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 黎明星* 欧春英 徐涛
(1.湘南学院 湖南郴州 423000;2.嘉禾六中 湖南郴州 424500)
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和医学的融合之路,成为当下影响民众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下,体育课程与医学的融合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包括运动医学、营养学等,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在实践中仍旧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种种不良因素之下,二者的融合之路所产生的效果尚待提升。只有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持续推进体育融合,进一步普及其应用范围,才能进一步全面保障人们身心健康。现就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体医融合路径阐述如下。
体育学科为促进人类健康提供了有效的内容和合理的方法指导,并为促进人类健康提供了科学途径。教育部在体育卫生事业和艺术指导纲要中,对普通高校体育课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体医融合的重要性,将其逐步落实到学校体育的环节中去,对实现体育与医学的交叉融合,并在理论、思想和实践中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在高校中关于体医融合的教改,为教学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并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向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之中,将“体医结合”与体育锻炼、校内外体育活动等相融合起来。
在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将学生的健康问题作为核心关键,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然而,当下体育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夯实体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以进一步达到提高体育训练效果的目的。
在现有的校园管理模式中,体育和医药卫生相脱轨,二者未能实现真正的融合。如今大多数高校,尤其医学院校未能真正重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仅制定了简单的方案,尚未把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加之受思维定式影响,因而体育和医学未能真正实现融通。在体育和医学的互动配合中,涉及医学的项目几乎为零。且大多数体育教师及基层一线医务人员在思想认知中,往往将体育单纯归结为运动锻炼,而割裂了与“医”相结合的观念,同时也缺乏协调共识理念,无法结合实际状况来确保整个体系的完善性。
各级院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健康问题,并在体育课程及各年级学生中深入引导,着力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偏执地运用大运动强度提高体育训练效果的情况下,除了忽略学生的个体状况外,还极容易造成体育课堂教学环节安全事故的发生。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调研结果表明,部分高校在大学体育课程进行之后的医疗监督流于形式,未能将理论真正落到实处。加之课程教学管理模式陈旧,尚未在体育和卫生间实现和谐共通,因而在协调共识理念缺乏的情况下,整个课程体系的进行流于形式。
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体育教学环节,受制于行政管理体制等多因素影响,故很难解决“体医结合”模式在建立和实施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加之体育与卫生部门间管理和系统的分离性特征,引发了管理体制及其制度等的缺失;在社区体育建设的工作中,受体育与卫生部门间的相关问题影响,体育与卫生部门在体育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无法真正做到统筹兼顾。
体医融合理念的诞生,最初源自美国。且在该国的深入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乃至论证。在我国,通过全面剖析“健康中国”这一新的理念,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在实践中融合了运动医学、营养学等多门学科优势,让体育课程与时代更相称。
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当下,有必要认清形势并加以改变,合理控制慢性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并从增强全民健身意识的角度出发,来达到有效改善人民健康状况的效果;同时还为节省医疗成本,降低社会负担等提供了可能。而在城市社区体育科学化指导中,通过提升指导水平来保障服务水平的精准性,更能实现对慢性病患者的身体机能状况、健康水平、服药情况等的了解,让大学体育教学更好地服务城市社区建设。
大学体育教学中,以“健康”为教学理念的活动的开展,能为社会储备优秀的、合格的人才。在当下激烈的社会竞争格局之下,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深入社会后胜任岗位需求的关键,也是为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有效推动国内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并向发展的基本前提。
健康中国理念建设背景下,应将体育课程改革作为高校体育活动进行的基础,即始终秉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并在传统课程教学设置之中,创新教育方法,让“健康运动”与“掌握运动技能”和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并重。在高等院校中,全面评估学生的体质健康,并应国家标准要求,适度调整健康检测方案。
以某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为背景,在常规基础数据整理实践中,通过细致化分析并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针对特殊体质的学生制定健康运动处方,并予以其适宜的运动指导。通过个性化体育运动的开展,达到强健体魄的效果。同时在课改中,面向学生和教职工共同开设健康档案,多途径展开调查并针对性开具“运动处方”,让师生的体质健康均迈向新台阶。
体育教师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品质、塑造良好体质的核心关键。在实际的课程教学环节,让课堂规划更有序,是确保学生拥有健康体质的关键,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念,是体医融合贯彻的基本前提。通过深度了解健康知识,审视健康之于“富国强民”的重要性,能够让高等教育的体育教学获得良性发展,也更能在科学性引导之中,话语权更强,运动思想更端正。体医融合发挥的前提,应是推动体育发展,整合教师成为具备专业体育技能、运动医学知识的人才,真正实现教授运动技能和医学健康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融合后的课程设置环节,选择符合体育学生健康需求的专业课程,并在医学理论课程的深入实践中,通过开设明确的体育教学活动目标来保证体育医疗课程的开发。即从人体构造(人体器官、结构、作用)、医学健康知识(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实际帮助),从而真正增强体育专业学生对医学知识的认同感。也能在丰富的素材积淀之中,让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医学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医学知识储备,并轻松掌握、灵活运用。通过学术交流,完善教学内容,强化教学体系建设,提升体医融合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有效性。
新形势下医学院校体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主模式,应进行细致化研究并深入推进,明确体育教学人才培养目标,为更好地实现体医融合寻求结合点。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提升教师的素质,并在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800m跑、1000m跑、握力及立定跳等指标方面改善学生体质。
教改还应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在单纯的竞技类、娱乐类运动项目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通过优化课程体系,适度加大健康教育的比重,对体育教育、健康要素等进行重新界定,并在运动和实践结合之中,充分认识到科学锻炼对学生强身健体的重要性。协同校内体育部门、医疗部门等共同举办讲座,或应用案例式教学法,实现学生的科学化锻炼,并在体质测评中为后续优化课程打下基础。
“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活动,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以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创新融合思维,个性化开展体育活动,强化学生在体育医疗知识上的学习,提升其在运动医学方面的预防意识。
重视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优势,加大投入;创设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热情。加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正确认知,在理论知识乃至医学实践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更加健康地运动。完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并合理安排课程,赋予学生足够的体育课外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进一步促进学生加强自身体育锻炼;实现对学生人文知识的关注,为其创设良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体育学习更兴趣盎然。
在医学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立足健康中国战略,积极探索以体育理论课、公共体育专项课和运动医学俱乐部为载体的体医融合教学实践路径,将体医融合理念全方位融入“五位一体”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1]。着力解决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形式化、健康元素设置不足、与医学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发挥高校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
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通过开展广泛的全民健身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利用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促进重点人群的体质健康[3]。武术作为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与中国医学渊源极深,是高等体育院校进行体医融合教学改革的典范,武医结合教学模式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武医结合教学模式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将武术运动与医疗卫生系统进行深层次的、全方位的结合,为治未病、养生、运动康复和制定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加快构建武医一体的教学体系,更好地推动高校武术课教学改革[4]。未来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应加大健康教育的融入力度,以打造“体育与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核心重构专业培养目标,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契机,加大健康教育类课程建设力度,以体医融合为切入点,优化专业任课教师的背景与能力,以“健康实践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强化学生实践经验习得,从而对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形成有效治理,构建专业建设新秩序[5]。
发布体育健身活动指南,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课程设置中加强体育课程与医学课程相结合,贯彻纲要指导精神,倡导全民科学健身[6]。开展体质与健康知识讲座,指导学生安排每天的饮食、力所能及的运动以及作息,指导学生每天按要求填写体重、膳食、运动、作息表,每周提交一次,干预团队根据个人记录给予及时的指导;丰富体育保健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校不仅要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进行体育理论教育,还要加以康复性运动技能的教育,应适时创编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保健类教材,还要从体育文化理论入手,向体质弱势学生传授体育保健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建立体质弱势学生体育参与的自信心,增强体质弱势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构建移动信息化教学的新模式;教师可以尝试使用“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与体质弱势学生进行线上线下互动教学,以指导体质弱势学生的课内外体育学习。让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利用网络,通过微课、慕课、微信、QQ和微博途径进行体育学习[7]。
针对医学院校的体医融合混合式体育保健康复课程教育模式的构想,改善高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身体及心理的健康状况,为全国同类院校体育保健课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8]。加强学校对于体医融合的宣传力度,利用校内广播、校园报纸、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体医融合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体医融合的重视程度,定期请相关专家对学生开展体医融合知识讲座。丰富体医融合课程,完善体医融合课程体系,增加体医融合课程比重,适当添加医学方面的选修课。明确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体医融合课程体系,增加体医融合师资力量,培养体医融合人才。加强与医学院和医学部门的交流合作,培养出符合国家与社会所需要的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9]。加强健康管理服务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对学校相关人员进行培养,或引进健康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员,以满足大学生的健康管理需求,从而体现出健康管理服务的价值。完善高校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共享平台,高校间逐步建立针对学生的大数据中心与评价中心,进行体育信息化的跟踪、监测,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健康管理档案,对健康进行评估分析,并根据实际需求对数据进行跟踪反馈。增设健康教育通识课,普及健康知识。利用新媒体定期推送健康知识与疾病防治,及时回答学生各类健康问题,并借助后台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学生移动端信息的精准推送[10]。
此次研究中,受实验研究在医学院校进行的局限性,因而以人才培养为主,而其他的非医学类的高校几乎没有涉及,真正受益的学生群体非常有限。教改方向尚存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发展方向,构建高校体育课程体医融合的教学新模式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动下,体育和医学间的联系也更为密切。二者的融合作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议题之一,当下的融合效果并不明显。而为进一步发挥体医融合的效果,应通过创新路径及其管理方法,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新的契机。而在现阶段高校体医融合之中,要将档案管理、师资培训、教改融入、体育活动等核心要素作为改革着力点,并在体医融合之中,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