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活动型课堂设计的几对矛盾

2023-03-22 10:57王玲玲
中国德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政治课情境活动

■ 王玲玲

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在活动型课堂的设计中一定要清楚本节课的“情”“理”分别在何处、学生的“疑”在何处,既不能“泛情”而“失理”,失去了高中政治课的理论深度和理性认同,也不能总是用“正面形象”刻意回避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在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面对新时代的学生,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学习和再实践。一线政治老师对新课改的领悟力和执行力是很强的,活动型课堂让课堂热闹、活泼了起来,深刻改变了教学的生态,可是在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也需要加以注意并及时解决。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活动型课堂设计中几对矛盾关系的处理,影响着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有效学习。

一、动与静的矛盾

大家都知道:活动型课堂应采取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两种方式来开展。但是,在“唯分数”的惯性教学下,很多教师会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设计中精雕玉琢,但是在实践活动上的努力几乎没有或者极少,完全是坐而论道式的教学。

实践活动常常是在课外进行的,它是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群众的行动,是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深化和运用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日益开放的现代社会里,有很多诸如教育基地、科技馆、展览馆的场所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也有很多单位和个人愿意和中学生交流。实践活动虽然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比如疫情等不可抗拒因素,但是除了亲身实地实践,还可以采取调研、采访、网上搜集资料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来开展。比如在学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课题时,安排学生小组进行“奶茶市场调研”的活动:采访身边常喝奶茶的同学、亲友;有条件的同学甚至可以采访奶茶店经营者;网上调查奶茶的价格、品牌、经营故事等。

此外,“生活即教育”,议题式教学也可以把学生的生活实践作为教学情境搬到课堂中来。比如,有位教师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教学中,用学校运动会长跑中本班同学扶起其他班的选手为“情境”,现场采访该同学,并展开“扶不扶”的讨论,学生对场景、得失等方面的深入讨论回应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人而异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哲学观点。这种对实际生活事件的捕捉,让原本陈旧的话题更有吸引力,能充分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热烈讨论。

实践活动是需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的,然而课堂上的“思维活动”却常常在新的教育改革中呈现另一种过分活泼的情形。思维活动是以阅读、辩论、对话、图画绘制与展示等方式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成果,它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信息的深化理解、梳理总结、迁移运用。可是,很多课堂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进行一个接一个的讨论和展示活动。小组活动热热闹闹,“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种课堂上,某些基础好、素质好的学生动起来了,部分学生却静得过了头,成了可有可无的“无名角色”。这种课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老师的引导和有效的对话,对学生成果的评价也出现了只鼓励、不改进、不总结的情况;二是缺乏学生更多角度、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对知识的总结梳理,学生沉浸在热闹的气氛中,用于理性思考的时间显然是不足的。

所以,动静结合的活动型课堂,才能引导学生既走向社会、立足实践,又走向理论、学会思考。

二、情与理的矛盾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高考评价体系应将素质教育的考察目标凝练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层内容。显然,活动设计上就会有两种不同的特色:既有情真意切的能直观打动学生的教学活动,也有科学理性的能彰显逻辑思考魅力的教学活动。要想让学生对课堂内容“入脑入心”,这两种特色活动的设计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课堂过于偏重情感的渲染,把某些教学目标变成了唯一的教学目标。比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属于哲学内容,活动设计主要围绕抗美援朝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来进行,整节课表达出的声音都是一致的,完全没有价值冲突,也没有因时而变,纯粹变成了单纯地讲“爱国”。再比如“以人民为中心”属于政治内容,课堂活动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来设计,有故事、有氛围、有感动,但是没有知识、没有思维。还比如“民族精神”的课堂,学生小组合作展示了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又邀请了一位老党员来上现场宣讲课,学生听得很受感动,但是笔者觉得这作为一节班会课而非政治课来上可能会更好。

高中阶段的学生是容易被当下感动的,但是对于已经有独立思考和反思意识的学生来说,情真意切不一定能“入脑入心”,更有甚者,他们很容易被一些偏执的观念带偏。只有经过深度思考、产生发自内心的理性认同才能真正内化于心。所以,深度思考、理性认同才是高中政治课和一般的班会课不一样的地方。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在活动型课堂的设计中一定要清楚本节课的“情”“理”分别在何处、学生的“疑”在何处,既不能“泛情”而“失理”,失去了高中政治课的理论深度和理性认同,也不能总是用“正面形象”刻意回避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正面教育”与“反面思辨”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比如“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这一课在设计思维活动时,就可以将网上热议的人大代表各种提案作为情境,引导学生讨论“人大代表该如何履职”,从而引导学生把“人民情怀”与“理性践行”相结合。

三、远与近的矛盾

高中政治课有很多宏大的内容,比如百年党史、国家制度、思想理念等,如何把这些宏大的内容变得让高中学生愿意去了解、愿意去思考呢?普遍采用的也是可行的办法就是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先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比如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内容中,笔者以“品质东莞,幸福莞人”为主题做了教学设计。以“一杯儿子点的快递奶茶的幸福”导入,让学生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与个人幸福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容中选取了东莞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案例,让学生来“点赞”;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容中,采用了东莞发展历程中的问题、改变和成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用“新发展理念”解决问题,也增强了作为东莞人的幸福感、自豪感。整节课以身边的东莞为情境,将宏大的思想和理论变成更生动形象的活动,有效拉进了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

活动设计可以就近入手,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近处,一定要引导学生由近到远地思考问题。比如“坚持新发展理念”这节课还必须要引导学生从宏大的视角来审视整个中国经济的形势和当前的“新发展格局”,引导学生了解和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没有“最近发展区”,活动设计就无法吸引学生;没有拓展开来的宏大世界,高中政治课的引领作用就会消弱乃至消解。所以,“近景”与“远景”都应该成为风景,活动设计就好似一个移动的镜头,引领学生由近及远地学习知识、把握要点、提高问题分析能力。

四、收与放的矛盾

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围绕这些要素来展开的。这些“边框”的存在,使得很多课堂都可以做到环环相扣、线条清晰,甚至议题设计都非常工整对仗,显示了很强的设计感。然而,教师限于惯性教学思维常常会从静态、线性的知识体系来设计教学环节,目标指向非常明确而且固定,缺少了学生自行建构、修改完善的可能性;教师常常会偏重于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进而达成认知素养的教学模式,缺少了赋予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进而对信息进行加工、改造的教学模式。如果学生活动都在教师预设的框架内进行,课堂效率自然会比较高,然而课堂上迸出的“火花”就少了。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结构不良问题”一出现就成为了教师教学研究的热点。所谓“结构不良问题”是指情境信息、问题描述、目标状态、可用规则等均不清晰或者部分不清晰的问题,此类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意识和迁移能力大有裨益。这恰恰契合了新高考评价对“创新性”的要求:“对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新颖或者陌生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的任务,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的水平进行测量和评价。”此外,还有诸如“大单元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新的教学实践也为活动型课堂注入了新意和活力。

比如,某位老师参加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学能力大赛中带来的课题“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就是以比赛地珠海市朝阳社区当前面临的城市发展难题为议题,让学生讨论社区古树的去留问题,并制作社区更新规划图。这样的活动型课堂,在情境的流动、问题的探索和相互的启发中,学生能充分将已有的“惰性知识”激活,最终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认同感也大大提升了。

总之,在活动型课堂设计中,矛盾的存在是要解决的困难,矛盾的融合是教学的智慧,“好课无止境”应该是每位教师的自觉追求。

猜你喜欢
政治课情境活动
不同情境中的水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护患情境会话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