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燕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指出:“优先支持将革命老区县列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红色文化资源指的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自由、民族复兴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和物质遗产,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个农村地区的特色资源。甘肃会宁作为革命老区,其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契机。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好形,更要筑好魂。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必然需要发展乡村文化。在乡村文化中,红色文化资源是最亮丽的标识和最深厚的积淀,蕴含着我们党和革命英雄自强不息与艰苦奋斗的精神,能极大激发出村民的奋斗意识、奋斗精神和奋斗情感,最大程度汇聚起实现乡村振兴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最终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2]充分利用各个地方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建设红色文化老区示范教育基地,从而使红色资源育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党员干部更加坚定自身信念,强化工作本领和斗争精神,使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上能够不迷航、不退缩。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唯有夯实了产业根基,才能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使农民多增收、有奔头,才能激发农民自身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会宁具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若能够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文化资源,便可以将其转变为自身发展经济的优势,进而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比如,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助推旅游产业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外乡人走进景区,拉动旅游消费,带动其他产业的兴旺,进而有效地整合利用农村地区的各种资源,延伸乡村产业链条,拓宽农民经济收入来源,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环境美,还要展现人文美”。[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起到铸魂化人的作用。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无从振兴了。没有强大的文化作基础,乡村文明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特别是其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可以在无形之中教化当地农民,让当地农民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做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对于鼓励村民保持乐观心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引导村民破陈规,改陋习,以实际行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为农村发展营造好的人文环境。此外,以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为契机,有规划地建设一批红色文化场所,如红色文化广场、村史馆、文化室等,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环境改善,为农民创造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发展的人文生活环境。
要想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充分利用,必须做好合理的布局和规划[4]。然而当前会宁部分乡村还缺少宏观的、专业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规划和布局,使一些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出现了特色定位不准确、重复建设严重、资源整合效率低等问题。一方面,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合理的管理机制可以使党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为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科学发展奠定更牢固的基础、提供更可靠的保障。但从实际看,农村地区大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红色文化研究与管理机构,也没有建立开发和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制度机制,上述因素都会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产生制约。另一方面,没有从长期角度进行科学规划。在实际过程中,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存在随意性,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和长远布局,也缺乏分阶段、分等级、分层级的具体开发计划,尚未形成红色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而出现重复建设、盲目跟风的现象,造成红色文化资源一定程度的浪费。
目前,会宁乡村的面貌明显得到改善,基本实现了乡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自来水以及农村户厕改造等。但相比其他红色文化地区,会宁整体经济比较滞后,尤其是农村地区,最普遍的问题是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以及融资渠道狭窄。
一方面,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来看,主要表现为休闲娱乐和交通运输,以及饮食住宿等相关设施。从会宁县到部分红色文化村路途较远,车辆往返的时间较长,一些道路出现较为严重的坑洼,所以目前的交通通达度相对较低,不方便游客的交通出行。另外,景区进入旅游旺季,农家客栈常常是人满为患,而且一些乡村旅馆存在卫生条件差、设施设备不完善、服务规范不达标等问题,游客旅游体验感得不到满足,造成了游客在当地停留时间短、消费空间小等问题,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红色旅游经济附加效益的发挥。另一方面,在融资体系方面,会宁很多农村并未建立系统的融资体系,而且当前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并没有具备专业知识的经营团队,再加上金融机构很难对乡村信贷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无法得到一些企业的资金支持,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
会宁各地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了大量有鲜明特色,并且受观众喜爱的文创产品,为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使其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优势特色产业,然而红色文创产品整体上仍存在产品设计理念滞后、产品表现形式单一、对受众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展现方式单一,无法满足游客对红色旅游的多元化需求。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各景区几乎以纪念碑、纪念馆为主,观光内容也多为静态陈列和多媒体展示,很少开发其他的创意产品和配套旅游项目,导致游客在红色教育基地只能被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在观光过程中无法与红色文化产生互动,与自身要求差距大。另一方面,推出的红色文创产品标签化问题突出,缺乏创意。有的文创产品仅仅是贴了一个红色标签,有的文创产品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缺乏实用价值。
会宁是红色文化重要聚集地,保留有丰富而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然而其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极有限,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宣传方式比较单一,新媒体运用较少,多是借助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公众往往是通过红色歌曲、电视报道以及景点参观等渠道了解红色文化。宣传手法也较为单一,没有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利用。缺乏互动机制,很难引起受众的共鸣,对受众的吸引力非常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红色文化的宣传效果。另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分布散落、规模小,没能与当地生态、风俗相结合。各景区以各自为局,单独开发,不能集中力量进行推广和宣传,从而影响了会宁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的有效性。
乡村振兴视阈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优化,将从实践方面探讨红色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振兴的可行性[5]。
第一,加强基层党建,促进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要想有效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就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优配村级党组织班子、组织开展党组织生活会等各种措施,可以促进党员干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使基层组织存在的边缘化和虚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6]。同时,广大党员干部也要以身作则,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当好红色资源开发的保护者、开发者、创新者、宣传者,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中善于协调和兼顾各方利益,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社会综合效益。
第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明确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对象及保护开发过程中的主体,制定相应的指导性制度和重点措施。针对红色资源保护对象,可以具体到物化形态,既包括有形的遗址、陵园、故居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无形的革命故事、口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主体和责任方面,成立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领导机构以实现对红色资源的有效统筹,对各方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机制。
第三,统筹红色资源空间布局,创新合作机制建设。首先,妥善处理好老区建设与自然生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关系,对乡村布局进行合理化调整,构建疏密有度,错落有致的空间格局[7]。其次,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合作。做好与白银市其他红色旅游景区的对接交流,在人员培训、信息交流、旅游线路设计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进而推动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一,加强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汽运公司的合作,增加市区通往红色景区的公交路线,也可以在各相邻的红色景点之间开通专门旅游大巴,以保障乡村旅游目的地便捷高效通达,从而让游客享受舒适便捷的运输服务。另外,优化当地饮食和住宿等休闲娱乐设施。鼓励红色景点周边的村民开展特色民宿和餐馆,以及民俗文化体验馆、温泉度假村、生态游乐园、农产品销售等项目,为广大游客提供优质的餐饮和休闲服务,增强红色景区体验感,提高游客满意度,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刺激旅游消费。这既能给景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解决一大批人的就业问题,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下村民生活富裕的目标。同时也要完善景区周边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以及开展食宿环境问题专项检查,提升餐饮住宿服务品质,增强当地红色景区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拓宽会宁融资渠道,创建融资平台。政府也应出台一系列鼓励和优惠政策,为民间资本进入搭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举办红色旅游专项招商会,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推向市场,鼓励企业以承包、合作等方式参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此外,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着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金融产品,促进红色文化旅游和乡村产业的有机融合,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使当前存在的资金瓶颈得到有效突破。
第一,在展示方式上,突破传统的博物馆式陈列思维,改变传统单一的游览方式,采用人性化的创意理念,依托互联网新技术,对红色展馆进行多媒体提升,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展现形式,为红色旅游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增设声光电红色教育体验馆、VR革命展馆,将博物馆转化为普通大众文化体验基地。
第二,在产品创意上,要突出时尚潮流性。利用抖音、微博、小红书、微信等平台推出“画说长征”连环画、“红游记”动画片等系列红色文创产品;通过抖音直播带货、微博、微信视频推送等活动,传播会宁红色文化,带动文化消费。除此之外,红色文创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的时尚性,还应该考虑到产品的实用性,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坚持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相结合的原则,推出一批实用性强的文创产品,如开发特色水晶杯、遮阳帽、创意T恤、茶具套装等红色文创产品。
第一,创新宣传技术。一方面充分发挥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微信、微博以及抖音等各种新媒体渠道,多点推送,融合传播,不断扩大会宁红色文化旅游影响力。如抓住纪念日、重大节日等特殊节点,形成红色文化传播热点,尽可能地将单一媒体的竞争力转变为多媒体的竞争优势。此外,完善好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微博、公众号以及政府官网等多种平台和渠道,提供红色资讯、专题报道以及红色电影等相关公共服务,通过社交互动的方式促进群众对红色文化资源认同度的提升。
第二,加强宣传力度,把会宁红色旅游景区整体推出去。在各大媒体传播中,要统一使用“会宁红色旅游主题景区”这个定位概念。要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打造会宁红色旅游品牌。另外,还要把会宁的生态资源、民俗风情与红色旅游相结合,进行捆绑营销宣传。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资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乡村地区的组织、生态、产业、文化等结合起来,可以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协同推进乡村组织、文化、产业以及生态振兴,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