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23-03-23 03:52:03陈玲田景涛段小凤徐代华张黎飞
成长 2023年2期
关键词:学徒茶树茶叶

陈玲 田景涛 段小凤 徐代华 张黎飞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省铜仁市 554300)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9〕12 号)明确指出,要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在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支柱产业等相关专业,全面推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学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1]。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是贵州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于2016 年12 月立项建设,2019 年12 月以“优秀”等次通过验收。专业与合作企业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茶公司)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本文主要探讨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同类涉茶院校提供参考,也为专业下一步发展探明方向。

1 现代学徒制运行过程

1.1 构建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

1.1.1 组建“贵茶绿宝石学院”,成立现代学徒制管理委员会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与贵茶公司共同组建“贵茶绿宝石学院”,由贵茶公司总经理和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分管领导任院长,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院长和贵茶公司副总经理担任执行院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领导组成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管理委员会,负责校企联合招生、分段育人、制度制定、评价考核等具体事务,全面指导协调现代学徒制开展各项工作。

1.1.2 编制现代学徒制管理委员会章程

校企双方共同编制了现代学徒制管理委员会章程,章程对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分工作了明确规定,整个项目的运行均在管理委员会的监督下实施。

1.2 制定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运行制度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招生招工方案》、《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招生招工学徒管理制度》、《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双导师管理及培养制度》、《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等4 项现代学徒制运行制度,为专业顺利实施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保驾护航。

1.3 校企联合招生招工

专业立足区域茶产业发展需求,与贵茶公司从2016 级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的新生中,通过现代学徒制宣讲、面试的方式,择优录取了16 人,成立了2016 级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贵茶绿宝石”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学徒)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学徒企业准员工和院校学生双重身份,约定学徒在企业的补贴待遇、奖学金及三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4 完善并运行“按季分段、分项轮岗”双主体育人模式

1.4.1 制定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学徒制试点管理委员会通过对茶企业、茶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形成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立足学徒情况,校企双方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形成了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按季分段、分项轮岗”双主体育人模式。实行分段式育人(1.5+0.5+0.5+0.5)机制。第一阶段(第1-3 学期),在学校进行文化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完成从“学生”到“学徒”的入门教育;第二阶段(第4 学期),学生下企业开展《茶园管理田间管理与茶叶加工岗位能力训练》核心岗位能力课程教学,由企业师傅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承担专业技能的培养,完成从“学徒”到“准员工”的转变;第三阶段(5学期)学生从企业回到学校,提升拓展岗位理论水平;第四阶段(第6 学期)学生到企业进行师带徒顶岗培养,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考核合格留在企业就业,完成从“准员工”到“员工”的转变。

1.4.2 运行“按季分段、分项轮岗”双主体育人模式

“按季分段”指以茶树生长特性为依据,分春、夏、秋、冬在校内外组织实施茶园基地管理、茶叶加工等专业核心岗位能力教学;“分项轮岗”指将岗位工作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项目,学徒在不同岗位分组轮训教学。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16 名学徒四阶段的培养,经考核,合格率100%,其中优秀率达37.5%。学徒对教学模式满意度高,企业对学徒认可度高,有4 名学徒被评为贵茶公司优秀学徒,有6 名学徒毕业后留在企业就业。

1.5 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

1.5.1 课程开发

校企教师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岗位所需品德、知识、能力为落脚点,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了《茶园田间管理与茶叶加工岗位能力训练》岗位课程标准,并在合作企业进行教学,为企业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规范了企业教学内容。

1.5.2 教材建设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围绕学徒开展企业岗位能力培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开发教材,由企业导师、行业专家、专业教师组成教材开发团队,共同设计教材框架,编写教材内容。公开出版了《茶园田间管理与茶叶加工岗位能力训练》、《茶树栽培与良种繁育技术》现代学徒制教材2 部,教材实用性强,被涉茶院校及社会从业人员广泛订购。

1.6 “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1.6.1 校内导师的培养

一是通过教师外出参加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职业资格培训、集中组织专题培训等形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二是实施学校与企业双向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建设期间,校内专任教师参加国内各类教学能力提升培训9 人次,1 名教师获得评茶员一级技师资格,2 名教师获得评茶员二级技师资格,3名教师进企业挂职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1.6.2 企业导师的选聘

一是聘请企业技术骨干、生产能手充实企业教师人才库。按照每个岗位选聘1 名导师,每位导师带2-3 名学徒的要求,共选聘了7 名师傅作为学徒企业培养的导师;二是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企业导师奖惩办法,调动兼职教师的积极性,确保岗位教学的顺利实施。

1.7 教学设施及实践条件建设

为了让学徒有更好的实训、实践条件,学院改建、扩建了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的茶叶初加工实训室、茶叶深加工实训室、茶叶感官审评实训室、茶艺实训室、学徒素质拓展实训室5 间,并利用合作企业的场地,建立学徒学习教室1 间,购置教学设施设备399 台(套),保证了学徒单项技能训练及员工综合能力的培养。

2 现代学徒制运行成效

2.1 “按季分段,分项轮岗”人才培养模式彰显特色

校企双方共同运行“按季分段,分项轮岗”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内一师一向多学员、企业一师一岗多学徒”的个性化学徒培养形式,采用田间地头、厂房车间、网络指导、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更加突出,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更显特色。

2.2 “双导师”职教胜任力普遍提升

一是校内青年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下得茶园、进得车间,实践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二是选聘和培养的企业能工巧匠、技能大师能够“上得讲台”,将生产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并通过项目指导学生学习,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项目组教师指导学生参赛、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评优、评先,荣获国家、省、市、院级各类表彰共18 项。其中,1 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2017 年全国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暨“遵义绿茶杯”手工绿茶技能大赛,分别荣获一等奖1 项,二等奖1 项、三等奖1 项、指导学生参加2018 年贵州省第七届手工茶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1 项,三等奖1项;1 名教师荣获2018 年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贵州省选拔赛“三等奖”;1 名教师荣获2018 年中华优秀茶教师荣誉称号。

2.3 教学实训条件更加完善

一是优化了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5 个校内实训室,新建1 个学徒素质拓展实训室,完善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功能,实现教学与生产对接,实现设备生产化、环境真实化、管理企业化;二是在合作企业新建教室1 间,购置必要的教学设施和生产设备,能满足学生教学实训、师生技术研发、职业技能鉴定和各种技能培训等多种功能,企业的教学功能更加完善。

2.4 专业与企业融合度更加深入

校企双方通过组建“贵茶绿宝石学院”,成立现代学徒制管理委员会,运行“按季分段、分项轮岗”双主体育人模式,加深了专业与企业的融合度,仅2018 年,贵州贵茶公司为联合培养的16 名学徒,设立“贵茶绿宝石班”奖学金2 万元,并为其发放生活补贴8 万余元。学校为企业导师发放授课津贴2 万余元,校企双方通过深度合作加深了专业与企业的融合度。

2.5 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

一是学徒通过校内知识与素养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管理素质得到强化训练;二是通过企业实岗职业能力培养,学徒的职业认知、岗位职业能力普遍达到高级工的资格水平;三是将企业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实训教学项目,学徒创新能力得到提升[2,3];四是通过校企合作育人,学生完成了从学生-学徒-员工的转变,岗位胜任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得到提升。

3 现代学徒制建设主要举措

3.1 优选合适的合作企业

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是学生需到企业进行跟岗、轮岗师代徒学习,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员工,这就要求合作企业一是要有实力;二是要有先进的管理念;三是要有社会责任感;四是要有合作愿望。缺一不可,项目实施前对于合作企业的选择,项目团队开展了大量调研,进行多次谈判,最终优选出贵州省实力最强,愿意为茶产业共育人才的合作企业贵茶公司,才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3.2 构建科学的双主体育人模式

要把学生培育成合格的员工,一是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二是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三是要遵循企业生产规律。哪一个环节设计不合理,都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徒制试点构建“按季分段、分项轮岗”双主体育人模式,“按季”是指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分段”主要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分项轮岗”是指遵循企业生产规律,该模式科学合理。

3.3 设计系统适用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关系到学生通过三年培养能否从知识、技能、素质、综合能力等方面达到一个合格员工的标准,所以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必须系统、科学、适用。

3.4 制定配套的现代学徒制运行制度

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运行制度,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招生招工方案》,规范了如何宣传招生、如何选择学徒,学徒如何开展学习,学徒一旦选择,稳定性高;制定《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双导师管理及培养制度》,规定了如何培养教师,教师的职责和义务等,教师知道应该如何提升和约束自己。

4 问题与思考

4.1 政策机制尚待完善

目前,铜仁市尚缺乏较完备的支持现代学徒制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同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权、利尚不清晰,企业受益前景不够明朗,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利益均衡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善。

4.2 优质合作企业遴选难度大

一方面,部分企业缺乏储备后备人才的战略意识,对于技能型人才重招用、轻培养,对学校的合作意愿、合作行为往往不能热情回应;另一方面,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要为学徒安排一定数量的轮训岗位和带教师傅,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秩序,使其额外增加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除了部分资金实力雄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需求量大的行业领军企业外,广大中小企业对参与现代学徒制教育普遍“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高额、持续、稳定的投入,使优质合作企业的遴选难度加大。

5 结语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产教深度融合的有效模式[4,5]。目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有很多不足之处,下一步应以发展职教本科为契机,不断深化标准体系建设、双导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机制建设,创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服务区域茶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学徒茶树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2022年2期)2022-11-15 08:53:56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创造(2020年5期)2020-09-10 09:19:22
魔术师的学徒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0
香喷喷的茶叶
快乐语文(2018年36期)2018-03-12 00:56:02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6
茶树湾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