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晟
陶行知先生是近代教育的灯塔,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陶先生的道德教育、创造教育、生活教育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在家国视域下创新历史课堂,可以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道德教育与家国视域下新课堂的结合
陶行知先生十分看重学生的道德教育,他曾经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本领和学问,也无甚用处。”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中,虽然也强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但往往缺乏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使情感培养流于形式。究其根本,就是课本上所强调的情感与学生的具体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使学生很难对其感同身受。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八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时,或用PPT,或用视频资料展示日军侵华的暴行。虽然学生会愤怒于日军的暴行,但很难对受难者感同身受。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先展示民国时期南通的一些街景,将其与今天的南通进行对比。随着课堂的展开,学生迅速进入了情境,认识到历史并不是一串串冰冷的文字,而是确确实实发生过的事情。孟子有云:“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每一个人出生就带有朴素的情感,这些情感是所有情感的基础。爱国之人,必爱其家;爱家之人,必爱其人。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育的难点。教育如喂鸡,你要拿着一把米,强行地喂鸡吃下去,鸡肯定是什么都不吃的;你要是把米撒到地上,鸡一会儿就自己来吃了。我们要进行的道德教育也不能一味地强行灌输,要能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自发形成情感。
二、创造教育与家国视域下新课堂的结合
新课改指出,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才是教学的重要方式。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对前两者践行很好,但对于动手实践却不够重视。那如何将创造教育与新的历史课堂相结合呢?笔者认为需要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本土家乡视角。
历史课本中的经济内容是教学难点,距离学生较远,又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识记困难。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也尝试过结合动手实践,比如讲授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时,让学生动手尝试印刷纸张,体会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的不同。可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学生印刷的步骤混乱,效果较差,且有部分学生利用工具打闹,破坏课堂秩序。这节课的预期目标无疑是没有达成的。
笔者在观看过这节课堂后,反思这位老师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笔者在讲授统编版历史八上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时,向学校申请参观张謇大生纱厂旧址,由专业人士来讲解纱厂工作的流程,并进行简单的纺纱培训。在目睹和实践以后,学生对于手工业有了切身体会,也了解了人民群众工作的辛劳。学生还知道了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使人民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在此时进一步引导:为什么张謇放着官不做,要回家鄉创办实业呢?同学们经过激烈讨论后,得到答案:“实业救国”。
三、生活教育与家国视域下新课堂的结合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在以往的教学中,历史学科与生活的结合不甚密切,而在家国视域下,生活教育可以和课堂有更好的融合。
例如,统编版历史七下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关于人口增长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上课之前,先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了解本地人口的变化情况。正式上课时,引用文献资料,给出清朝人口增长出现的社会变化,让学生将其与自己搜集的信息对比,提问学生:在清朝,人口增长会增加朝廷收入,那现在人口流入会对南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呢?同时,人口过度增长,造成了清朝水土流失,社会压力增大,那么,南通增加的人口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有没有造成什么影响?最后,让学生自主讨论,总结答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更加考查学生的分析、总结和思维能力。通常中考试卷最后一题是启示题,然而从数据分析来看,学生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历史学习的目的就是以史为鉴,历史课堂如果脱离生活,学生自然无法应对新颖的启示题。新的历史课堂,不仅要在大的方面发散学生的思维,也要在细微处关注学生的生活。从小到大,自家到国,一步步地推动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