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变革与新家庭教育

2023-03-22 10:57
中国德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家风人口

■ 毕 诚

2018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这几年,我反复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因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1]他还指出:“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2]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其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突出,探索新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成为协同育人的新课题。

一、传统家庭与家教的特点

家庭,是人类社会进入私有制时代的产物。作为最小社会单元,其规模、结构、功能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变化。在世界文明体系中,人类社会和家庭的变迁既有共同趋势,又有各国和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中国自古注重以家为本,具有注重家教家风建设的优良传统。正因如此,中华文明绵延不绝。

(一)中国传统家文化的民族特性

中国家庭历史悠久,起源于宗法制度并发展于由氏族进化为国家的过程中。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总结了夏商周历史经验,提出了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和以家为本的人伦五常(忠、孝、悌、忍、善)和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的伦理学说。该学说建构了包括家庭观、伦理观、婚姻观、生育观诸内涵的家文化体系。

以家为本,重生多育;注重亲情,突显伦理;家国一体,政教合一;敬天法祖,尊老爱幼。这些都是儒家倡导的家文化思想的实践展现。其核心思想有二:一是强调家伦理角色教育在家庭建设中的作用,以此形成了以人伦纲常为灵魂的道德哲学;二是强调家国一体与政教合一的内在统一,齐家始于修身之私德,从我做起,推己及人,方可成就大德。儒家倡导的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家庭本质定位和道德秩序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形成了以家庭人伦为核心的家文化体系与仁政德治理念的完美统一。

(二)传统家庭观注重家国一体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建设关系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建立稳定的家庭,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家有“恒产”,有了长期稳定的生活保障,才有安居乐业的“恒心”;二是维护血亲人伦关系的基础是人伦五常之教,即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亲情敬爱、向善向上的人伦礼教;三是只有发挥家庭的生产功能、人口繁衍功能、社会文化功能,家庭(家族)才能主动融入社会中存续和发展。家庭教育要注重人才培养,一个家庭的兴衰荣辱与家庭对国家的贡献正相关,家庭兴旺发达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靠家教。

家庭生活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具体表现,社会风俗对家风具有多方面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家长要搞好家庭教育,必须针对社会风俗的影响先确定家训,搞好家风道德价值定位。家风建设即家庭育人文化环境建设,家训是灵魂。“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好家风对提升育人品质意义重大。家风家教,重在明人伦:一是建设和睦有序的人伦道德关系,严守夫妻、父子人伦私德,才能守公德、明大德;二是厚植向善向上家风,养成高尚人格,促使每一个家庭成员成为对家庭、国家、社会有用之人。

(三)传统家文化强调以孝立本

家庭人伦关系即亲属之间的关系,亲属是指有共同的祖先或血缘关系的人,或是有姻亲关系或养育关系的人。家是由人伦角色关系构成的道德体,如何处理人伦关系?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 (《论语·学而》)“孝”是处理纵向人伦关系的原则。“悌”是处理横向人伦关系的原则。恪守孝道,贵在躬行。子女孝敬父母是孝的本义,而移孝作忠,精忠报国才是大“孝”。为人孝悌,尊老爱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立身行道,光宗耀祖;建功立业,扬名立万……这些格言古训,既是家庭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体与家庭、小家与国家利益关系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

(四)传统婚姻观严私德与守公德统一

中国传统婚姻观,崇尚的择偶标准是人伦角色必具的品质与能力,即能生育儿女,成家过日子。所谓“严私德”,就是把负责任的婚姻贯穿在家人生命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夫妻之爱是血亲之爱,这种血亲之爱是维护家庭利益、孩子健康成长的人性之爱。孔子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理。”[3]孩子成长发展是第一位的,父母承担着永恒的教育责任。全身心地关爱和教育孩子,是为人父母终身不弃的传统美德。

自古以来,我国婚姻的幸福观不止于夫妻恩爱,更要体现在家庭兴旺和子女的成就上。所以在中国传统婚姻生活中,夫妻的私德必须服从家庭利益,而维护家庭稳定与发展是一种责任和忠诚的表现。在传统大家庭中,成年男女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是人格健全的表现。婚后的夫妻行为规范必须恪守以家为本原则,夫妻真爱要体现在为家庭同甘苦共患难中。

二、社会变迁与家文化变革

近现代以来,我国社会剧烈变迁,促进了传统家庭模式从古代向现代转变。家庭变迁促进家文化改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变迁是全方位的,无论是家庭人口结构还是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家文化精神重建是一个常新的课题。

(一)传统家庭模式变革

自古以来,我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状态,社会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家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主流,故家庭人口增长导致扩大式家庭长期存在。改革开放前,解决温饱问题一直都是我国家庭的根本问题,传统的家庭观、婚姻观、生育观、伦理观、家教观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传统家庭的生活方式、人口繁衍、儿童抚养、老人赡养等基本功能大体没变。

改革开放后家庭模式变化剧烈。一是人口政策影响家庭人口结构变化。1979年,我国正式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其主要对象是20世纪50至70年代的生育人群,由此造成一代数量巨大的独生子女家庭。我国现有4亿多个家庭,全国家庭平均人口仅有2.6人。[4]家庭人口少,人伦关系简单,独生子女家庭占主流。二是我国生产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成为主流趋势。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家庭成员流动频繁,我国现有人户分离人口已经近4亿。最初的人口流动是以农民进城务工为主;近10多年来主要流动人口则是受过良好教育的80后、90后年轻代,他们重点流向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长江经济带或国外。长期的人户分离,是传统生产方式变化的结果,导致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现象日益突出,同时也因守家的“恒心”动摇,家庭模式呈现多样化特征。

(二)家庭人口结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一是从1949—1979年,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然性高增长时期。二是从1980—1997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三是从1998年至今,人口自然增长率进入下降期。1998年首次降到10‰以下。20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人口自然增长率已连续下降6年。[5]独生子女政策,使得我国的核心家庭成为主流。近些年来,我国新生人口持续下降,部分地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过早地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注重家庭建设,把发展人口放在主要位置。202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促进人口增长的配套政策与法规,对改善中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中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促进人口增长和人口素质双提高等都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三)家庭生活方式变革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家庭的结构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新变化,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是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传统农业文明被现代城市文明替代,由此使得城乡家庭的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物质与精神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一方面,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进入小康;另一方面,由于城乡、区域之间的距离拉大,城镇社区和新农村的精神建设跟不上发展步伐。

二是个体对家庭的依附关系弱化。传统农业社会的家庭是主要的生产单位,家庭成员的经济集中管理,个体没有独立的经济支配权。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生育、抚养、照顾孩子和老人的主要责任,在经济上依靠男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女性解放,教育地位的提升以及就业机会的增多,女性在家庭中的支配地位反而高于男性。与此同时,随着个体社会价值的日益凸显,子女长大后倾向离开父母生活。还有一些受过高等教育且经济收入颇高的群体,选择独身。

三是家庭功能的社会化日益增强。随着现代科技在家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生活化,使得原有的部分家庭功能,如生产、生活、抚育、养老、教育、消费购物、人际互动、信息交流等功能开始向社会溢出。由此造成传统的人伦角色意识、性别角色意识、角色责任和义务发生弱化。

(四)家庭观念变化剧烈

客观上,我国家庭变迁不止于家庭人口结构层面,后现代非传统家庭思潮正在影响着我国年轻一代的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和家庭观。近些年来,我国适婚青年的平均结婚年龄普遍提高,而且离婚率也在攀高,单亲家庭、丁克家庭数量不断增加,导致新增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

三、加强新家庭教育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6]党的二十大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分别列入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新家庭教育不仅要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基础性服务,更要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战略性支撑。2023年1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家庭教育向新形态转型,促进实践模式创新,是新家庭教育建设的大事。

(一)新家庭教育建设的立足点

新家庭教育建设,是对传统家庭教育的重大变革,其立足点决定于新起点。一要明确指导思想,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增强协同育人共识,努力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二要明确家庭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家庭建设关系国家、民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家庭教育不再是“私事”,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其关键是建设良好家风,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带动社风好转。三要依法落实多主体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对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主体应该担负的相应法律责任,都有清晰的阐释,落实责任,贵在行动。四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家庭教育社会化、专业化、协同性、系统性的有机结合。五要大力开发配置优质教育资源。依靠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健全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开发配置的政策体系,联合专业教育机构,开发新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和教学平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全链条。六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新家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学分支学科要纳入大学教育,着力培养各级专业人才队伍,推动新家庭教育的理论、政策、制度、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评价等迈进专业化。

(二)新家庭教育建设的双重任务

社会发展、家庭变迁,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都对家庭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新家庭教育要结合中国优秀传统家文化,明确家庭、公民道德建设的双重任务。

对家庭而言,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其核心是提高家长的修身齐家能力,以身作则,为孩子立德成才做好“人范”。孩子的家庭教养始于出生后的抚养,从牙牙学语开始,注重人伦关系认知,在生活点滴中渗透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题,也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为建设好家庭,培育尊老爱幼、精简节约、吃苦勤劳、廉洁奉公的好家风,培植向上向善、相亲相爱、爱国爱家的家文化,实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有机统一,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在社会转型期,家文化精神建设是根本,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厚植爱国主义精神,重建新时代家伦理价值体系。

对社会而言,要将家庭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点,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的战略部署,努力促进公民道德建设。随着社区环境的全面开放,家庭与社区的互动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呈现出全方位互动的新形态。要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丰富和完善社区各种服务功能,改造人文环境,为提高社区每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精神追求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社区人口道德文化素质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同时,要以社区为中心,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精简节约精神、患难相助精神,在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过程中,提高公民道德素养。此外,要着力进行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配置,加大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运动场、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劳动教育基地等公益设施的建设力度,通过形成全社会育人的全链条,建立开放的、互联的、家庭与社会多功能整合的公民道德教育的社会育人环境。

(三)新家庭教育建设的着力点

党的二十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界大局和国家发展全局,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聚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在新发展理念下推进家庭教育事业向高质量发展,必须明确新家庭教育建设的着力点。

其一,建立与学校教育发展需要相匹配的新家庭教育模式。教育现代化要求家校合作日趋紧密,学校教育要满足家庭对孩子成长的期待,而家庭教育也要为学校提供优质生源。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包括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系统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统合协调、机制灵活、充满创新活力的大教育生态系统。

其二,要构建全新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为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教理念,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要坚持创新发展,注重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专业人才培养和指导服务模式创新,以大力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科学性和时效性。2020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每所校(园)设有家长学校。[7]2022年全国共建有41万所社区家长学校。[8]如何让这些机构走出“空心化”困境,如何转变经验型的旧模式、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新家庭教育的工作重点。

其三,推动新家庭教育有效服务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不是空话,县级以上政府要因地制宜地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着力建立健全地方文化特色明显、群体适应性强的公民道德建设指导服务模式,形成从上到下的整体性、结构化的全育人链条。这是推动新家庭教育社会化的新课题,需要扎实的政策和实践探索。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家风人口
传统仁爱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契合关系与糅合机制的探究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勤劳节俭传家风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系列论文之二
家风伴我成长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别样家风,别样精彩——教你轻轻松松写“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