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出版业图书库存管理浅析

2023-03-17 23:49杨莲华
中国经贸 2023年17期
关键词:库存图书数字化

杨莲华

传统经营模式下的图书出版主要是从图书的具体类型、受众、作者的知名度、图书的功能性等方面进行考虑,因此难免会出现预估偏差较大,造成图书出版数量过多或者无法满足大众需求的情况。但在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出版企业能够实现与数字化技术的有效结合,调整经营模式,有效解决出版企业以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库存管理问题。本文就数字化背景下出版业图书库存管理进行研究,以期推进出版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调整,解决出版企业面临的库存管理问题,保证出版企业内部流动资金的良性循环,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在我国出版行业中,库存图书是出版企业存货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流动资产中的占比较大,并且这部分存货很容易形成资金沉淀,出版企业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用于对这部分图书库存的管理。因此,在出版企业中,图书库存管理问题带来的影响极为显著,也是出版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数字化背景下出版行业图书库存现状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出版新版图书17万种,较2021年下降17.07%;同时,2022年全国新版图书销售量9.85万种,同比下降11.44%。通过两组数据产销量的对比可以看出,近两年新书的产销率都不超过60%,供大于求;另外,由于出版行业原创能力疲软、消费者对图书的认可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出现退货行为的概率呈上升趋势。基于以上种种因素,出版行业图书库存积压问题越发显著。

近几年随着消费水平升级、国际化进程加速、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提升,图书行业也面临诸多新挑战。除了产品形态以及业务模式的突破,管理模式的改变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图书库存管理问题更要引起高度重视。

数字化背景下出版业图书库存管理问题

数字化技术人才匮乏 出版企业虽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但是在数字化技术、设备、软件的使用上,仍是一项较大的问题。出版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虽然具有较强的文化素养、在图书库存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由于在数字化技术水平上的相对不足,导致这部分人的素养、工作经验很难得到有效发挥。同时,出版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对信息化软硬件设备进行了更新,并且还建立了相应的图书库存管理制度,但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能力水平不足,导致这部分先进设备、制度的价值受到严重限制。

出版企业内控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出版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企业都经历过“转企改制”,因此在企业正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当前我国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上部分出版企业管理层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理念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在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上也出现了部分问题,未能实现对企业内部所有工作内容的全面覆盖,进而影响到了制度规范作用和指导意义的发挥。

在出版企业现行管理制度中,各个部门、具体工作岗位的职责、管理权限未能得到直接明确,在实际工作处理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很难保障。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及时性无法达标,容易导致出版企业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出现误差,导致图书印刷呈现出盲目性的特点,进而在出版企业内部出现库存积压的情况。

图书出版数字化运营管理模式不完善 就目前的出版企业图书出版数字化运营管理模式来看,还无法实现对所有相关运营内容的全面考虑,该问题主要体现在渠道建设和宣传理念两个方面。

在渠道建设上,目前仅剩寄销一种形式,将退货风险完全转嫁到了出版企业身上,进而导致出版社出现库存积压问题的概率较高。在宣传理念上,存在促销方式单一,覆盖范围相对较小的问题,如果简单将图书分为明星产品和其他产品,明星产品往往占有20%左右的比例,但消耗了企業绝大部分的宣传资源,实际上却无法保障宣传资源投入的高性价比产出,而其他图书也因为宣传不足,难以保证销量,进一步加重了库存积压。

数字化背景下出版业图书库存管理问题发生的原因

出版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相对较差 出版行业对我国市场环境下流通的图书类型有较强的影响力,并且图书本身便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其既具有商品性质,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在我国出版行业中,一般是以出版社、出版企业双方共同合作来进行图书出版。在我国出版社中,有很大一部分出版社以往属于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过转企改制,从单纯的生产型单位转变成为生产经营型单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已经逐步走向了全面市场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出版社长期以来形成的经营模式和内部工作环境导致出版社容易出现对市场竞争认识不足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出版社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能力。

局限于大众需求,选题重复,缺乏创新 就目前我国出版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少儿类图书的市场需求量最大,但同样大众对少儿类图书的意见也比较大,例如部分少儿类图书定价较高,但图书内容趣味性不足、教育意义有限等问题。

我国出版行业中还有一类的图书需求量较大,教材教辅类图书。因为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和庞大的人口基数,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教材图书需求。但在我国“双减”政策贯彻落实的影响下,虽然教材图书发行量不变,市场对教辅类图书的需求有一定的下滑,并且下滑趋势还有可能持续存在。

面对这一现实情况,出版企业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考虑,容易在出版图书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出现主动增加少儿类、教材教辅教育类图书的出版量,减少其他类型图书的出版量的情况,将出版结构局限于大众需求,导致我国出版物结构不均衡。

在目前我国出版行业出版的图书中,还存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文学工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是自身文化水平、精神世界的重要展现。但当前社会环境下,有部分文化工作者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在看到某种类型图书畅销时,立即选择模仿甚至抄袭,甚至出现了“一人原创,万人模仿”的情况。

单纯、表面的拙劣模仿反而会引起读者的反感,进而造成我国出版行业发展态势的负向变化,同时加剧图书库存积压滞销现象。我国出版行业想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做好对上述问题的调整,高度重视文学作品的创新,考虑如何激发出文化工作者的创新意识,调整出版行业的发展态势。

图书出版管理机制发展滞后 出版企业图书出版管理机制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财务管理、市场发行与业务管理脱节,以及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

在出版企业中,财务、业务管理的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进行图书生产数量的科学规划。财务管理部门做好对当前内部资金储备、图书生产投入、具体产出资金回笼时间等方面的考虑,确保图书生产不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负面影响。但在业务管理工作中,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财务管理人员很难参与到图书生产过程中,单纯凭借业务人员很难实现对图书生产梳理的合理规划,进一步加重出版企业图书库存管理问题。在我国发行管理体制的影响下,出版社和新华书店之间主要采用委托代销模式,因产销链的信息不对等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大量退货或库存积压,只有进行统一管理,减轻出版企业的图书库存管理负担,才能达到产销平衡的效果。

数字化背景下出版业图书库存管理措施分析

增强市场化意识 出版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阵地,为了更好地保证正确思想观念的有效传达,出版企业需要主动做好对自身市场化意识的增强,合理应对出版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出版企业管理层需要针对当前出版行业的发展规律、自身与其他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大众对各种类型图书的实际需求等多个角度,来对出版企业的后续发展规划进行建立健全,为出版企业设立科学的经营管理目标。在保证出版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尽快解决当前出版行业长期存在的图书库存管理问题,保证出版企业始终拥有较为充足的储备资金,提升出版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推动实现出版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凸显出版企业市场主体属性,提升市场竞争力 虽然出版企业属于文化企业,但仍需要做好对经济效益的重视,在出版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做好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兼顾。

为达成这一目标,出版企业管理层需要主动做出改变,做好表率,树立市场化经营管理思想,顺应时代发展,调整内部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奖惩制度来提升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通过对内部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的影响,改变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主动做好自身心态的调整,避免工作人员始终以完成任务的心态落实工作,从而在出版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内部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让出版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主动做好对自身专业方向能力水平的提升,积极响应企业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需求,自主学习数字化技术,提升数字化软硬件设备的使用能力,确保在数字化背景下,出版企业内部始终能够拥有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合理选题,避免同质化问题 出版企业作为影响我国图书出版、流通的重要企业,需要明确我国需要更加多样化的图书,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因此,需要在满足当前市场环境下对少儿类、教材教辅教育类图书的需求后,考虑增加其他类型书籍的出版量,例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农业科学等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图书。出版企业作为文化企业,还需要做好对企业内部文化工作者的约束,针对当前部分题材类型中同质化严重的情况进行重点筛查、打击,从出版企业自身出发,尽快解决出版行业中存在的“一人原创,万人模仿”问题。

推进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构建 出版企业需要有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支持,来为企业内部财务、业务部门搭建合作的桥梁,通过财务、业务部门的相互配合,改变当前出版企业长期存在的图书库存管理问题。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构建和出版企业管理层的大力支持,不断完善出版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推动实现出版企业业财融合理念的有效落实,保证在出版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企业财务、业务部门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出版企业图书相关工作、业务的有效落实,稳步提升出版企业的经济效益。

借助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宣传渠道的拓展,利用目前蓬勃发展的新媒体平台做好对外宣传效果的保障,比如网络直播、电商平台视频展示等。此外,还可以借助数字化管理平台,在互联网交流平台中收集顾客意见,保证企业能够对图书受众的购买意愿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合理调整突出发行投入和预计产出,有效避免在出版企业内部因为对市场、受众的不了解出现严重的图书库存积压问题。

重塑出版、印刷、发行产业链 在我国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与出版行业有效联系的影响下,当前阶段出版行业出版、印刷、发行的产业界线相对模糊,出版企业可以考虑做好对出版、印刷、发行产业链的重塑。充分利用我国当前发展迅速的互联网行业和新媒体产业,借助线上渠道,将生产、发行两个重要环节进行整合,推动实现对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合理利用,通过云储存平台来对出版企业的图书进行储存,从而为出版企业图书库存管理问题的彻底解决,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出版企业能够推动实现数字技术与出版、印刷的有效融合,借助互联网渠道,收集买方意见。例如,通过市场调查、预售、收取订金等方式,明确当前对具体图书的需求,再由出版企业进行生产,有效降低了出版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按需生产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解决当前出版企业的图书库存管理问题,让出版企业的流动资金得到更好的保障,从而更好地保证出版企业的生存、经营和发展。

综上所述,为实现我国出版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着重解决当前出版企业的图书库存管理問题,借助对市场环境的深入分析和对数字化技术、渠道的合理利用等手段,助力我国出版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徐州中国矿业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库存图书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图书推荐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数字化制胜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