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流
(广州新华学院体育系 广东广州 5105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幼儿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对象,正处于个体性格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与接纳性,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有助于幼儿建立长期、稳定的道德观念。
仪式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着人文风俗、道德文化的精神依托,有着“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它装饰生活,拓展生活,并作为一种生活功能而为个人和社会所需。在幼儿园的场域中,通过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进行象征性、表现性和文化规定性的仪式互动,能够积极促进幼儿的生命成长和个体发展。
体育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幼儿身心发展、个体社会性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幼儿自制、克己、独立、忠信、合作、服从等高尚道德行为的习得,对于幼儿而言,体育游戏的价值不可替代[1]。仪式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通过一系列具有象征性的、承载着文化传统的程序或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教育对象直接体验并接受价值理念的过程[2]。该研究中的体育仪式教育是指,在幼儿(3~6岁)教育这一特定的时期,结合幼儿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专门设计和开展的以体育游戏为基础的,蕴含对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一体的规范化体育仪式活动。
德育知识具有“非确定性”和“非唯一性”特征,这种知识的不确定性明确了德育知识的“训练性”,而非“教学性”[3]。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完全性和不稳定性又决定了其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性”特质,因此,幼儿获得德育知识的前提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教导”,而是生活实践意义上的“训练”,体育仪式教育则有效解决了幼儿德育对“实践训练”的根本要求。
由于幼儿阶段心理、生理发展的不完全性,其知识、经验、能力、体力都存在局限,因此体育仪式教育的内涵、内容与载体具有年龄段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应用范围和发挥作用的方式,该研究将体育仪式教育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竞赛型仪式教育是指竞争比赛类的仪式活动,包括亲子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球类趣味比赛等。3 岁前幼儿的游戏形式一般为单独游戏状态,3岁后幼儿开始有意愿主动去从事集体性的协同游戏和合作游戏,并出现了竞争意识[4],这为竞争型仪式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前提。这类体育仪式活动以其美德教义、拼搏意蕴,为幼儿的团队精神与规则意识的提高创造了精神载体。
娱乐型仪式教育是指娱乐联谊类的仪式活动,包括音乐舞会、儿童节庆祝会等。轻松欢快的活动氛围具有强烈的互动性和娱乐性,能够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帮助幼儿表达自己与理解他人,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类仪式活动以其丰富的形式内容,实现了艺术启蒙与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体验型仪式教育即角色转换类仪式活动,包括幼儿体验、扮演各类社会角色的实践活动和游戏。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探索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行为,演绎出他们所理解的人物生活与情感。体验型仪式教育帮助幼儿探索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培养幼儿同理心与感受力的重要途径。
体育仪式教育作为幼儿阶段最直接、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具有不可或缺的唯一性,在继承传统文化、培养健康人格,规范言行举止,提高意志品质方面具有显著价值。
仪式教育源于古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逐渐形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脉络。现代仪式与礼仪是民族与历史传承的文化延续,具有传统文化的沉淀与表达[5],体育仪式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传统文化与礼仪,可以让幼儿在仪式活动中感受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在体育仪式活动中将“仁、义、礼、智、信”等价值理念内化于心,达到涵养道德的功效。仪式的价值并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它们所象征的文化。每当它们被反复使用时,都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和情绪变化。据此,沛西·能指出,可以在儿童教育中以更大的信心给予仪式更高的地位,并用它(仪式)作为增强和纯化社会情感的手段[6]。
以体验型仪式教育为例,幼儿教育者设计各种主题的角色扮演仪式活动,如将幼儿置身于古代射箭、投壶(投掷游戏)、蹴鞠等传统体育仪式活动中,将现代价值理念与传统文化意蕴相连,让幼儿在德育过程中继承传统文化;或是让幼儿扮演爸爸(妈妈)、教师、警察、环卫工人等各类社会角色,并依据扮演角色的任务特性和身份特点,来设计仪式活动环节和内容,突出教育主题和目的,并通过仪式活动的形式和推演进程,将教育意义孕育其中,同时将民族礼仪和精神通过仪式教育得到切实的传承和发扬。
福禄贝尔着重强调了本能促进的游戏活动在精神层面的意义,他认为游戏是儿童自然的生活,是出于其本身必要性和需要的内在本质的自发表现。“所以游戏给人以欢乐、自由、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平静,同周围世界和平相处。一切善的根源在于它、来自它、产生于它。”[7]
可见,由自然所推动的身体发育方式如儿童本能的游戏,不仅展示身体作为物质性存在的意义,也对其观念性和精神性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个性在幼儿时期开始形成,并与社会性共同构成人格发展的基础。体育仪式教育通过具象、生动、直观的仪式内容和主题,使抽象、刻板的价值观念通过身体实践与心灵感受得到内化,为幼儿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仪式活动过程中的礼仪规范能够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更客观地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和感知,进而逐渐完善个体人格[8]。
以娱乐型仪式教育为例,幼儿在仪式活动中感受到的积极的游戏体验,可以有效激发幼儿从事仪式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仪式活动进程与幼儿积极的情绪体验相互促进发酵。情感体验是幼儿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体育仪式教育则是德育的最直接实践环节。例如,儿童舞会仪式活动,幼儿教育者通过对场地、环境进行细致装扮,为幼儿制造欢乐氛围;为每位幼儿分配固定搭档或舞伴培养合作意识,通过这种良好氛围的建立,以及同伴间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帮助幼儿表达自己与理解他人,对幼儿自我价值感以及良好个性的形成都具有积极意义。
体育仪式教育是促进幼儿开展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幼儿自我表达的最佳方式,幼儿道德品质的获得,从本质而言,也是一种社会性“习得”[9],而人际交往则是个体社会性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也是幼儿从中直接得到社会经验与建立规则意识的前提[10]。体育仪式活动中的人际交往具有环境和目的的特定性,而非幼儿单纯的自由活动,将幼儿置于体育仪式活动的氛围中,可以直接给予幼儿感官刺激,帮助幼儿感知自己在与他人关系中所处的位置,进而让幼儿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倾向,并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言行。
以竞赛型仪式教育为例,体育仪式活动中的竞赛环节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提高幼儿应对困难,克服挑战的能力和意识,进而提高幼儿的意志品质。例如,趣味运动会仪式活动,幼儿教育者可以利用运动会开幕式将公平、公正、团结、拼搏等价值观念进行引入,突出规则意识的教育目的;在竞赛过程中,率先通过考验、完成任务的幼儿,或是为了目标努力的幼儿,他们会因为同伴羡慕的目光而充分肯定自己,进而强化意志品质的内在价值;闭幕式中,幼儿教育者对竞赛过程中幼儿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可以渲染幼儿的集体荣誉氛围;颁奖环节的重点渲染,以及幼儿分享获奖感言,则可强化幼儿主体感受,强化教育目的。
幼儿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知识经验与理解能力尚不完善,其思维与想象力受先天的感性所控制,这就意味着说教式与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不能有助于开展幼儿德育工作,也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幼儿的德育过程需要遵从其生理与心理的发展规律,迎合其年龄特征。
以皮亚杰(Piaget)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学派认为,儿童的道德建构者是自己,其品德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提高儿童道德判断的能力是提高其品德的主要任务[11]。由此确立了仪式情境与主体感受对于幼儿德育效果的直接决定作用。幼儿的思维是感性的,感官刺激直接影响其思维变化,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不能对其进行空洞的行为准则灌输或是道德教育,而是通过德育活动,培养幼儿体验高尚的德育生活,养成正确的社会行为。
在创设情境中,知识、情感、意境完全的统一是最佳状态。要选取符合幼儿生活经验和情感需求的道德素材,改造成内容生动的活动场景,既给予幼儿想象的自由,也给予老师引导教育的空间,由此探索属于幼儿的道德需要和愿望,丰富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以培养幼儿继承传统文化为例,如开展投壶游戏,所有仪式参与者着装要符合时代与身份的特征,强化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幼儿参与热情;要尊重投壶游戏的历史礼仪制度与游戏规则,主人(投壶礼的主持者)、宾客(投壶礼的参与者)、司射(投壶礼的具体指挥者)、乐工等仪式重要组成人员缺一不可,以庄重、宏大的氛围提高幼儿感官刺激;让幼儿选择性体验不同身份的职责与任务,体验社会角色与尊卑之别,丰富个体感受。
幼儿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的知识习得过程。而幼儿良好道德品质与习惯的养成,也需要有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因此,在运用体育仪式教育对幼儿进行德育过程时,要尤其重视实践环节,在游戏中给予教育意义[12]。
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亲熟度和亲密感,仪式中教师对幼儿的态度、情感和期望是影响幼儿心理舒适感的主要因素。教师可以用亲切的方式出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行动和意向上的关怀。杜威(Dewey)说过: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强迫它喝水。对幼儿的教育也是如此,可以有意识地把一些道德观念通过适当的方式灌输给幼儿,但不可以强迫幼儿必须马上去执行。幼儿在心情愉悦自愿的前提下,才会愿意接纳一定的指令,过度强调结果的意义而忽视幼儿的主体感受,会致使幼儿内心产生压抑和反抗,进而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以培养幼儿健康人格为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我是小老师”中,幼儿在分配角色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小明与小刚都想做“警察”,而不想做“平民”,幼儿教育者在这个时候要避免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强行说教,武断地强制进行角色分配,而应引导幼儿谦让、分享、友爱的情绪氛围,让两个小朋友分别体验不同角色任务,尊重幼儿主体诉求,满足幼儿内在情感需要,在游戏进程中渗透品德教育。
仪式是在某一特定时空内展现的,每次展现都包含着个体自身的过程和意义。对于仪式亲临者,每一次仪式感受都是自身转变和认识的过程,存在着个体的象征性意义。体育仪式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教育手段,目的就是鼓励幼儿参与德育活动,引导幼儿以真实的态度和思想来体验德育内容,并从切身的参与中表达真实情感,获得感悟和反思。德育的最终目标不是让所有的幼儿都达到某种一致的标准,而是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会正确的自我表达。
教育过程是生命精神能量转换的过程,应当强化幼儿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幼儿参与到体育仪式活动中,幼儿德育是一项长期的实践性教育,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时段,幼儿3~4岁与5~6岁在认知灵活性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异[13],幼儿个体之间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其发展需求、学习倾向与方式亦会存在差异[14],因此,在运用体育仪式教育对幼儿进行德育时,要根据年龄差异、个体差异,设置与开展不同层次与深度的、循序渐进的仪式教育内容,从差异中寻求教育依据和切入点,因材施教,尊重差异[15]。
仪式是嫁接到游戏之上的,但首要的东西是且一直是游戏。仪式教育活动就如同为幼儿创设的穿越时刻,通过古今的礼仪规范,传播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通过体育游戏的传播途径,更好地发挥其对幼儿的教育意义,但要注重游戏是首要地位。仪式的天然教育意蕴,几乎都是从生活仪式演化而来,教育为仪式提供了延续、变化和发展的空间,仪式为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文化育人的素材。仪式进入幼儿教育领域,其本体性意义乃是让幼儿在仪式中摄取和吸收文化价值,促进自觉生命的生成。让幼儿进入仪式之中,将幼儿生命邀请进仪式,是仪式教育意蕴发挥的前提。幼儿的品德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经过一个不断重复,长期实践的过程。仪式教育的德育价值在教育领域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体育仪式教育作为幼儿德育的重要载体,目前还没有被广泛使用和推广,幼儿德育需要正视体育仪式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幼儿这一特殊群体中,其生存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都与体育仪式活动融为一体,也在体育仪式活动中得以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