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张雨雁 叶艺 沈嘉宁
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直面融媒体时代的挑战,以具有辨识度的记者品牌——“杨川源”打造主题系列报道《川源蹲点观察》,走主题新闻报道品牌化道路,实现主题新闻报道的“破圈传播”,既是应对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的良好路径,更是主题报道品牌化的有益实践。
抓好重大主题报道系统工程,是各级主流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也是检验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标准。
为做强主流媒体主题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浙江卫视派出“轻骑兵”——记者杨川源,以名记者打造主题报道《川源蹲点观察》,力破主题新闻报道的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之困,是主题新闻报道品牌化的有益实践。
杨川源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卫视主持人、记者,从事记者工作18 年,连续3 年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坚持“打造精品”这一新闻创作理念。“打”——以打仗的方式去面对每一个深挖的选题,以必胜的信念去打赢这个仗;“造”——要创造,要创新,时刻鞭策自己,创造新的目标,以初学者的心态面对每一次挑战;“精”——要精心,要精彩,作品要有精神内涵;“品”,播出去了,观众如何评价你作品的品质?要求多关注相关人员的评价,树立品牌意识。
走新闻报道品牌化道路,凸显品牌特色,增加受众黏性,是应对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的良好路径。
做好主题宣传的第一步便是准确理解上级指示精神,做好上传下达的渠道,紧跟时代脉搏,把握宣传导向。
2023 年1 月,浙江省委召开大会,系统部署三个“一号工程”,即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川源蹲点观察》主题系列报道在坚守政策性、政治性的前提下,迅速策划,牢牢把握上级要求,做好主题宣传。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谈到民营经济的发展时,特别提到“四千”精神。杨川源团队以台州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深挖“四千”精神,于3 月底推出3 期《川源蹲点观察·台州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一线行》,讲述了台州民营企业传承弘扬“四千”精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的故事。
《川源蹲点观察》聚焦具有强烈新闻价值的浙江三个“一号工程”、“四千”精神等重大选题,紧跟时事热点,由点及面,以宏大主题背后的“小”事件为抓手阐释主题,将党的主张与人民愿望有机结合,满足广大群众提供真实、可靠及有效的信息的需求,实现了“硬”主题下的“软”着陆。
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做作品是记者脚力的基本要求。“好记者永远在现场,好现场永远在路上”是名记者杨川源的口头禅。《川源蹲点观察》深度践行“蹲点法”,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譬如,第6期报道“一个机器人公司易主之后的新生”走访多家企业,以讲述作为传统企业激活数字化新赛道较为典型的案例——浙江钱江机器人有限公司,并以其与钱江摩托、爱仕达两家公司分分合合的故事呈现了民企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努力与困境。
《川源蹲点观察》在表达方式上大胆创新,力求打造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从文字语言方面来看,该系列报道基本以直接引语为主,真实性强。杨川源记者在片尾对观察到的内容发表评论,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联想、引申,感染力强,传播效果好,如在第一期的编后语中,记者从采访对象灵峰街道张天滨主任的“跑起来就有风”出发,结合安吉县“一号改革工程”的特色“线头法”,引申至“只有‘相关部门’的每个‘线头’强起来,奔着问题去,扭住问题改,营商环境才能跑起来、强起来”,从自身所见所闻出发设身处地地思考后进行评论,更具温度、深度及厚度。而从画面语言来看,《川源蹲点观察》不拘一格、大胆创新,记者杨川源在9期报道中,均有“按下键盘,暂停播放”的画面,经过精心设计的重复性的动作颇具仪式感,有利于观众产生一定的记忆点,激发观众好奇心。
《川源蹲点观察》表达方式多样,夹叙夹议,真实可感,通过制作方有意识地编排、创作与传播策略建设特色品牌,借助文字语言与镜头语言两种方式,给予受众良好的感官体验,增加记者品牌黏性。
“名”记者赋予新闻报道以强烈品牌效应,在主题新闻报道品牌化的建设道路上产生1+1>2 的传播效果。目前,9期报道在“中国蓝新闻”平台曝光率稳定,其中《川源蹲点观察·“一号改革工程”基层行(二)一个厂从八扇门到一道门》仅在“中国蓝新闻”单一平台便以图文、电视点播、视频新闻等形式收获超23 万的浏览量,社会反响热烈,是一次主题新闻报道品牌化的生动实践。
杨川源的蹲点工作室以“蹲点法”固牢记者品牌的同时,积极探索网格化的基层践行“四力”的队伍建设,以项目作为引领,在浙江的省、市、县、乡、村不断凝聚起“骨干记者网+骨干基层干部网”,将选题端进一步开源,让基层宣传队伍强大起来。
今年6 月,川源蹲点工作室作为浙江广电集团倾力打造的重大主题报道宣传载体,在全省选定12家媒体单位作为首批基层观察点。记者杨川源在首批“川源蹲点工作室——基层观察点”挂牌活动中提出:基层观察点是撬动基层新闻内生动力的一个“支点”,而不仅仅是一块“牌子”;是一条业务实战上下贯通的“赛道”,而不是一个“盆景”;是打造基层IP的一个“工坊”,而不是一个“VIP”。蹲点工作室以省域内12家选定的媒体单位作为首批基层观察点,以此为“支点”激发基层新闻内生动力,开展“地方联播提升工程”,连通省、市、县三级主流平台共策划、共开发、共传播,探索建立蹲点报道垂直贯通赛道。可以说,蹲点工作室是瞄准基层宣传痛点、堵点摸索的一套大法,也是在融合传播内容为王的趋势下,以改革的思路去推进和打造的一个新闻一线“变革型组织”。
蹲点工作室深度践行“蹲点法”,在省域内设立12个基层观察点,凝聚省、市、县三级力量,打通垂直赛道,一头以基层为源头寻求、深挖基层内容,一头连接省级宣传平台提升传播效率与效果,使得重大主题新闻报道能够更加做深走实,贴近群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