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突破语文阅读教学时空限制

2023-03-21 20:09:36张春燕甘肃民乐县李寨寄宿制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本课课文阅读教学

◇张春燕(甘肃:民乐县李寨寄宿制小学)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信息传播的传统手段,使得人们能够更为便捷、更加快速地获取大量信息。现代社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基本能力,也需要他们具备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最为重要的一种途径,也是促进语文教学现代化转型最为重要的一种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重视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应用,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整合,简单来讲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以此发挥出各个要素的最大作用模式,实现1+1>2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是人类对图片、书籍、视频、音频等等这些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利用的操作。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更多的是强调它在数字化、直观化、信息化和多媒体这些方面的特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当中的图影音,使得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可以更加快速地实现和完成,并能够将学生引入深度学习状态。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目的,就是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此避免传统教学当中无法解决教学难点的弊端,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建构能力。这样也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出自由、活泼、合作的教学氛围,需要构建出新颖的教学模式。因此,这就必然要有信息技术的参与,从中可以看出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的必要性。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措施

(一)视频辅助阅读,实现高效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常常应用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方式能够通过视频的演绎和讲解,使得学生更加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欲望,培养其出色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开拓其视野,以完美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对课文文本有一个简单的介绍和讲解,先让学生能够形成一个简单认识,然后再为他们播放有关的视频,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欣赏文章的内核和感情,进而促进他们对文章内容展开联想。并能够在观看视频时,促进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不断提升,强化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而在视频播放完毕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针对课文文本和视频内容进行讨论,以此使得他们能够在合作学习中自主探究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促进高效语文教学课堂的建构。教师不仅可以将这种方式应用到语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也可以应用到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

以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十三课《荷叶圆圆》为例,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并会写“荷、珠、摇、美、机、朵”等十八个生字,可以理解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快乐心情。因此,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就要在互联网中寻找到有关本课生字书写步骤和演绎本篇课文内容的视频。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后,教师就要先带领学生将本篇课文朗读一遍,让他们在脑海当中想象出本篇课文描述的场景。

其次,为学生讲述本课的生字生词,带领他们进行生字的组词和应用,并通过视频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规范书写步骤,并积累下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

其三,可播放演绎本篇文章内容的动画片,以加深学生对本文当中快乐心情的理解,完善他们脑海中的想象。

最后,在视频播放完毕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当中的哪些字或词,体现出了快乐心情?”以此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进入深度学习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实现了信息技术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机整合,也使得最终的教学效果实现了自己预期的目标。

(二)引导精读文章,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信息技术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大量的课外资料和互联网资源,能够为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此提升教学效率,为合作学习打好基础。

带领学生精读课文,首先就要引导他们能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要带领学生将文章阅读一遍,与此同时,也要让他们能够熟悉本课的生字。而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的时候,教师就要为其阅读扫清障碍,使得他们能够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感知。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进行本课内容的预习,要让他们收集作者和文章内容的有关信息,然后在学习小组中进行讨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并督促他们制作出讲解这些信息的PPT,在课堂上利用电子白板将收集的资料加以展现并讲解。其次,要进行课文文本的精读活动,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阅读文章中的一字一句,让他们能够产生正在“看电影”的错觉。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作者描写的情境之中,形成对于课文文本的深刻认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依据课文理解的难易程度,为学生制作出详细讲解的课件,以此丰富他们的阅读感受。

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草原》为例,这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内蒙古草原一望无际的自然景色之美,感受到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而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在于学生无法想象出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展现草云风光的视频,以此创造出真实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促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老舍先生在本篇文章中展现的情感。然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本篇课文的精读熟读。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己总结出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以此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利用本课的课件,为学生详细讲解文章内容,以此引起他们和老舍先生在情感方面的共鸣,使得其能够将本篇文章的语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基础,形成较为系统的、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

(三)教授泛读文章,营造阅读氛围

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不能只将目光放在语文课文的精心讲解上,也要将一些课外的阅读资料引入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活动,以拓展他们的知识基础,开拓其视野,进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

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校园网中的图书资源,将一些优秀的文章下载下来,分享到班级群组当中,督促学生进行阅读。对于这些文章的选择,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并要对语文教材当中的教学任务进行划分,将其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后时间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学习,以此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丰富其阅读内容,强化其理解能力。教师也可以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资料做成一个网页,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以此增加泛读的阅读量,促进其阅读能力不断提升。

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六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为例,本课的教学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因此,在结束了本课的教学之后,教师就可以在互联网或者校园网的图书资源库中找到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的科普文章并分享给学生,引导并督促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利用课后时间阅读。在学生阅读完书籍之后,教师就要组织读书分享会,引导他们通过交流和合作,分享自己获得的感受和经验。还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讲故事大王的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将在科普文章中获得的知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分享出来,以让学生更加热爱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语文阅读抱有极大的热情,这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学生。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经历和认知水平还不够丰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发现语文的魅力,培养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导入环节,增加课堂教学的方式,运用变化多彩的情境画面,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此使得他们能够充分释放内心的学习动机;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加深对文章感情的理解和感悟,以此增强他们的阅读感受和阅读体验。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的讲解、语文辅导书的使用、录音录像为主,较为无聊和单调,导致学生少有机会进行自由想象和有关联想,他们的阅读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而信息技术并不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他们的阅读效率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着传统阅读教学手段不能比拟的优势,它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学情境、教学理念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信息技术使语文阅读教学突破时空限制,并且实现了语文知识从“二维的书中世界”到“三维的现实世界”的转变,让学生拥有了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更加多样化的想象空间,促进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本课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成长(2020年3期)2020-05-27 03:45:44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