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燕
(淮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目前,思政课一直强调课程改革,发挥好其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就“原理”课而言,红色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将红色文化融入“原理”课,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又有可具操作性的实践途径。
红色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红色文化特指革命时期的革命文化,广义的红色文化指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红色资源、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的统称,本文中的红色文化是从广义角度去理解。
在5 000年文明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培育了丰富璀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1]红色文化坚持四海一家,强调各民族平等团结,以人民为中心,秉持“天下为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其爱国主义传统一脉相承。
中国人民在革命年代创造了鲜红的革命文化。其中,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核心,它立足于具体的革命实践活动,以简洁的语言从理论高度对其进行理论概括和思想凝练。如红船精神即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苏区精神是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3],井冈山精神可以浓缩为“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4],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等[5]。这些都是对革命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革命时代的红色发展。
党一直非常重视红色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6],他深入金寨、延安等革命老区,走访当地村民,关心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习近平总书记还经常参观红色遗址遗迹、红色纪念馆,瞻仰先辈,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文化。尤其是,特定节假日和特殊纪念日的红色传承意义得到高度重视。例如,为庆祝建军90周年在朱日和沙场点兵;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党建立10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大阅兵;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时分别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通过这些特殊节假日举办的红色活动,爱我中华、扬我国威,对全国人民进行了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教育。
第一,对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响应。高校思政课建设一直以来深受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在这种精神指引下,全国高校都重视思政课建设。高校思政课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意识形态、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四个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红色文化也会涉及这些问题,将其融入“原理”课,是对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回应。
第二,对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思想肃清。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思潮多样化,其中一些社会思潮对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发起猛烈的攻击和挑战,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享乐主义等就是其中代表。历史虚无主义以“重读历史、反思历史”为口号,通过所谓的历史翻案、戏说历史、解读历史等主观形式丑化革命英雄人物,否定中国革命的意义,否定党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领导地位,歪曲中国革命史和建设史的关系,抹杀中国改革开放的功绩,以此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企图抢占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高地,最终瓦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多元性,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对消灭私有制,否认阶级革命的必要性,主张通过社会改良而不是暴力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因此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实现和平演变最有吸引力的思想工具。享乐主义推崇金钱至上,提倡物欲享受,它随着资本的全球扩张而在世界横行,世界上所有一切都纳入资本交换原则中,尊严、良心、正义、自由等社会主流价值观纷纷倒塌。这些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
将红色文化融入“原理”课中,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学习,追溯中国革命的发生原因、历史过程和最终结果,还原革命英雄人物的本来面目,澄清中国革命事件的真实情境,厘清社会改良与阶级革命、私有制与公有制、多样化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理论关系,分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明确资本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这是对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思想肃清。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7]意识形态工作意义极其重大,我们必须紧紧将其握在自己手中。
第三,对“原理”课程内容的丰富深化。“原理”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其他思政课相比,“原理”课偏向于理论,因此,“原理”课教学内容联系实际,扩展其现实视角,增加其对现实的观照,是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将红色文化融入“原理”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尝试和视角。红色文化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有机结合,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方法论,用其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的实践基础是中国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国情下寻求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革命史,这部革命史由一个个真实的革命事件、生动鲜活的革命人物组成。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内容中,那些革命事件、革命人物等都成为“原理”课天然的教学素材,它们波澜壮阔、可歌可泣,丰富了“原理”课教学内容。红色文化的实质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方法论,在指导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内容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理论向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关照实践、理论联系实践的杰出代表。将红色文化融入“原理”课中,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现实维度,体现了教学内容对现实的观照,实现了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化。
第一,抓住课堂教学,精心夯实融入的理论基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8]将红色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首先要在理论上整体把握住红色文化,清楚阐释其思想内涵和理论外延,这要求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红色文化涉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中国革命文化的理解、在新时代对革命文化的红色传承等方面,时间跨度极大,涉及对象繁多,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党史国史、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中国革命史等内容,横跨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文献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整体把握难度大。因此,教师必须先要对红色文化展开深入的研究。
教师只有整体把握住红色文化,才能做到“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才能将红色文化融入“原理”课程内容中。这又要求教师将红色文化的具体内容转换为“原理”课程内容的视角为我所用,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时,可以从红色文化的宏观角度进行论证;在谈到矛盾问题精髓时,可以结合党对待俄国革命经验的态度展开分析;在论述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时,可以从遵义会议前后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转变进行阐述;在分析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时,可以结合三大战役时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战事的材料引起讨论;在讲授劳动价值论时,可以参考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开荒活动……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认真细致地在理论上疏通红色文化与“原理”课程内容的关联,精心夯实红色文化融入的理论基础。
第二,探索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扩宽融入的实践机制。将红色文化以实践教学的形式安插进“原理”课程设置中,以大学生为主体,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积极拓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外延伸。“原理”课可以根据其课程特点,以红色文献读书报告会的形式组织实践教学。教师根据“阅读红色文献—完成读书笔记—组织专题报告”开展实践教学,如《共产党宣言》及其在中国的传播、《自然辩证法》与“两山论”、《资本论》与金融危机、《实践论》的历史地位、《矛盾论》的分析方法等。这既扩展了大学生的理论视野,又提升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力,还锻炼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自《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后,红色旅游蔚然成风。很多红色遗址、红色场馆、红色老区等都已经和高校实行联盟,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通过游览红色景区、参观红色展馆、观看红色影像、聆听红色讲解、参加红色体验活动等形式,从里到外接受一次红色洗礼,润物细无声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结合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大学生积极参与以体验式为主要内容的红色实践活动,初级“体验式”红色实践活动可以有编草鞋、吃红薯饭、喝南瓜汤、穿红军衣、吃野菜等,中级“体验式”红色实践活动可以到高校附近、家乡的一些红色场馆、革命遗址担任一定场馆的义工、解说员等,高级“体验式”红色实践活动可以去革命老区深度旅游、重走部分红军路线等。
第三,依托现代新媒体技术,大力拓宽融入的传播渠道。红色文化融入“原理”课可以依托现代新媒体技术,拓宽融入的传播渠道,增加融入的科技含量,增强融入的时代感。传统的传播媒体一般为电视、广播、报纸等,虽传播渠道权威,但方式比较单一。随着现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的传播渠道不断涌现。如2017年的H5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火遍全网,全民参与。目前,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动漫、微电视、微直播等“微媒体”大受社会公众的欢迎,它们短小精悍,紧跟社会热点,内容聚集度高,形式新颖,传播速度快。随着智能技术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微媒体”+智能手机的固定搭配迅速成为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传播途径。新媒体技术还可以和大数据技术连接起来,通过分析不同目标人群的信息阅读内容,量身定制,这已经成为时下一些视频网站的常规操作了。将红色文化融入“原理”课也可以依托现代新媒体技术,借助“微媒体”这种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传播媒体,搭乘智能手机,连接大数据技术,将红色文化融入“原理”课的内容,以“微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拉近和大学生的距离。同时,根据大学生浏览的痕迹,及时推送相关内容,大学生接受度高,心理认同、情感认同快,融入的实际效果好。
第四,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全方位提供融入的各种契机。红色文化融入“原理”课还可以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多角度、多方面、多途径共同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全方位提供融入的各种契机。校园可以举办红色工艺展、红色摄影展、红色书画展、红色读书会、红色影视展、红歌会等红色活动,它们内容丰富,形式各异,涵盖度广,大学生参与度高,可将红色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大学生思想中。校园还可以开辟红色长廊、红色一角,建设红色展览室,为融入提供更多的契机。特定节假日和特殊纪念日的红色传承意义对我们有很强的借鉴和启发意义。通过节假日、特定日期,如323赶考日、建党日、建军日、918国耻日、国庆等,校园可以进行特定的红色布置,唤醒大学生对特定日期的记忆,以重温红色历史事件的方式实现红色文化的融入。学校还可以通过特定活动,如新生军训、入党仪式、升国旗等,设置特定的流程,以具体、可操作性的实际章程强化大学生的红色认知,促进红色文化在“原理”课的融入。
相对于其他思政课来说,“原理”课理论性较强,原理形成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脉络,与今天的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距离感。如何拉近“原理”课与当下社会的距离,是“原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寻找合适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可具操作性的实践途径将其融入“原理”课中,既增加了原理对当今社会的现实观照,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原理充分接地气、通俗易懂,拉近了原理与学生的距离,这不失为“原理”课程改革的一个好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