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的疗效比较及回顾性研究

2023-03-21 10:06:32徐记忠王飞云朱杰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2期
关键词:钝性断指手指

徐记忠,王飞云,朱杰

(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创伤显微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

手指钝性离断伤属临床常见手指损伤类病症,多是由于机械切割、交通事故、重力挤压等因素所致。手指结构较为特殊,具有血管、神经分布广泛等特点,修复难度高,离断后若未获得及时、有效治疗,可造成手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1-3]。断指再植术为临床治疗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常用治疗术式,可有效促进断指手功能恢复,但对机体损伤大,手术成功率低[4]。近年来,随医疗技术进步、医疗器械发展,显微外科技术凭借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现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5-6]。研究指出,应用显微再植术治疗手指钝性离断伤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7]。另有研究指出,手术以及本身创伤均可引发机体应激反应,引起机体代偿性改变[8]。但应用上述哪种术式治疗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更小,研究尚未见报道。基于此,本研究收集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60例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旨在从手术成功率、应激反应等层面对比上述两种术式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60例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成A组(n=30)、B组(n=30)。其中A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2~56岁,平均(39.28±5.35)岁;致伤原因:切割17例,挤压10例,车祸2例,其他1例;手指离断至手术时间30~302 min,平均手指离断至手术时间(168.71±23.54)min;损伤指别:拇指6例,食指7例,无名指3例,中指7例,小指7例。B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57岁,平均(38.32±5.46)岁;致伤原因:切割15例,挤压12例,车祸1例,其他2例;手指离断至手术时间26~298 min,平均手指离断至手术时间(164.53±22.66)min;损伤指别:拇指8例,食指5例,无名指4例,中指6例,小指7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例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单指离断伤;离断手指完整;凝血功能正常;断面出血,疼痛,可见损伤部位骨;血管、神经未抽出;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生命体征不平稳;严重恶性肿瘤及器质性病症;过敏体质;血液系统病症;自身免疫性病症;既往手术治疗史。

1.3 方法

1.3.1 B组 接受传统断指再植术治疗,局麻,清创,行骨折内固定,融合关节,肌腱以尼龙线缝合,吻合指神经、静动脉,缝合皮肤,包扎。

1.3.2 A组 接受显微再植术治疗。①清创:肌注罂粟碱(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246)30 mg,静注右旋糖酐(上海长征富民金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786)500 mL,臂丛神经阻滞,上止血带(患肢上臂),显微镜下清除创面异物,标记损伤部位神经及血管;②重建骨性支架:针对非关节离断者,少量切除骨质(骨折断端),避免损伤神经及血管,取适宜钢丝、克氏针、髓内针予以固定;针对关节离断者,保留关节面,减少损伤;③修复肌腱及关节韧带:吻合关节韧带、腱侧束、肌腱,减小血管张;④吻合血管:以断端喷血、动脉搏动为依据,探查动脉血管,若不易探查,则适当松解止血带,游离动脉血管并修整,恢复动脉弹性,吻合后保证其供血可抵达远端,避免血管危象产生;针对血管缺少>1.5 cm者,行动脉血管移植术;针对管腔过细(直径)或吻合条件不足、难以探查远端断指动脉者,则吻合近端动脉及远端静脉。取指背静脉,针对静脉受损严重者,吻合指腹静脉;⑤指神经修复:无张力缝合神经外膜及束膜。术后两组均行解痉、抗感染、抗凝、止痛等治疗。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术后恢复指标,包括断指指甲长度、两点辨别觉、远端指尖活动度。②两组手术成功率,组织成活,骨性连接良好,运动及感觉功能复常为完全成活;部分组织成活,运动及感觉功能基本恢复为部分成活;未及上述标准为手术失败;部分成活、完全成活计入手术成功率。③两组再植手指功能优良率,自工作能力、外观、运动、感觉功能4个层面评估,每项总分4分,总得分>12分为优,总得分9~12分为良,总得分5~8分为可,总得分<5分为差;优、良计入优良率。④两组术前、术后1 d、3 d凝血功能指标[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 1α(6-keto-PGF1α)、内皮素-1(ET-1)]水平,取静脉血3 mL,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r=10 cm),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⑤两组术前、术后1 d、3 d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Cor)、丙二醛(MDA)]水平,ELISA测定。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A组断指指甲长度较B组长,两点辨别觉较B组短,远端指尖活动度较B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n=30,±s)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n=30,±s)

组别A组B组t值P值断指指甲长度/mm 14.77±1.56 11.16±1.22 9.984<0.001两点辨别觉/mm 5.01±0.76 7.52±0.97 11.157<0.001远端指尖活动度/°72.62±8.81 53.74±6.26 9.568<0.001

2.2 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

A组手术成功率96.67%与B组76.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06,P=0.058),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 [n=30, n(%)]

2.3 两组再植手指功能优良率比较

A组再植手指功能优良率93.33%较B组7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20),见表 3。

表3 两组再植手指功能优良率比较 [n=30, n(%)]

2.4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两组术后1 d、3 d血清TXB2、ET-1水平较术前升高,血清6-keto-PGF1α水平较术前降低,A组血清TXB2、ET-1水平较B组低,血清6-keto-PGF1α水平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术前、术后1 d、3 d凝血功能比较(n=30,±s)

表4 两组术前、术后1 d、3 d凝血功能比较(n=30,±s)

注:†与同组术前对比,P<0.05。

images/BZ_114_237_1283_398_1495.pngimages/BZ_114_398_1283_636_1495.pngimages/BZ_114_636_1283_965_1495.pngimages/BZ_114_965_1283_1192_1495.png组别术前TXB2/(ng/L)6-keto-PGF1α/(ng/L)ET-1/(μg/L)术后1 dimages/BZ_114_237_1549_398_1761.png术后3 dimages/BZ_114_398_1549_636_1761.pngimages/BZ_114_636_1549_965_1761.pngimages/BZ_114_965_1549_1192_1761.pngimages/BZ_114_237_1814_398_2027.pngimages/BZ_114_398_1814_636_2027.pngimages/BZ_114_636_1814_965_2027.pngimages/BZ_114_965_1814_1192_2027.png

2.5 两组应激指标比较

两组术后1 d、3 d血清SOD水平较术前降低,血清MDA、Cor水平较术前升高,A组血清SOD水平较B组高,血清MDA、Cor水平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术前、术后1 d、3 d应激指标比较(n=30,±s)

表5 两组术前、术后1 d、3 d应激指标比较(n=30,±s)

注:†与同组术前对比,P<0.05。

images/BZ_114_237_2415_427_2627.pngimages/BZ_114_427_2415_682_2627.pngimages/BZ_114_682_2415_937_2627.pngimages/BZ_114_937_2415_1192_2627.png组别术前SOD(u/mL)Cor(μg/L)MDA(μmol/L)术后1 dimages/BZ_114_237_2680_427_2893.png术后3 dimages/BZ_114_427_2680_682_2893.pngimages/BZ_114_682_2680_937_2893.pngimages/BZ_114_937_2680_1192_2893.pngimages/BZ_114_237_2946_427_3159.pngimages/BZ_114_427_2946_682_3159.pngimages/BZ_114_682_2946_937_3159.pngimages/BZ_114_937_2946_1192_3159.png

3 讨论

近年来,随我国交通、工业等水平迅速发展,手指钝性离断伤发生率呈逐年攀升态势,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极大负面影响[9-10]。

临床针对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主要通过手术方式治疗,常用术式如断指再植术,可有效改善患者手功能,但手术创伤大,易对创面血运造成影响,当断指处于长时间缺血状态时,极易致使组织坏死程度加重,影响手术成功率。近年来,显微外科技术现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断指再植手术中,且取得满意效果[11]。显微再植术是在显微镜辅助下完成软组织清创、吻合血管、骨性支架重建、修复肌腱、韧带及神经等操作,每个操作均是手术成功关键,在显微镜引导下,可将直径最短(0.2 mm)细小血管术野放大,再实施吻合,有助于保护断端周围血供,同时还有助于将神经精准对合、肌腱修复,提升手术操作精细化程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本研究数据中,A组手术成功率96.67%与B组76.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仅1例手术失败,B组7例手术失败,对比无差异原因可能与本研究选例较少有关,另外,A组断指指甲长度较B组长,两点辨别觉较B组短,远端指尖活动度较B组大,再植手指功能优良率93.33%较B组70.00%高(P<0.05),说明应用显微再植术治疗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更有助于优化术后恢复指标,提高再植手指功能。

相关研究指出,手术创伤可对机体血运障碍产生一定程度影响,致使循环血量丢失,同时还可加重机体应激反应,使机体长时间处于分解消耗状态,从而影响患者术后身体恢复[12]。TXB2为调节机体凝血功能分子,6-keto-PGF1α是TXB2代谢产物,其表达可反映机体凝血状态;ET-1属强烈缩血管活性因子,当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时,可致使ET-1大量释放,刺激肾素激活,加剧机体应激反应[13]。Cor、ACTH、SOD 为临床评估机体应激反应常用指标,通过检测其水平,可掌握机体应激程度[14]。本研究数据中,A组术后血清TXB2、MDA、Cor、ET-1水平较 B组低,血清6-keto-PGF1α、SOD水平较B组高(P<0.05),由此客观证实,应用显微再植术治疗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对机体应激及凝血功能影响更小。笔者分析认为,这可能与该术式是在显微镜引导下完成肌腱、神经修复、血管吻合等操作有关,从而避免对机体造成不必要损伤,保护周围血供,减轻对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降低对机体凝血功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综上,应用显微再植术治疗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可进一步提升手术成功率,提高再植手指功能,优化术后恢复指标,同时对机体应激及凝血功能影响更小。

猜你喜欢
钝性断指手指
手指背侧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
显微再植术在手指钝性离断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手指操
急诊超声对钝性腹部创伤内脏破裂出血的诊断与研究
钝性外力作用致四肢长骨干骨折99例分析
法医学杂志(2015年4期)2016-01-06 12:36:36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断指再植十年进展
笔穿手指
少年科学(2015年8期)2015-08-13 22:13:01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