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转型发展分析

2023-03-17 23:49张鑫
中国经贸 2023年17期

张鑫

理财子公司应当从整体上加强发展战略、价值定位等方面的设计,做好制度建设和人才体系优化、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等一系列工作。在理念上注重长期主义思维,持续扩大规模,提升品牌形象。在科技方面,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驱动的运营,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和需求响应能力。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颁布并执行《关于规范理财子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称“资管新规”),为我国的资管产业开启了新一轮的改革之旅。2023年,是资管新规出台的第五个年头。

就银行理财而言,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国的银行理财子公司(简称“理财子公司”)已经实现了由零到有的重要一步。在其发展进程中,理财子公司持续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逐步探索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理财子公司的转型发展的必然性

第一,理财子公司坐拥“超级牌照”,有快速成长、与证券投资基金行业一较高下的内在需要。

第二,随着净值化转型加速推进及公募基金行业的快速壮大,阶段性的存款回流现象与投资者教育双线并行,理财子公司也需快速提高综合投资能力和长期收益率。

第三,积极适配国家长期战略,通过对ESG金融产品的创新,主动进行向绿色、低碳的经济转型。ESG金融产品在投资决策中,要将社会责任融入其中,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行业进行重点投资。

第四,为实际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服务。数据表明,近年来,通过对债券和非标准化债权的投资,理财子公司将理财资金与实体经济融资积极结合,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大量资金。在未来,理财子公司力争对实体经济及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力争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理财子公司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

理财子公司的发展面临的诸多机遇。

第一,中国财富总量不断增加,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个人及企业财富仍将保持持续增加趋势。2019年以来,我国的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迈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伴随着人们财产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人们理财观念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最近几年,我国坚定奉行“房住不炒”政策,让房产的投资属性越来越弱,参照发达国家经验,预计金融资产在财产总量中的比重将会明显提高,这些均给银行理财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第二,国家持续健全金融体系,为理财子公司探索股权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资管新规》及与之相配套的相关制度安排,为理财子公司加强股权投资留下了很大发展空间。

2018年12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将“公募理财”和“公募基金”的优势相结合,为银行理财加大资本市场投资方面解决了制度障碍。此外,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鼓励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相关政策,预计能促进理财子公司产品对股票等权益资产的投资活动。

第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迫切需要发展商业养老,为老年人提供更广阔的金融服务。未来,居民的个人养老需求将显著增长,面临日趋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发展养老第三支柱成了重要工作,理财子公司应通过培育养老金融人才队伍、创新开发多元化养老产品等方法,把握养老理财的发展机会。

第四,理财子公司应持续发挥母行的全渠道和全客群优势,力争成为行业中的破局佼佼者。证券、基金公司在监管、投资研究能力、估值及税收差别等方面优势与问题并存,银行理财子公司存在许多发展机会。如在产品研发與用户群体的优化匹配上,脱胎于银行的理财子公司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在职能上,银行理财具有较全的涉及面和产品体系,规模性的投入,能不断适应各类投资人的投资需要。在渠道上,理财子公司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母行的分支机构、电子渠道、品牌等资源的优势,底层结算服务优势,这是其他竞争机构无法比拟的。但与此同时,理财子公司也面临不少挑战。

第一,对理财子公司的监督管理机制还在不断健全完善。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总体上拟合了对理财子公司现金管理理财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类理财产品的管理要求。

《通知》主要从投资范围、投资限制、投资集中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整,规范了期限管理和估值方法,降低了流动性与杠杆管理的潜在风险。在申购、赎回、投资者集中度等要素上,监管要求也越来越高,往年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优势也有所削弱,投资范围、久期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窄。(《通知》只允许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

在兑付制度方面,《通知》将过往银行理财产品以“T+0”时效大额兑付的方式,限制在1万元以内,而“T+1”的兑付无限额。多种政策并举下,最受欢迎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受到了一定限制,从而对理财子公司整体规模的快速增长造成一定影响。

第二,我国的非银行系资产管理金融机构和传统的银行理财的投资理念差异较大,理财子公司的综合投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尤其是在权益投资方面。未来一段时间,随着理财子公司加强与基金、股票投资等相关人才的吸收和培养,“固收+”等产品的体系和经验的逐步成熟,理财子公司对基金、股票等权益投资的水平将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理财子公司估值方法的规范,可能使整体规模增速降低。《通知》指出,同一理财公司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其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净值型的估值方法在更快、更准确地反映产品的收益和风险的同时,也将产品的波动性更多的呈现给客户,使得多年来偏爱“稳定收益”的最广大客户群体,需要较长的时间去适应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波动,乃至超出预期的亏损,甚至导致阶段性的、成规模的退出银行理财市场,如2022年底债宰引发的各家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的普遍下降。

第四,理财投资和其他投资机构的税务处理不统一的问题。公募基金对于非上市公司的股票、债券等方面实现的价差收益可以实施免税政策,但对于理财子公司等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征收3%的所得税,累计之下是一个不小的劣势。

理财子公司的转型发展策略

第一,权益投资的空间巨大,理财子公司行业中的领先者,要打破固有模式,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具不具备”权益投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破茧而出的理财子公司中,应打破传统观念,构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权益投资方面解决动机和能力难题。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股票投资的比重,缩小与公募基金的差距。

第二,积极拥抱净值型转型要求,承接、服务好对资产净值变化高度敏感的传统银行理财客户群体,理财子公司在提高理财子公司投资研究水平、加强投资者教育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理财子公司应该将重点放在对产品体系重构、打造投研体系、建设投研人才队伍上,同时对销售体系进行完善,持续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积极运用金融科技等手段,构建出一套适用于未来的智能投顾、智能投资、智能风控的体系,加大相适应的信息技术开发。多策并举,帮助广大投资者逐渐接受净值化的产品,突破传统“刚兑”观念。

第三,要以长期主义、稳健经营思想为指导,加强各类风险防范,提升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水平。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的快速增长,并不表明大部分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创造能力和投研能力有较高的提升。监管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新规新政,主要目的是督促理财子公司在更长远的层面实现稳健经营,并围绕这一目标匹配相适应的经营管理需要。

同时,也是为了保证理财子公司与其他不同类型的资产管理公司在更加公平的层面相互竞争,防止出现监管套利的现象。未来,我国还将加快发展直接融资,实现经济平稳转轨,资管行业必须正确处理好风险与效益的关系。

第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承诺,也将影响到银行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一方面,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不断升温,各大理财子公司纷纷开始对低碳经济进行配置,这是必须面对和掌握的新的投资理念。另一方面,低碳经济所涉及的产业领域,对资金的需求是巨大的,并且还伴随着很长的投资周期。

因此,理財子公司要依托母行、依托自身投研建设,加强对低碳、新能源等产业的深刻理解。这也给资管行业带来了一些挑战,包括在投研能力、人才培养等方面,必须对相关的利弊进行全面的评估,才能抓住绿色低碳经济的广阔发展热潮,并在其中获得收益。

理财子公司风险管理策略

金融行业最重要的是走得长,走得远。没有完善、稳健的风险控制能力,就不可能收获长期的良好发展。综合高效的风险管理、合规管理,专业高效的投研能力是实现资产管理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长期经营活动中,理财子公司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品牌信誉,流动性、市场风险,和经营与合规风险等,需要的是全面、独立、有效的,按照风险和收益相适应原则的,构建覆盖全体人员、全流程和全业务的风险控制系统,应不断提高理财子公司的风险管理核心能力。

在风险管理制度上,一是将工作重心放在事先防范和过程中的问题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陷入被动的事后补救。通过对系统风险进行从上到下的预见性的压力测试,进行持续、全面的风险评估。

二是理财子公司应事先自身风控体系与母行的风控体系的协调适配,实现整体的风险控制,积极借力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架构,在资产供给、合规、市场渠道等方面,发挥母行的优势。通过积极适应市场变化的风险控制体系、模型,结合现场尽职调查,实现对风险的全面管理。

三是全面提升宏观、行业、标的公司的深度研究与风险管控水平,积极探索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与系统研发,建立涵盖企业、个体客户的全面动态信息管控数据库,力争实现财富与资产的数据融合,进而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动态均衡与动态优化,构建适合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风险管控体系。

理财子公司必须坚守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以增强自身的适应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充分利用理财子公司的平台作用,共同打造一个强大可靠的运营系统。在日常经营中,我们必须时刻警惕着可能存在的墨菲定律,多层次、多类别的构建应急资金收付机制,充分利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二代备付系统等,妥善应对头寸应急、大额支付系统关闭等中频事件,设立金融服务风险准备金,外部保险,灾难储备基金,灾难储备制度等。

在净值化转型后,理财产品常会出现当天净值为负,乃至极端情况短期内累计亏损超过数个百分点的情况,需做好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披露,防范声誉风险。

总之,理财子公司应持续优化整体发展战略,对综合价值和风险进行全面核算。在理财产品上,对客群的真实需求进行准确估判,并积极实践权益投资这一第二增长曲线。以科学、超前的经营思维,敏捷的制度体系为保障,实现产品创新与用户增长的相互促进,螺旋上升。打造一个有机循环、自我革命、价值共生的银行理财子公司经营体系,最终构成一个高度融合的价值循环链,从而找到满足客户真实需求、获取合理价值创造分成的金融投资密码。

(作者单位: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