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技术种植结构优化要点

2023-03-21 12:18:19侯洪祥
新农民 2023年5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作物农户

侯洪祥

(山东省东平县州城街道办事处,山东 泰安 271506)

对于生态农业而言,种植结构优化传统不仅可以发挥出提高生产效率与农产品质量的作用,还是提高生态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加快技术创新速度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有必要针对生态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要点及其优化策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既符合生态农业发展规律,又能够同步促进农业经济、生态保护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建议。

1 生态农业概念及其特点

1.1 生态农业概念

在我国,生态农业概念于19世纪40年代初就已经被首次提出。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工业领域实现了高速发展,而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与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生态农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外加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促动,使得生态农业朝着农业经济模式方向发展。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农业生产者遵循绿色生态理念及相关种植标准,借助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及生产经验,构建起具有生态环保特色的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模式[1]。

1.2 生态农业的特点

生态农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生态性。生态农业得以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生态系统为其提供支撑。另外,生态农业主要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不会对其他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开采与利用,仅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即可实现动态平衡;第二,发展性。生态农业主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农业生产,通常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只要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有所进步,即可推动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循环性。在生态农业生产标准中,对于化肥、农药等物质的使用量具有明确的限定使用要求,倡导农户使用经过发酵处理之后家禽牲畜粪便作为肥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养分,或者将家禽牲畜粪便投入到沼气池当中,用于农业生产和发电燃料,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第四,经济性。生态农业不仅可以提供农户经济收入,还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使得生态农业系统获得良性发展;第五,规模性。与具有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规模大,投资高,品种全等特点。除了果蔬种植以外,还包括家禽、渔业养殖,垂钓、农业观光旅游、采摘等项目。因此,还具备高风险、高回报等特点[2]。

2 生态农业技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要意义

针对生态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同时具有多重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增产增收。通过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种植规模以及农产品产量的大幅提升,对于提高农户经济收入、推动生态农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农户在针对生态农业技术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国家所出台的生态农业种植标准,遵循农作物自然生长规律对种植方式进行科学化调整,从而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控制在生态农业所允许的范围之内,确保农产品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再者,改善生态环境。广大农户会以最大限度提升土地资源使用率,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为目的针对生态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这样一来,将会大幅降低农业种植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有破坏,并且使那些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逐渐得以修复。

3 生态农业技术种植结构优化要点及相关做法

3.1 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力度

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利益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支持。因此,要想针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必须认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并且加大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力度。对此,需要各地政府部门推出一些极具吸引力的生态农业技术创新项目,并且加大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吸引大批高水平科研人才加入生态农业技术创新行列当中,以此来推动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整体发展。近几年来,很多生态农业生产者在政府部门和科技人员的帮助与指导下,学习到很多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生态农业先进技术,例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质小麦高产攻关技术、吨粮田栽培技术等等,并且将其应用到生态农业种植环节当中,使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均获得显著增加[3]。

3.2 了解分析农产品市场需求

生态农业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消费者购买需求。因此,要想确保生态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科学有效性,必须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工作,充分了解每一类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农产品种植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比如针对市场需求较大的农产品加大种植比重,对于市场需求度相对较低的农产品,适当降低种植量,以此来降低农户的生产经营风险。另外,还可以针对那些深受市场欢迎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赋予该类农产品一定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效益[4]。

3.3 引进多样化农业种植模式

在针对生态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生产需求在以下几种种植模式当中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第一,轮作模式。这种种植模式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水分等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使土壤结构得以优化,还可以有效避免土地闲置,避免田间杂草对土壤当中的养分及土壤结构造成破坏,还可以从源头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例如水稻、蔬菜都比较适合采用轮作方式;第二,间作套种模式。这种方式可以增加种植空间,提高土壤资源利用率,而且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例如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光照要求,但青椒则与之相反,如果在青椒生长过程中,光照时间过长,或者光线过于强烈,极易发生日灼病和病毒病。基于二才的生长特征,可以对玉米和青椒进行间作套种。这样既可以保证玉米受到足够的光照,又可以利用其高大的茎叶为青椒遮阴,使农户可以同时收获两种农产品。通过间作套种还可以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从而达到降低种植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产量及农产品品质等多重目的[5]。除了考虑到光照因素以外,还可以依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制订组合种植计划。具体而言,就是在同一地块当中,同时种植具有相同生长习性的粮食作物和豆科作物,使二者在生长过程中发挥出相互促进的作用。比如采用组合方式同时种植油菜和胡豆,即可收到提高土壤肥力,抑制病虫害的理想效果。再以大蒜为例,在其生长过程中会散发出一种特有气味,这种气味具有驱避害虫的功效。因此,将大蒜与其他农作物一起种植,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喷洒量;将桑树与玉米、棉花、油菜等农作物搭配在一起进行组合种植,可以对其他农作物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确保所有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由此看来,采用套种方式,可以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显著增强土壤肥力。进而达到节约种植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等多重目的。但是,套种方式对于农户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实践经验具有较高要求。要想发挥出其作用价值,需要广大农户加强学生,注重经验总结,逐渐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套种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优化种植结构的整体目标,推动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3.4 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

伴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全面发展,涌现出很多农作物优良新品种。而且这些新品种的研制与科研攻关,大多是为了满足生态农业发展、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推动特色农作物育种等工作需要。为此,国家农业农村部门也设置了多处试验田,或者建立起了示范展示基地,并且为之开展了大量试验推广、专家评审等工作。广大农户在优化种植结构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向农业专家进行咨询,选择专家推荐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以此来保证种植结构优化效果。

3.5 推动生态农业协调发展

生态农业体系中,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多个产业。在针对生态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生态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借助先进生态农业技术,实现农、林、牧、副、渔等产业的良性循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种植结构优化效果,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比如将家禽牲畜产生的粪便用于农业种植,使用渔业产生所生成的废水进行农田灌溉,通过这种能量转化的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促进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6]。

4 山东省某生态农业基本种植结构优化案例

4.1 建立污染防治监察体系

该农业种植基地严格遵从生态农业生产标准,在种植区域及周边环境当中排查是否存在污染源头,着重针对化肥、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及养殖废物进行净化处理,并且针对可能存在的污染源进行有效防治。该生产基地在构建起一套完善的控污监控体系,为后续发展生态环保型农业以主农作物品质打下坚实基础,并且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2 发展生态环保型农业

该农业种植基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起可循环、可再生、友好型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这个过程当中,生产人员还以较少污染物排放为原则,组织农户采用“养畜-沼气-种植果蔬”“种植-秸秆-养畜-沼气”等种养一体化模式开展农业生产,大大减少了废水、废物及各污染物的排放。另外,为了保证粮食作物的健康生长,将农药、化肥使用量控制在绿色食品标准以内,生产基地特别针对农田水利设施、节水灌溉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使温室、水利、机械等设施设备的应用水平获得显著提升。在种植方式上,以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形式为主,目的是使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农作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其健康生长,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生态化的生产模式。

4.3 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该生态农业生产基地为了防止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污染,针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创新研发,并且将创新成果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当中,将生态种植模式落到实处。例如基地技术人员借助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针对动植物生长信息进行动态监测,根据监测信息进行精准施肥和饲料投放。该基地还与农科院和高校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着重于研发生物育种技术,培育出几款高产优质的新品种,还在浅水区放养菱角、荸荠、莲藕等植物品种,还利用水面滩涂建设起肉鸭养殖场,种鸭养殖场及孵化厂,还重点培育了一批高赖氨酸玉米及优质牧草,专供田园综合体示范试验区当中畜禽渔业养殖使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确保生态标准的有效落实,还为基地发展创造了多个经济增长点。

4.4 创建生态农业体验区

该生态农业生产基础依托全北宿镇划分三大片区,建成带有种植体验、湿地水上休闲娱乐、农业畜禽喂养体验等功能的“农业公园”。围绕着农业生产开展创新,将各种创意农业集中在一起,还融入了城市公园的特色元素,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加工过程、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娱乐场所、农业体验场所的多元融合。不仅构建起特色农业旅游观光产业,还承载起民俗文化传承、科普教育、养生休闲、健身娱乐等多种功能,形成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创意体验农业群,使农业生产和农村农民焕发出新的活力。

5 结语

要想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针对种植结构优化策略给予高度关注,以此来推动生态农业技术以及生态农业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广大农户在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各种资源的消耗量,认真落实农业发展政策,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生态农业及环保事业的协和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农作物农户
土壤污染与农作物
军事文摘(2024年6期)2024-02-29 10:01:50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9:08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20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5:46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农经(2017年6期)2017-07-05 10:10:01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新农业(2016年16期)2016-08-16 03: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