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三重逻辑

2023-03-16 04:38:57殷越黄小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

殷越 黄小欧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教育工作新形势,提出了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重要课题?在“大思政”格局下,要以“同向”为出发点,以“从同向到同行”为贯穿主线,以“同行”目标为落脚点,立足思政课程的引领价值与课程思政的拓展价值,明辨两者之间由“显性”到“隐性”的关联意蕴;立足任务?课程?实施?环境“四维体系”,明晰“同向”对“同行”育人横向广度?纵向深度?内缘温度?外缘效度由“量变”到“质变”的作用机理?要以“价值论”“要求论”“原则论”“动能论”为贯彻索引,筑牢政治“红线”?制度“基线”?内容“脊线”和工作“战线”工程,明晰由“应然”到“实然”的实践路径,为深入推进“同向同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发展借鉴?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三重逻辑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5.015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5-0094-07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并构建全面覆盖?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明确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育人策略?“同向同行”蕴含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深刻的本质联系,其作为完善高校课程体系与推进思政教学改革的科学设定,是经过哲理审思与实践考量?谋求高校思政育人最优方案解的应然抉择?基于“同”字所揭示的育人指导方向与施行路径的一致性,“同向”是“同行”的基础依据与构成要件,“同行”是“同向”的目的归属和践行理路?只有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的前提,“同行”的实践才有可能发生;而只有通过“同行”实现育人目标,“同向”才具有存在的意义?研究“同向”的内在逻辑?从“同向”到“同行”的潜在逻辑和“同向同行”目标导向的外在逻辑,厘清“同向同行”的演进脉络,是新时代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

一?“同向”的内在逻辑:立足“两样价值”明辨由“显性”到“隐性”的关联意蕴

高校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虽在目标定位?体系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育人方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或称之为“同向”性?要通过对比?区分思政课程的外在显化性作用与课程思政的隐蔽渗透性作用,来揭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立足整体“同向”视域下的内在关系,为两者“为何要同向?为何能同向”的现实问题提供作答思路,并为推进两者有机统一?实现效用最大化提供必要的逻辑铺垫?

1.思政课程作为思政育人的“显性表达”,凸显引领价值,是推进“德育为先”实现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称,以“思政”为重要基准和贯穿要素,以“课程”为形式渠道,依托专?兼职思政课教师组织开展的教学体系来构建涵盖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体系?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等相关的课程内容,通过灵活适宜的授课形式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程具备独特的引领价值,通过“德育”为本推进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思政育人的“显性表达”?

第一,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彰显了思政课程“显性表达”的关键地位?《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指出,思政课程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守住思政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课程?习近平总书记立足高校立身之本与立德树人之间的重要关联,指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并创造性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实际上,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德智体美劳“五育”的首要也在于立德?从教学内容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将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第一要务;从教学对象跨越特定专业群体的范畴而将覆盖全体在校学生作为第一准则;从课程目标将实现学科内涵式发展并通过讲授哲理?学理?道理来培养学生的使命意识?担当精神,以引导学生做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作为第一指引等各个层面出发对思政课程进行综合考量,可以发现,其作为高校立德树人“主渠道”不可替代的关键核心课程,旗帜鲜明地展现了“显性”的思政育人功能,为思政课程“是何显性”这一问题的答案写明了最优解?

第二,课程的引领价值为思政课程的“显性表达”提供了可行性支撑?思政课程育人的“显性表达”,来源于其所具备的引领价值?其一,笃定的政治性特征是发挥引领价值的首要体现?思政课程以其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站位?一流的政治素养坚守了党的全面领导,坚守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对党和人民重大贡献?重要精神的有力诠释,是自身引领价值得以发挥的政治前提?其二,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是发挥思政课程引领价值的紧要支撑?恩格斯指出,理论作为历史的产物,随时代发展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完全不同的内容”[4]?思政课程的建设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线,聚焦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致力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时代訴求,是自身价值引领的先进性之所在?其三,现实的实践性特征是实现思政课程引领价值的切要依理?实践是在形成具体历史的理论的过程中需要依赖的“母体”,是现实的人从事社会活动?从属社会关系的根本途径?思政课程的组织开展根植实践的发展要求,引用实践的素材案例,连通实践的各级课堂,跟随实践而变革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是自身价值引领的科学性?革命性之所在?

2.课程思政作为思政育人的“隐性补充”,凸显拓展价值,是推进“三全育人”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本质要求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于2014年被首次提出,以除思政课程以外的专业?通识等课程为形式主体,是将思政内容作为要素构成并有效融入各专业课程?各教学环节?各工作方面以期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必要举措,是构建《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并实现“课程融入思政”或“思政载于课程”的一种教学体系和教育理念,具有拓展价值,是思政育人的“隐性补充”?

第一,政治与价值的同向为课程思政作为“隐性补充”提供了可能性支撑?首先,思政课程本身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而课程思政作为守渠和种田的责任力量,其责任践行的先决条件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秉承与思政课程相同的政治方向,这是在思政课程作为“主渠道”?发挥“显性表达”作用的同时,使课程思政成为育人“隐性补充”的必要前提?其次,遵循相同的价值取向,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理论认同?制度认同?道路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形成共识并汇聚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5]这一相同的教育目标是其能进行“隐性补充”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的精髓在于将学生情怀培育?价值塑造融于学科内容教授与技能培养之中并使其常态化?具体化,以期实现课程介质自觉?课程价值自觉与教师主体自觉的交互融合,并统一于潜移默化的育人过程中?“隐性补充”源于课程思政的精髓,成于政治引领与学理探析的统一?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授的统一,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在“是何隐性补充”的基础上解答了“为何能隐性补充”的疑惑?

第二,课程的拓展价值是课程思政“隐性补充”依托方式的重要体现?作为“隐性补充”,课程思政立足主题?构成与实践,耦合了其与思政课程“显性表达”相呼应的思政育人的“同向”功能?其一,课程思政通过深入挖掘和提炼各类课程蕴含于自身教材体系?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凸显其中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道德观念?创新精神等价值功能,基于“人”的本身及社会意义,通过知识“育才”转向大学生拔节孕穗期的思政“育人”,从而实现了在“同向”主题凝练升华基础上的内容拓展?其二,课程思政不是增加新活动?增开新课程,而是将每一节专业课融入政治养分?贯彻思政教学的理念,是相对于传统思政教育而言一种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是队伍与阵地的扩充,突出了在“同向”构成互动共鉴基础上的载体拓展?其三,课程思政作为“大思政课”的重要构成,践行“大思政课”的方法论,在深化思政内涵的同时拓展课程的实践场域,通过课堂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形成育人的新抓手,如探索形成的校企“工学结合”模式,将思政元素渗入专业实习与实训实践,实现了在“同向”实践创新基础上的形式拓展?依托内容?载体?形式等不同方面的拓展价值,是课程思政“隐性补充”的重要体现,找到了“如何隐性补充”的解决路径?

3.“显隐”的表达+补充,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赋予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的战略任务和客观要求

基于社会存在与时代发展的角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革命?改革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及伟大的实践创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行业发展,对人才从业规模?技能掌握?社会责任?历史使命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迎来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成效提升等新的机遇与挑战,如在当前课程思政的实际建设中,思政资源碎片式?零散化的分布状态使其在融入教学时会呈现出自发性?深藏性等特征,且思政课程自身在全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少,无法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需求?基于社会意识及凝聚共识的角度,社会客观存在决定了人们的主观意识,并会形成形态稳定?形式多元?影响广泛的社会思潮?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同时指出这些意识形态“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6]?在思想观念纷繁复杂的背景下,要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良思潮的错误干扰?强化能形成汇聚力与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为思政课程“显性表达”及课程思政“隐性补充”提出了紧迫性和必要性?社会意识的现时语境加之社会存在的现实发展均回答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为何要显性表达”“为何要隐性补充”及两者之间“为何要同向”“为何能同向”的问题?

二?由“同向”到“同行”的潜在逻辑:立足“四维体系”明切由“量变”到“质变”的作用机理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通过明确“同行”的战略导向和目标,搭建起“同行”的主要结构框架?“同行”作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过程中主体共建?行动一致的直接表现,是“同向”的结果需要?由“同向”到“同行”的潜在逻辑,作为联系“同向”与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成效之间的必要中介,是从“同向”育人要求通向“同行”育人结果的重要桥梁,揭示了“同向”的“四維体系”对于推动“同行”育人横向广度?纵向深度?外缘效度?内缘温度实现由“量变”到“质变”发展变化的作用机理?

1.基于相互交叉:任务体系的“同向”是延展“同行”育人横向广度的前提

国家着眼于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划,对不同具体课程的任务目标提出了差异化需求,而高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之间共同的任务目标即两者任务体系的“同向”,作为两者最终协调一致并体现协同真正意义的初衷诉求,是对具体课程进行统一规范的重要手段?当前,专业课与思政课任务体系的“同向”体现为以思政为关键?以课程为载体所熔铸的共同且交叉的根本任务遵循与根本目标指引?作为共同遵循,专业课与思政课均事关党和国家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均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是否合格合质?均决定着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否全面落实?作为共同指引,专业课与思政课均立足“大思政”格局,通过“思政+课程”或“课程+思政”的融合助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从而推动国家与民族的接续发展?对于高校而言,育人方向是其立校之本?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基于“同向”的根本任务遵循与根本目标指引的共同交叉,其交叉的“根本性”地位一方面源于任务体系的“同向”,是两者能够在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基础上推进“同行”的根本之所在;另一方面指导了两者的深根性融合,是两者进行协同育人的前提,更是两者发挥“1+1>2”的系统优化效应?推动“量”与“质”的发展变革?延展协同效应广度?扩大从思政教师到专任教师思政育人主体范畴?增加受众规模的关键前提?

2.基于相互融通:课程体系的“同向”是拓展“同行”育人纵向深度的要义

高校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设置系统?教学系统和管理考核系统,其下涵盖诸多子项目,如课程教学系统涵盖了教学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材设计等方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因课程体系“同向”的“相同”而“相通”,不仅体现在两者均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思政要素融于教材设计的全过程?全方面以实现在各自素材?资源对彼此教材组建形成配套基础上的有机畅通;体现在均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7]的内容导向,以实现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的思政内容之间在彼此互补基础上的有机疏通;体现在根据不同教学空间?方式的差异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形成的公共基础课堂?专业教育课堂及实践类课堂“三课堂”体系在彼此协同基础上的有机循通;还体现在根据不同思政厚度来构建的思政必修及选修课程内圈层?相应的通识及素养课程中圈层?专业教育课程外圈层的“三圈层”课程体系在彼此承担思政教育使命基础上的有机联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基于课程体系的“相互融通”,是在把握好育人根本方向的前提下打造两者协同育人底层课程框架?确保课程体系结构合理有序的重要基石,是在“量变”促成“质变”的基础上拓展课程“同行”育人教材?内容与教学资源挖掘深度,拓展课堂体系及圈层课程体系贯通纵深的主旨要义?

3.基于相互共享:实施体系的“同向”是推展“同行”育人内缘温度的核心

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8],明确了主体对于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实施体系是指涵盖“教”的主体即教师队伍?“学”的主体即学生对象?施行技术及协同备课平台与机制在内的一系列相关体系构成?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利益多样化等客观环境与信息智能化?分众化?综合化?生活化等思政环境的深刻变革揭示了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个体需求的急剧变化,对实施主体等课程实施体系提出了转变育人思维?改进育人方法等新的要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均蕴含“情理交融”的课程理念,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自身的人文情怀?柔性策略?包容理念?激励感染等组织方法及不同教师群体之间立足“同向”基础上的主观协作意愿?互动手段和交流模式等,作为在充分把握学生所需?感知心理认知?共享感情思绪的基础上充盈学生身心?引发学生共鸣从而实现从“以理服人”“以文化人”到“以情感人”高阶进化目标的基本路径,既是衡量协同育人“质”与“量”的重要维度,又是构建起专业课程同思政课程教学之间及同学生成长成才之间的生动联系?打破思政同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克服思政教育“孤岛效应”?推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提升育人温度的核心之所在?

4.基于相互渗透:环境体系的“同向”是扩展“同行”育人外缘效度的关键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包含教育主?客?介?环体的整体闭环系统,其中教育环体系统通过文化引领?环境支持等对思政教育改革?学生品行修炼的影响巨大?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环境体系的“同向”以“文化”为引领,依托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建设来营造兼具政治引领性?教育导向性?大众娱乐性和发展传承性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其发挥教化?规范?凝聚等功能?与此同时,两者环境体系的“同向”基于“时空域形体态”全过程?全方位?广覆盖?浸入式?协调性?立体化“六维联动”的“相互渗透”,即通过“课前课上+课后课下”的时间联动?“线上虚拟+线下实体”的空间联动?“高校校内+社会校外”的场域联动?“工作有形+育人无形”的形质联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载体联动?“学理静态+实践动态”的态势联动,从而有效冲破知识应用与场域局限的间隔,推动“大思政课”活动与场所的延伸,实现教育环境与校园文化环境?校外社会环境在学生培育方面充分渗透?此呼彼应?正如马克思曾指出,只有依托将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相结合的教育路径,才能在提高社会生产的同时“造就全面发展的人”[9]?故只有依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环境体系的“同向”,才能将德育渗透到校内外?全课堂?各圈层等里里外外?方方面面,才能通过“同行”营造“品业齐修”的环境支持?立足“量变”与“质变”的作用机理以扩展育人的外缘效度?

三?“同向同行”目标导向的外在逻辑:立足“四大工程”明晰由“应然”到“实然”的实践路径

跳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内部的整体视域,探索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与提升课程建设质效和思政育人实效及教育改革成效的发展目标相呼应的“同向同行”的主要良策,蕴含了由“外在”成效?结果到“内在”构建关联的逻辑转变,体现了由“果”寻“因”的链条思维,突出了由“同向到同行”的潜在“应然”到“同行”的实际成果“实然”的实践指向?从外部目标出发,要避免因课程权重?定位?内容的不同而出现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不同向”现象;避免因教师理解错误或行为偏差?力量不合而导致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不同行”问题;在避免陷入“专业课程的單纯思政化改造”“思政课程的单纯专业化演变”等“学科中心论”或“二元对立论”误区的同时,避免陷入“课程+思政”简单叠加而不能提升各自课程原有价值或协同附加价值的“零和博弈”或“负和博弈”的悖论之中?基于目标导向外在逻辑,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应始终围绕思政育人的正确目标,坚持任务?课程?实施?环境体系一体化推进,立足“四大工程”,建立起以人为本?逻辑互嵌?学思用相通的“同行”发展框架?

1.贯彻“价值论”:通过引领导向牢固思想“红线”工程,强化政治协同

列宁在《致卡普里学校学员们》中指出,每一所学校办学最重要的都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10]?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1]的工作要求,指明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必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阐述了新时代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揭示了坚守思想政治方向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旗帜与灵魂的重要作用?实际上,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实现协同育人的第一要求就是要牢固讲政治的“红线”工程,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一切工作开展的首要前提,将坚守思政本色?强化政治引领力建设以确保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前行方向的正确性作为回答好立德树人时代答卷的首要环节?这是解答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国民教育根本问题的破题之要?

人的认知基于主客观的统一,故客观“存在”与主观“价值”紧密相连?坚持“价值论”的思政本色,就是要通过价值的引领导向来牢固思想“红线”工程?其一,要坚持“培养什么人”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围绕“现实的人”的本质,着眼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关注“人”本身,以培养“德优”“爱社会主义”的人为前置性价值目标?其二,要坚持“为谁培养人”的价值立场?这是确保教育能服务于党的建设?推动国家事业向前迈进的根本之所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引导学生自觉培育“爱国”“爱党”并始终坚定人民大众立场?坚决以大局为重的理想信念?其三,要坚持“怎样培养人”的价值取向?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重视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自身的思政高度对“同向同行”思政厚度的重要影响,强化教师政治素质?精神信仰的协同,围绕“高品性?高素质”育人及“应用型?复合型”育才的目标,通过诠释学科所承载的主流意识?价值理念?政治观念来教导学生不断增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扣好第一颗“人生的扣子”[12]?

2.贯彻“要求论”:通过顶层设计熔铸制度“基线”工程,强化机制协同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要推动目前生产方式的“变革”及连同新的生产方式一起推动“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13],充分肯定了“变革”的重要作用,为新时代深化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指引和借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科学化?规范化的改革与创新实践需要依赖统筹设计和配套机制的有力支撑?顶层设计通过提供系统规划和工作指导,作为“同向同行”的“总指挥师”,是可以打通专业壁垒?冲出体制藩篱?发挥协同育人系统效用的“总开关”?高校要将思政教学列入学校发展的重点规划,在深化思政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同时,对两者“同向同行”之“如何强化协同”“如何保障协同”的长效机制构建等给予高度重视,做好全面的系统规划和有效地贯彻落实?

通过顶层设计熔铸制度“基线”工程,强化机制协同,需要落实重点要求?按步循序渐进?第一,要落实统领要求,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各高校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原则,形成以教务部门为牵头力量,以二级学院为基层推进力量,以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为一线实施力量,以宣传部?统战部?团委?学生处等为支撑助推力量的“一体化”运行模式及“以课程为点?以专业为线,以院校为面”三级联动协调机制,修订办学规划?思政工作要点?学科发展方案,通过谋篇布局将思政协同育人“软指标”转化为“同向同行”教学改革实践的“硬任务”?第二,要落实监管要求,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监督反馈机制?各高校要及时识别与处理协同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共性问题,要构建学校督查?院系自查?一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评的思政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形成季度及月度沟通跟踪机制,以科学回答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求思政应如何教好?怎样教好的问题为核心要务,以“同向同行”作用于学生的“立德”效果为考核评价的核心尺度,以教师推动“同向同行”的参与情况?自身思政状况及作用发挥为监督管理的核心指标,统一于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各环节,发挥控制与激励的正向作用?第三,要落实保障要求,建立健全保障制度?高校要通过各类任务单?时间表来完善保障制度及配套体系以确保“同向同行”育人工作做深做实?做精做细?值得注意的是,行业特色高校推进“同向同行”尤其需要在顶层设计层面确保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改革同力?决策同步,并确保最终服务于国家战略和行业变革的发展需求?

3.贯彻“原则论”:通过文化汲取培育内容“脊线”工程,强化内容协同

在“同向同行”的推进过程中,课程是主要载体和依托途径,内容作为价值彰显的必要元素和重要构成,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显性”与“隐性”思政功能互相印证?彼此补充的关键内核?培育内容“脊线”,就是要在梳理系统内容?进行内容铺垫的同时,注重理念凸显并发挥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即在探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容多向“融合点”的基础上,以指导?辐射?带动为过程“着眼点”,以思政育人实效的提升为目标“落脚点”,以期打造课程理论体系?知识结构及主流观念的脊线“制高点”?通过文化汲取培育内容“脊线”工程,强化“同向同行”的内容协同,需要秉持立足内容“生产供给侧”的守正创新及立足内容“消费需求侧”的具体透彻两大原则?

一方面,专业教师及思政教师在整合思政元素形成可供学生学习使用的?协同有效的教学内容时,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工作原则?习近平总书记以思政课建设方向为重点,明确了“同向同行”的旨要,即“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4]?故坚持守正,就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党的最新成果体系融入教学,挖掘其演进脉络及内在逻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守主流观念?意识导向之正?坚持创新,就要在用好用活思政素材的基础上,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营养汲取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内容体系,通过苦下功夫和巧下功夫创学科理论?知识体系之新?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考虑作为内容产品“消费者”学生的接受程度和需求情况,贯彻“买方市场”的思维,坚持具体透彻的原则?在马克思看来,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并转化为物质力量,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教学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5]?故教师要扩展自身的国际?历史和学术视野,通过具体?深入的纵横比较将思政道理讲深?讲透,进一步满足学生的知识获取所需;将思政理念讲准?讲活?讲实,进一步契合学生的具体状况和现实发展所需?

4.贯彻“动能论”:通过深度融合夯实工作“战线”工程,强化职能协同

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在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的过程中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密不可分?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需增进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工作理念?工作力量?工作方法的深度融合,并促使教师自觉做到对自身课程及相互之间进行主观建构,从而形成对协同育人正确认知的知识理性?对原有分工的结构价值范式进行加工并形成对协同育人理念认可的价值理性?对协同过程给予肯定并形成对协同育人情感认同的感情理性?對改变客观世界高度重视并形成对协同工作有效推进及实现“外化于行”的实践理性,夯实工作在步骤?步伐?步力?步调等方面达成一致的“战线”工程,强化职能协同,激发其原生?内生?后续及广泛动能?

第一,要把握规律遵循,激发原生动能?在遵循教书育人?学生成长?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前提下,教师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立足不同专业?院系的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因材施教,及时识别学生偏差,实现外在信息导入流出?内在信息接收“量”与“质”的动态平衡;组建多学科优秀教师,开展对“同向同行”规律的研究?阐释及应用,形成同呼吸?共命运下主体协同的原始推动力?第二,要强化沟通互补,提高内生动能?沟通互补的前提是双方基于各自优势存在互补的可能?基于交流共享具备沟通的可行?高校要综合专业教师理论专业性高?内容丰富度高等优势与思政教师政治敏锐性强?授课内容针对性强和思政经验丰富等优势,强化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资源互享?交流互鉴,通过组织学习研讨?集中观摩?课题立项?资源库创建等活动,共商?共议“同向同行”,激发内生动力?第三,要加强典型示范,激励持续动能?高校要通过打造一批高水平的融合示范课程?开办协同示范中心?成立联盟工作室?组建教学设计比赛?培育优秀团队等重点工作,树立一批率先推进“同向同行”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先进典型?榜样标兵,形成典型保持先进?大部队向典型看齐“以强促强”“以强带弱”的持续协同动力?第四,注重多方整合,扩充广泛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6]故高校要以紧密联系现实为直接指向,立足资源稀缺的现实背景,从人力供给?资金投入?物力保障等方面有机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线上线下教学与实习实践平台,有效强化学校?地方?社会?企业?家庭横向“面”的“合”与纵向“深”的“力”广泛的“合力”水平,有效扩充广泛动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 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3][14][15]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奋斗,2020(17):4,6,12.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52.

[7]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2.

[9] 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56-557.

[10] 列宁全集(第四十五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40-249.

[11]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1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72.

[13] 自然辩证法[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15.

[16]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3).

[责任编辑:孙 皓]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思考
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法治观培育的路径创新
现代职教理念在思政课程中的运用
魅力中国(2017年18期)2017-08-17 19:26:28
大学城网络空间与高校思政课程有效整合探析
速读·中旬(2017年7期)2017-08-02 16:26:47
基于MOOC理念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
浅谈独立学院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专兼结合的制度创新
魅力中国(2016年38期)2017-05-27 12:55:53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青年时代(2016年23期)2017-05-24 22:10:16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商情(2017年3期)2017-03-20 19:38:43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