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丹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高校社团活动是高校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其他阶段的学校教育,社团活动在学生生活当中占据的比例明显提升,这些社团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好,提升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在社团活动中通过集体活动锻炼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素质等。然而,在当下的高校教学当中,社团活动却往往存在着活动内容少,活动质量弱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的教师应当运用三全育人的思想,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下面就对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策略进行探讨[1]。
第一,全员育人。全员育人是三全育人的基础,它指的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当中所有与学生教育有关的人员全员加入学生的培养当中的教育机制。首先,从学校看,学校是高校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环境,是对高校学生开展教育活动的主力,而全员教育的思想要求学校的教育不能只限制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在学校的课后,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开展教育,如组织集体活动、推广文明校园建设等。其次,从家庭看,家庭与学生关系紧密,在三全育人中同样要加入对学生的培养。以往,家庭参与学生培养的情况多发生在中小学的教育中,而在三全育人的体系下,家庭也要参与高校学生的教育培养。如帮助高校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等。最后,从社会看,社会是高校学生未来要投身的环境,为了做到让学生走向社会前做好准备。在高校教育中,社会必须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向学生展现自己的运行规律[2]。
第二,全过程育人。全过程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途径,它指的是让高校学生从进入校园到完成学业、从学期的开始到结束、从课堂到假期的整个过程当中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育人贯穿到学生在校的每一个阶段当中。全过程育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差异化。虽然全过程育人要求学生在假期也接受教育,但是课堂与假期毕竟环境不同,教育的内容也应当体现出差异。一般来说,课堂内容要重严肃,而其他时间则要重活泼。其次,实践性。高校学生是即将走上社会舞台的青年群体。因此,高校学生的育人内容也应当重视实践性,重视课堂知识在社会生活当中的转化。最后,互补性。高校学生在不同时间段接受的教育不能是互相孤立的,而应当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作为一个整体发挥育人作用的。
第三,全方位育人。全方位育人指的是让高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素质的所有方面进行教育,培养全方位综合素质都达到优秀水平的新型人才。全方位育人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全方位育人的核心,也是其他育人内容的基础,只有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的稳固,其他素质的培养才能获得基础。因此,学校就应当重点控制课堂教育的质量。其次,品格素质。在高校育人当中,学校还应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品德教育课,组织专门的文明建设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最后,政治思想。政治思想的培养是三全育人的重点,是体现我国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关键,因此必须要在三全育人中大力推进[3]。
第一,社团活动是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必须要在高校社团活动的组织中运用三全育人体系。从社团活动的组织形式上看,社团活动是高校当中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彼此之间以爱好为纽带,集合在一起的组织,这样的特性决定每一个社团当中都有不同院系的学生同时存在,给三全育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果以院系本身为单位进行三全育人的话,那么三全育人的对象就会局限在院系当中,难以与其他院系交流,不利于体现三全育人的全面性,而社团活动当中聚集了来自多个院系的不同学生,对这些来源不同的学生进行育人教育,不但可以在育人过程中将内容传达给不同院系的学生,还会让不同院系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产生交流,在社团活动结束后,学生还会带着自己学到的育人内容回到自己的院系,促使育人内容在不同的院系内部传播[4]。
第二,社团活动本身就是育人的内驱化过程。任何社团活动的内容都是社团成员对自己的爱好进行钻研的过程,而这种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内驱化的育人过程。这种特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社团活动当中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技艺水平不断进行精进,与其他学生进行竞争,这一过程是学生专注一件事,并不断提高水平的过程,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控能力。其次,在社团活动当中,学生还需要在彼此之间切磋、交流,社团组织的维持也需要学生们的组织自治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在不知不觉当中就会得到提升。总而言之,社团活动本身就是学生不断提升素质,达到“自我育人”的活动。因此,高校在推行三全育人的时候,必须认识到社团育人的这一特点,开发社团活动当中的育人基础。
第一,社团活动缺少深度。在当下的高校社团活动当中,社团活动缺少深度的问题比较明显。比如,在一些体育类社团当中,社团成员只是聚在一起进行体育活动,有的社团当中甚至连体育对抗都不组织,学生在参加完这些社团活动之后获得的提升十分有限,甚至只是花了一些课外时间“玩了一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首先,大多数的高校社团没有发展目标,对学生在社团活动当中的表现没有要求,这就导致了社团活动进行比较散漫,社团活动缺少提高与钻研的内容。其次,当下许多高校社团缺少活动指导,高校社团虽然属于学生自治组织,但是学生缺乏组织经验,在许多时候还是需要教师的指导,然而当下高校内部的社团指导老师人数不足,导致许多社团活动都缺少组织[5]。
第二,社团活动内容不符合学生兴趣。在一些高校社团当中,学校和教师对社团的领导比较严密,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一般都是从知道教师那里获取社团任务,随后再组织活动。这样的社团组织方式虽然满足了高校对学生社团的领导作用,但是却使得社团活动的内容不再符合学生的兴趣。首先,学生参与社团本身就是希望能够自由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丰富校园生活,而不按照学生意愿组织的社团活动则违背了这一点。其次,高校社团活动的水平也影响了这一点,许多高校的社团水平不足,不能带领学生认识自己以往没有了解到的知识,也不能让学生体验到高校社团生活当中的新鲜感,这就导致了社团活动不符合学生兴趣的问题。
第三,社团活动没有与思想教育融合。在高校对社团活动中融合育人教学,将社团活动与思想教育融合是核心。但是在当下的社团活动中,社团活动与思想教育的融合度不高,限制了育人教育在社团活动当中的效果。一方面,一些社团的独立性比较强,在社团活动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兴趣,组织的活动内容往往以学生的爱好为主,思想教育融入不了社团活动当中。另一方面,虽然一部分社团现在已经开始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但是思想教育的形式比较空洞,思想教育活动组织的较为形式化,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参与思想教育活动缺少兴趣,思想教育未达效果。
第一,加强学校对高校社团的领导。利用三全育人体系优化高校社团活动,首先应当加强学校对高校社团的引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高校要从两个方面做起。首先,学校应加强对社团活动的领导力度,要确保高校内部的每一个社团都有教师的指导,确保指导教师参与到社团活动的组织当中,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应当以帮助学生成功的组织活动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应有的帮助。其次,学校还应加强社团活动指导的质量。在社团活动的指导当中,教师应当展现高超的指导技艺,在避免社团活动无人指导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保证社团活动的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对自己的管理范围进行限制,将管理内容限制在活动的组织当中,至于活动的内容,则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在保证活动内容符合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提供帮助。
第二,提高社团活动质量。在利用三全育人体系对高校社团活动进行优化的时候,高校还要注意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首先,在组织社团活动的时候,要使社团活动与社会生活加深联系,体现“全程育人”的思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组织社团活动时,应注意对社团活动的内容进行控制。比如,在竞技活动类的社团当中,高校可以多组织一些竞赛活动,让社会上的其他爱好者也参与到活动中,避免高校社团的社团活动闭门造车,提升社团活动质量。其次,在社团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指导老师还应积极挖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点,重点关注团队精神、自控能力、眼界见识这三种在社团活动当中最常被关注到的素质,并且,要在社团活动中注意对学生的指引,引导学生认识到社团活动的价值,而不是把一些育人活动都交给社团的“潜移默化”[6]。
第三,在社团活动当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三全育人体系当中,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核心,在利用三全育人体系组织社团活动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得到重视。首先,在社团活动中,要积极地组织一些重要纪念日的纪念活动,通过纪念活动,强化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意识,在他们的内心中留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印象,从侧面提升其思想政治水平。其次,在社团活动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介绍一些杰出人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在一些学科类的社团活动中,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杰出的科学研究人员,通过介绍他们的事迹,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在社团活动中注意开发课外资源。在三全育人体系当中,三全育人的全员育人思想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育人当中做到引导学校、社会和学生家庭成员全员参与育人,这就要求高校在社团活动当中注意开发课外资源。首先,在社团活动当中要注意开发社会资源,这一部分资源的开发可以按社团的种类进行。在社会活动类社团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服务,或者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在学科类社团活动当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高校外学科研究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确保自己的社团具有先进性;在游戏竞技类社团当中,教师则要组织社团与社会上其他同类社团组织的竞技比赛,避免社团在高校内部闭门造车,提升游戏竞技水平。其次,在社团活动当中,还可以积极地将社团活动与学生们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比如,社会活动类社团可以重视青年群体和以家长为代表的中年群体对社会现象的不同看法,研究不同代际群体之间的思想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又应当如何面对这种差异。
第五,合理安排不同时间段的社团活动。在三全育人体系当中,三全育人的全过程育人思想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所有时间,包括课堂、在校课后时间以及假期。这种教学思想也可以应用在高校社团活动的开展中,利用全过程育人思想组织高校社团活动应重视两个方面的原则。首先,活泼性原则。全过程育人必须要注重活动的活泼性,不能让不同时间的所有活动都像在课堂上听课讲课一样严肃,在课后时间开展活动,应当尽量让学生们感到放松,给学生们少一些压力,体现社团活动的活泼性。其次,连续性原则,为了体现全过程育人的内涵特点,在高校社团活动中应注意校内和校外活动的连续性。比如,在组织竞赛活动的时候,可以在校内比赛,在校外准备,将校内和校外的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而不是让学生认为校内和校外的社团活动是有边界的。
第六,丰富社团活动的内涵。在三全育人体系当中,全方位育人同样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思想要求高校在进行一项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从专业技能到个人素质在内的各项能力,达到综合培养的目的。在高校的社团活动中,这种教学思想应当得到体现。为了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高校在社团活动当中应重视一个核心,一个引导。首先,从核心上看,高校社团活动的核心永远都是活动,只有活动质量好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了,社团活动才能进一步发掘其内涵。因此,在高校社团管理中,高校应以不断提升社团的先进程度为核心加强管理。其次,从引导上看,在高校社团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挖掘学生可以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要点加以引导。比如,在学生进行集体活动时,教师可以注意增加学生彼此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在一些艺术类社团当中,指导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在一些社会活动类社团当中,教师则应引导学生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社会,不要急于站队。总而言之,要以社团活动的内容为核心,积极挖掘可以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育人内容。
综上所述,社团活动是高校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在社团活动的组织中应当积极运用三全育人体系的思想内涵,保证在社团活动当中做好育人工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高校有必要在学生进行社团活动时做好引导,在活动进行中划分好教师的管理范围,在保证学生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把握社团活动的方向;在社团活动的进行中,还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合,为社团活动提供思想核心。本文在介绍了三全教学体系的内容和高校社团活动的需要的基础上,探讨了用三全教学体系创新社团活动组织方法的策略,目的是为高校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南,并为三全教育体系在高校当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希望能够给各高校教育同仁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