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对策

2023-03-21 16:32王哲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4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客户金融

王哲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北京 100081)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企业财务风险识别

金融企业是指执行业务需要取得金融监管部门授予的金融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其中包含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其行业属性,将面临较多的财务风险,有效地进行财务风险识别,提升风险管控质量,确保金融企业稳步运营。

(一)资产不充足风险

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能够保障充足的资本额度,通常用资本充足率来进行衡量,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大量互联网金融企业进入金融市场,比如阿里、腾讯等,都推出了相应的金融产品,并且市场份额较大,进一步降低金融企业利润空间,影响资本充足率,产生资产不充足风险。

(二)资产质量风险

金融企业进行资产业务,由于资产质量的不同所产生的财务风险,通常可以用不良贷款率及贷款拨备率来衡量该风险,一旦金融企业不利贷款率过高,贷款拨备率不断下降时,就会引发资产质量风险。

(三)盈利性下降风险

衡量金融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净资产报酬率、资产报酬率及成本收入比,净资产报酬率、资产报酬率降低、成本收入比降低将会引发盈利下降风险,这里面净资产报酬率最为重要,能够真实反映金融企业的盈利能力。

(四)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指标反映金融企业偿债能力,通常使用存贷比、流动性比例等指标来反映金融企业的流动性,一旦存贷比及流动性比例下降,说明金融企业不足,将影响金融企业的正常运营,严重时可能发生挤兑,导致金融企业破产。

(五)管理水平风险

管理水平代表金融企业的业务能力及决策能力,提升管理水平能够优化金融企业的盈利能力,强化资本充足率,保障金融企业的稳步运营,一旦发生管理能力风险,说明金融企业的制度需要优化,人才基础不足,进而影响金融企业的整体能力。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以商业银行为例

(一)缺乏流动性

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储户进行存款,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金融科技的助推,储户有着更多的资金投放选择,不再单一地进行存款业务,导致存款资金量不足,商业银行储蓄方面,部分商业银行由于客观问题其存款利率并不具有竞争性,导致储蓄业务竞争力下降,存款资金量随之下降,而理财业务方面,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机构、P2P等的兴起,对于商业银行储蓄业务造成资金分流,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存款量,造成企业流动性风险。

(二)缺乏盈利能力

一是传统业务盈利能力下降,由于存款量的降低,部分商业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储户,提升存款利率,这虽然能够提升一定的存款资金量,但同时也降低了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利息差,使得贷款业务成本提升而利润下降,造成盈利能力下降。

二是非利息性盈利减少,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更多的投资性及盈利性业务层出不穷,各类网上投资理财及存款类业务不断增多,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办理完成,而且随着商业银行主力客户年龄段的不断降低,其越来越偏向于互联网金融模式,认为传统的企业业务模式费时费力,而且互联网金融的收益率对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收益率更高,造成商业银行非利息性盈利减少。

另外,一些企业传统的保险代销、证券类等业务,客户也越来越习惯于网上进行购买及交易,网络化改变了客户的储蓄习惯及投资习惯,而且部分商业银行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盲目的进行发展,但执行力及服务质量较低,业务模式新但服务理念及管理理念落后,不以客户需求为第一要务,而是限制于更多的企业制度,对比业务成交,更在乎业务是否会给自己带来莫须有的不利影响,造成执行力及服务质量不足,将更多客户“推给”互联网金融,造成中间业务成交量下降,导致商业银行盈利性不足。

(三)资本充足性较低

一是部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虽然符合监管要求,但处于最低满足要求,在行业内部处于中低水平,资本充足率与抗风险性成正比,一旦外部或内部发生变化,将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更多资本研发并发布多种金融工具及产品,比如结算财富管理、在线云贷等,并且在资本的助推下,扩张速度极快,抢占大量市场份额,影响了商业银行资本补充,而部分商业银行同时也推出了互联网金融业务及产品,但由于处于转型期,产品开发、业务转型、组织架构调整均需要一定时间,无法快速完成并推进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服务,造成短时间内成本上升,而资本却没有得到及时补充。

二是部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较高,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如果经营效果持续下降,将极有可能资不抵债,甚至发生挤兑的现象,严重的将导致商业银行破产。另外,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客户为中小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贷款也是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主要目标客群,为了提升贷款业务量,部分商业银行在审查时放宽要求,对于其中的风险并不充分考虑,一旦部分中小型企业经营不善,贷款业务将形成呆坏账,给商业银行带来财务风险。

同时,商业银行为了提升自身的资本充足性,盲目进行筹融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虽然短时间内财务报表数据良好,但这种盲目式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财务风险,影响商业银行的战略性发展。

(四)贷款资金集中度较高

部分商业银行贷款结构不合理,贷款业务由于地域性及行业趋势性,导致贷款业务多集中于某一地区或重点行业,一旦地区政策或行业态势发生变化,将产生大量的呆坏账,不利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违反信贷业务的安全性原则,比如部分商业银行的主要贷款客户为某一地区小微企业,而小微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及盈利能力,一旦该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或者大型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将不断挤压小微企业盈利空间,导致小微企业违约风险增加,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持续累积。

另外,部分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多为以往有过合作的老客户,针对老客户的授信审查往往流于表面,且老客户往往能够得到大额贷款,老客户贷款金额占比较高,违反了信贷业务的分散性原则,不利于企业有效管控风险。

(五)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部分商业银行缺乏专业型及复合型人才,虽然企业工作人员大部分均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但多从事运营岗位,缺乏风险管理、技术开发、财务管理等高精尖人才,而且部分商业银行离职率较高,新员工大都是工作两年左右离职,而内部老员工由于年龄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创新型业务及理念接受能力差,缺乏工作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加之新员工流失严重,造成部分商业银行人才梯队断档,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缺乏转型时期及运维时期的专业性及复合型人才,引发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降低商业银行发展质量。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优化对策——以商业银行为例

(一)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

互联网金融背景收益高是其显著的特征,但高收益的同时伴随着高风险,随着部分P2P的不断“爆雷”,已经一些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欺诈行为,客户也在重新审视互联网金融产品,客户更需要在收益与风险中找寻适合自身风险抗性的产品,而商业银行的信誉度普遍高于互联网金融机构,这为商业银行吸引存款夯实了外部基础,同时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开拓线上业务,比如跨行支付、超级网银等业务,都使储户得到线上便利,而经过市场调查后,制定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利率,将极大地吸引储户进行存款业务。

另外,针对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大数据了解储户的存储款习惯,提前进行资金规划,提升资金利用率的同时,防止流动性风险发生。

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与互联网金融相比,缺乏流动性,而商业银行提升流动性的同时,必须有效管控流动性风险。

首先以客户需要为核心,进行线上产品及服务的开发设计,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习惯及行为,找出客户“痛点”,进而强化服务质量及流动性,而后结合商业银行实际情况及资本,强化内部控制,各节点具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并提前做出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利用预案进行风险处理;其次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利用信息化系统及实际业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风险预警及防范,重点管控流动性风险;最后在小规模测试,问题优化及解决后,进行全面的投放及宣传,这样既提升了业务量及资金量,又有效地管控了流动性风险,确保商业银行的稳步发展。

(二)强化盈利能力

建立商业银行在稳定及服务金融市场的同时,利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目的,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为了防控财务风险,需要借助互联网优势,探索新型业务,拓宽盈利渠道,商业银行需要在传统业务模式基础上,增加互联网属性,使业务多元化,线上及线下业务结合,拓宽业务渠道,进而增加企业盈利性。

另外,在增加线上模式的基础上,缩减线下成本,利用大数据分析,线下业务量较低且能够线上进行的业务,只保留基本的线下业务,全面降低线下成本,进而平衡商业银行整体成本,并利用线上优势,增加商业银行利润。另外,商业银行对比互联网金融的最大优势在于线下及商业银行“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信誉,发挥优势属性,打开差异化业务渠道,进而强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三)提升资本充足度

增加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需要增加资本或减少风险资产规模,一是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来减少风险资产规模,但商业贷款流程烦琐,针对“短、急、快”的贷款需求无法完全满足,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优势,优化现有流程,比如可以与优质的第三方机构合作,扩大自身的优质客户数据库,当客户有贷款需求时,利用数据库直接匹配信用评价体系,快速办理贷款,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提升资本充足度。

二是商业银行借助大数据系统,选择发展潜力较大的互联网商业银行进行投资,这样就可以共享双方的资源,又可以提升投资回报率,并借助互联网商业银行优势发展线上业务,实现线上业务与客户群体的共同增加。

三是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全域性的战略发展计划,业务多元化、多区域化、多行业化,在我国不同省区、不同行业进行业务拓展,通过风险分散原则降低财务风险,形成以核心业务、核心区域为主,多区域、多业务共同发展的模式,确保商业银行的稳步发展。

四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前期进行市场调研,将客户细分,并针对不同客户需求特性,建立不同的业务,通过多元化的业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完善资本充足度。

(四)提高资产质量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直接影响资本充足率,并且过多的资产质量问题,会让商业银行陷入无休止的诉讼及追偿的工作中,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极大地影响商业银行的良性发展,所以提高资产质量,成为商业银行降低财务风险,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

强化信贷风险管理,一是制定调查计划,根据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计划的制定,避免因为准备不足造成调查片面,将调查目标、过程、方法、重点、细节进行梳理,做好相关调查准备工作。

二是对调查对象信息的整理,数据信息越完整,得出的调查结论越符合实际情况,通过互联网、实地走访、调查对象关联单位及客户、当地税务、法院等全面了解信息,掌握调查对象的全部情况。

三是核实客户提供的书面文件,对其中数据进行全面核实调查,比如财务报告,针对其中大额交易,与关联方进行确认,来确认客户实际的财务情况,针对长期信贷业务,核实企业未来发展状态,就要结合市场行情走势、企业近三至五年的经营数据等,以及是否存在大额经济纠纷,通过核实来确定书面文件的有效性,进而将风险较高客户排除,确保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效能,提升资产质量。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体系

一是科学合理地使用风险指标,对于风险指标的选取需要能够反映信贷客户的实际情况,结合信贷客户盈利、偿债、营运指标,判断其流动性风险、融资风险、经营风险等,有效进行风险类型识别,明确风险程度及发生概率,利用信息化系统全面地分析风险。

二是通过高质量数据排除隐性风险,部分隐蔽式风险长期存在,但极难排除,这就需要借助信息化系统,通过高质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隐性风险,并深究风险动因,排除风险。

三是对风险预警体系进行人工优化,风险预警体系是信息系统自动化处理,但信息系统存在盲区,需要人工进行不断地优化,商业银行需要聘请风险管理专家及内部风险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案例,找出系统盲区进行优化。

另外,金额较大的信贷业务,系统分析完毕后,必须人工进行复核,避免系统错误造成风险预警错误,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体系,使商业银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逐步减低经营风险,确保商业银行可持续性发展。

(六)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完善培训制度,商业银行定期为内部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计入绩效中,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培训效能,提升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培训提升内部人员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应用,进而提升专业能力及综合能力。

二是与高校建立联系,给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对表现优异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商业银行工作,为人才队伍提供新鲜血液,夯实人才基础。

三是引进专业型及复合型人才,通过人才带动整个团队提升,也是辅助其他人员从理论转变到实践的关键性力量,在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及防范财务风险工作中,肩负管理及优化的职能,帮助商业银行夯实人才基础,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企业有效地识别财务风险,并进行针对性地应对,提升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金融企业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客户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P2P金融解读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23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