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丽
正宁县山河初级中学 (甘肃省庆阳市 745300)
目前国学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国学经典诵读走进了各个学校,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如何将其和语文教学进行结合,是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国学经典文章中,涵盖了很多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不仅有助于开拓学生眼界,还可培养其思维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文化素养。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找到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正确教学方式,在原有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让学生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语文学科素养,走向正确发展道路。
国学经典中含有大量的语言知识,包括古诗词中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字词的含义等,同时也包含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态度与原则,比如《论语》中,就充分展现了孔子在学习、修身养性、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看法。初中生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还处于塑造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经典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其诵读的数量,更能够拓宽其眼界,从经典文章中学习知识点,丰富语言知识积累的同时,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可以理解文言文字词表达的含义,感知千百年的时代变迁,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
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仅仅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丰富其精神境界及陶冶其情操。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在实际教学过程,应从学生情感方面的需求出发,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国学经典中做到“身临其境”,提升精神境界。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对话。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其实就是和优秀文人前辈交流的过程,不仅可以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同样也可体会文人墨客的哲学思想,净化心灵,提升道德修养,这对学生日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包含了丰富的文学故事以及道德、思想方面的内容,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也有无数文人为群众发声,同时也不乏一些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仍然对生活抱有希望的人们。学生在阅读和朗诵国学经典时,除了接受文学作品内容的熏陶之外,还可感悟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想要传递的精神,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会不断涌现新的观念与看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实现思想上的碰撞,真正感受到国学经典中的内涵。语文是初中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讲解课本内容时,应当有意识的穿插国学经典内容,拓宽学生眼界。除了基本的教学目标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初中生情感方面的需求,比如培养其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通过诵读经典,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实现情感目标。比如在讲解《论语十则》相关内容时,就可以适当进行拓展,除了课本上本身就含有的内容之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从网上寻找一些《论语》中其他的经典篇目,以及孔子与其学生的故事片段,在学生诵读之后予以适当讲解,让学生感受内容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感悟人生哲理。在这一个过程,教师可通过分组的方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并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师设置的目标和任务,如从诵读前三则故事,大家有哪些观点,为学生创造表达自身想法的机会。
在新课改相关要求下,语文课程应当以素质教育为主,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以满足其需求作为教学目标。要充分发挥国学经典诵读的作用与价值,和课堂教学予以深度融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最大程度上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提升教学成效。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开设情况,针对性的设置与国学经典有关的诵读课程,或是社团活动、朗诵比赛等,为学生深入了解国学知识创造更好的机会,深刻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在多样化的诵读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国学作品,或是经典诵读书目,为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予以一定奖励,提升其参与积极性。各班级班主任以及语文教师应当努力营造良好的国学经典学习与诵读环境,在每节语文课程开始之前,让学生上台朗诵自己准备好的国学经典作品,将朗诵作为班级文化,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从而主动投入到国学经典学习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教师和学生之外,家长也应当扮演好自身的角色,教师应当与家长进行交流,让更多家长了解诵读文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知识中有相当多的内容都是非常枯燥的,无法正确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且也有部分生字词并不能认全,如果教师没有进行适当引导,或是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丧失学习积极性。很多国学经典都是古文,古诗词、文言文中也有不少生僻字,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注意力无法长时间保持集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将语文教学和国学经典诵读进行融合时,需要在原有教学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能为了提升学习成绩让学生机械的反复背诵字词代表的含义,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应当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以满足其学习需求作为主要目标,革新教学方案,营造和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适当改变教学内容,用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以此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与记忆,从而引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比如在学习《爱莲说》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向学生展示莲花的资料,并将课本内容引入其中。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感受到莲花的生长过程,随后教师可以引入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观点,让学生养成如莲花一般的优秀品质。教学方案的创新,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知识,还可培养其思维能力,强化文学素养。
实际上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涉及较多与国学经典相关内容,且覆盖范围广,包括散文、诗歌、文言文等多种题材。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当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围绕本章节所学内容来制定相应的诵读计划,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也应依托唐诗宋词、现代散文等文学作品,引领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国学的魅力。在语文学习中,诗词、文章的诵读,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也可从中学习到专业知识,强化文学素养。初中语文教材中,会涵盖《史记》、《论语》以及四书五经的片段,同时也有鲁迅、老舍、巴金等作家的著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朗读与背诵,除了可以学习写作技巧与不同的语言表现手法之外,更能够实现情感目标。再比如,《陈涉世家》一文中就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样的千古名句,学生在不断诵读与思考当中,可以深刻领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从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来看,师生之间互动严重不足,课堂上缺乏必要的交流,师生之间有着十分明显的距离感,一方面是学生难以向教师表达自己的诉求,另一方面是教师也无法全面掌握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正是因为如此,很多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导致教学质量并不理想。为此,在将国学经典和初中语文教学进行结合时,应当在原有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加强师生互动,切实考虑到学生需求,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并非让学生机械性的朗读与背诵,而是要强调对文本意境的把握,通过分析作者的遣词造句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注重作品与画面的联想,挖掘丰富意境所在。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用更加形象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幽默风趣的表达,让学生更好理解生僻字词的含义,以及长难句。同时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将文章内容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更为直观的展现,让学生融入其中。想要实现初中语文与国学经典诵读的高效融合,教师还要重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抄写训练,将优秀段落摘抄下来反复朗读与背诵,体验文本中的人文特色。比如在学习《泊秦淮》这篇文章时,学生可以先略读课文,掌握大致内容,对秦淮形象有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秦淮河自然风貌,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理解;可以将学生提问:“同学们,在略读课文之后,大家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吗?”;随后引导学生反复进行朗读,可以将其分成多个小组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感悟;最后,由教师对课文进行系统性讲解,同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是富有哲理的句子进行摘抄,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理解与记忆。
现阶段大多数语文教师会通过情境教学法来教师质量,在国学经典中,孟母三迁就强调了良好学习环境对个人成长产生的积极影响作用。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也应积极围绕国学经典诵读,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引领学生进行经典文化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的国学的魅力和体会古典文学的精髓。在班级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构建教学场景,比如在古诗文朗诵、经典作品朗诵中,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情景剧。比如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时,可以将班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来扮演相应的角色,从背诵台词、个人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国学魅力,同时也可了解到唐雎、秦王等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再比如在教学《陈涉世家》这一课时,教师可围绕文章中经典“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展诵读表演活动,在学生表演过程中,看哪一位学生在语气、神态、动作方面更具有特色,这也是激活经典学习乐趣的重要途径。
语文可以说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资源整合,同时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课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收集孟子的资料,以及相关著作,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作者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以促进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这一课时,可以采用相同的学习方法,结合文章出处,拓宽学生视野,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本节课结束之后,自行阅读《水浒传》,了解更多英雄好汉的故事。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对生辰纲进行讨论,交流读后感。再比如,在学习《弟子规》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正确理解到为何要守孝悌,真正做到尊老爱幼。通过《弟子规》,教师也可以引入《三字经》的相关内容,整合学习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为学生播放《中国诗词大会》的精彩片段,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诵读活动中,让学生将所学的诗词与节目相对应,学生可从中获得“学以致用”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对国学经典诵读有更强烈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正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理念、方式方法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新课改形式下,应当加强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诵读之间的联系,坚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学生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感悟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强调诵读的重要性,在必要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抄写练习;也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的展现课本内容,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除此之外,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十分重要,同时也要创新教学方法,打造国学经典诵读的班级文化,举办多样化的朗诵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当中,不断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为其日后得以发展与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