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静,杨 希,2
(1.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近来,“摆烂”继“佛系”“内卷”后在部分大学生中迅速传播,并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摆烂”原用于形容NBA篮球联赛中,为了获得更好的选秀权而故意输球的行为。现在一些大学生则用其来形容面对可能往坏的方向发展的事情时,所采取的无动于衷、放弃努力的心态。造成大学生“摆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主观来说是源于大学生获得感的欠缺。获得感是主体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获得感的欠缺会导致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一种无力感,这种无力感若是长久存续就会逐渐转化为“摆烂”。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进而消解“摆烂”也就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摆烂”最初是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多方压力无法纾解时而产生的一种放任自为的心态。而当这种心态愈演愈烈,最终就会引起大学生行为上的懈怠、懒散。与此同时,加之朋辈群体的影响以及作为思想文化“集散地”的互联网[1]的广泛应用,“摆烂”迅速地由一种个体行为演化为群体现象,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大学生思行症候。
“摆烂”是大学生在对所处客观环境主观定性后的心境状态与行为选择。它既包含了一种情绪宣泄,也存在着对自我的反讽和行为上的对抗。对“摆烂”具体表现的解读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这一大学生思行症候,并为最终消除“摆烂”提供重要抓手。
1.情绪宣泄
情绪宣泄是“摆烂”的一个重要表现。无论是通过“摆烂”获得瞬时的快乐还是借由“摆烂”得到暂时的喘息,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种自我情绪的宣泄。适当的情绪宣泄能够帮助大学生舒缓压力。当大学生处于某种困境或在进行某一实践活动时,经过自身的努力,发现无法突破当前困境或无法达成某一目标时,会产生诸如迷茫、厌倦等负面情绪,这时他们就需要借助某一价值观念来宣泄这些情绪,而“摆烂”则为大学生提供了“合理而光明正大”的发泄出口,使他们的情绪情感可以借此得到释放,这样一种暂时性的“摆烂”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值得警惕的是,还要防止大学生出现习惯性“摆烂”的情况,即一遇到问题就将“摆烂”当作负面情绪的中转站,不断输出负能量。由上可知,无论是短暂性的抑或是习惯性的“摆烂”,其出场必然伴随着大学生自我情绪的宣泄。
2.自我反讽
所谓自我反讽,即自我嘲讽。[2]它隐含着个体对自我的批判,同时也是“摆烂”的重要表现之一。“摆烂”隐含着这样的潜台词:“不要指望我,我真的不行。”那么大学生在宣称“摆烂”时是否真的无能为力、毫无办法呢?它流露出的其实是大学生对自我的嘲讽,是大学生自我矮化的体现。“卡茨(Katz)提出一个人所形成的态度或者改变态度是为了进行自我防御,保持内部的协调性。”[3]大学生在社会的多重压力下,逐渐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于是他们选择改变态度,借助“摆烂”这样一种带有自我反讽意味的方式来暂时逃避现实、逃避他人对自我可能的嘲讽。“只要我先自己嘲讽自己,那别人就难以再对我过多指责”。这样一种对自我的污名化,其实恰恰是大学生借以保护自我的一种方式。
3.行为对抗
行为对抗是指大学生在“摆烂”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对抗性。这里的对抗性主要表现为由对现实的愤懑所引起的消极行为。“摆烂”通过披上戏谑、自嘲的外衣,表现出的是一种较为隐蔽的对抗行为。这样的一种对抗行为主要是通过不作为,即在问题来临时不采取任何措施,任由其随意发展。但“尽管它们的外在极尽戏谑调侃,它们遵循的却是一种‘微改变’策略,即希望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来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4]因而,“摆烂”所展现出来的行为对抗并没有狂风骤雨式的激烈表现,而是通过一种潜隐性的、融于日常的方式表现出来。大学生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实质上是希望能够引起外界的关注,并得到可能的帮助。
在宣称“摆烂”的大学生群体中,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是各不相同的,而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摆烂”程度存在个体差异性。那么根据这一特点,我们需要对于“摆烂”进行分类解读。
1.“自嘲式”摆烂
“自嘲式”摆烂所指的是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虽然嘴上高喊“摆烂”,但事实上从未真正放弃努力。在社会普遍压力的作用下,大学生的情绪和状态难免会有走向低谷的阶段,那么此时,他们就需要借由某种方式将自己内心相对消极、负面的东西倾倒出去,以此来实现与自我的和解。因此,对于他们而言,“摆烂”是对所处情境的一种短暂的吐槽和抱怨,同时也是面对压力时的自我疗愈。在短暂的“摆烂”以后,他们仍将继续奋斗。那么从获得感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类型的“摆烂”可以发现,“自嘲式”摆烂的大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实际获得,但由于种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他们未能有效地将其转化为获得感,从而就导致大学生努力了、奋斗了,但感觉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切实的获益和良好的情绪体验。这时,他们就会产生想要暂时放弃的想法,即选择“摆烂”。针对这一类型的“摆烂”,只要给予大学生一定的时间,帮助其实现从实际获得向获得感的转化,那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2.“自我放弃式”摆烂
“自我放弃式摆烂”是指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行动上都放弃作为,丧失努力的积极性,沉湎于“摆烂”所带来的瞬时快乐。这种类型的“摆烂”对大学生的影响远大于上面所述的“自嘲式”摆烂。深陷“自我放弃式”摆烂的大学生将完全丧失努力的意志和行动的自觉,总是在问题来临前就先行放弃。他们既无法直面困难,也不想承担责任,只愿意以自我为中心,奉行“能摆则摆”的观念,借此来麻痹自我。对于这一类型的“摆烂”我们同样可以从获得感的角度寻得因由。“自我放弃式”摆烂的大学生通常缺乏实际获得或者说他所拥有的获得是一种假性获得。假性获得与缺乏实际获得一样,一般都很难在此基础上生成获得感。那么大学生在获得与获得感双重缺失下,就更容易感到挫败、沮丧,也很难重整旗鼓,很可能选择“一摆到底”。
“摆烂”症候的产生与大学生的获得感有着内在的深层联系。大学生获得感的满足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时的态度及行为表现。若获得感难以得到满足,大学生就会认为付出难以获得回报,其行动不会改变结果,从而意志消沉地选择“摆烂”。对此,我们需要对获得感的生成逻辑加以研究,了解其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同时还需要对获得感的功能进行探赜,思考其对消解“摆烂”的实际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追根溯源,对造成“摆烂”的获得感不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获得感是在获得之后产生的主观感受。”[5]在这里,我们所谈论的获得感是指一般性的获得感,它是由“获得”与“感”两部分构成的,主要表现为在实际获得以后经有效感知而产生的主观情感体验。具体来说,获得感的生成逻辑包含着以下几层内容。
1.个体需要是获得感生成的前提基础
马克思指出:“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6]与此相契合,获得感的生成同样要以个体需要为前提和基础。获得感的生成与否有赖于个体的实际获得,而实际获得的多少总是相较于个体的需要而言的,所以,个体需要能否满足是获得感能否生成的根基所在。与此同时,需要还是推动个体开展实践进行实际获得的原初动力。人类开展实践活动都是以满足自身需要为目的的,正是在不断追求需要满足的过程中,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进步和发展。要有实际获得,个体首先必须要有需要。“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而动机又是由需要引发的。”[7]如果没有需要,外在的供给、物质、思想对于个体而言就毫无价值和意义,从而也就无法引起个体进行获得的实际行动,更遑论获得感的生成。
2.实际得到是获得感生成的必备条件
要生成获得感就必须要有切实可感的获得内容。因而,获得感的生成必然关涉个体的实际得到。“没有‘获得’的储备便没有‘感’的生成。”[8]获得感不是凭空乍现的,它要以实际得到为基础,并辅之以有效感知才能生成。若没有实实在在的获得内容,获得感就像镜中花、水中月,不过是虚假的幻象罢了。实际得到既包括物质层面的获得也包括精神层面的获得。物质层面的获得指的是个体所取得的具体获益,诸如物质利益、经济利益等;精神层面的获得则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获益,包括思想的升华、信仰的形成等。无论是何种层面的得到,都是获得感生成的必备条件。与此同时,获得必须是真实存在的,要避免虚假获得以及被动得到,只有个体主动求取,获得才能切实可感,才能真正在个体的有效感知下,生成相应的获得感。
3.有效感知是获得感生成的关键环节
有了获得以后并不一定就能生成获得感,实际获得必须与主观体验相结合,获得感才能由此生成。而主观体验的产生则有赖于个体的有效感知,因此,有效感知可以说是获得感生成的关键环节。通过外部接收所获得的内容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物,只有将其内化为自身所得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实现获得感的生成。而有效感知的过程其实就是个体主观体验的生成过程。所谓有效感知,就是指个体要对获得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将其消化整合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与情感共鸣。伴随着有效感知的进行,个体对实际获得的认知在不断加深,情绪体验也在不断地生成,最终在实际获得与主观体验的双重加持下,获得感也随之产生。
对获得感的探寻始终是人们不变的追求。获得感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同样也是个体有所获益并逐渐走向独立与成熟的过程。获得感所具有的激发个体内生动力、实现个体自我认知等功能对消解“摆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分析和论证。
1.激发个体内生动力
内生动力是引起个体产生某种意识、开展某一活动的内生力量。内生动力的激发能够从内心给个体带来源源不断的支撑力量,从而帮助个体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声称“摆烂”的大学生群体其实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内生动力。具体而言,由于缺少支持自身努力奋斗、坚持不懈的内生力量,大学生群体在面临问题和挑战时很容易自我放弃,在心态和行为上都表现出随波逐流、放任自为的“摆烂”特征。由此可见,获得感的这一功能对消解“摆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获得感不断实现的过程中,大学生的需要不仅得到了满足,同时还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影响下,大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充足的热情、恰当的感知,进而产生强大的内生动力。此时无论是继续当前的实践还是投入新的活动中,大学生都能够在内生动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风貌和坚持不懈的奋斗毅力,积极参与其中,直至取得最后的成功。获得感的这一功能也从侧面印证了获得感的提升对消解大学生“摆烂”症候的重要作用。
2.实现个体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个体通过对自己的观察所形成的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9],也是每一个人穷其一生所不断探寻的问题。正是在对自我的不断探索与认知的过程中,个体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最终成为“多向度”的人。大学生所标榜的“摆烂”过于强调安于现状、自暴自弃,容易导致自我迷失,使大学生失去独立之人格和自由之精神,成为被抽空了理想和信念的“单向度”的人。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个体则更需要对自我有深度的认知和体察,从而避免“摆烂”的侵袭。获得感的实现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一方面,在获得感得到实现的过程中,大学生会不断明晰实现自身的价值诉求并产生新的价值诉求。在价值诉求的明晰、实现与再生的过程中,大学生也在实现着对自我的认知;另一方面,获得感的满足不仅包括大学生自身所拥有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还包括来自外界的尊重和认可。人类与生俱来地渴望自身价值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源自外界的尊重,而每一次获得感的实现,恰恰满足了大学生的渴望。在这些尊重与认可的引导下,大学生一步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最终成功实现对自我的认知与塑造。
“摆烂”作为“佛系”“躺平”“放弃治疗”等青年社会现象的负向升级,折射出在面对这样一个快速变化发展的社会时大学生的无所适从,同时也是大学生的自我展演与防御。透视大学生“摆烂”现象可以发现,其背后所隐喻的正是大学生获得感的不足。具体而言,导致“摆烂”产生的获得感动因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需求与获得的双向缺失;二是大学生当前获得感与未来获得感的相互影响;三是大学生对获得的认知偏差导致的“获得悖论”。
1.个体客观需求与实际获得的双向缺失
“摆烂”的产生既源于社会现实问题,同时又与大学生的获得感密切关联。那么获得感究竟是如何导致“摆烂”产生的呢?这就要回到获得感本身来探讨。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学生需求与获得的双向缺失。需求与获得是大学生获得感产生的前提基础与必备条件。从需求的角度出发,倘若没有需求,大学生也就无法产生行动的意愿与兴趣,从而也就会认为当前的事情或活动毫无价值和意义,那么也就无需耗费精力去完成,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影响下,此时的大学生就会选择“摆烂”,任由事情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此外,实际获得是大学生产生获得感的关键所在。没有切实可感的实际获得,即便对大学生许诺再多的可能性获益,在其看来也不过是空中楼阁,不仅无法使其产生获得感,也很难激发其行动的意志,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大学生选择消极对待,破罐子破摔, 一“摆”到底。
2.当前获得感与未来获得感的相互影响
获得感既包括当下维度的实际获得感,同时还包含未来维度的预期获得感。二者相互影响,共同成为导致“摆烂”产生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大学生对未来获得感的界定通常是根据当前获得感的多少与强弱所进行的主观判断,若当前获得感不足,大学生就会缺乏行动的动力,进而选择“摆烂”。同时,通过当前获得感对未来的映射,大学生还会丧失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期待和憧憬,从而由暂时性的“摆烂”发展为持续性“摆烂”。另一方面,对未来获得感的不同预期也会影响大学生对当前获得感的体验,影响大学生当下的想法和行为。当大学生对未来获得感的预期降低时,大学生在认知中就会对当前努力的有效性产生怀疑,当前的实际获得感也会受其影响而发生变化,此时若大学生再遇到新的困难,其就会产生“既然未来毫无希望,不如现在直接放弃”的想法,从而陷入“摆烂”的状态。
3.对获得的认知偏差导致的“获得悖论”
美国经济学家伊斯特林(Easterlin)在1974年时提出过这样一个悖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收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更大的主观幸福感。这就是著名的“幸福悖论”(Easterlin Paradox)。与经济学家所讨论的“幸福悖论”相似,在获得感领域同样也存在着“获得悖论”问题。“获得悖论”是指获得的增加并不必然引起获得感的上升,它是“摆烂”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获得悖论”其实源于个体对获得的认知偏差。这种认知偏差是指个体所得到的实际获得是真实存在的,但因个体参与感不强或实际获得与自身心理预期差异较大,从而个体在认知中未能意识到自己有所获得。因此,当大学生陷于“获得悖论”中时,虽然从客观来说大学生拥有实际获得,但在他的主观认知中他并不认为自己有所获益。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大学生拥有再多的获得,他也不会产生获得感。那么此时,大学生就会产生自我怀疑,看不到努力可能带来怎样的收获,也无法正确认识自身现有的获益。在此情况下,“摆烂”正好契合了大学生当下的心态,大学生也就转而选择通过“摆烂”放弃抵抗。
“摆烂”的产生究其根本是由大学生获得感不足造成的,因而如何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也就成为消解“摆烂”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把脉大学生的需求与获得、聚焦大学生的意向性努力以及激活大学生的主体性力量等方法来实现大学生获得感的提升,最终消除大学生“摆烂”症候。
需求与获得是大学生获得感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对此,必须全面研判大学生的客观需求并精准供给大学生所需的获得内容,从而助力大学生获得感的提升,最终达到消解大学生“摆烂”症候的目的。
1.全面研判大学生的客观需求
大学生需求的激发及对其正确认知是获得感生成的源头,同时也是消解大学生“摆烂”症候的前提。“摆烂”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缺乏切实可行的行为目标,而这又与大学生的需求紧密相关。基于此,我们必须对大学生的获得感进行全面研判。大学生客观需求的缺失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大学生确无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及所处情境去发现、寻找需求;二是大学生确有需求但不明确。对此,要引导大学生准确识别需求,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当前需求。“需要不同于对需要的意识——‘想要’”[10]。具体来说,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不同的需求,这些需求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有些又是假性需求;而在正当需求中又存在着有些需求是必须及时满足和可以延时满足两种情况。为此,教育者就需要帮助大学生准确识别自身的需求状况,分清主次,辨别真假,使大学生“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评价,深入挖掘与自己获得能力与水平相匹配的需求。”[11]当大学生有了恰如其分的需求,其才有可能在面临容易“摆烂”的情况时,坚定需求和目标,继而拒绝“摆烂”。
2.科学设计大学生的获得供给
获得内容作为大学生获得感生成的必备条件,其质量将在客观上影响大学生获得感的生成效果。所以,如何为大学生提供适切、科学的获得内容也就成为提升大学生获得感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他们在学校度过的时间远胜于其他地方。因而,大学生在校园内的所学、所得也就成为其获得内容的重要来源。对此,高校必须科学设计大学生的获得供给,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获得内容。具体来说,大学生的获得内容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来源。从课堂教学来说,要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突出特点和成长需求设计教育内容,同时辅之以大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最终在内容与形式的双重作用下实现大学生确有所得。在课堂之外,高校更要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及学习平台,让大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有所收获,最终生成获得感。
在明确大学生的客观需求并为其提供科学的获得供给以后,还需要聚焦大学生的意向性努力,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心理预期以及帮助其设计不同梯度层次的获得感目标等手段,真正实现大学生确有所得。
1.合理预设,树立恰当心理预期
大学生能否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与大学生的心理预期有着莫大的关联。一般来说,恰当的心理预期能够帮助大学生明晰自身所得,避免因预期过高或过低导致获得落差。与此同时,当大学生在内心树立起恰当的心理预期,能够提高他对所从事活动或事情的信念感和自信心,从而在面临困难时选择继续努力而不是“摆烂”。具体而言,对于大学生恰当心理预期的树立可以从两方面加以引导。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认知与评价,从而使大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设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心理预期,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一对一的交流谈话等方式得以实现;同时还要引导大学生合理预判在活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挑战及意外情况,使大学生明确可以接受的心理预期的变动范围。另一方面,与他人的比较同样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预期。因此,要注意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差异,避免与他人进行过度比较,产生心理落差,从而出现盲目追求高目标及高心理预期的情况。
2.明确获得,设计梯度层次目标
除了恰当心理预期的树立,要实现大学生确有所得还需要使大学生明确获得内容,帮助其设计适合自身发展情况的梯度目标。有了梯度目标,大学生更容易预感其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而也就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也更具有拒绝“摆烂”的勇气。具体来说,首先,要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能力和发展特点,从而使其能够根据自身能力范围明确获得内容;其次,要引导大学生自觉进行不同梯度层次的立体化获得感目标设计,设计的目标要切实可行,以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有清晰可见、努力可期的未来获得感目标,从而更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最后,要引导大学生根据设定的目标,通过切近的事情积极进行获得感的建构,在建构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提醒大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目标的调整和再设计。
在实现大学生确有所得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就是要使大学生确有所感。这同样也是大学生最终能否产生获得感的关键一步。基于此,就必须要激活大学生的主体性力量。
1.唤醒大学生的参与意识
倘若大学生无法真正投身实践并亲身感受,那么即使其能够有所获得也无法产生积极的主观体验。因此,唤醒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就成为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择要而言,就是要引导大学生进入“福流”(flow)状态,使其积极投身正在从事的事情。“福流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福流产生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个体的知觉很愉快很成功。”[12]要使大学生进入“福流”状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指导大学生学会选择性注意,提高做事的专注度,具体来说就是在面临多任务的情况下,选择聚焦于一个目标,避免目标过多导致注意力分散。二是要引导大学生认真评估自身的参与程度与获得程度,建立自我反馈体系。良好的反馈机制能够帮助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力,保持积极的做事态度。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大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感,大学生也就能更好地认识自身获得,生成获得感,从而“摆烂”也就失去了生成的条件。
2.增强大学生的获取能力
“言之凿凿抵不过行之切切。”[13]要使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最终消除“摆烂”,就必须要引导大学生投身实践,不断增强其自身的获取能力。大学生的获取能力越强,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相对而言更大一些,那么其也就没有选择“摆烂”的理由。大学生获取能力的增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让大学生真正行动起来,使大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去有所获得。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诸如暑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形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从中有所获得。另一方面,还要让大学生正确行动,获取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让大学生行动起来,更为关键的是要让大学生正确行动,这就需要教育者运用行动学习法和行为训练法等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理论的运用,经过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实践与获取能力。
想要“摆烂”可能会是当下许多大学生的心声。面对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以及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许多大学生都想借“摆烂”来实现与自我的和解。但“我们处在一个变动不居的世界里,这样的世界要求生存于其中的个体都以快速适应的‘能动性姿态’应对外部世界的变化。”[14]面对这样的世界,我们不能选择“摆烂”,而应该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精神努力奋斗,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不断增强自身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