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市水稻种植提质增效对策浅谈

2023-03-21 12:18:19徐际根
新农民 2023年5期
关键词:潜山效益病虫害

徐际根

(梅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安徽 安庆 246300)

0 引言

水稻是我国最为主要、普遍的粮食作物,我国人口中有六成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足见种植水稻的重要性。潜山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该市种植水稻自然资源条件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该市种植水稻已有多年的传统历史,经过不断发展,水稻生产水平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由于受自然、人为、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当地水稻种植成果依然存在品质、效益方面的不足,水稻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时有出现,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因此潜山市持续稳定发展水稻产业,需要在努力提高单产、稳定总产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水稻品质提升,效益增加。从这一角度出发,如何达成提质增效目的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此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1 潜山市水稻种植现状

1.1 种植面积

截至目前,潜山市水稻种植总面积2.47万hm2,以大户种植为主,约占水稻面积的89%。水稻在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占比大,其中主要水稻为单季稻(含一季杂交中稻),小部分为再生稻,两者2021年种植面积分别为2.24万hm2、2266.67hm2。可以看出,水稻在潜山市的普及和生产规模化的发展程度,代表水稻种植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密切,前者品质、效益越高,就越有利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1.2 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

2020~2021年潜山市水稻总产量分别为18.73万t、20.76万t。通过对本市部分种植大户水稻种植效益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020~2021年,水稻平均产量分别为460~570kg/667m2、510~635kg/667m2。当年种植获得收益的农户分别占81%、87%,纯收入分别在260元kg/667m2以下、425元kg/667m2以下。收入持平和歉收农户分别占19%、13%。由此看出,我市水稻产量有增长趋势,但种植效益仍然较低,且存在一定风险。

1.3 水稻品种类型

潜山市水稻品种类型可分为一季杂交中稻、单季粳糯、再生稻。种植的各类型品种有y两优17、隆两优华占、徽两优丝苗、晶两优534、荃优822、旺两优1577、韵两优332、泰优9516、深两优5814、深两优136、两优688、玮两优1862等杂交中稻品种20个以上。粳糯稻品种有太湖糯、光明糯、镇糯19、中粳糯588、浙丰糯188、荃香糯2号、强湖糯13、武运糯180等。再生稻品种有丰两优香1号、荃优822、y两优911、垦两优801、丰两优3305、两优1889等。

2 主要问题

2.1 水稻种植水平差异大,效益低

种植户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偏低,在种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结果出现盈亏差别,且效益普遍较低,当然,其中不排除灾害性天气和市场价格低迷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2.2 品种过多,效益低下

目前来看,潜山市广大的水稻种植面积中包含了大量的单季稻品种,这些品种本身并没有问题,但现状来看品种过多,这种表现在整体产出的角度来看,会导致当地单个品种过于分散,间接引起优质品种生产规模小、产量波动大等问题,不利于当地原粮品质、品牌效益的发展。

同时从效益角度来看,虽然市面上有大量的优质品种以供选择,但都需要种植户亲身选择、购买,因此其间很可能会出现两种问题:其一,基本上绝大部分种植户在水稻选种方面都是凭借经验,或由种子经销商推荐,本身缺乏专业认知,不了解品种的特征特性,因此选种结果未必合理,这也就导致当地一些种植户虽然选择了看似优良的品种,但种植后的实际成果却远低于预期,品质上得不到保障,对当地水稻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造成了影响;其二,因为需要种植户亲身选择、购买,所以过程中种植户往往需要与一些“中间商”接触,但中间商很可能会向种植户出售良莠不齐的品种,比较常见的是把芽率低、纯度不达标、劣质不合格的种子当做正常合格的种子卖给农户,同时还会恶意抬价,极大地增加了选种成本,进一步降低了水稻种植效益。

2.3 种植管理方式滞后,其他环节工作问题频发

现状显示,虽然潜山市当地水稻种植中种植户采用的种植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不乏一些先进的手段,但整体来看以人工机喷直播、手撒直播、手插秧为代表的人工播栽方式占比更多,而人工播栽方式比较传统,其效率、成本方面的问题会对于当地水稻种植效益有直接影响。同时因为惯于通过人工进行种植,所以其他种植环节在人工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不稳定性作用下也出现了问题,问题对水稻品质造成影响,以田间管理工作环节为例,潜山市许多水稻种植户,在田间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其一,经常忽略气候因素对水稻的影响,如单季稻播种期未考虑到水稻抽穗扬花期有效避开本地7月下旬~8月上旬的高温时段,导致单季稻开花受阻,这种现象对于最后的结实率有影响,威胁到了水稻产量;其二,水稻种植户不懂得水稻生长规律,缺乏科学管水技术,田间灌深水周期长、不能适时适度进行烤田、后期断水过早等管理习惯,导致部分情况下水稻种植区域内的湿度过大,这种现象会加大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的发生率、影响率,而且往往会因管水不善,导致水稻根系生长弱,植株生长不良,出现倒伏现象,后期还因断水过早,发生早衰,严重威胁到水稻品质与产量;其三,田间肥料使用方面,秸秆还田,忽视农家肥,过分依赖化肥来保证水稻产量,多数种植户没有掌握水稻配方施肥技术,对具体的施肥时期、施肥量把握不准。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偏施、迟施氮肥现象,导致水稻贪青晚熟。这些不合理的施肥习惯,既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环境污染,又影响到水稻产量和品质;其四,部分稻田内存在水稻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弱,水稻容易出现倒伏问题;其五,直播稻田杂草发生普遍严重,越来越难防除,已成为直播稻田间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虽然很多种植户都非常重视稻田除草问题,但每年都还有相当一部分田块草害十分严重,甚至出现少数失防草荒的田块。

2.4 病虫害防治技术模式不合理

潜山市大部分水稻种植户都选择了药物防治的方法,原因在于这种方法见效快,药效时间长,小部分水稻种植户在政府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小面积使用了物化防治,这种方法无公害,而生物防治占比更小。这一基础上,潜山市水稻种植在病虫害防治技术模式方面出现了两大问题:其一,大部分水稻种植户过于依赖药物防治方法,该方法确实效果显著,但长期、频繁甚至过量使用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公害问题,当前市面上水稻或其他农作物的农药残留问题大多由此引起,严重影响到水稻和其他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小部分水稻种植户利用的物化防治技术,虽然防虫效果好,无公害,但不能完全替代化学防治,只能减少化学防治次数,且诱虫灯安装成本高,应用面积小。生物防治见效缓慢,但效果完全展开表现良好,只是在当地未能普及;其二,无论哪项病虫害防治技术本身存在何种问题,潜山市许多水稻种植户都只选择了某一种技术来进行防治,如水稻种植大户李益斌,其种植水稻已有数年,自一开始防治水稻病虫害采取的主要就是药物防治,很少使用其他技术方法,说明当地病虫害防治技术单一。两大问题下,说明当地病虫害防治技术模式不合理,有待优化。除此以外,潜山市病虫害防治技术模式方面还存在其他问题,诸如农业防治和绿色防控意识不强,技术措施不到位;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少,植保器械与防治技术不配套等,这些问题此处不多加赘述,但也应当引起重视。

3 水稻种植提质增效的有效方法

3.1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

提高种植户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政府农业农村部门和相关农业企业,要加强对种植户尤其是种植大户的技术培训,宣传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介绍优质新品种、新农药、新机械及其使用技术。在种植过程中跟进技术指导。全面提升种植户科技素质和种田水平,为实现水稻提质增效提供技术保障。

3.2 建立示范区,改进选种方式

虽然不便对水稻种植户选种行为进行干预,同时予以他们正确的选种方向。为做到这一点,结合潜山市水稻种植情况,建议围绕单一的优质品种建立优质专用品牌水稻核心示范区,并在区内设立2~3个水稻示范片,基本要求为:其一,针对示范区,规模不建议低于0.67万hm2,单产应当大于550kg,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周边其他水稻种植区域发展;其二,针对示范片,每个示范片的规模都不应当低于333.33hm2,选址应当选择地区内水稻种植人力资源充沛、种植户积极性高、生产条件好的区域,同时要选择潜山市所在省份合法推广的国家部颁二级米以上的单一水稻品种进行种植,方便向其他水稻种植户展示优秀品种,以便选择。通过示范区及示范片的作用,水稻种植户的选种意识等得到提升,并且也有了正确的选种方向。另外,示范区与示范片的建立有助于当地建立水稻品牌,能进一步提高效益。

建议采用直供式的选种方式,也就是由地方政府根据示范区、示范片选种要求寻找优质供应源,并负责对供应源进行资质认证、产品质量把关、价格管理,同步接收当地水稻种植户的选种需求,根据需求从供应源处获取对应数量的种子交付给种植户,这样就能保障选种成本、质量的合理性,有助于水稻种植品质与效益。

3.3 更新栽插方式,解决其他问题

栽插方式方面,虽然人工栽插与机械栽插方式各有优劣,但出于品质、效益考虑,机械栽插的优势更加突出,因此建议潜山市积极推广机械栽插,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目标,促使水稻种植栽插方式得到更新。在机械栽插推广当中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农机的高额费用,即许多种植户本身的资本不足,因此无法购买足够多的农机,这也是种植户倾向于人工栽插方式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点,地方有关部门应当予以一定的经济补助,同时展示农机对于水稻效益的帮助,调动种植户更新栽插方式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达成提质增效目标。

其他问题方面,潜山市地方部门应当向水稻种植户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样以田间管理为例,地方部门可以组建技术小组,专门给水稻种植户讲解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诸如要注意气候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同时强调防范措施,又或者强调氮肥使用要求,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提出氮肥使用标准、使用时间等,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增强水稻种植户对田间管理工作技术的认知,帮助做好田间管理。需要注意的是,技术支持不仅仅是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来发挥作用,工作中更需要技术小组参与到水稻种植户的实际工作当中,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帮助水稻种植户掌握技术要领。

通过以上方式,潜山市水稻种植的品质、效益将得到提升与保障,逐渐趋于稳定,而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加大当地水稻种植的抗风险能力,即使遭受灾害,也不至于出现绝产或品质大幅下降而不达标的问题。

3.4 优化病虫害防治技术模式

事实上,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存在有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化防治和生物防治四种模式。各种模式都有利用价值。针对潜山市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模式现状,结合实现水稻提质增效目标的现实需求,应该坚持实践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助,物化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导的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如何实现由传统模式向优化模式转变,首先,要从观念上转变。积极引导种植者以品质、效益为导向,树立生态、绿色观念,改变传统治虫防病思维模式,把生态、绿色防控理念贯穿到生产管理过程中。其次,做好技术设计,规范技术标准。如防治水稻二化螟,设计农业防治与其他三种防治方法之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四种方法同时采取的多种模式。具体应用哪种模式,应根据条件选择。这里要强调的有两点,一是农业防治方法,即采取春灌杀蛹,降低越冬虫口基数。中稻通过错开播种期齐穗前避开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三代二化螟。同一区域尽量缩短中稻播种期,减少桥梁田。二是化学防治辅助方法,要在准确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按规定用量,严格做到达标防治。有条件的种植户推广使用无人机和大型自走式喷杆机械,提高防治效率。再次,做好示范宣传,逐步推广多种方法并用的防治技术模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联合运用的防治技术模式安排在示范片进行示范,对比传统化学防治模式,组织参观,让种植者亲身体验对比效果。为优化我市病虫害防治技术模式,促进水稻提质增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 结语

综上,水稻种植对于潜山市农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面对当前问题,潜山市应当积极采取对策。在对策作用下,当地水稻种植效率、质量将明显提升,间接带动产量、品质、经济效益提升,同时长期角度来看还提高了水稻种植的稳定性,对应增强抗风险能力,因此通过对策有效促进了当地水稻种植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潜山效益病虫害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36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11-27 13:44:48
安徽潜山:“田管家”授技术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0-14 07:31:06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52
古皖之源,“皖”美潜山
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24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当代水产(2019年1期)2019-05-16 02:42:02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乌马营潜山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