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领导仪式场景讲话材料的撰写目标、困境与策略

2023-03-22 22:01华中师范大学学校办公室陈宇晴
办公室业务 2023年3期
关键词:讲话仪式身份

文/华中师范大学学校办公室 陈宇晴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将传播观念分为“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前者认为传播是“信息的传递”;后者认为传播是“关系的建构”和“情感的交流”,他将此种传播观称之为“传播的仪式观”。诚然,传播的仪式观不仅包括仪式进行过程中的传播,还包括一些非仪式中以“情感交流”和“关系建构”为目标的交往。在高校中,各级领导经常会出席一些仪式性活动,这些活动与业务布置、学术交流、政治学习等业务性活动不一样,其讲话材料的撰写要求和关键架构自然不同,理解这类材料的特征和撰写方式,对于提升秘书工作能力具有极大好处。

一、高校领导讲话的两种模式

高校领导尽管层级多元,但其讲话无非涉及两种模式、四种对象、五大场景。一般认为,领导讲话是“领导者指导、部署和推动工作的基本方式”,但实际上,依据参加会议的场景不同,存在着两种差异较大的模式,分别是信息传递模式和仪式传播模式。前一种模式重视信息的传递,讲话内容强调消除听众的不确定性,要有实质性内容;后一种模式强调情感的凝聚、关系的建构以及认同的塑造,信息传播已退居其次。四种对象分别是:学术同行、本校(院)教职工、在校(入学、毕业)学生以及社会公众。五大场景主要包括学术交流场景、理论学习场景、教育仪式场景、日常事务场景以及社会服务场景。因此要撰写好讲话材料,必须清楚讲话的场景及要求。

(一)信息传播模式。主要有以下方面:

1.理论学习场景。加强理论学习既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手段,也是高校各级领导提高政治认识、政治站位的重要契机,因此理论学习场景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反思。学习就需要看到学习材料最精当之处,发掘其创新之点和不同之点。而反思就是要反求诸己,脚踏实地,思考自己的相关业务,从而得到提升。因此,理论学习场景的讲话,既要讲高度和立场,又要讲深度和价值,还要讲实效和策略,剖析材料、反思实践、关注策略是基本过程,其塑造的是将自我与立场和业务融为一体的一种场景,是考验领导能力和品德的场景。此类讲话材料要求撰写者提高思想高度、深度和广度。

2.工作布置场景。相对而言,工作布置等日常事务场景由于主要针对校内群体。因此,此类讲话材料的话语生动性、艺术性已经退居其次,其目标性、任务性、条理性以及权威性等便摆上案头。这类日常事务活动主要包括各类年终总结活动、任务布置活动、日常的其他活动等。这类讲话材料撰写的核心是领会领导的思想和意图、掌握领导的基本思维逻辑和方法理念。撰写策略主要是注意收集相关材料,整合材料内容,分析相应对策,提出相应要求。

(二)仪式参与模式。这类仪式参与主要存在三种场景:一是出席师生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以及其他各类典礼等仪式活动;二是学术交流活动的仪式参与;三是社会服务的仪式参与。作为领导,参与一定的活动,代表学校、学院发言,以自我的身份表明对活动的态度、支持度和重视度。

1.校内仪式场景。校内仪式场景主要包括入学和毕业典礼等,学校(院)、专业不同,相关的讲话便呈现出不同的气质。作为仪式的一部分,这类讲话不仅是一种校(院)内讲话,而且是一种社会性的讲话。随着分享范围的扩大以及相关话语是高校的一种仪式性话语,人们经常会将这类讲话进行对比,无形之中形成话语竞争。成为考验高校领导能力、水平以及时代适应性的讲话。

2.学术交流场景。指的是高校领导每逢学术会议召开之际,无论是校级领导还是院级领导都要进行相应的讲话。相对而言,由于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校级领导的讲话稿一般由院级领导起草完成,最终由校级领导提出意见并修改完成。这就将院级领导推向讲话材料撰写的前台,既要使讲话材料具备宏大视野,又要具备专业的前沿性。

3.社会服务场景。高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社会服务,较好的社会服务能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巨大帮助。随着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连接越来越密切,社会服务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讲话场景。与其他讲话对象不同的是,社会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公众,其讲话要求相对大众化,但需兼具深刻性、前瞻性和仪式性。

二、高校领导仪式场景讲话材料的关键目标

与日常事务性讲话不同,仪式场景下的高校领导讲话最终的目标不是实现信息的传递、任务的布置,而是为了让演讲对象身份的过渡,实现特定空间内社会认同的构建、特定群体关系的凝聚以及对演讲对象的情感动员,从而为实现组织目标奠定基础。

(一)身份过渡。仪式种类多样,不过大部分仪式均具有身份过渡的功能,通过仪式实现了“反结构”的功效,从而使得仪式参与主体从一个社会身份过渡到另外一种社会身份。与其他组织不同的是,大学校园每年都有大量学生入校求学,也有大量学生离校毕业。他们从高中生变成大学生、从学生变成社会人,需要实现身份过渡,从而实现身体和精神的“双进入”或“双离开”。在仪式过程中,各类讲话尤其是领导讲话是仪式功能实现的重要动力,好的讲话能让学生知晓自我身份的转换,具备身份转换意识,同时更好地适应新身份带来的挑战。

(二)认同构建。社会认同是指“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的过程,其存在的前提是个体感知差异。从社会现实来看,每一个个体均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体系之内,其与结构之外的个体差异或明显或不明显,但是如果群体要取得一致的意见、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和组织文化,促进认同是必然要走的一步。认同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大到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地域认同,小到学校、学院和班级认同,其存在往往与组织相随。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播,而且是价值观塑造,“立德”和“树人”目标兼具。由此,高校领导的讲话材料所塑造的认同便不仅是学校层面的认同,还应包括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观认同,而且这类认同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学校层面的认同,所有认同的构建均需以此为基础。具体而言,学生需强化积极价值观念和良好品格的认同;教师需要加上对教育观念、教育伦理方面的认同;在大众层面,则需要强化对科学观念的认同;学术领域内需要强化对学术创新、学术规范以及学术伦理的认同。

(三)关系凝结。传播的仪式观关注的不仅是信息,而是关注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们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可以说社会关系是传播的实质与追求。纵观各类仪式性活动,我们都能明显感知到其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包括学生、教师、学校、社会以及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多元关系,这种关系最终凝结为“共同体”,从而形成共同体意识,具备共同的价值追求、实践路径以及生活模式。当然,关系凝结的最终目标依然是任务和责任。具体到各类不同群体,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校外其他群体,通过仪式场景中的讲话,确立了共同的目标。这类目标虽然可能存在于个体思维之中,但因并未得到他者的回应,从而无法形成群体意识,无法化为群体的力量。因此,在仪式场景的讲话材料中,关系凝结仅是表象,最终目标还是落实于集体行动,以此创造行动的力量,最终有益于社会整体创新和发展。

(四)情感动员。无论是学生进入学校、离开学校、教师入职、重大项目开始,还是其他类型的庆祝,情感始终被置于首位。通过情感动员,个体情绪被调动、力量被激发,从而完成身份过渡。因此,进行何种类型的情感动员是领导讲话材料关注的关键。从情感类别来看,关注演讲对象的情感经历和激发演讲对象的潜力是两种基本路径。在演讲对象的情感经历方面,如以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在2022届毕业典礼中这样说道:“多少次,和本应属于自己的鲜花和掌声擦肩而过;多少次,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惆怅和焦虑伴随着你们度过。同学们,你们不容易!”在积极情感塑造方面,则多以奉献、奋斗、创造为主体,如将个体与时代、个体与责任、个体与创新联系起来。

三、高校领导仪式场景讲话材料的撰写困境

与事务性材料的“实”相比,仪式场景中的讲话材料往往与“走过场”“空”“虚”“形式”等高度相关,一旦对此类讲话材料目标把握不到位,情感运用不恰当,则材料撰写往往会陷入困境。

(一)模式固定落入俗套。与其他事务活动相比,仪式的套路感更强,模式化色彩严重,容易出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情况。总体而言,其模式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整体结构的模式化,让人望而生厌;二是关键案例的模式化,案例的特点、类型与取向都在演讲对象的意料之中;三是话语的模式化,简单地套用社会流行话语,而不是真正从情感层面关注话语的产生前提。

“模式化”和“套路”是一个相对中性的词语,从写作的规范角度而言,“模式”和“俗套”意味着“抄袭”和不动脑筋,这与仪式场景所需要达成的目标产生矛盾,进而影响讲话效果。同时,随着社交媒体的发达,各类仪式场景的讲话材料均有可能被公之于众,加速了仪式场景讲话材料的生命时间和空间。从这一角度而言,仪式场景中的高校领导讲话材料的核心点在于,要实现内容创新和情感创新,以此来获得情感共鸣,实现其承担的多重功能。

(二)目标不明条理难清。模式化和落入俗套虽然不大好看,但终究不影响大局,仪式场景的讲话如果目标不明条理混乱的话,则基本宣告失败。产生这类问题大体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领导在仪式中的角色认知不到位;二是对仪式的关键特征认知不到位。

从仪式的生成来看,仪式场景中领导的主要意义和价值是“存在”,参与即代表意义和价值,讲话已降至次要位置。但是一旦进入仪式场合,人们便会有其他期待,从而产生多重问题和评价,如领导到底如何重视、重视到何种程度、领导的水准如何、领导的情感如何。表面上看,这类期待和评价似乎不会影响什么,但由于领导往往代表着组织,其形象和话语不仅关乎高校的形象,还关乎整体文化的构建。如若对领导讲话的目标认识不清晰的话,则极有可能形成条理不清、目标不明的困境。

同时,仪式最重要的功能是实现身份过渡,因此仪式场景中的讲话便是实现身份过渡的“中介”,“中介”功能是否发挥得好,是否能牵连起时间和空间层面的断裂面,是需要考量的主题。

(三)话语不对难于共情。仪式年年都有,其形式创新往往较难,因此多数创新往往聚焦于话语,话语最终的目标在于实现共情,让大家找到共通的意义空间,共同的交往手段和模式,或者说领导有意使用演讲对象的话语,从而实现双方的“平等交流”,共享“平等空间”。

仪式的对象多种多样,每种对象都有各自的话语模式,了解不同主体的话语是进行仪式场景领导讲话材料撰写的前提。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话语的选择容易出现几大误区:一是为“新”而新,忽视话语的群体使用范围,从而导致“新”的话语与仪式场景中的参与主体不一致;二是忽视话语背后的群体情感和群体心理,仅仅使用了话语的表象,未能深入群体的内心;三是特定话语与讲话的整体文风不一致,无法整体融入讲话材料之中。

总体来看,话语是通道,最终目标是指向演讲对象的心灵,实现与演讲对象情感的关注、体味和感同身受,最终实现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共鸣,从而建立情感动员和关系的建构。

四、高校领导仪式场景讲话材料的撰写策略

因目标不同,撰写路径自然不同。与事务场景讲话材料撰写不同的是,仪式场景讲话材料撰写重在形象、关系、情感和价值,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情动人”的说服过程。在确定这个前提的基础上,它关注的不再仅仅是“事”,而是“人”,强调的是如何以“人”为中心,或者说“如何将事纳入人的内心之中”。

(一)了解讲话对象的身份特征。仪式场景的讲话材料要实现演讲对象的身份过渡,自然需要关注其当前的身份、过去的身份以及未来的身份,同时明确各身份之间的关系,个体、高校、社会对各类身份的关注与期待。只有了解演讲对象的身份,才能确定其过渡的策略和方式。以大学生入学和就业为例,其身份过渡便是高中生、大学生、社会人,同时在此身份中还存在着各类社会关系中身份的转换等问题。从材料撰写来看,身份似乎是静态的,但是每个时代、每种生活场景中的身份都是动态且变化的,这就使得讲话材料出现了动态性和变化性,从而提升了材料的创新度。

(二)理解讲话对象的情感关注点。“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说服的基本模式,只有了解和关注了演讲对象的情感关注点,才能理解并进入到讲话对象的基本思维模式、思维空间去,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他们的情感关注点:一是社会心态;二是流行之物;三是关键话语。通过社会心态,我们能获知相对较为稳定的演讲对象的情感状态;通过流行之物,我们能够掌握外化于行的象征性符号,从而找出具体的切入点;通过关键话语,我们可以找到情感演变特征。当然,理解讲话对象的情感关注点并非简单地套用,而是为了深刻地理解其思维模式。

(三)熟悉讲话对象的话语模式。话语是进入另一空间和场域的通道。无论是教师群体、社会群体还是学生群体均是如此。这就要求讲话材料的撰写者要拥有多重话语模式转换的能力。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此类操作模式:一是拥有话语模式转换的意识;二是了解不同话语模式的生成空间,如学生群体往往通过网络生成常用话语、教师群体往往通过学术生成话语、社会群体往往通过问题和诉求生成话语;三是关注话语模式背后的社会需求,如学生群体需要的是承认和认可、教师群体需要的是交流和对话、社会群体需要的是指导等等。

(四)激发讲话对象的群体认同。群体认同是仪式场景讲话的重要目标,依据社会认同理论,激发讲话对象的群体认同关键在于形成“范畴化”和“社会比较”。即通过将演讲对象纳入某一种群体范畴之中,通过社会比较塑造出差异感,以差异感强化群体之间的关系,形成群体情感、塑造共同价值观念。不过,从总体来看,仪式场景讲话最终塑造的认同并非小组织的认同,它需要实现社会多元主体的结合,从而构建出国家认同、社会认同、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以及对组织的认同。

猜你喜欢
讲话仪式身份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注水”讲话
跟踪导练(三)(5)
国旗下的讲话
身份案(下)
男朋友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Talking strategies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