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蕊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乡村振兴是党和政府制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对于促进高质量发展、加速绿色增长、实现民族振兴、美化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种独特而利好的背景下培育和发展郑州市旅游特色小镇是顺势之举、适时而为、大有前途。在国家政策等层面的支持下,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将突破原来的局限与模式,实现新的升级与创新,就业的支撑和城镇化的引擎,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点。郑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的速度较快,成果丰硕,但也明显存在一些问题。只有真正做好培育与发展工作,郑州市旅游特色小镇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发展,整体步入标准化发展轨道。
近年来,郑州市出台多个文件支持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郑州市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表明,郑州市是国际性大都市并且具有航空港实验区的优势,城镇化建设先搞试点再逐步推开,必然会具有“点多、线长、面宽”的特点。
此外,建设郑州市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必须紧紧围绕“中原独特魅力,田园风情小镇”开展,突出特色小镇“特色明显、体制灵活、人文气息浓、生态环境美”的特点。
近些年,郑州市周边小镇利用文化旅游方面的众多资源,充分发展农耕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以及发挥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的特点,有机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当地旅游业全面深入融合文化资源。
例如,巩义市河洛镇依托黄河和洛河清浊二水激荡与交融形成的太极奇观,依靠相关神话传说,建设特色鲜明的神话旅游小镇;登封市依托着少林文化和少林功夫,并充分挖掘、吸收《少林寺》这部电影及相关插曲带来的轰动效应,建设少林功夫体验旅游小镇;中牟县利用绿博园和建业电影文化小镇,建设休闲旅游小镇,这些小镇都各具个性,百花齐放。
建设特色小镇应与历史文化有机结合、深度融合,不仅能形成小镇的特色优势,而且能很好地继承、发展、保护郑州市形成的宝贵遗产,让郑州市久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光发热,让许多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传说和遗迹充分发挥其教化作用和独特价值。历史永远都不该忘记,一定要强化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特性,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脉不能断,文化精神不能丢,文化价值不能灭。
例如,三英战吕布、岳飞大败金兀术、楚河汉界等,在汜河镇及广武镇建设历史文化特色小镇。
建设乡村旅游特色小镇需要拥有“互联网+”思维,放到资讯发达的社会现实中去谋划,需要有“综合型”的定位,实现各方面的深度融合,包括文化创意、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农业开发等,充分发挥互联网对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例如,在郑东新区的圃田乡结合列子故里等历史传说和文化逸事,依托周边信息文化产业和制造业优势,建设具有列子文化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小镇。
2.1.1 建设落后
对比以前的小镇建设成就,郑州市在特色乡村旅游小镇建设中成绩一般,表现在上榜数量较少。截至2017 年中旬,在有关部委公布的两批中国特色小镇的448 个名单中,郑州市只有1 个镇入选。而同样在2017 年,郑州市有10 个镇入选全国重点镇。在我国历史文化名镇、美丽宜居小镇等评选中,郑州市有较多的入选名额。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郑州市特色小镇建设可挖掘和发挥优势,与全国特色小镇相比,总体上郑州市特色小镇落后,因此必须在数和量上同时取得突破、提升,较为迅速地改变目前落后状况。
2.1.2 宣传不足
总体来说,建设郑州市乡村旅游特色小镇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实际上郑州市特色小镇建设也不是没有亮点和特色,也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但郑州市乡村旅游特色小镇没有在全国打造出一张亮丽的“郑州市特色小镇”名片,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建设特色乡村旅游小镇的宣传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特色小镇的发展。“酒香也怕巷子深”,郑州市应加大旅游特色小镇的宣传力度,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以及利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宣传郑州市特色小镇,提高郑州市特色乡村旅游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当地特色与形象。
2.1.3 缺乏统一规划
郑州市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出台了相关建设规划,其中郑东新区、郑州市经济开放区、新郑市以及荥阳市等都纷纷制订了建设规划,但是这些区域规划的特色小镇建设仅有17 个。首先,从数量上与我国其他地市存在差距,例如,广州计划创建30 个市级以上特色小镇,杭州提出要建设100 多个特色小镇。其次,建设郑州市特色小镇缺乏统一的布局和规划,没有系统考虑郑州市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没有科学整合郑州市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的资源,没有充分发挥郑州特色小镇的巨大潜能,因此郑州市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状态较差。
2.2.1 闯劲不足
建设特色小镇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可以直接使用的经验和方法不多,需要在没有路的地方踏出一条路来。如果没有足够的担当,没有足够的闯劲,没有敢于失败的勇气,就会减缓特色小镇的建设进程。有闯劲不等于蛮干,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创造,考虑可行性,这一切无疑对特色小镇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2 重视程度不够
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有着整体、长期、科学的发展规划,承担着较重的发展任务。建设特色小镇虽然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写进了发展规划中,但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还没有被摆到核心位置。因此今后要增强指导性、精准性的意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较大范围地开展此项工作。
2.2.3 历史文化资源没有被充分发掘
特色小镇建设与历史文化密不可分,在一定程度上独特的历史文化是特色小镇的根基和灵魂。郑州市历史文化悠久,但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历史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不足、历史文化与当今社会的发展没有有机结合、历史文化的内涵需要进一步丰富完善。
3.1.1 组织模式
在建设特色小镇时各方参与者关系构成所呈现的具体方式就是组织模式。组织模式具有基础性地位,其是特色小镇建设与培育的载体,因此组织模式应科学、合理、有效。具体来讲,各级政府起着把控方向与组织实施的作用,企业和相关机构是发展市场的主体,当地居民是主要劳动力来源,旅游者是消费群体,因此各方需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3.1.2 产业模式
没有产业,建设特色小镇就缺乏强劲的生命力,也没有发展后劲。产业的培育要在“特色”上做文章,有特色才能有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发挥自身优势,才有长远的发展,才能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这就要求特色小镇在定位产业模式时要有整体的安排,明确发展思路。特色小镇建设应始终不忘乡村振兴,使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条有效路径。
3.1.3 运行模式
运行模式是特色小镇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具体方式。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因此,特色小镇在运行中要充分运用好政策扶持、管理创新等政策和手段,重视人才、环境等因素,使自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特色小镇在发展中要积极培育增长点,聚集和优化各种要素,形成核心竞争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1]。
3.2.1 以点带面
优先发展带动整体发展。特色小镇建设不可能一开始就面面俱到,因此要扬长避短,抓住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发挥“点”的带动、示范、推动作用。如果一开始就搞的面面俱到,不仅难度较大,也不利于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要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特色小镇建设特点,真正找准这个“点”。
3.2.2 打造旅游产业链
打造旅游产业链大大提升了特色小镇的生命力,须进一步夯实特色小镇发展的根基。打造旅游产业链条拓展了特色小镇的发展空间,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打造旅游产业链实际上是将乡村旅游特色小镇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单元融入到整体旅游产业链培育工作中,并不需要其自主培育,需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更好地发挥特色小镇的“部分”功能[2]。
3.2.3 特色小镇之间的合作要到位
特色小镇之间是相互促进、补充、协同发展的关系。特色小镇之间可以交流经验、流通要素、互补人才、相互支持,实现合作共赢。
特色小镇之间合作有利于发现问题和风险,提升自身消除“隐患”的能力,强化抵抗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相互配合有利于发挥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进一步提升特色小镇的整体竞争优势。
特色小镇应在“小”字上下工夫,充分发挥“小”的优势,不搞面面俱到而是使自身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特色,紧紧围绕自身天然具有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优势,做强做优。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做好定位和规划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4.1.1 做好调查研究
市场调研要由专业的队伍来做,提高调研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调研要有针对性,要充分、细致,为准确定位和规划夯实基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多听一些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不同见解,尤其是多听有本事、有经验、有思想的人才意见,不搞“一言堂”。
4.1.2 做好协同配合
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智慧胜一人。前期的调查研究就是集思广益的过程,在具体规划的过程中要有效协调各个方面。政府部门、投资方、经营者、民间团体等都要发挥各自优势,多补台、多捧场、多建言献策,才能使定位和规划落到实处。旅游特色小镇应在特色鲜明、规划合理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考虑当前发展,又为将来的升级改造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旅游特色小镇应当具有特色产品和拳头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旅游特色小镇的市场竞争力。特色产品必须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色,紧紧围绕“自身特色”和“顾客需求”开发产品,不能是盲目、随意的,尤其要挖掘、满足消费者的历史文化需求。特色产品要坚持“以质取胜”,杜绝“以量取胜”,同时要不断完善和转型升级产品。要将特色产品和整个特色小镇的发展挂钩,让产品的品牌效应为特色小镇的整体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特色产品应是小镇独特的资源和禀赋的载体,是特色小镇展示形象的又一张名片。
从理论上说,市场经济应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实际情况看,发挥市场的巨大潜力才能使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有动力、有后劲、可持续性强。这不仅是实践已经证明了的事实,也是吸收与借鉴其他地方的教训。行政手段等在前期建设旅游特色小镇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市场秩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场机制不可或缺。市场机制是市场高效运行、发展的重要保障,特色小镇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要认识并落实好这一理念。特色小镇的运行模式、产品营销、人才流动、品牌推广等都依赖于完善、有效的市场机制。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对于其明显的或潜在的弊端应该有意识地消除,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正能量。开放、包容的市场,使得旅游特色小镇能不断学习外界先进经验,利用外界资源,促进自身发展[3]。
培育和发展郑州市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乡村发展,是为了找到一条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是为普通老百姓找到一条可持续、高质量的就业创业道路。只有牢牢把握这一点,才能做到不忘初心,才能明白发展特色小镇依靠谁、为了谁。特色小镇需要多方参与,多方共赢,同时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合理平衡各方利益。各方利益包括政府的财政收入、投资方的投资回报、当地居民的实际收益。在平衡利益的过程中既要兼顾各方利益,又要牢牢瞄准“乡村振兴”这一目标,切实保护好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只有如此,特色小镇的培育与发展才有厚实的根基[4]。
新冠肺炎疫情为世界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发展是主流,这种趋势和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的。郑州市旅游特色小镇的特色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信息时代要求拥有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在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全球眼光。特色小镇的特色定位、组织结构与模式、管理手段与技术以及市场开发与开拓等都应坚持“拿来主义”,拥有学习心态,好的东西都可以为我所用,吸取精华,弃其糟粕,创造性地转化和利用,切合实际地吸收营养。特色小镇具有明显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能在全球市场上大放异彩[5]。
乡村特色小镇是沟通乡村和城市的一座桥梁,一头连接着历史,一头连接着未来。乡村振兴的大好契机为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其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建设乡村特色小镇探索出了一条继承、保护、发展传统历史和文化有价值的新道路。郑州市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丰富实践,必将成为郑州市的靓丽名片,将为中原崛起和出彩提供郑州市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