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香格里拉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23-03-21 12:18:19郝云芬
新农民 2023年5期
关键词:香格里拉提质核桃

郝云芬

(香格里拉市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香格里拉 674400)

香格里拉市地处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腹地,地处东经 99°20’~100°29’,北纬26°52’~28°52’。三江褶皱系与扬子准台地交接地带高东南缘山脉三江纵谷区东部。沙鲁里山脉由甘孜延入县境,分两支将香格里拉市东西两侧包围金沙江从土照壁进入市境,南流至东旺乡撒苏碧与雪山石鼓之间,后转向东北,至洛吉吉函流入四川坪子出境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为巴拉格宗雪山主峰,海拔5545m,最低点为洛吉吉函,海拔1503m,相对高差4042m。

木本油料产业建设项目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惠民工程,香格里拉市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2014 年之前,核桃是木本油料产业项目主要种植的品种之一,2014年开始增加了油橄榄的种植。为加强对核桃产业工作的领导,于2008年成立了香格里拉县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通过近几年的核桃产业建设,核桃产业已初具规模,大大改善了我市的生态环境和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使他们有了新的经济收入。

概况:发展核桃产业是建设云南特色林业的重要任务,做大做强核桃产业有利于调整山区产业结构、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山区贫困面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绿化美化村庄,是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特色现代林业的重要任务。2008年香格里拉县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08]129号)、《迪庆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决定》(迪政发[2008]36号)文件要求,在全县大规模推广种植新疆核桃品种,核桃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生力军”。

核桃产业是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重要举措,对于发挥资源潜在优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生态改善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香格里拉市生态富民核桃产业。

1 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1.1 核桃产业渊源

核桃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的古老树种之一。全国有 20多个省市有核桃栽培。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之冠,核桃已成为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种植范围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经济林木。

核桃种植促进了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农民收入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核桃生产县(市)中,核桃种植业收入已占农民收入的 15%~50%,核桃被山区群众称为“摇钱树”。

香格里拉市自2000年实施天保、退耕两大工程以来,在上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香格里拉市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项目。目前,本市核桃种植总面积已达1.19万hm2,其中:连片面积0.39万hm2,四旁绿化及零星种植面积0.8万hm2。香格里拉市是核桃的重要分布市之一,香格里拉市核桃主要分布在海拔1900~2500m,气候温暖、雨量充足的三坝乡、洛吉乡、虎跳峡镇、金江镇、上江乡、五境乡、东旺乡、尼西乡8个乡镇。栽培品种主要有温185、新疆2号、漾濞泡核桃、漾濞大泡核桃、云新、娘青、三台等。

1.2 核桃产业经营模式

核桃基地建设,属于生物资源创新产业,符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省林业厅加快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的政策导向和有关规定;符合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州委、州政府“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目标和要求。

香格里拉市自2008年开始大规模推广核桃栽植,核桃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由过去的“小而散”核桃产业的状况转变为现在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管理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走“产业结合型”路子。结构调整、树种更新、品种更新方式进行改造中低产林,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木又好又快建成特色高效林果业“第一车间”。

二是走项目实施型”路子。把核桃产业发展与“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与后续产业培育及补植补造”、“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核桃产业发展步伐。通过核桃基地建设、核桃品种改良引进新技术,达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做强做大核桃产业。

三是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型”路子。与土地、林地依法有序流转结合,鼓励和引导企业、合作社、大户通过租赁、承包、联营、转让等形式投资核桃产业,鼓励和引导林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鼓励和引导林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与林农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核桃经济林丰产经营,有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对改变当地林业粗放经营模式,促进核桃实用技术的应用、转化以及林业科技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是走“群众参与型”路子。把任务责任分解落实到乡镇村,市乡村逐级成立领导组,促进规模发展,按照谁种、谁拥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群众投身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

目前,香格里拉市已建成6.67hm2以上的核桃基地有10个,总面积624.67hm2。其中:一、面积≥6.67hm2<33.33hm2的基地5个,基地面积共计51.33hm2,二、面积≥33.33hm2<66.67hm2的基地有2个,基地面积共计73.33hm2,三、面积≥66.67hm2的基地有3个,基地面积共计500hm2。

1.3 核桃产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香格里拉市将核桃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目的是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双赢目标。截至目前本市从事核桃产业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有1个,公司位于香格里拉市经济开发区以收购香格里拉市区域内核桃干果并加工有机核桃油及销售为一体。从事核桃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2个,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双示范社1个核桃种植基地在千亩以上,示范社位于香格里拉市洛吉乡。省级示范社6个,普通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主要分布于大面积种植核桃的三坝乡、上江乡、虎跳峡镇、东旺乡、洛吉乡、尼西乡等6个乡镇。

1.4 品牌认证及商标创建

本市现有2个云南名牌产品,都是由迪庆香格里拉舒达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创建,2013年12月取得的香格里拉印象牌、舒达牌核桃油,编号:13-120。

本市现有7个核桃品牌商标。分别是:香格里拉洛吉绿生野生干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建的“洛吉河”品牌商标、香格里拉市山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的“香霞”、“原套装”、“跃虎”等3个品牌商标、迪庆香格里拉舒达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创建的“梅里印象”、“梅里雪山印象”等2个品牌商标、香格里拉市海巴落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的“藜栗山香”品牌商标。

1.5 无公害产品认证及科技支撑

香格里拉洛吉绿生野生干果种植专业合作社26.67hm2核桃于2019年1月8日至2022年1月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本市核桃产业科技支撑主要体现在核桃新品种的选育上。2020年11月17日,香格里拉县绿源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选育出来的盐源早实核桃获得林木良种证认定,良种名称:盐源早核桃,良种编号:云R-ETSJR-048-2020。

2 核桃低效林提质增效

2.1 核桃低效林提质增效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优良品种的培育,开展当地优良资源的开发利用,全市广泛开展了本地核桃优良单株的选择,筹划建设优树收集区;大力开展良种采穗圃建设,全市共建核桃采穗圃近200hm2,2014年可采核桃优良穗芽1000万个以上;在发展品种上作出合理区划,从2011年起重新选择定位适合本地的主导发展品种;香格里拉市林业局经认真考察和分析论证后从新疆引进了温185、新新2号两个最优良种建立了采穗圃并进行了苗木繁育,进行大力试验推广。

二是进行品种改良,对品种不适,容易遭受当地低温、霜冻影响的;品种不良,至结果期还不挂果的;初始栽植品种为铁核桃;遭受严重病虫、干旱、洪涝及风、雪、火等自然灾害,树体受害较重的;林农自主需要更换品种的;单位产量虽高,但核桃果实品质和品位差,经济效益低下的;结果少,单位产量低于同等立地条件50%以上的都进行品种改良。以高接换种为主,栽植3年以下幼树采取嫁接复壮。

三是整形修剪,对单位产量虽高,但核桃果实品质和品位差,经济效益低下的;结果少,单位产量低于同等立地条件50%以上的;抚育管理粗放,生长不良,效益低下的;品种好,生长也较好,但未进行肥水管理和整形修剪,任其自然生长的进行整形修剪。通过定干、拉枝、整形、修剪等人工措施,培育成结构合理、生长空间良好的树体。

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治,核桃病虫害的防治应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改善核桃园生态环境条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核桃树自身抗病虫害的能力。注意保护核桃园内的害虫天敌,充分发挥天敌的生物抑制作用。在施用药剂时,首选生物制剂,若必须使用化学药剂,应使用低毒的,并改进施药技术,降低用药量,减少污染和残留。进行病虫害防治要及时,要结合各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和特点制定科学的综合防治方案和技术措施。在核桃树木虫害病发之前应采取有效虫害防治措施,可选择1∶200的波尔多液予以喷洒除虫。如果处在核桃虫害发病时期,应选择百菌清、多菌灵等灭虫制剂予以虫害防治。

2.2 核桃低效林提质增效

2014年是我市开始实施核桃提质增效示范项目的第一年,项目涉及8个乡镇,为切实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建设质量和成效,选择基础设施良好、交通便利、实施主体明确、种植3年以上但长势和产量、质量达不到正常水平的核桃基地,通过整形修剪、施肥抚育、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提质增效技术措施,改善树势生长和提高产量与质量,但是由于香格里拉市地处高寒山区,土地连片面积小,所选择的地块并不全部是连片种植20hm2以上的地块。

云南省木本油料产业建设项目香格里拉市2014年-2016年核桃提质增效项目建设任务为2200hm2,完成项目建设2200hm2。其中2014年全市核桃提质增效533.33hm2,涉及上江乡、金江镇、虎跳峡镇、尼西乡、五境乡、三坝乡、洛吉乡、东旺乡等8个乡镇,采取的提质增效主要措施有66.67hm2的抚育施肥,33.33hm2的整形修剪,6500的综合措施;2015年木本油料产业建设项目核桃提质增效面积333.33hm2,涉及上江乡、金江镇、三坝乡、东旺乡等4个乡镇,采取的提质增效措施为333.33hm2的综合措施。低效林改造项目核桃提质增效66.67hm2,安排在洛吉乡,采取的措施是品种改良(嫁接);2016年全市核桃提质增效面积1333.33hm2,安排在上江乡、金江镇、虎跳峡镇、尼西乡、五境乡、三坝乡、东旺乡等7个乡镇,采取的提质增效措施为20hm2的整形修剪、26.67hm2的病虫害防治,其余面积采取综合措施。

3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1 核桃价格下跌,甚至没有收购商,出现弃管情况,核桃地块损失严重

近几年,由于受市场影响,核桃价格下跌,没有收购商前来收购核桃,本地也没有较为完善的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设备,除当地群众榨油自销及食用果仁外,核桃干果没有销路。导致老百姓管理核桃林(树)的积极性下降,严重影响了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据我局调查,由于受核桃卖难问题的影响,全市部分核桃产业重点乡镇先后出现核桃种植地块弃管的情况,导致退耕还林地上种植的266.67hm2核桃树自然死亡,农户不再愿意补植补造。在我局各分场及乡镇林草服务中心的耐心劝阻和制止下,目前尚未出现人为砍挖核桃树的情况。但是,长此以往难以确保退耕还林地块的核桃不被复垦。

3.2 核桃产业链不完整,没有精深加工企业

香格里拉市核桃初加工设备和工艺非常落后,目前本市境内只有开发区的1家初具规模的核桃油加工企业。其余家庭作坊式的个体加工店11家,榨油设备工艺落后,榨油成本较高、成品核桃油品质较低、缺乏包装打扮、产生不了品牌效应,很难打入国内高端市场。为此,在全市8个核桃主产乡镇至少建立10家核桃初加工企业,才能逐步向精深加工环节迈进。

3.3 品种杂、果实品质差异大,需要进一步提升改造

自2014~2018年,我局已对3933.33hm2连片种植的核桃产业地块实施了提质增效项目,提高了本市核桃的品质,但是由于受零星分布、树龄及树体都较大等因素影响,其余的0.8万hm2四旁种植的核桃树未能实施提质增效。这部分核桃树品种杂、果实品质差异大,需要进一步提升改造。由于受自然灾害(旱灾及2018年11月堰塞湖泄洪)的影响,部分已经实施过提质增效的连片核桃产业基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受损,也需要再次实施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香格里拉提质核桃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2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香格里拉行
香格里拉(2021年2期)2021-07-28 06:51:04
为城市提质而歌
西江月(2020年1期)2020-01-19 01:17:50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18
寻找香格里拉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17
新疆:医保由“扩面”向“提质”转变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01-22 22:42:51
迷行香格里拉
上海制造(2013年2期)2013-05-28 02:24:26
香格里拉(外一篇)
鸭绿江(2013年11期)2013-03-11 19: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