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思想政治课作用 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

2023-03-23 03:52:03朱军营
成长 2023年2期
关键词:学业人格思政

朱军营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 (河南省济源市 459000)

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肩负着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对职业技术型应用人才的需求愈来愈高。近年来,我国提出将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积极鼓励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变,这充分凸显了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更是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地方,因而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发展也非常重视,不仅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还扩大资金投入,实施中职免费教育。然而,目前一些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太被社会认同与信任。究其原因,就是一些中职学校不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作用,激发不了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从而也影响了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认同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作用,以此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呢?在此,笔者结合课堂教育实践谈谈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1 落实思政课目标内涵,强化学生人格培养意识

对于目前的中职学校来说,其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强化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学生受外界影响较多干扰较大,他们的思想往往会在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影响之下产生波动,为此,对新时期的中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积极落实中职思政课的目标内涵,全面强化中职学生的人格培养意识。[1]

就目前的中职思政课程的目标内涵来说,强调培养健全的人格素养。从中职思政课标来看,重点涉及了学生三个方面的综合素养,一是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二是他们的个性心理品质,三是他们的职业岗位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以及自信自尊素养,更是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会对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也是培养他们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内涵。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善待他人方面,要教育学生以思想品德修养为核心,学会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轨迹;同时,由于中职学生将来会面临职业岗位的选择,在人生中也会历经很多挫折和困惑,所以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学会处理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以使他们将来能够确实勇立时代的前沿,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业的重任。

2 突出思政课教学作用,培育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

对于中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来说,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发展以及心理素质实际,在培养学生学科文化素质的同时,突出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职业岗位素质的培养,努力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每个学生的个体主体性活动形成和谐、正向、统一、稳定的心理状态,使他们逐步兼具自主意识和高尚的品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确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以及顽强拼搏的正向意识,学会正确处理社会事物,具备战胜挫折与困难的能力,真正构建自己健全的人格。这是中职思政课的教学育人着力点,也是健全中职学生人格素养的一个关键把控点。

2.1 注重心理健康,形成积极心态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前提。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他们人格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更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用平和理性、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社会,看待生活,学会用自身的奋发进取来赢得社会的认可,学会用个体的能力成长奉献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培育学生良好的心态,也就是注重培养学生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精神,用乐观信心的心态来谋划自身的发展,用自觉遵纪守法来维护自身的尊严,学会理智地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面对大事不急躁、不冲动,面对特殊的事情时意志坚定不盲从。

2.2 注重道德提升,树立良好品德

培养中职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要素。道德品质的有效提升,是中职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华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民族文明的教育思想,强调个体服务于社会文明的价值,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效统一,实现个人价值必须体现在社会价值之中。因而,我们要借助于中职思政课积极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既要有仁爱之心,更要有家国情怀,学会正确认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学会诚实守信,做道德品质高尚的人。[2]

2.3 突出职业素养,培养个人潜质

职业素养是实现人格健全的一个重要保障。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党领导全国人民积极应对各种艰难与挑战,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建设技术技能强国,更需要大批工匠人才,也需要广大中职学生用技能来服务于社会发展。因而,我们要积极挖掘中职学生的个人潜能,引导他们明确个人的职业使命,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鼓励他们在技能学习及社会实践中努力提升职业素养,形成创新意识,增强抵御风险和诱惑的能力,增强他们应对各种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然而,我们还需要注意,健全中职学生的人格素养,教育层次及目标系统较为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实效性原则,积极把握育人目标,在全面育人、系统育人的基础上,强化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研究具体的实施办法。虽然每个学生的个体心理及道德人格以及职业素养都有差异,然而这也是彼此关联,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所以我们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将这几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有机的育人整体。也就是说,完善的心理是人格健全的前提,道德培育要注重落实人格素养,锻造职业素养是健全人格形成的有效保障,注重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每个维度指标的提升都会对其他维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

3 强化思政课学业评价,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养

学业质量评价是健全学生人格素养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现行的中职思政教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等必修课程,有效实施对中职学生的学业评价。

3.1 科学制定思政课学业水平标椎

健全中职学生人格素养,强化思政课学业评价,要科学制定系统的思政课学业水平评价标椎,以此来衡量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首先要建立一个学生在学完课程后应达到的合格标准,其实这也是学生毕业考核的依据。学业质量应体现学生的心理品质指标、思想品德指标以及职业能力指标等体系,结合学生思政课平时学业表现科学划分,为科学开展学业评价提供依据。同时,各个维度层面的评价要注重从知识的把握及运用进行程度考核。比如,心理品质质量描述方面,建立与他人和睦相处以及懂得自强、自立、诚信等体系指标等。在知识运用方面要求学生能以模范人物为偶像,具有和谐的心理和职业岗位能力,确立团结合作精神,展现敬业乐业、奉献社会的品质。[4]

3.2 建立完善的综合素养测评体系

建立完善的中职学生综合素养测评框架,构建中职学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体系。要注重融政治性、思想性及综合性于一体,将思政学科内容、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等关键指标相互关联,形成完善的综合素养测评体系。

建立完善的综合素养测评体系要结合中职学生的特定环境,在学科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同时,综合学习和生活过程考核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表现。中职思政课学业评价是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考核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的各门思政课教材都是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素养培育不可或缺的载体,我们要切实利用好教材内容,完善考核体系,使其对中职学生的人格培养做出积极的贡献。

3.3 注重解决评价过程中的问题

在学业考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实际,及时解决其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比如,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过与他人合作失误的事情,担心在考核中降低考核分值,影响综合考评成绩,思想产生波动。老师发现问题后,及时找学生谈心,敦促其总结教训,在以后的与他人合作中,处理好相关事宜,以使能在未来的合作中出现更好的效果,不会影响其考评成绩。这样,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决了,考评的目的也达到了,出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在有些考评指标中,考核内容描述得不够具体,不太容易操作,这就要求教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采取针对性的评价。如,团队中若干位同学都有不对的地方,而团队的合作成绩需要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各个队员不仅应彼此互助,还应相互包容。若某个人的做法出现错误,团队成员之间都应相互帮助,相互联系,坚持团队利益优先原则,相互支持,互助互补,实现团队成就的最大化。

3.4 着眼学生健康发展实施科学评价

思政课学业评价不同于传统的文化课知识本位评价,它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不是单单指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知识学习的熟悉理解程度,而应是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有效运用于具体的生活、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甚至是指向学生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来进行问题分析以及实现具体问题解决的效果,也就是将课堂所学的知识有效迁移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的实际能力。因而,我们在实施学生人格素养评价的时候,需要注重以中职思政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课程内涵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着眼于学生人格综合发展的有效性评价。

3.4.1 结合学生的个体性

要结合思政课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围绕学生的发展方向,积极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际任务,这是衡量学生人格是否健全的关键所在。具体情境要选取中职学生所熟悉的学校生活、班级生活、家庭生活或者社会实践活动、企业岗位实习等,要在贴近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况下,努力使学生产生积极发展的期望。利用巧妙的情境设置,使学生在复杂的任务活动中,努力实现自身的发展水平,从而形成自己健全的人格素养展。

比如,中职同学之间出现摩擦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在设置实测环节中,就选取了这样一个典型事例:有两名参赛的学生,由于赛场失误引发矛盾,若你是其中的一位参赛学生,请你给出你的解决办法。这就要使学生根据思政课学习的理论,结合个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给出处理办法。这不仅考察了中职学生的与人沟通能力,还考察了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以及在合作过程中的情绪调节、责任意识,以及化解冲突的实际能力。当学生面临这样一个他们较为熟悉的任务时,就会很自然地将思政学科知识运用到这一具体的情境之中,从而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综合素养的理解性考评。

3.4.2 突出人格的发展性

思政学科的学业质量评价,要依照课程内涵目标,借用科学的可行性评价方法,对中职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表现进行价值评判,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健全。因而,思政课的评价目的要注重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向,引领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新一代。作为科任教师,我们要着眼于学生人格素养的发展,经常思考我们在培养什么人,我们该如何培养人,我们要培养的人现在怎么样。在科学、客观、翔实的评价之中,正向激励我们的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要在具体的考评实例活动中,通过具体可行的任务活动设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团结合作的优势,同时感悟到推卸责任、相互拆台的不良后果,从而理解勤学苦练、合作互助的意义,引导学生相互鼓励,相互尊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健全人格素养;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形成前行的动力,不断获取成长的力量。

3.4.3 注重评价的多元性

在思政课学业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评价目标的适应性和针对性,还要注重任务创设的生活化、情境化,在评价的方式上要注重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优势,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面临复杂的现实问题时能够灵活处理,从容应对。所以,我们在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注重定量与定性的结合,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我们不仅可运用答题型测评,还可结合学生在知识学习、情感升华、行为提升上的发展变化来判定他们的成绩,要结合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人格素养表现,通过成长档案袋等形式记录他们生的成长过程,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日记、行为观察、面谈以及情景感悟等多元化考评,激发学生对个人成长的点点滴滴的自豪,并引发自己的积极思考与感悟,激发出他们健康成长的不竭动力。[5]

还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社团活动、角色扮演等活动,有效考评学生对思政学科内容的理解与融会程度,使他们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之中体现出自己的综合素养。我们作为教师,也要及时将评价的结果和学生的进步反馈给学生,再通过座谈研讨等方式,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学业人格思政
艰苦的学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1:38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中学语文(2019年34期)2019-12-27 08:03:46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学习月刊(2016年20期)2016-07-11 0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