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用芳
(福建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整个抗疫过程,都闪耀着公民道德的夺目光辉,但也暴露出公民道德方面的诸多问题。疫情在客观上导致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更紧张。在后疫情时代,因疫情而加剧的公民道德破损需要及时修复。习近平同志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P168)我们要“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2](P119)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我们要抓住机遇,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宽的视野,抓好公民道德建设。
(一)打破工具理性的独断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生机活力,但市场原则又以橫扫一切的气势确立了自己的权威地位,几乎主宰了一切领域,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国人从蒙昧的牢笼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又被套上了工具理性的枷锁。人们在物质生活获得极大丰富之后,又出现了精神生活的日益贫困。缺乏价值理性制衡的工具理性独断专行,使本来作为实现价值目标的手段直接成了目的,“人之为人”的精神价值在渐渐萎缩。在许多人那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平、正义、善良、尊严都被看得一钱不值。于是,人心开始堕落,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等等,均渐渐被遗忘、被无视、被践踏,冒出大批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空心人”,涌现出大批接受过良好知识教育、却少有公德心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这样背景下,如不打破工具理性的独断,公民道德建设就如同水中捞月。
(二)谋求价值理性的回归 马克斯·韦伯将人的理性分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力求使功利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价值理性力求维护“使人成其为人”的精神价值。在“工具理性”独断专行的时候,“价值理性”被边缘化了。我们呼唤价值理性的回归,是因为价值理性的富有者,并非不爱钱财名利,只是更看重精神价值和内在充实,故能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尽管他们同样需要物质基础和生存条件。当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工具理性为价值理性的实现创造了现实基础与物质条件,价值理性又为工具理性的实现提供了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能够实现和谐统一。人们并不全然因为精确计算、周密思考而不再担当道义、遵从良心。
(三)夯实道德的人格基础 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以良善的人格为基础。不难想象,如果一诺千金、诚实守信、安分守己、爱岗敬业者的路越走越窄,钻营投机、阿谀奉承、言而无信、趋炎附势的人越来越吃香,卑鄙成了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成了高尚者的墓志铭,那么社会风气的恶化将不可阻挡,公民道德建设也就无从谈起。正如钱学森所言,想要瓦解一个民族,只要抽掉男人的脊梁和血性,拿走女人的廉耻和善良,社会风气坏了,几代人也难以修复。在后疫情时代,一定要超越工具理性的局限,恢复价值理性的地位。要能在当下与长远、理想与实现、目的与手段、个体与整体、利己与利他之间,建立起必要且合理的张力,使那些“使人成其为人”的价值理性转化为基础性人格。只有这样,“老人摔倒要不要扶起”就不会成为问题,人们在物质富足之后,将会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努力追寻存在的意义,实现人生意义的最大化、生命价值的最大化,使曾经销声匿迹的高贵精神重新回到公共生活中来。
(四)恢复道德以崇高地位 在梁潄溟看来,旧日中国是以道德代宗教。在后疫情时代,让道德恢复的崇高地位极具意义。为此,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确立价值标准。要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字核心价值观的共识下,细化道德标准。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抵御西方消极价值观全方位的冲击,摆脱道德价值的迷茫与困惑。二是实现路径转向。要从过去的“管理”转向“治理”,让公民从被动的对象性存在,变为自觉的主体性存在,使人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得到唤醒。三是进行策略调整。要从“治标不治标”调整到“治标又治本”。要把家风视作公民道德建设的起点,把师德视作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把官品视作公民道德建设的难点,把榜样视作公民道德建设的亮点。要“引导党员干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3]
(一)挖掘深层的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延绵至今,靠的是中华文化的支撑,而中华传统美德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精神;有明德、亲民、至善的理想境界;有“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有“温良恭俭让”的道德表现;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道德哲学;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进路;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风范;有“人贵于物、义重于利、德高于力、群己和谐、天人合一、善统真美、义重于生、德高于智、理贵于欲、公大于私”[4]的道德信念。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传统美德中所蕴含的以个人修养为基础、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以忠君报国为根本的文化内涵,特别值得珍视。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使几千年来延绵不断的传统伦理道德受到严重冲击,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维系岌岌可危。弘扬传统美德,对于强化国人之间的精神维系意义重大。中华传统文化最注重道德修养,正如钱穆先生所言:“中国文化可一言蔽之,乃是一种最重视道德精神之文化。”[5](P101)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为人处事、如何自律自强。例如,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6](P7)这一切都极易形成国人的共识,从而强化了中国人之间的精神维系。弘扬传统美德,无论是深化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磨砺道德意志、强化道德信念、优化道德行为、培植道德根本、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都极具价值。
(二)打造卓越的“君子人格”余秋雨先生认为:“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7](P6)公民道德建设,就是要从更高的“精神价值”与更好的“生活方式”两方面形成共同的默契,构成优质的“生态共同体”。如果大家都坚信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业道酬精,那么,久而久之就会沉积为全体公民的“集体人格”。在儒家语境之下,这“集体人格”就是“君子人格”,中国人最怕被人说成“小人”,最喜欢被称为“君子”,在中国人潜意识中都向往“君子人格”,这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强大内驱力。卓越的君子人格大致可描述为: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内圣外王的人生境界,修己安民的理想抱负,重义轻利的价值立场,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清正廉洁的为人操守,文质彬彬的优雅风度,健康儒雅的审美趣味,进退自如的人生智慧。现在的年轻人,不缺知识,不缺营养,不缺才华,缺的是价值坚守,缺的是做人慧根,缺的是“君子人格”。因此,要努力从功利境界提升到君子境界,从慎独修身开始做起,从家风家教开始抓起,从嘉言懿行开始做起,让高贵精神得以重新树立。
(三)激活中华的文化基因 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一种根文化,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具有很强的自我复制、自我标识能力和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和独特性。单单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代西方的单边主义和零和思维,引导国际社会走上“合作共赢”的康庄大道,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弘扬传统美德,可以很好地激活我们的文化基因,让我们找到充分的文化自信,并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价值引导力、精神推动力。“一带一路”倡议,就蕴含着中华文化基因,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世界影响力。在当今的世界,中国崛起如此快速令世人瞠目结舌,从文化的角度看,正是源于“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的文化基因。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言,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创新文明的是中国,中国文明将一统世界。
(一)跳出“工具理性”的陷阱 西方式现代化,从一开始就没有摆脱“工具理性”的钳制,始终处于自由与束缚、同化与异化、人化与物化、丰富与匮乏、狂欢与孤独的冲突之中。就在人的主体性高高树立起来的同时,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生命意义却旁落了,陷入了“无意义生活之痛苦”,刚刚站立起来的人,又轰然倒下。“人”并没有因为物的现代化而挺立,仍然匍匐在权威与物欲面前,并未真正获得全面而自由的解放。中国式现代化,就一定要跳出“工具理性”的陷阱,使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形成和谐统一,让高扬的主体性与友善的主体性间得以协调,从而在实现自我的同时造福于社会。
(二)着眼于“人的现代化”公民道德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其关键点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国家再繁荣、社会再发达,如果这个国家的国民未能从人格、态度、心理、行为上实现现代化的转变,依然停留在“传统人”的状态,那么这个国家现代化的推进将举步维艰。习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8](P594)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在于“人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说,现代化不仅表现为技术、经济和政治等领域与传统形态的决裂,还包括人的心理、思想、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即所谓的人的现代化。”[9]这里的“根本性转变”,涉及到部分与整体的统合、个体与集体的兼顾、精神与物质的协调、自我与他人的平等、当下与长远的一致等方面。要能使人格从依附走向独立,眼界从狭隘走向开阔,行动从被动走向主动,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思想从僵化走向解放,技术从落后走向先进,行为从野蛮走向文明,心智从蒙昧走向通达,关系从对抗走向和谐,心理从脆弱走向强大。因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心理基础,如果没有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他们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将是不可避免的。”[10](P4)
(三)培育“人的现代性”“人的现代性”是“人的现代化”的内在本质。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人的现代性”至少包括如下六大方面:第一,主体性。主要包括了人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相信命中注定,不热衷于人身依附,充分展现人之为人的主体力量。第二,主体间性。当主体与主体相遇时,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体现出较强的理解性、宽容性和共识性,从而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得以和谐相处。第三,理性。做事有主见,不人云亦云;明辨是非,有独立思考能力;守时惜时,有现代人的效率意识;客观公正,不会在资讯奔涌的信息时代迷失方向。第四,文明性。具有很强的公共意识,能自觉遵守并维护公共规则。为人处事得体优雅,体现出高品位、高境界。第五,自强性。善于学习,能坚持不懈地自我更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第六,开放性。能保持开放态度,乐于接受新知识新经验,并积极尝试,不会对新生事物习惯性地持漠视、抵触、排斥与不信任的态度。作为中国公民,还要特别能体现出担当性,自觉地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人在效力于某事或热爱着某人之中实现他自身。他越是在他的使命中升华、越是献身于他的伙伴,他就越是成为一个人,越是成为他自身。”[11](P11)
(四)克服两大负面效应“人的现代性”发展滞后,很容易出现两大负面效应。一是关怀能力的弱化。“关怀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基本要素”,[12](P11)关怀有在意、操心、爱护等含意。真正意义上的关怀,就是能将心比心,做换位思考,怀抱真诚的爱心,不仅能给予被关怀者以关注与温暖,还能为被关怀者提供改善现状的帮助。而关怀能力的缺失,意味着与生俱来的同理心弱化,“自我中心主义”膨胀,使人平添了许多偏执、专横、戾气和冷漠。二是公共精神的缺失。“公共精神是以利他的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和行为。”[13]公共精神是公民道德的核心。一个公共精神强的人,富有公共责任、公共道德、公共参与、公共自律的意识,懂得在享受个人权利的同时尽到个人的义务。他们会经常思考:“我这样做会不会妨碍别人生活?会不会给他人带来消极影响?会不会给公共秩序带来混乱?”因此,在公共场合,绝对不会高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我行我素。
(一)把视野放得宽一点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4]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下,讲好中国故事,对外,可以纠正长期以来被西方媒体所歪曲抹黑的中国形象,让全世界看到迅速崛起、健康发展的真实而立体的中国,塑造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形象、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东方大国的形象、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对内,可以产生自我激励的效果,使公民道德建设获得美好的参照,增强公民个体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公民道德建设。我们要从话语的主体、内容、对象、策略和反馈等方面进行精确把握,把中国故事讲好,使中国话语成为全球最响亮、最悦耳、最动听的声音。
(二)把身段放得低一点 从范围上看,工农商学兵政党各行各业,都有大量感人的公民道德之真人真事值得讲。从形式上看,可以让小人物讲大道德,用星星之火,点亮人们心中的精神世界。从内容上看,无论是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遵守规则,都可以化成能够激发正能量、凝聚精气神的感人故事。从理念上看,坚信凡人善举和草根故事特别可亲、可信、可学、可行,从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大爱心、大德行、大情怀、大境界。从手法上看,可以尝试“四化”:价值人物化、人物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真实化。既要讲好有声的故事,更要讲好无声的故事,要将美德自然地展现于日常。总之,要把身段放低,不拔高、不做作、不煽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拉家常的方式,讲身边的故事,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人间的真情、人心的善良、人性的美好,让公民道德不再“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
(三)把创新看得重一点 要有新定位、新姿态、新内容、新构造、新语言、新媒体、新技术、新主体、新生态、新策略,构建全新的话语体系。在解决谁来讲(主体)、向谁讲(对象)、讲什么(内容)、怎么讲(渠道)、讲好没(效果)的问题上完全可以做出新意来。一个弱女子李子柒的短视频,竟能让国内外的粉丝如痴如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她以美丽大方、温柔贤惠、优雅得体、心灵手巧、少说多做的形象,打破了重重的文化障碍,向世人展现了岁月静好的生活图景,铺陈了祥和宁静的农村风貌,征服了国内外好几千万的粉丝。人们仿佛突然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那样博大精深,中国的劳动人民是那样勤劳善良,中国的生活形态是那样值得向往。由此不难发现:在厚实的文化基础上进行全面创新,可以让中国故事产生巨大的征服力和影响力。
(四)把底气蓄得足一点 要以充分的“四个自信”、铁一般的事实和令人信服的数据为支撑,传播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建设“清廉中国”的故事,传播中国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故事,传播中国开展精准脱贫、谋求共同富裕的故事,传播中国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传播中国大力提升百姓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故事,传播公民道德日益彰显的感人故事……从大处讲,讲中国故事方向要明确,理念要先进,主体要壮大,形式要多样,角度要新颖,内容要丰富,渠道要畅通,研究要深入。从小处讲,中国故事既要讲得理直气壮、义正辞严、有理有据,又要讲得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一部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效应,就是因为它并不单纯推介中国美食,而是在美食推介的同时,以十足的功力,渗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展现着中国人的善良智慧。
(一)力求做到“道器合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15](P70)其实,任何一项公民道德,也都可以视作由“道”和“器”两部分构成的二元结构。“道”就是形而上的精神价值,就是公民道德之“魂”;“器”就是形而下的生活方式,就是公民道德之“体”。公民道德建设只有做到道器匹配,合二而一,器可载道,道在器中,才能使美德彰显。进入“道器合一”的状态时,道就是器,器亦是道,道器相融,在这样状态下,公民道德的要求会特别顺利地转化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二)努力规避“道器不一”做到“道器合一”并非易事。“道”和“器”常常出现相互脱节、背离、冲突等现象。常见的问题有:第一,有道无器。光有漂亮的说法(价值理念),却没有具体的做法(生活方式),人们不知如何去做,公民道德得不到体现。第二,有器无道。光有具体的做法没有精彩的说法,人们心中缺乏内化的道德理念,不知为何这么做。第三,器不载道。具体的做法无法承载响亮的说法,结果是做了也白做。第四,道不容器。“道”与“器”严重不匹配,使得魂不附体。响亮的说法无法落实在具体的做法上。可见,公民道德建设,一定要认真解决两大问题:第一,要设计出怎样的“器”,才能使由其所体现的“道”顿然生辉。第二,要确定怎样的“道”才能使承载它的“器”变得生机勃勃。
(三)在“道器合一”下笃行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认同“诚信”二字,为什么还出现日益严重的“信任危机”甚至危及家庭生活呢?因为,诚信并未得到“笃行”。极端个人主义,无法令人相信;言而无信多了,人们不再相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承载诚信之“道”的“器”出了问题,包括制度设计。人们并不因为诚信而获益,反而因诚信而受害。由此可见,公民道德建设,说到底是思想建设、灵魂建设,但又必须是制度建设、行为建设。“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公民道德建设要特别强调“笃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有“笃行”,才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做到见贤思齐而能齐。让每一个好的道德理念,都能体现在一个个好的行为举止中并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才会沉积为全体公民的“集体人格”。
(四)从小、从细、从严抓起 如何算是“笃行”?在教育方面,要从小孩抓起;在行为方面,要从细节抓起;在要求方面,要从严处抓起。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大幅度地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公民道德之“道”要能贴切地体现在具体生动的“器”之上。例如,规则意识这个“道”该如何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之“器”上呢?开车靠右开,骑车靠右骑,走路靠右走,就连上下楼梯都要靠右行,这就是与规则意识这个“道”相配套的一套具体的“器”,可概括为“彻底的右行规则”。然而,我们多数人都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可见,“道器合一”的思路,可以很好地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6](P9)探索后疫情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路径,旨在抓住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抓住了根本,才会有更高的境界、更宽的视野,才会引发更强的追求、更切实的行动。公民道德不可无视现实又不能放弃理想,正因为如此它才被称为“明天的真理”。正如赫茨勒所说:“指南星并不因为永远不能达到而失去其指南的作用。理想是目标,也是向导。因此,现实和理想是有很大差距,但我们知道,除非有一个崇高的理想树立在它的面前,现实是不会有长足进步的。”[17](P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