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教育的“追风”人

2023-03-21 15:27徐建林
江苏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小数数学教学

徐建林

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说:“人生存有性质不同的三大问题,一是人对物的问题;二是人对人的问题;三是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拷问自我存在的终极问题。于我而言,这三个问题也可以看作职业成长中的三个阶段所遇到的问题。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就像不期而遇的“风”,将我吹向远方。

借课改创变之风

2003 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回到了那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小镇,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那一年,我被安排教六年级,让新教师直接教毕业班是十分少见的。当我知道这一消息时,内心极为忐忑,但在忐忑之余,我暗暗地告诉自己,我要全力以赴地带好这个班,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小学回忆。

与我搭班的沈老师说:“在正式上课之前,你要把班里学生的名字都背下来,这样第一天上课就可以叫他们的名字了,可以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我遵照前辈的办法,把学生的名字都背了下来,并把名字和人对应起来。的确,这么操作下来,我和学生一下子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然而,如何以最快的速度站稳讲台?这对于初上讲台的我来说,还是一头雾水,甚至面对某些教学内容不知道如何展开,也不知道深入到何处。上了一周数学课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越来越不自信了。

在这样的自我否定中,我决定寻找突破口。我开始疯狂地学习,首先向同事学习,只要有教研课,我都会去听,听自己本年级的课,也听其他年级的课,甚至听其他学科的课。我在听课中学习前辈们的教姿教态、课堂把控,更学习他们对教材、对学生的研究方式,从而慢慢琢磨自己的课。

在多次参加研讨活动的过程中,我捕捉到了一个高频词——“新课改”。作为一名初出茅庐没有丝毫教育经验的教师,我对这个词感到新鲜与好奇。通过学习,我知道了2001 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掀起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理念在悄然发生变化,素质教育的种子正在萌发。于是,我又转向新课程学习。我认真地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同时还阅读了很多关于新课改的书籍。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钟启泉教授编写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书中提出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积极的情感态度,要发展其终身学习的能力”等一些教育理念打开了我的教学视野。

理念的转变带来了教学行为的改变。我借着课改之风,开始试着对我的课堂进行一些小改变。首先,我尝试改变课堂的形式,将学生座位变成四人小组合作式座位,让学生利用小组研讨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一开始无法适应这样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逐渐适应这种变化,在数学课上更愿意说了,表达得越来越精彩,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其次,我尝试改变单一的作业方式,使用分层作业设计,设置A、B、C三层习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和搭配。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变了,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变了,慢慢地爱上了数学。同时,在课堂改变中,我的教学也渐入佳境。接着,随之而来的是2011 年的课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双基”的基础上,加入了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基本思想,数学学习正式从“双基”时代走向了“四基”时代,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成了主流。于是,我继续创变我的教学,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长与提升。数学游戏、数学魔术、数学阅读开始纷纷上演,学生慢慢地发现数学非但不可怕,还很好玩。

如果说前面两次课改是课改1.0 版本、2.0版本,那么2022 年新课标的颁布就是课改3.0版本,从“双基”到“四基”再到如今“核心素养”时代,在立德树人的新时代背景下,让我对数学教育有了更高的追求。我在课改的风潮中慢慢地学会了如何与数学相处,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最终实现彼此成长。我想这大概可以算作梁漱溟先生提出的“人对物的问题”的答案吧。

顺学生成长之风

2006 年,我离开了镇上的小学,来到开发区的一所小学开始我的任教。这所学校是一所新学校,成立运行才两年。当时最让我揪心的是生源问题,学校里一小部分学生是附近公办学校分流出来的,大部分学生则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很多学生的学业质量低,学习能力弱。

面对严峻的学业压力,我开始寻找破解之道。一方面,我放慢课堂的节奏,找到他们的知识漏洞,慢慢地补缺。难以想象,五年级的学生需要从乘法口诀表开始补起来。当我看到学生比我还焦急的目光之后,我突然感受到,没有一个学生是不想学好的。另一方面,我开始不断地鼓励他们,重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我说:“数学学习就像登台阶,如果中间跳过很多的台阶,就会登不上去,不过只要踏准每一级台阶,我们就能登上数学的高峰!”就这样,学生如蜗牛般慢慢地修补缺失的知识点,慢慢拾起丢失的信心,数学成绩逐渐有了起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虽然学生的知识漏洞已得到了填补,但是思维品质还需要提升。我对学生有了更高的期待,我坚信,每个学生的脑袋里肯定装满了新奇且有活力的思考,只是需要给他们适合的路径去表达。

2008 年,在机缘巧合下,我开始了“写数学”的实验。那么学生可以写什么呢?我让学生试着在学习一节课后或者在一周后、一个月后,写一写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故事,可以是自己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小发现,可以是数学学习心得,甚至可以是对数学老师的意见、建议。学生一开始对此是很排斥的,他们认为学好数学靠的是刷题,“写数学”对学好数学有用吗?学生不知道应该写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写,同事们也质疑我,实验一下子陷入僵局。万事开头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的鼓励下,学生终于有了只言片语。于是,我抓住机会,和学生一起修改,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有了这样的激励,写的学生越来越多了。一段时间后,数学学习的面貌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想学好知识,更想用好知识。

渐渐地,学生的稿件质量越来越高,也印证他们的思维品质正在逐级提升。我开始帮学生向全国的数学报刊投稿。当学生获得自己的第一笔稿费时,他们的数学学习激情和活力瞬间被点燃。一段时间后,我班里的学生几乎人人都拿到了稿费。“写数学”一下子成了我们班的名片,学生惊讶地发现,学好数学原来还可以用“写”的方式,这种方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同行的认可。就这样,“写数学”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创变。

如今看来,“写数学”就是“综合实践作业”,它既是提升学生数学水平的工具,更是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的载体,作业成功实现了向作品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多的是顺应学生成长的风向,顺着他们思维游走的方向漫溯,一路收获成长的点滴,这其中也不乏我自己的成长。

迎自我生长之风

2018 年,通过层层选拔,我进入了吴江区“德能兼修的高峰教师”项目组的理科组,整个项目的负责人是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唐琴,我们组的导师是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董林伟。

进入项目组后的第一个任务是每个人提炼一个教学主张。虽然我在小学数学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绩,也阅读了《教学主张与名师成长》《点亮教育人生的灯——“教学主张”论》等著作或论文,但是提炼“教学主张”的任务还是让我捉襟见肘。在董主任的引导下,我开始慢慢梳理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及一些关键事件。

记得在一次项目组活动的公开课上,我执教的是苏教版五上《认识小数》。课前,我进行了学情前测,发现学生对小数并不陌生,小数的读和写基本都已经掌握,但是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我认为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于是,我将整节课分三个模块来教学,即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一位小数的知识学生已经学过,两位小数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看似简单的一步,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次思维的跨越。如果学生充分透彻理解了两位小数,那么三位小数就能顺利带出,接着还可以推演其他多位小数。同时,这节课也要让学生明白之所以能这样无限生发小数,源于一个数学法则——十进制。

根据以上思考,我开始构建我的课堂教学。首先,我整体创设了一个小朋友长高的情境。我带领学生进行第一次测量,身高变化的高度是7 分米,让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这是唤醒旧知的过程,学生很快明白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接着,我引导学生:“过了一段时间,小朋友又长高了,猜猜现在大概是多少米?”我出示标记,介于7 分米和8 分米之间,让学生思考怎么样才能精确测量小朋友的身高,他们纷纷表示要将7 分米到8 分米这段长度进行十等分,得到0.78米并说明0.78表示的意义。为了让学生思维进阶,在“说小数”的基础上,我加入了“做数学”,我展示两个表示“1”的正方形纸,一张正方形纸已经被平均分成了100份,另一张被平均分成了10 份,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张纸表示0.78,学习如何在平均分成10 份的正方形纸上得到0.78,即在第8竖条再平均分成10份,涂其中的8份。学生在“说小数”的过程中不仅深刻体会到了0.78 的含义,更明白了0.78 的组成。如此一来,学生对“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理解就更深刻了,思维的灵活度也更高了。然后,我继续引导:“过了一段时间,小朋友又长高了一点点,猜猜现在大概是多少米?”我出示标记,学生马上想到了继续将厘米再进行十等分得到0.784 米,并在正方形纸上表示出来,实现数形结合。到了这里,整节课大部分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如何让学生思维再拔节生长?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数小数”的环节,专门请木匠制作了一个只有2 挡的小数计数器。学生在数和拨的过程中明白了小数和整数一样都是十进制,同时随着不断累加,小数也可以无限变大,这样就突破了原本“小数都是不足1”的认知。

课后,董主任和唐主任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他们一致认为,学生在这节课上对小数概念的建构是慢慢“生长”出来的,教学既有温度也有深度。在随后的几次教学研讨和推磨中,在导师们的点拨引导下,我慢慢提炼出了“学力生长的数学”这一教学主张。学生的数学学习如同一个生命发展的过程,沿着生命的发展而延伸,催生这种发展的力量就是“学力”,它是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强大引擎。有了这一教学主张,我的教学实践不仅更有底气,还更具有思想性了,实现了知行合一。正如萧伯纳说的:“一个人要是没有主张,他就不会有风格,也不可能有。一个人的风格有多大力量,就看他对自己的主张感觉有多强烈,他的信念有多坚定了。”

在项目组学习的那几年,既是不断与董主任、唐主任这样的专家对话、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审视的过程。这是到了专业发展关键期迎来的一股自我成长之风,这股风带着我回望过去的教学经历,梳理教学经验,展望未来的行进方向。一次次思维的碰撞,一次次观点的阐述,一次次推倒与重来,都让我对自己的认识更清晰一点,对教学的理解更深入一点。我想,这应该可以看作“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的答案吧。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属于他们自身的,他们会用自己的理解勾画自己的数学蓝图,而我应该是他们数学学习的支撑者,在他们数学学力生长的关键点送一阵风来托举他们,然后看着他们在风中飞舞。

猜你喜欢
小数数学教学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