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金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1]在教儿童“如何做人的教育”方面,传统社会的家训能够提供很多有益的借鉴,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训”有教导、教诲的意思。“家训”即家庭长辈对于子孙后辈的教诲训导之言。《康熙字典》中说“训”是“教诲”之別名。《说文解字》中:“训,说教也。”段玉裁注曰:“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伸之凡顺皆曰训。”由此可见,家训是在家族制度下的一种教育活动与现象,是父母长辈对于后世子孙的劝勉、训诫、教诲之言。训诫带有强制性,不容许反驳,必顺其理。
家训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文化现象,反映了长辈对于后辈的价值期许与规范要求。正如苏辙在《古今家诫·序》中所言:“父母之于子也,爱之深,故其为之虑事也精,以深爱而行精虑……故父母之于子,人伦之极也。虽其不贤,及其为子言也必忠且尽,而况其贤者乎?”[2]父母深爱着子女,为子女考虑也很精深,必然会竭尽全力教导子女崇德向善,哪怕父母不具有贤德,也会教子女以贤德之言、导之以贤德之行,更何况有贤德的父母。故家训中关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等方面的见解,必定是父母长辈留给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之言。
训诫的产生,意味着成年人对于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视,更是家庭展现其教育职能的具体表现。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未成年人除了接受正式的教育之外,还需要学习家族先辈修身养性、读书治学、为人处世的经验;从家族发展的角度来说,家族也急需把这些经验传递下去。于是,就出现了家训这一种社会教育文化现象,并延传至今。
家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于当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传统社会是一个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崇尚德治,以德立身,为政以德。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修身立德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点,是个体成长、家庭生活与社会治理等一切社会交往的根本。纵观传统家训,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举其要者,进行简要分析。
绝大多数家训都有孝悌方面的内容,要求子女要孝敬父母,兄弟之间要兄友弟恭。姚舜牧在《药言》中训道:“圣贤开口便说孝弟,孝弟是人之本,不孝不弟便不成人了。孩提知爱,稍长知敬,奈何自失其初,不齿于人类也”“一孝立,万善从,是为肖子,是为完人。”吴汝纶在《与儿书》中训道:“凡为人,先从‘孝’、‘友’起。一友,则同父之兄弟姐妹,同祖之兄弟姐妹,同曾高祖之兄弟姐妹,皆当和让此乃古人所谓亲九族也。读书不知此,用书何为。”
在传统中国,孝悌乃为人之根本,孝顺长辈与敬重兄长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不知孝悌,与禽兽何异!孝悌始于父母兄弟,但却不止于家庭,儒家要把孝悌之情推己及人,推广到普遍的社会交往之中,指导人们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等。王阳明在《传习录·答聂文蔚书》中说:“孟氏‘尧舜之道, 孝弟而已’者,是就人之良知发见得最真切笃厚、不容蔽昧处提省人,使人于事君、处友、仁民、爱物,与凡动静语默闲,皆只是致他那一念事亲、从兄真诚恻怛的良知,即自然无不是道。”
从孝悌出发,睦亲齐家,是绝大多数家训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在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良好的家庭关系是社会治理的前提与基础,家齐而后治国。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引用《左传·昭公六年》中晏婴之言:“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晏子在这句话中具体规定了父子、兄弟、夫妇、婆媳之间各自的道德义务与行为要求,这种双向的道德要求指导着人们的行为,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家庭成员除了履行各自的道德义务之外,还要相互理解、宽容与忍让。吴汝纶在《谕儿书》中讲:“忍让为居家美德。”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人言居家久和者,本于能忍。”这种忍是基于人性的,是对人与人不同性格差异的尊重。“人之性,或宽缓,或褊急,或刚暴,或柔懦,或严重,或轻薄,或持检,或放纵,或喜闲静,或喜纷擎,或所见者小,或所见者大,所察自是不同。”(《袁氏世范·睦亲》)这样一来,若是“父必欲子之性合于己”,而“子之性未必然”“兄必欲弟之性合于己”,而“弟之性未必然”“其性不可得而合,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乃“父子兄弟不和之根源也”。(《袁氏世范·睦亲》)所以,“为父兄者,通情于子弟,而不责子弟之同于己为子弟者,仰承于父兄,而不望父兄唯己之听”(《袁氏世范·睦亲》)。只有这样明确各自的义务又通情于他人,父子兄弟才能和谐相处、不争不讼,才能实现睦亲齐家的目标。
由孝悌而睦亲齐家,齐家而睦邻交友。交友要以仁义为原则,亲近正人,善者亲之,恶者拒之,选择志同道合者。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君子必慎交游”“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颜氏家训·慕贤》)交友要遵从善恶是非的道德标准,要“为善则预,为恶则去,不欲党人非义之事也”(《颜氏家训·省事》)。为善的事情积极参与,坏事、不道德的事不去做,不拉帮结派做不道义的事情。“亲正远奸,大要在敬之一字。敬则正人君子谓尊己而乐与,彼小人则望望而去耳,不恶而严,舍此更无他法。”(《药言·第十二章》)
家训中提出了诸多与人交往的道德原则与要求。很多家训都要求子弟在与人交往中要谨言慎行、敬重他人、忠信诚实、宽容大度、谦卑忍让、薄责于人、不争不讼。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言忠信,行笃敬,乃圣人教人取重于乡曲之术。盖财物交加,不损人而益己,患难之际,不妨人而利己,所谓忠也。不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所谓信也。处事近厚,处心诚实,所谓笃也。礼貌卑下,言辞谦恭,所谓敬也。”(《袁氏世范·处己》)
读书是修身的根本,个体道德修养的提升离不开博览群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雍正在《庭训格言》中提出:“凡人进德修业,事事从读书起。”众多家训专门列出读书治学的条目,以指导子弟进德修业。
读书治学,首在立志,立志是读书治学的前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王阳明在《示弟立志说》中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濬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学贵有志,志向也分高低上下,修身立德为上,功名仕进为下。袁衷等人在《庭帏杂录》中说:“士之品有三,志于道德者为上,志于功名者为次,志于富贵者为下。”
除了立志外,家训中还强调读书要勤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也提出了很多治学的具体方法。
家训存在的组织基础是大家庭或者家族,依托的是以伦理为本位的家族制度,儒家伦理思想则是家族治理的基本遵循。早期现代化以来,家庭小型化、家族制度坍塌,儒家伦理式微,传统家训赖以存在的组织基础、制度基础与思想基础慢慢不存在了,家训也就不受重视了。
传统中国社会是一种农耕社会,共同血缘关系的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家族。家族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家族治理“与其说是依靠家族成员的团结共济、互助互让的道德自律,不如说是更多地依靠家法、家规、家训的约束和训教”[3]。家训对于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维系家族精神的传承与家族内部的治理有着重要作用。反过来,家族制度也为家训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赖以存在的制度性背景。
然而,在现代社会,延续几千年的家族制度坍塌,家庭逐渐走向核心化的小家庭,三口之家、四口之家成为家庭的主要形态,出现了大量的单身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空巢家庭等家庭形式。“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和家庭模式多样化,成为当代中国家庭的主要特征。”[4]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家庭关系的简单化,加之夫妻参加社会工作和子女在校上学,使得维系家庭生活的规范变得不太重要了,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家训产生与发展的组织载体与存在的场域。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基本的社会组织,具有重要的儿童教育与社会化功能。儿童最初的教育与社会化是在家庭生活中完成的。在传统社会,虽有“私塾”和家庭教师,但基本教育是由家庭来承担的,进入现代社会后,各级各类学校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教师代替家长对儿童进行基本教育,这就削弱了家庭的教育功能。儿童的教育成为国家事务,开始由学校、教师来承担,家庭、家长更多的是配合学校、教师开展儿童教育。在中国,“子女优先”和“子女偏重”的观念仍然左右着家庭关系,家长对子女的成长倾注了全部心血,从胎教开始到家教的出现,无不体现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关心和重视。[5]但是,当前家庭教育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功利化的倾向,家庭更关注儿童的学业成绩,为应试服务,成为学校应试化的一种附庸,而对儿童的道德成长不太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功能逐渐异化或者弱化,作为教导儿童修身养性、为人处事的家训也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空间,不再被家庭教育所看重。
家训是在以儒学价值观念熏染下生成的修身齐家教子的训诫,是儒家伦理观念的直接体现与现实反映,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主张与伦理期望。正如余英时所言:“儒学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从一个人自生至死的整个历程,到家、国、天下的构成,都在儒学的范围之内。”[6]家训当然也不例外。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被迫卷入现代化,在被侵略中屈辱地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人们开始“反孔反儒”,反对家庭本位的伦理制度,关注主体精神、个人的自由与解放。
关注西学,倡导理性、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念是现代化的重要成果,忽视个体主体性的家族制度逐渐消亡,以儒家伦理为主导的社会生活伦理也开始式微。现代社会生活以自由民主平等为主要行动原则,强调自己做主与自我治理,对于那些来自先辈的教诲、教导都会进行一种理性判断与自主选择。这种现代价值观念使得建基于儒家伦理的家训丧失了思想文化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7]家训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现象,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当前家庭、家教与家风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对儿童道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家训产生的土壤与发生作用的场域已经发生了变化,传统家族制度已经坍塌,儒家伦理观念也已经式微,传统家训已不再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这就需要我们批判性继承,在继承中转化,在创新中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为现代家庭与儿童发展服务。
家训是来自过去的,是长辈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之言,同时也面向未来,以后世子孙的未来生活为指向。未来生活发生了变化,教诲教导之言也需随之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生活,不能固守传统,亦不能抛弃传统,离开了传统我们就丢掉了“根”和“魂”。
教育发展的过程是教育传统不断重构的过程,是承续与革新的统一。[8]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说:“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对于传统家训,我们要尊重家教、家训与家风建设的优秀传统,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统与现代的“延传变体链”上不断地进行现代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
“经典只有不断地与现代视域融合才能开出新的意义和真理。”[9]不能实现作者与读者、过去与现代、熟悉与陌生之间视域融合的,经典文本就会失去亲和力,不会被大众所理解。“凡是不能与时代、社会的当下需要建立起活生生联系的传统话语,就不可能获得真实的生命力。”[10]
传统家训若要在创新中发展,被社会大众所理解,就需要结合时代精神与现代教育进行阐释。首先,需要组织家训研究的专家学者,搜集符合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教育价值高的家训文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深入阐发家训的文化精髓与主要内容。其次,围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规律,整理出传统家训中关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治学、齐家治国等道德箴言、名言警句,易学易懂,便于传播。再次,将经过专家整理阐发的优秀传统家训,根据实际情况与需要,有机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开发家训类校本课程。最后,经常组织专家、中小学教师、家长等针对不同主题进行开放性的讨论与分享,为视域融合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家训的创新性发展。
优秀家训文化传承离不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共同努力。学校作为育人的专门机构也有责任引导家长形成科学合理的育人观念与方式方法。家校协同是优秀家训文化传承的关键。
一方面,面对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中小学可以利用家校合作的平台与机制,给广大家长提供家训传承的相关知识,邀请专家对优秀家训进行解读,组织相关传承活动,对家训传承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指导。202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邀请有关人员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另一方面,学校也要认识到,家长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守住边界,不过度干涉。在家庭教育方面,学校重在引导。引导家长开展家庭亲子共读活动,阅读经典的、有影响力的家训文本;鼓励家庭成员围绕家训讨论、辨析其中的道德要求的科学性、合理性与适应性;在可行的情况下,尝试引导家庭凝练认同度高的道德规范要求,制定符合自己条件的家庭规则。
优秀家训彰显了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内核,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儿女。虽来自过去,但却面向未来,需要立足现代家庭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