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开放大学教学管理系统建设的生态意识观

2023-03-22 12:42黄少丰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县域教学管理管理系统

黄少丰 吴 飞

(尤溪开放大学,福建 尤溪 365100)

从县域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到县域开放大学,不只是名称变化。前者是作为省级电大的一个教学业务管理者而存在;而后者则是具有较为完整意义上的办学实体,已然成为一所学校了。这种转变是全方位的变革,它涉及办学定位、办学文化和学校制度建设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因此,就教学管理而言,它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学科专业申报、学员学籍管理、考试通知等具体业务管理的“二传手”,而是具有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等意义的一个管理生态系统了。对此,本文将从县域开放大学教学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县域开放大学教学管理生态系统的内涵与意义、县域开放大学教学管理生态系统建设要把握的基本问题等三方面做些思考。

一、县域开放大学教学管理将面临的新问题

(一)管理理念面临的变革:从目中无人、机械操作到人文关怀

传统的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只是省市级教学管理的助手,它的作用与价值是以落实教学管理的具体工作为核心的,专注于学科专业申报、学员学籍管理、考试通知等具体业务,它不需要考虑办学的全过程、全要素的作用方式,很少或基本没有把学员当成具有生活诉求和生命蕴涵的主体。因而,服务内涵常常蜕变成只为上级管理者服务、为学籍管理服务和为考试安全服务。而如何为学员的学习做好服务,如何化解学员的学习障碍,如何化解学习时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谋划学校的发展,定位学校的教育文化等办学系统性、宏观性问题则无人问津。教学管理蜕变为目中无人、机械操作的程序执行。

作为一所学校,虽然它只是县域的一所开放大学,而从现代意义上的“大师、大楼、大爱”的大学办学要素思考,显然人(教师和学员)的因素要成为主体要素,楼的因素要成为办学的保障要素了。因为,只有“大爱”——办学理想、教育情怀和人文关怀——的践行,只有“大楼”——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全国开放大学的整体联动和教育教学的资源和技术平台的共生、共享——的支撑,只有建立专业课程设计团队、教学实施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力量,那么全系统、全过程、全要素作用的县域开放大学才配得上说自己是一所大学。所以,改变教学管理系统要素作用的首要前提是教学管理理念的重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成为县域开放大学教学管理的核心理念。为了人的交往、为了人的发展、为人的生命意蕴而协调管理要素的作用方式将是县域开放大学教学管理将面临的新问题。

(二)管理方式面临的变革:从管理粗放、部门割裂到全要素联动

从广播电视大学的一个工作站发展成县域开放大学,教学管理面临的具体问题是管理方式的变革。传统的教学管理,对上级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为学员学习负责是不二选择。因为,电大工作站的教学管理行为是依赖于上级电大的教学管理指示和具体要求而发生的。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为谁做事,怎么做事等,必须等待上级教学管理部门的通知;早做了无人接收,迟做了窗口关闭。而且一项管理多次反馈或一项工作多头指示,从而形成了重复而无序、浪费而低效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以等、靠为核心的依赖式、割裂型管理方式。

而作为一所相对独立的县域开放大学,虽然也有更高级别和更广辐射范围的省市级开放大学来引领——此时的省市级大学只是具有引领作用的开放大学系统的成员学校,但是,相对独立和“麻雀小五脏全”的特征将凸显出来。具体到教学管理这一几乎关系到办学全要素的系统,它的独立性、完整性、协调性、平衡性等教学管理的基本特性将要逐步健全和完善。换一种说法,就是管理方式要从粗放、部门割裂的模式上转变到全要素联动的具有独立性、完整性、协调性、平衡性特征的管理方式上来。

(三)管理手段面临的变革:从依赖、离散的状态到独立和集成化运行

传统教学管理手段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对管理平台、管理软件和管理窗口的依赖。这种依赖表现在管理内容和要素作用上,则是就事论事的、离散的、没有系统观念的。这对于一所学校而言,特别是对于直接面向县域经济与文化建设需求、服务于县域各个行业人才需求而从事县域学历教育的学校而言,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没有独立的教学支持系统显然无法满足县域内学员的学习需求;没有独立的教务管理系统显然无法准确判断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运行状态;没有独立的、面向学员的联动服务窗口显然无法保障教学反馈和教学决策的进行。

从县域开放大学的县域性特点看,县域学员是以专业届别为标准进行班级组织的。理想的专业学习是以班级群体互动(包含与专业教师)、学习信息沟通和共享为助推手段的;自主和个性化学习做基础,加强学习群体合作做保障,不仅是专业学习的有效形式,更是学员间交往的人文需求。因此,以“专业群+课程+班级+个体”集成管理为手段,以“自主学习+同专业学员合作学习+远程教学”为教学实现方式,以“教学平台+APP”的形式来组合管理手段共同形成独立和集成化运行的教学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二、县域开放大学教学管理生态系统的内涵与意义

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县域开放大学教学管理要有新的定位:就是要将教学管理系统看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一)县域开放大学教学管理生态系统相关内涵的认识

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1]可见,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是生命和环境,是生命和环境的“相对稳定的动平衡”;是二者间相互影响、制约和不断演变而形成的自然界的一个统一整体。具体到教育生态,则要追溯到20 世纪70 年代,美国教育家劳伦斯•阿瑟•克雷明首先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开启了运用生态学理论审视教育领域的先河。[2]

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基本视角是主体与环境,主要研究教育主体与周围复杂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3]所以,在梳理和认识教学管理生态系统时,要把人(生命主体)和周遭环境的关系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将教学管理系统中的要素作用和内在联系作为生态因子来认识。具体而言,就是重点围绕管理中人的这一核心要素,展开对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设计、教学资源组织、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过程评价等多个元素间可能发生的作用规律和方式进行研究,以最终把握主体和环境的那个“相对稳定的、动态的”平衡点。

(二)教学管理生态系统建设的意义

显然,这个平衡点的内涵不是简单和随意的,它关乎系统中主体的生命丰腴和专业发展,是指向专业品质、文化价值和生命质量的;显然,这个平衡点也不是人为和随性的,它要在情感与信念、学习与发展、专业与职业、生活与生命等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中生成的,是在相对稳定的、动态的作用中自主形成的。

因而,教学管理生态建设就是通过分析教学管理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规范(制度)环境之间的关系,梳理教学管理与人的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教学管理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与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进而明晰各种管理现象和成因,促进教学管理处于自觉的运行状态,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与效率,并在一定时期内让教学管理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的状态,使之真正成为具有生态学意义上的、完整而独立的教学管理系统。

三、县域开放大学教学管理生态系统建设要把握的基本问题

(一)凸显教学管理的交互作用,保障信息交流、能量流通和目标协同

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是通过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来实现相互间的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而且这种循环、传递和流动必须是在自由、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系统,如果是生态的,那么它也不例外,也要保障和实现三方面的交互作用。

从教学管理的主要对象:人的管理、资源管理和学业过程管理三个方面看,人与资源、人与学业、资源与过程三个关系的作用方式,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信息交流(交换)、能量流动(流通)和目标协同的关系,三大关系基本决定了教学管理的具体实践。例如,专业课程资源呈现方式是否科学、及时,实践环节的资源设计是否合理与有效等,需要教师和学员的评价和反馈,这种评价与反馈,本质上就是信息交流;还有,课程决策与课程实施和专业发展需求之间会形成一种相互融通;再有,课程决策制约教学实施,学习需求和实践反作用于课程布局,这种制约和反作用本质上也是能量的流动;再如,学校文化定位、课程设计理念和学员专业学习质量,从教学管理服务的角度理解,它们是在开放大学服务县域社会和经济发展大局中的一种目标协同,一种学校顶层设计到教学实践,再到服务社会的目标关照。

所以,要从信息流通渠道和建立稳定的交互群体两方面来凸显县域开放大学教学管理生态建设中的交互作用。畅通信息流通渠道的建设,要以县域信息交流交换平台建设为主;同时要方便和提速联通省市级信息交换平台,最终实现和强化移动终端链接的便捷性和个性化的时空在场。建立相对稳定的交互群体是发挥教学管理中人的主体作用的必然要求。管理中人的作用的发挥是以角色赋能的形式出现的,不同角色群体有着不同的管理义务和责任,会形成不一样的管理需求。如专业学习群体与专业教师群体、管理者群体与课程设计和实施群体、学籍管理群体与班主任工作群体等,他们不仅相互依赖,有时也相互制约。所以,建立有着共同管理需求的交互关系是一种生态关系;提高群体间的交互效率,实现交互目的,提高教学管理的时效性与针对性,也一定是管理生态系统的内在要求。

(二)凸显教学管理环境价值,促进制度完善、技术支持

环境要素是生态系统赖以运行的物质要素。不同于自然生态环境,教学管理系统中的环境概念内涵有其特别的地方:首先,它不完全是实指物理环境,如校园物理环境,更有作为规范和强制特性的制度环境。制度之所以将其看成是管理的一个环境,是因为它会制约和影响管理行为,产生与物理环境一样的作用。其次,它不一定是有形环境,如各种硬件那样显性、可视,还有无形的、又无处不在的如软件技术环境。教学管理的现代性与其说是技术设备的先进性,不如说是支撑设备运转的软件技术的先进性。把技术,特别是把软件技术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环境支撑来认识,是将管理系统看成生态系统的重要标志。

所以,要凸显教学管理环境价值,发挥环境的支撑作用,就要从制度完善、技术支持和要素循环等方面进行思考。

作为新设立的县域开放大学,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无疑是最急迫的工作。县域开放大学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脱胎于广播电视大学的管理制度。所以它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实际上就是对以往管理方面的规范性制度进行梳理和改造,然后对照面临的新问题再补充出台新的规章和操作条例。这是涉及省市级开放大学教学管理的大工程,县域开放大学当下要担当的责任就是明确管理职责,发现和提出管理的实际问题,梳理和建立新的制度框架,实现开放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意图。

县域开放大学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技术服务环境的建设。这方面的重要而具体的工作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专业性、现代性和前瞻性做标准来培育和选拔技术人才;以提高技术支持、服务便捷和高效管理水平为目标来组建技术人才队伍。二是办学管理系统的技术设备和软件水平的建设和应用。设备投入要全面适应教学和管理的基本要求;软件应用要支撑各种管理需求,并及时更新换代。

(三)凸显教学管理的机制建设,确保权责制约、服务到位和资源共享

自然生态的运行是以机制的无形作用来推动和维持的。因此,要让教学管理生态化运行,就要在教学管理中准确把握管理要素的地位与作用,顺应要素间的作用方式和作用规律。

要素地位与作用是指某一具体要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素地位与作用会决定和生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只要要素地位和作用没有发生变化,其作用方式就会相对固定并形成一种机制作用。例如,学员是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生态主体,其既是教学管理系统中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从制度执行的角度看,学员在一定的教学管理制度下活动,是被管理对象;从制度作用过程看,学员又是教学的实践和反馈主体,担负着对教学任务的实施和对教学情况的反馈,有着监督和信息反馈的义务,因此也是教学管理的参与者。这种角色的变化与作用在一定时期中会实现二者的协调与平衡,自然生成权责制约机制。同样的道理,专业课程设计是针对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行的,是一种需求满足的预设环节;课程设计既要满足这种需求,又要充分把握课程实施的条件和困难。所以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师资资源间的相互作用就会产生一种相对稳定的作用机制,这种机制将会在一定的时空当中自觉地发挥作用,并直接影响县域开放大学专业选择和教学实践。

要素作用还有一种原理需要遵循——“泛在”原理。这也是一种机制作用原理。泛在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学习资源、学习服务和学习伙伴的无处不在。[4]教学管理的泛在机制生成与完善要从三方面挖掘:一是挖掘移动学习的移动内涵,让学习无处不在且不受或少受资源访问的影响。资源服务的最高境界是让学员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得到充分发挥,资源搜索、策展、汇聚、整理、内化与输出的服务手段能够满足自主性、个性化的选择需求;二是挖掘技术服务的智慧标准内涵,使得自主学习、直播教学、面对面授课等方式均具有智慧教学的标准形式,以确保教学管理系统支持人机、人人的全方位交互,确保交互过程数据记录和应用能够为教育管理、教学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三是挖掘学习社群的伙伴内涵,将伙伴的权利和义务和谐为学习共同体的行动准则。

猜你喜欢
县域教学管理管理系统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