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内涵、现实价值与实现路径

2023-03-22 02:25王德俊
山西农经 2023年1期
关键词:产业链主体融合

□王德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上海 201620)

1 “三农”问题与农村产业融合的提出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1]。我国“三农”问题仍存在,“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不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尚未建立。赵海(2015)[2]认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大而不强,当前农业生产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农业产业链短,生产前后相关联弱,生产加工销售脱节,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供给需求结构不匹配。与此同时,产中环节收益与产后环节收益脱节,农民谈判地位低,处于价值链末端,既无法保证获得全部的生产环节收益,也无法保证共享加工流通环节增值收益。

第二,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严重,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无论是就业机会、公共服务资源还是生活环境等方面都与城市存在差距,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留在乡村的农民老龄化严重。

第三,农民工资低,收入上升难。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城市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进城务工人员从事的多为低技能劳动密集型行业,可替代性强且存在代际传递,工资上升存在瓶颈。留在农村的部分农民碍于自身知识水平较低,对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认知有限,从事的农业生产多为个别小规模家庭经营,农业收益回报低。

“三农”问题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产生的,温铁军(2009)[3]将其归结为因人口膨胀而资源短缺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在工业化进程中,中国农业没有跟上现代化步伐,成为工业、城市发展的资源提供者,农业发展依附工业、城市发展,产生了农村凋敝、农业落后、农民贫穷等问题。蔡昉和杨涛(2000)[4]认为,改革开放前,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配合“三套马车”——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制度,转移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发展工业和城市。改革开放后国际大循环战略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廉价劳动力,为承接西方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劳动力资源,以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的方式加入经济全球化,相应带来“低端锁定”和企业利润压力,这种压力又转移到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进城务工人员身上,出现了“血汗工厂”。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农业、农民多以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出现,大量农村的资源、劳动力、资金等进入城市,加快工业化的步伐,但是农村本身的产业体系建立较为落后,农村没有系统完善的“造血”体系,只有向外部“输血”,成为“三农”问题的推手。

党和国家认识到农业工业化、现代化的必要性,以及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村产业融合,2016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融合类型、主体、利益联结、渠道、推进机制五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之后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到农村产业融合。2018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确定目标任务是2020 年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确立,到2035 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立农业现代化体系的可行方案,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2 农村产业融合内涵

当前,关于农村产业融合没有统一的官方解释,不同学者切入视角不同,从不同角度给出各自的定义。多数学者普遍认同农村产业融合属于产业融合范围,不少学者从产业融合出发认识和定义农村产业融合。有的学者联系日本6 次产业化理论理解和认识农村产业融合,有的学者综合农村产业融合从不同维度进行综合阐释。江泽林(2021)[5]结合融合目的、融合手段、融合基础、融合途径等方面解释农村产业融合。综合当前学者关于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定义可发现融合范围、融合主体、联结机制、融合类型、融合目标等是农村产业融合探讨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产业融合范围

农村产业融合又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实现农业和第二、第三产业间的融合。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农村产业融合可看作由产业链的互动关系形成,产业关联是融合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和农业相融合的产业本身与农业存在某种产业关联。

2.2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农村产业融合涉及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点。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是指农村产业融合形成过程中涉及的主体。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主体可分为以下几类,即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和其他组织。农户是农村产业融合最基本的参与者,当前我国农业以普通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带动农民增收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目标之一,农户是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其生产存在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等特点,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动力。政府发挥支撑作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各参与主体的基本利益,设置激励机制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等。其他经济组织还有供销合作社、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可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基本综合服务。

2.3 农村产业融合联结机制

利益联结机制是指农村产业融合的参与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的利益关系。各主体之所以共同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形成,是因为其存在相关利益关系,利益最大化是各主体的共同追求。利益联结机制将各主体相连接,农村产业融合的形成与其息息相关,能否形成健全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产业融合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可推动各参与主体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激发各主体的能动性,例如合作社一体化、订单合同、土地资金技术入股等形式。

2.4 农村产业融合类型

根据农村产业融合的方式,通常将农村产业融合分为3 类,即纵向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横向多功能拓展型融合以及技术渗透型融合。

产业经济学认为,同一产业存在产业链、价值链关系,农业产业链包括农业生产资料提供、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环节。随着分工的细化,这些产业链环节会增多,专业化增强,形成不同专业化模块。改变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关系,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动态变化,会带来农业产业链以农产品生产为基础的上下游延伸,在此过程中农产品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加强联系,深化农产品加工,发展产加销一体化,成为纵向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其他产业也存在产业链,其他产业链与农业产业链相互作用,促使产业边界消解,以及不同产业的产业内分工和产业间分工的动态变化,使得农业功能拓展,成为横向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技术渗透型融合是高新技术产业链和农业产业链互动形成的。生物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工业技术等渗入农业领域,带来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条件等变化,成为技术渗透型融合。

2.5 农村产业融合目标

农村产业融合的成果最终要落实到“三农”,做到真正惠及“三农”,改善“三农”问题。通过整合农村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利用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挖掘农村经济增长点,促进生产经营主体分工协作,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各生产环节的收益,让更多利益流向农业、农村、农民,实现农业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农民收入提升、美丽乡村现代化发展。

文章将农村产业融合内涵归结为农业产业链以及与农业存在关联的产业链上,各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利益联结机制相连接,在内外力的作用下,分工协作关系发生动态变化,使得农业产业链深化或与其他产业链交叉融合,整合农业农村生产要素,最终形成产业新业态,实现农业产业体系形成、农民收入提升以及农村现代化发展。

3 农村产业融合的现实价值

3.1 推动农业现代化体系建立

农村产业融合是促进产业兴旺的动力。建立现代化农业体系,需要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经营,需要大量具有活力的生产要素在农村领域组合搭配。农村产业融合通过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拓展农业功能、融入高新技术等方式,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吸引人才、资金、技术回流农村,挖掘要素经济增长点,在农村范围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要素集聚,为产业发展创造动力。

3.2 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一般来讲,农民收入可分为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传统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存在生产环节前后分离,产中环节收益与产后环节收益脱节,农民谈判地位低,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增值收益有限,大量利润流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问题。农村产业融合纵向及横向扩大了农产品增值空间,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联系,通过深加工、品牌化经营等方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水平。

长期以来,城市产业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一方面,提升了农民工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国际大循环战略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使得本土企业利润受到挤压,遇到冲击最先受到压力伤害的是进城务工人员,他们的工资收入是农村家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农村产业融合通过纵向延伸以及横向拓展,完善农业生产体系,带动周边产业集聚和发展,创新产业形态和产业模式,激发经济活力,在农村创造了更多第二、第三产业高收入岗位。相比进城务工,农民就地就业节约了转移成本和生活成本,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农村产业融合要求土地规模化经营,需将农户手中零碎土地通过流转实现综合集中利用,促进土地增值。除了直接流转外,部分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共享融合利益,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财产性收入。

3.3 改善农村“空心化”问题

解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需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且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年人、妇女、儿童。同时,资金、资源等被吸入城市,缺少具有活力的生产要素,造成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以及农村的凋敝。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创造出更多有前途的就业岗位,将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在农业,提高了农业产业投资回报率,吸引人才、资金、技术回流农村,改善了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

4 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路径

4.1 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型农村产业融合

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是农村产业融合关注度较高的融合类型,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发展旅游业,应因地制宜发展纵向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横向多功能拓展型融合和技术渗透型融合,创新农业产业融合模式。

4.2 通过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水平夯实基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引领者。推动农村产业融合,需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发展水平。加强农户教育培训投入,引导农民转型。扶持具有品牌效应和综合实力的龙头企业,鼓励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多元农业经营主体。

4.3 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供保障

设置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共享增值收益,综合利用保底分红,按股分红,保证农民收入。推动合作社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内部化。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形式,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形成稳定的契约关系。加强合同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意识,保证生产合作依法依规,维护参与者合法权益。

4.4 通过促进多种要素流动激发活力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因地制宜设置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回流农村。向农村倾斜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教育资源与城市对接。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鼓励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返乡创业,鼓励企业优先雇佣本地农村居民。完善农户承包地和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鼓励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完善传统金融系统,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完善引资政策,引导在合理范围内的工商资本下乡。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增强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电力、物流、网络等建设,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交流中心,为生产要素流动提供条件,保证生产生活顺利有效进行。

4.5 通过推动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设立国家重点项目,鼓励和农业产业链中各环节有关的技术研发攻关。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对农产品进行宣传、销售。研发冷链技术,减少农产业运输消耗。研发低成本、高效率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延长农产品保鲜时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击侵权行为。对农业机械采购发放补贴,以需求推动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状况的农业机械设备研发。

猜你喜欢
产业链主体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筑牢产业链安全
融合菜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融合》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