860年,城市化向高层次迈进时,其他国家的实业界人物、高科技人员开始涌入英国,集中在大城市。
本题设问是“概括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城市化的特点”。通过文本分析可知,材料语句是并列关系,从三个层次叙述了英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开篇到第一个句号叙述的是城市发展速度,不同城市有快有慢,可概括为“城市化进程不平衡”;第二句话描述的是城市人口状况,外来移民不断进入城市,可概括为“外来移民多”;最后一句话阐述了移民群体内部的变化,实业界人物、高科技人员涌入英国,可概括为“市民中高层次专业人员增多”。本题中三个句号呈现出并列的三个层次,在准确分层的基础上分别找到核心词即可完成概括。由此可见,理解材料叙述逻辑,对材料进行分层是概括题最基础的工作,这也凸显了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优秀的历史概括需要准确把握住历史事物的核心属性。所以在完成概括时,须紧扣设问,抓住本质,对核心词(句)进行提炼。如2020 年北京卷第32(3)题:
人类的起源既是生物进化过程,也是社会进化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肯定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揭示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说:“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
本题设问为“概括马克思对劳动作用的认识”,需从材料中寻找属于劳动作用的关键词句。第一句叙述了人类起源的双重性,与劳动的作用无关,属于无效信息,可忽略。第二句强调劳动推动人类的进化,因此“从猿到人的转变”属于核心信息,可将其略加删改,加上“劳动”这一主语,完成答案“劳动促进了从猿到人的转变”。第三句中核心信息“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意在说明劳动创造了现代人类社会,“它们”指代机器、机车、铁路、电报等,均属于同质信息,可概括为上位词:机器和工业产品。因此,本句话可概括为“劳动能够创造机器和工业产品”。
在很多时候,概括不仅要关注材料内容的核心信息,更要对设问的关键词有充分的敏感性,以2020 年北京卷第33(2)题为例:
开挖大运河是这个短命的王朝最大的成就,后世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继承和改善了运河体系。两宋以后,北京之所以成为首都,也是这条运河延伸的结果。元朝在今北京地区开凿通惠河后,南方来的船只可以到达大运河的终点——积水潭。积水潭沿岸的斜街与钟鼓楼一带发展成为最繁华的商业市场,通惠河不仅是大都赖以生存的命脉,还是一条供城里人游览的风光河。
设问为“概括大运河对北京城发展的作用”。不少学生陷入按句号分层归纳的思维定势,归纳出“大运河推动后世的繁荣”,未能得分。本题设问关键在于“对北京城发展”,须紧扣大运河与北京城市发展的因果联系进行作答,如“使北京城成为都城”“促进了北京城商业的繁荣”。所以“大运河推动后世的繁荣”与北京城无关,显然无法作为得分答案。可见,把握关键信息,去粗取精是历史概括的内在要求与重要能力。
简明(概)+归纳(括)是为概括,把同类信息进行“上位概念”的归纳,简洁地表达出来是概括的精髓,也是“由原始材料到概括性认识的进阶”[3]。若用数学方法类比,提取上位概念其实就是合并同类项,是一个由繁到简,由具体到一般的过程。如2021 年北京卷第34(2)题:
英国外交官威妥玛为外国人学习汉语编写了一部教材《语言自迩集》,1867 年出版。该书序言写道,中国方言众多,北京官话(剔除了土话成分的北京话)无论在京城还是在汉口等地“都一样能被理解”,因此选它为汉语教学标准音。该书实录了当时的北京官话,供读者练习,例如:
“人生在世,头一件要紧的是学,念书呢,特为的是明白道理。”
“各样儿的东西,必得爱惜俭省,才是过日子的道理啊!”
“为人子的,应该想着父母的劳苦养活的恩。”
设问为“概括威妥玛选择北京官话作为汉语教学标准的原因”。关键句为:北京官话无论在京城还是在汉口等地“都一样能被理解”。句子中有两个地名,其中北京位于北方,汉口位于南方,南北两大城市的居民都能听得懂北京官话,说明北京话“适用范围广”,可以作为汉语推广普及的标准音。“范围广”作为抽象化的表述,实现了对“北京、汉口”等具体地名的上位概括,“都一样能被理解”可以用“适用”这一更加精简、更书面化的语言替换。
对于初中生来说,提取上位概念着实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不少学生经过三年训练都不得要领,原因有二:其一,上位概念通常是抽象词汇,由具象到抽象需要更深层次的思维水平;其二,归纳上位概念时须结合材料情境与历史背景进行联想迁移,极其考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笔者曾见到如下材料:
1858 年法国获得开凿、控制、经营苏伊士运河的权益。1888 年后苏伊士运河被英国控制……二战后经过长期斗争,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设问为“概括苏伊士运河管辖权的变化”。作答时须将英国、法国两个名词归纳上位概念。这两个国家共同点其实很多,比如它们都是欧洲国家,都为世界强国,对于这道题来说上位词究竟是什么?这时要再看材料。埃及将运河收归国有,言外之意即“获得主权”,再结合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相关知识可知,上位概念应是“殖民国家”或“帝国主义国家”。因此,归纳上位概念应密切结合材料,依托历史专业知识,加强学科融通。
总之,相较于史实类题目,概括题更多地需要学生将新情境置于所学知识背景下思考;需要对材料内容进行处理加工,初步提出历史解释;更需要结合语文等其他学科知识,形成逻辑严密、简明扼要的表述。因此,在教学中进行知识运用、合并归纳、逻辑表达这样“三位一体”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如此方能提升学生的概括题解题能力,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注释】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年,第5 页。
[2]叶小兵:《特点的归纳》,《历史教学》2010 年第13 期,第35 页。
[3]王邵励:《历史概括的步骤及其能力培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 年第9 期,第4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