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铜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进程加快,同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政府部门根据环境资源现状,出台了诸多项环境保护举措。其中在1962 年,我国对塞罕坝地区实施了绿水青山造福人民的“塞罕坝精神”,大力发展当地林业,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塞罕坝人通过多年的劳苦培育,如今已在荒沙地带培植出大面积的人工林。
20 世纪60 年代的塞罕坝集中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和少雨等多种极端环境,自然环境极为严酷。塞罕坝三代人通过近60 年的奋发图强,在极其穷困的立地条件下,在9.33 万hm2的总经营土地面积上,成功造就了7.45 万hm2人工林,创立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变为绿洲的人间奇迹,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塞罕坝地区资源境况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为后人提供借鉴。
当前,全球环境急剧恶化,气候转暖、雾霾危机严重,本课题探索的环境保护措施旨在推进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满意度,使区域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剖析塞罕坝地区环境资源境况,归纳环境保护方法,为其他地区提供对照。
1.1.1 自然地理概况
塞罕坝是河北省最北端的一个坝址,地处东经116°51'~117°39'、北纬42°02'~42°36',连接河北省御道口牧场、围场县4 个乡镇。塞罕坝位于河北北部山区和蒙藏青藏高原的汇合处,包含有坝下、坝上过渡带及林地—草地、林地—荒漠的交织带,地质种类以高原、山地居多。
塞罕坝区域内主要河流有吐力根河、阴河、撅尾巴河等。其中吐力根河、阴河为华北东部两大重点溪流滦河的总称,是辽河的主要源流之一;滦河属于京津唐潘家口水库干流、滦河两大水系的源头,其在潘家口水库每年入库水量中占93.4%,直接关系到京津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塞罕坝的冬天比较漫长,天气严寒,夏季不明显,春秋时节较短,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该区域的年平均气温为-1.5 ℃,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33.4 ℃、-43.3 ℃;平均年降水量460 mm,蒸气量1 388 mm;年平均无霜期60 d;年平均积雪天数为169 d。
1.1.2 森林资源概况
塞罕坝共有7 种植被类型、25 个群系,以华北落叶松为首的落叶针叶林,以落叶松、云杉、白桦等为针阔混合林主建群种,以山杨、桦木为首的落叶阔叶林是主要优势种。
塞罕坝机械森林总营业建筑面积达9.33 万hm2,其中林地建筑面积7.47 万hm2(人工林5.87 万hm2、次生林1.6 万hm2)。林地总蓄积量1 012 万m3,林地覆盖面80%,林地年均生长发育量为48.9 万m3。目前,塞罕坝原始森林仅有小部分属于成熟林,其余均在生长期。其中,近龄林为1.47 万hm2,最高比例达到45.37%,由此可见,塞罕坝林木资源近50%已接近成熟期林,而25.05%左右林木资源属于中幼龄林,即处于迅速生长阶段。
塞罕坝地处河北省围场县最北面,区域内既有高原又有丘陵,沙丘绵延,地势开阔,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易出现春旱、风多风大等气候状况,使作物生长期加长。生态环境极差,常出现狂风、沙暴、干燥、霜冻等自然灾难及其他灾害性气候。
塞罕坝西北部位于内蒙古草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克什克腾旗、多伦县接壤,其特点是水资源富饶,原始森林密集、野禽聚居等。而中西部地区属半固定沙丘沙化地带,植物覆盖面较低,土壤沙漠化比较严重[1]。
塞罕坝地区森林资源属于国家级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其地处温带草原地带—高原东部森林草原区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燕山山地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区交汇地带,一部分地区生物多样性尤其充足,另一部分生态境况又十分脆弱。因其异常的生态境况,景观板块纵横交错,生物多样性与森林植被分别被草原植被与荒漠沙地植被相互交错,庇护价值极大[2]。
塞罕坝地区东部、南部邻冀北山地林区,北靠内蒙古乌兰布统草原,西部是浑善达克沙地的东南边缘,有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带。塞罕坝森林资源保护区中的森林生物种群、草原生物种群与荒漠沙地生物种群批次交叉分布,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生物多样性与其他地区不同,保护价值巨大。
塞罕坝森林区以大片人工林场为依托,人工华北落叶松、樟子松纯林、天然桦树乔木林占绝对优势,总体上具有林龄较小、林分密度较高、林相单一、森林有害生物和火灾隐患大等特点,直接造成了大型动物的入性不良、物种多样性程度不高、生态稳定性较差等现状,使塞罕坝森林区今后生态演替更加不确定[3]。
1.4.1 生物多样性评议
塞罕坝系荒漠变森林的典范。目前,有藤本植被9 种,占总数量的1.5%;木本植物102 种,占总数量的16.5%;以草质植被为主的共有507 种,占植被体系总量的82.0%;中生植被445 种,占72.0%;早生花卉122 种,占19.7%;湿生植物或沼生植被有42 种,占6.8%。
物种多样性异彩纷呈。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范围内共有大型真菌类22 个科、51 个属、共79 个种;自生维管束植物有81 个科、303 个属、618 个变种,其中蕨类植物有6 个科、10 个属、16 个变种,裸子植物有2 个科、4 个属、10 个种,被子植物有73 个科、289 个属、592 种,被子植物双子叶纲植物有63 个科、227 个属、462 个种,单子叶纲植物纲有植物10 个科、62 个属、130 个种。
塞罕坝地区植物群系中含有20 种以上大科7 个,包罗1 319 种的较大科有8 个,包罗59 种的较小科有13 个,包罗24 种的小型科有25 个,仅有1 个种的科有28 个。
塞罕坝地区系表中包括10 个种及以上的大属共有6 个,包括59 个种的中型属,共有13 个,包括的24 个种以上的小属共有124 个,地区单种属共计有163 个,真单种属共6 个。
塞罕坝地区内陆生脊椎哺乳动物有261 个种(亚种),分属4 个纲、24 个目、6 个科、6 个属。两栖纲分为1 个目、3 个科、4 个属;爬行纲分为1 个目、3 个科、4 个属;鸟纲为17 个目、48 个科、117 个属,227 个种;哺乳动物纲为5 个目、12 个科、26 个种(亚种)。该区有水生脊椎动物5 个科、24 个属、32 个种。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内动物种类主要包括有中国林蛙、锥鸡、树尾鹦、黄眉柳尾鸳、朱雀、灰尾掠食鸟、赤尾伯劳、映山红、戴胜、山斑坞、红集、小白嘴鸦、寒鸦、银喉长尾山雀、柳眉长尾山莺、北朱雀、草原雕、花鼠、貂、马鹿、青羊、狍子、野猪等,以豹子为典型代表的温带山林哺乳动物群;有五趾跳鼠、小沙百灵、鹊鹦、黄羊、鹤鹑、草地黄鼠、艾融、蒙古兔、云雀等,以东北鼢鼠为典型代表的热带草地哺乳动物群;有红点锦蛇、鹤类、斑嘴鸭、白枕鹤、鸿雁、绿头鸭、无斑雨蛙、黄斑苇鹃、灰鹤、大天鹅、大麻鹃、苍鹭、赤麻鸭等,以白头鹤为典型代表的温带沼泽哺乳动物群。
自然保护区有昆虫12 个科、114 个属、660 个种,以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为主。
1.4.2 地带典范性评议
塞罕坝地区北部主要以草原为界,东部、南部两边是以森林为界限,西部以沙漠沙地为界限,是典型的森林与沙漠交叉带,其既具有河北北部山地森林普遍特点,又具有内蒙古草原景观面积。西部仍保持浑山达克南边缘半固态砂土自然特征。天然地域和动植物种群均呈现强烈地带性。
塞罕坝地区有较大面积的白桦林,代表了华北山地森林的特点,与其他优生林形成混交林。这些林分均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型植被,以落叶松为主,次生林次之。在开阔的浅谷与漫滩之间,分布有大型积原生性草甸,其是森林—草原交错区的一个典型代表[4]。
加大赛罕坝地区植物修复力度,该地区土壤丧失比较严重,有环境敏感的阳坡沙丘、沙区等,应采取综合措施,加速植物修复,增强森林节水能力,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效益。
政府应加大管理监测力度,推进塞罕坝地区的生态建设与发展。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科学研究,对其种群数目、年龄构造进行创新探索,以期为珍稀濒危物种的庇护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科学研究赛罕坝自然保护区时,要正视科研成果的真正转化。例如,设置气象、土壤水平、水文等方面的管理与监测系统,全面、系统观察生态、森林植被源及其他环境因素等;调研与考究森林植被遗传秩序,寻找人类治理活动在改变森林植被中的作用;对于沙土、裸山面积较广地带,为改善其生态环境、修复森林草原景观打好科学基础;构建病虫害防治网络体系以及完整的消防体制机制,加强对森林资源实行有效的治理与保护[5]。
为了促进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项目的发展,必须加强塞罕坝地区的政府构建能力,完善相关单位内部职能组织,建设扩大巡逻队伍以及注重康养学专业研究等。
在赛罕坝地区,传统林业管理方法应逐步转变,同时应构建现代化的科学治理体系和有效的治理方式。以资源保护治理制度内容的改革为主线,科学规范和制定资源治理制度与行政管理制度,促进塞罕坝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赛罕坝地区日常事宜应规范标准化,创建一套立竿见影的保护治理体系。赛罕坝地区应该以现有赛罕坝自然环境保护管理局、环境庇护治理区、环境庇护治理站三级保护管理机制为基石,继续完善好各种规章制度与体系建设。加强内部相关人员业务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工作团队的环境治理业务品质与水准[6-7]。
进入赛罕坝地区,公共和教化行动选用向社区居民问好的方式进行,同时宣扬科学知识、环境治理以及自然保护方面知识等。使地区居民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与方针政策,并熟悉保护自然环境根本知识,进一步让居民知晓自己和天然塞罕坝地区之间的关系,同时营造“我和天然的塞罕坝地区是兄弟”的情感氛围,让赛罕坝地区居民自觉地加入到保护自然环境行列[8-9]。
首先,在资金方面,塞罕坝地区应该积极争取资金经费列入地方公共支出预算;科学研究上,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治理经验,请有关专家到赛罕坝地区讲学并调研,提升塞罕坝地区科学技术管理水平[10]。
其次,壮大公众力量,制订相应的政策,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塞罕坝地区的建设,提高社会各界的参与度。同时,创新思维,通过不同的路径募集资金,构建“投资人和获益人都有”的利益共享与发展模式。布署国际投资治理机制,全面吸收社会各个方面的投资,其中包括国际融资,从而缓解建设资金不足、旅游产品开发不理想等现状,为共同开发与管理体制改革铺平道路[11]。
再次,科学合理运用好有限资金资源,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费有偿使用与支付制度。对从事塞罕坝业务的相关受益单位、部门或者个人,应当依法征收资源保护相应费用。
最后,创新发展塞罕坝地区多种形式经济,遵循“谁护谁发,谁毁谁复,谁用谁赔”的原则,以塞罕坝地区环境资源健康持续发展为重,通过建设许可证结合有偿使用及回收制度,开发利用水域,从各种渠道发挥资源经济价值。
赛罕坝地区生态资源在保护环境、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一定要加大对塞罕坝地区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文章通过分析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全面探讨了塞罕坝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塞罕坝地区的保护力度、建立完整的治理机制、加强宣扬教育、开展对外资金技术的交流与合作4 种措施,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塞罕坝地区生态资源,使其生态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以实现塞罕坝地区生态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