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佳敏
(1.湖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2.湖北师范大学 湘鄂赣红色资源研究中心,湖北 黄石 4350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立足新时代,学界有关红色文化的研究逐渐增多,形成了丰硕的成果。诸多成果基于立德树人视角,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峰教授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力于红色文化研究,形成了以“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为主攻方向的科研特色,相关红色文化研究的文章和著作颇多。《利用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就是他在长期教育教学和研究中积淀探索的力作。从该书可看出,作者逻辑思维缜密、文笔深邃、功底深厚、视角新颖,文本既有翔实的史料文献奠基,又源于生活、立足现实,拓展了新时代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的学思理路。
大别山革命老区是红色的沃土、将军的摇篮,在中国革命血与火的斗争中,无数革命先辈们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的革命精神,叙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光辉史诗,创造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大别山红色文化。虽然当前有关红色文化的研究成果颇多,但研究视角多限于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资源等领域,鲜有学者从红色口述文化的角度去深入挖掘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基因,探寻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江峰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选取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旨在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研究选题因顺时代要求,具有前沿性以及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认为,口述文化资源能以一种生动、真实、通俗的形式还原革命历史的真实面貌。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是以大别山人民群众为主体,以口头表述、口耳相传为精彩呈现形式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能够利用人民群众的原始记忆和生活特点,传递出红色文化的本真韵味,以一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形式,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吸收,更有利于红色基因的接续和传承。该书通过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传递出红色理想信念、红色精神特质、红色道德元素及红色人物精神,是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能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红色文化浸润心田,溶于血脉,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精神的熏陶、洗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独特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
《利用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共由十个章节组成,内容始终围绕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与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线索展开研究,分析了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系统生成要素,理清了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梳理了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资源相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价值元素,并将其融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廉洁教育、审美教育之中,剖解利用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基础、技术路线、基本维度、影响因素、具体实施、长效机制、评估标准、效果检测和反馈调适等,逻辑结构严密,内容丰富,浑然一体。从整本书的逻辑结构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作者在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深耕多年,对大别山地区的红色口述文化资源有深度的把握,因而才能准确地剖解红色口述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针对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挖掘其诸多独特的教育元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能够为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利用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可以看出,作者在把握大量史料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调研,遍访麻城、红安、大悟等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民间群众,去获取大量的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实事,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的魅力,考证红色口述文化记录的真实性,以研究者敏锐的观察力和信息捕获能力,获取了更多的一手资料。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当前利用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作者还进行了有针对性地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了全国各高校在利用红色文化开展实践教学的特色模式,兼采众长,为利用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个有益的经验案例。作者严守绳墨,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和文献,丰富了红色口述文化资源的厚度,增强红色口述资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实现了“寓论于史”“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以独到的眼光,从红色歌谣、红色诗词、红色戏曲、红色标语中透析丰富的红色育人元素,将许多尘封已久、为人们所遗忘的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增加了文本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强化了研究结论的说服力和教育价值。可以说,这种以史为据,以行践知的艰辛探索和治学的严谨态度,通过该书反映出来,必定能够促成大别山红色文化强烈的精神辐射,有力地推动新时代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读着《利用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只觉得书中字里行间散发出淡淡的墨香,文笔流畅,诗意隽永,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文章话语表达力求新颖,例如,在揭示“大别山精神的人格映射之美”时写到:“他们所展现出的大别山英雄女性形象,在浩大的历史时空熠熠生辉;所映射出的精神与人格之美,犹如金秋八月桂花,历经风雨,风骨清香永恒,沁人心脾,润人灵魂。”在描述革命先辈英勇牺牲的场景时写到:“悲满楚山,痛透层云,荒谷忠骨,丘坡义魂,每一个意象符号,都交合、流逸着大别山革命历程中先辈忠魂英灵的生命气息。”细品其语言文字之韵味,诗意盎然,无不令人陶醉,字里行间,将革命先辈们尤其是将大别山英雄女性的英勇精神与人格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文章标题拟定颇见功底。例如,在第九章“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资源融入当代大学生美育的实践路径”中提出,“以美正人”“以美近人”“以美引人”“以美化人”,既赋予了“正、近、引、化”四个字丰富的价值内涵,也为大学生美育提供了更多的实践经验。标题围绕主题、环环相扣;文中用词大多经过作者的反复推敲打磨,透露出哲学思辨的意蕴,理透韵美、书气浓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和深刻的思想穿透力。通读此书,可以说,让人获益匪浅,不仅能感悟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的精神内涵,有利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还能品尝文中语言文字的魅力,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文学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脉相承。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一个个红色故事,一个个英雄事迹,一方方红色遗址,既浓缩着共同的历史记忆,也体现着时代的价值追求。每一次对红色故事的回眸,都是信念的传承;每一次对英雄的缅怀,都是精神的洗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需要我们教育者付出更多的努力。江峰教授《利用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宏观上逻辑结构严谨,章节中论证精细入微,史料丰富,学理深厚,为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思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研究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探索精神和人文情怀,在红色文化领域深耕,讲好红色故事,真正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担当起守护红色血脉,赓续红色基因的重任,笃行不怠,守正创新,将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让红色文化在大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