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与勾连:新闻报道中情感传播的价值洞察

2023-03-22 20:35:50王健胡静言
传媒评论 2023年12期
关键词:纪录片受众情感

文_王健 胡静言

随着短视频兴起,碎片化阅读流行,新闻报道融入信息全量化和媒体多样性的趋势,情感引导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有效策略之一。本文旨在初步分析情感传播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情感叙事在传播策略、受众反应与传播效果两个角度融入新闻生产,从而凝练出情感传播的价值,促进受众对新闻的接受度,加深对事件本身的理解与共情,由此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及获得感。

情感传播是制播效果的重要内生动力

情感传播是指通过言语、肢体、声音、表情、图像等方式,将情感体验传递给他人的过程。它涉及情感的表达、感知和共享,通过情感的显示和传递,影响他人的情感状态、认知和行为。在网络社会化的当下,媒介生态被重塑,情感传播策略对新闻从业者的情感表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情感传播也因此成为制播效果的重要内生动力。新闻质量的检验标准之一在于受众反应,随着情感叙事逐渐成为新闻传播中的重要策略,通过运用情绪元素和情感化的叙事方式,新闻媒体可以更好地吸引受众注意力并引发情感共鸣,深化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认知和理解,获得积极反馈。

在受众认知层面上,不同的新闻情感表达策略可能导致信息加工的偏向和记忆效果的差异,但新闻报道中合理的情感倾向流露能够在塑造受众情感体验和情绪变化方面发挥作用。这种情感体验和情绪变化可以表现为情感激发、情感共鸣、情感连接等,使受众对新闻事件产生情感关注、情感评判和情感反馈。

在受众行为层面上,情感表达可以激发受众的行动倾向和社会参与。情感表达通过触发受众情感反馈机制,唤起他们对问题的关注和态度的塑造。这可以导致受众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意愿的变化,推动他们采取行动,例如分享新闻内容、参与公共讨论、支持相关活动等。

情感传播在新闻报道中的传播策略

随着传播平台的与时俱进,同一题材的新闻呈现方式也随之匹配并呈现出多元化样态。在进行国际传播时,以外籍人士的“他者”视角讲述中国的文化、历史与民俗,并融合专家学者、事件亲历者等多元视角,更加真实客观地塑造中国形象,提升国际传播效果。特别是后疫情时代的国际传播,“情感连接”成为传播理念和体系建设的新方式与新维度。短视频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利用全知视角全方位呈现新闻内容,抑或是第一人称沉浸式体验事件现场,配合与影像联想高度一致的音效,给受众以强烈的感官冲击,释放出情感回馈。而在中长视频或新闻纪录片中,画面通常采用人文色彩浓厚的镜头,依据纪录片的视听原理,透过人物语言和画面意象,逐渐引出情感叙事,用镜头语言和叙事线索将新闻故事的情感关怀徐徐铺垫、娓娓道来,有着更深远持久的影响。

(一)找准故事情感共鸣点

情感传播是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策略。以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绿水青山我的家》系列报道为例,26岁的伊朗青年油画家旺仔因为对“丝路”文化的热爱、对绿水青山的向往,慕名来到湖州埭溪小镇,开始创作“世界丝绸之源在湖州”主题油画。影片将“丝绸之路”的故事作为起点,借助“一带一路”来华创业者旺仔之眼,看到了湖州丝绸业转型升级的完整产业链,讲述了旺仔渴望将描绘湖州的油画带回伊朗、带给全世界的梦想。

通过梦想与创业这类能够引发共鸣的话题,用亲近的语言、可信的故事,再现中国的社会巨变与经济腾飞,这既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国家形象对外展示的需要,这样的中国故事出自一个外国友人之口,用“他者”语言和“他塑”视角进行演绎,更加自然、真实、可信。

(二)情感化视听语言应用

以湖州传媒“南太湖号”客户端在2023 年8 月7日发布的《家门口的幸福路|环太湖公路:助推农业绽放新火花》短视频为例,开篇由道路航拍、村景俯拍引入村支书采访,拍摄村庄大环境引入正题,缓慢的镜头运动营造宁静的情感以及和谐富饶的鱼米之乡氛围;老书记讲述过去杨溇村的交通状况,穿插老照片触景感怀勾连起观众对上世纪乡村交通不畅、道路崎岖的记忆,老故事的同期声与现代交通街景形成鲜明对比,加强了受众对道路通达度的赞叹;随着故事时间线推进,受访者从老书记转向年轻群体,小微企业、农业经济从业者因环太湖公路的建成而获益良多,背景音乐也从舒缓转向快节拍强节奏,激发受众对交通助力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憧憬。

此外,一个引人入胜的情感化故事,往往会包含主人公在叙事链中的徘徊、起步、受挫、成长与发展各个阶段,能够在矛盾和起伏中引发观众的情绪共鸣。该短视频新闻在策划过程中借助四位在道路发展不同阶段的见证者之眼,呈现了杨溇村和环太湖公路的故事主体,以杨溇村之清贫、兴起、发展、繁荣各个历史阶段印证环太湖公路建成的重要性,使得故事充满激发希望、鼓舞实干争先的情感张力。

(三)主题意象的情感引导

作为呈现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公共媒介,乡村纪录片的立意是提供感知和思考中国农村社会的路径与手段,在留存历史根脉、构建身份认同、传播民俗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乡村纪录片借助主题意象达到情感引导效果,通过呈现乡村场景、生活方式、自然景观等与乡村主题相关的影像元素,与主题情感共鸣的音乐配乐,唤起并激发观众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同时,通过巧妙合理的叙事结构,情节的推衍,角色的塑造,以及乡村故事的真实还原,引导观众在情感上与乡村主题产生共鸣和价值连接,激发观众对乡村问题的思考和关注,鼓励内生情感转化为外生动力,并推动全社会对乡村风貌的认知和改变。近年来,农村题材纪录片的主题叙事聚焦于历史景观、自然史诗、现代乡愁、乡村建设等,在当代中国文化场域中具有强共享性,这种形塑意象的情感引导策略在乡村纪录片中起到关键作用,强调了影像美学的艺术力量、翔实再现历史情境的文献价值和纪录片作为社会传播媒介的影响力。

情感传播的道德与伦理考量

情感并不是记者有意识构建的精神世界,应该是在节目制播全程中的真情流露。但是,若新闻立足情感预设进行传播,容易导致偏颇失衡。通过带有情感色彩的选题、情感流露的访谈以及后期制作,新闻所传达的内容与受众达成情感交互,尤其是在双方出现情感对抗时可能引发社会舆论冲突。随着舆论升温,情感性内容的存在会使得传播效果呈几何性增长。根据研究,每当传播内容中出现一个情感性词语,会使得这个传播内容的传播率提高20%。

新闻情感传播涉及复杂的社会考量,媒体更应始终坚守职业伦理,以确保信息的准确、公正和有益传达;更应坚守平台的公共性与开放性原则,服务于广大公众利益。在报道中致力于观点的多元平等协商与讨论,平衡信息真实性、情感表达和公共利益,同时需要尊重个人隐私,避免操纵情感或误导受众,确保社会影响的正面积极,确保公众获取准确、全面和客观的信息。

猜你喜欢
纪录片受众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纪录片之页
传记文学(2019年3期)2019-03-16 05:14:34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0
纪录片之页
传记文学(2018年11期)2018-11-13 08:48:26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