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图书馆的进步发展,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之一。图书馆读者服务效能的提升,不仅关乎图书馆的发展和改进,也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本篇文章结合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与理念,探讨公共文化视域下图书馆读者服务效能的提升路径,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进措施。期望以此为图书馆的改进、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读者服务;图书馆;公共文化;效能提升
【中图分类号】G249.27;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3—232—03
引言
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普及的重要场所,承载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责任。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效能的提升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课题。同时,公共文化视域下的图书馆服务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可见,对公共文化视域下图书馆读者服务效能的提升路径进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共文化視域下图书馆的具体特性
(一)为当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视域下,图书馆的主要作用,便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部门为保护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而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和体系。公共文化空间是我国民众展开各项文化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调动民众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的关键要素。因此,必须要尽快对图书馆读者服务效能的建设加强重视,为民众带来更为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图书馆通过开展一系列文化工作,不仅能够有效丰富群众自身文化生活,还可以开展社会美育,实现人民的文化利益,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
(二)和公共文化服务间相匹配
公共文化空间活动的公益性符合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要求。图书馆这一公共文化空间,是最基层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公共文化空间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作为推进优秀文化建设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拓展文化服务渠道,构建、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存问题
(一)服务理念问题
现代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存在很多问题,如馆藏资源分布不合理,读者咨询渠道有限,有效信息不对等。公共图书馆是城市信息和文化交流中心,是教育基地的延伸,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应以“主动服务、完善服务、差别服务、科学服务”四项原则为准绳,其中“读者第一、以人为本”是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服务,就是要把读者的需求作为服务的指导思想,满足读者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充分挖掘公共图书馆的全部资源。同时,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机构,多年来一直按照计划经济发展,对风险和效益的认识不够,竞争观念也较弱,基本处于被动服务的状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也要积极参与社会竞争,更新服务理念,赢得读者的满意和好评[1]。
(二)服务工作细分程度较弱
传统的文献借阅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读者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改进和创新,服务将得到完善。读者服务的延伸就是要构建一个总体的管理体系,在借阅服务的基础上发展通借通还,以一卡通的形式实现馆际互借等合作形式。如何划分读者群体,如何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信息咨询和阅读推广,仍然是很多公共图书馆的重点和难点。
(三)图书存在乱架问题
使得图书无序的原因有很多。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广大读者不了解图书馆的书架系统,或者在了解后不愿意遵守。也可能是选书缺乏目的性,查找和阅读书籍的方式没有养成文明借阅的习惯。其次,由于书架的管理是一项比较枯燥和重复的工作,有部分图书馆在聘请员工时未重视其工作经验,在尚未明确图书馆书架排列方式的阶段便让其展开工作,进而导致图书馆架现象的出现。
(四)图书利用率较低
目前,许多图书馆内在书刊借阅方面仍然沿用以往传统的半开架借阅模式,而且在图书馆信息化方面尚未做出完善规划,图书检索、线上阅览室等互联网服务还不够全面,同时,图书馆之间的馆际互借服务也相对较少,这些现象的出现对于图书资源的利用率提升非常不利。
(五)服务难以得到创新
目前,图书馆内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服务难以得到有效创新,一直采用传统的方式为读者服务,这种现象不利于图书馆良好形象的树立。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图书馆必须更新服务理念,不断完善馆内知识结构,以迎接时代的挑战[2]。
三、公共文化视域下的图书馆定位
首先,信息服务功能是图书馆在公共文化视域中的基本功能。图书馆以其大量的图书资源、图书馆馆藏以及电子资源等,从馆藏量与信息技术上真正实现了对民众信息获取途径的进一步扩宽,确保了图书馆内图书资源的传播,使得我国社会得以进步发展,国内文化建设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有效提升,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开放获取。图书馆在为公众提供信息、建议和协助等多方面具有较为特殊的地位。在这一阶段,公共文化视域下的图书馆不仅是公共文化的服务提供者,而且还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环境提供者,维护公共文化服务秩序,为所有社会民众带来相应的信息服务,帮助公众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以此营造出一定的社会效益。
其次,教育引导的功能是图书馆在公共文化视域中的延伸功能。作为人们进行学习、阅读的重要场地,图书馆有着将我国民众自身综合思想、道德水平,以及科学文化素质水平提高的要务。可以说,图书馆在公共文化视域下起到了引导、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为民众带来必要文学资源,可以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帮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通过开展宣传工作,举办讲座,普及文化知识,促进文化传播,使广大民众能够具备自主获取知识的习惯,建立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3]。
四、公共文化视域下图书馆读者服务效能的有效提升对策
(一)加强导读工作开展
这项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即向读者介绍图书馆的基本情况,指导读者正确使用馆藏资源,并在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上给予读者一些帮助。毫无疑问,导读服务对于读者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如今,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越来越多,让读者眼花缭乱,图书馆应将真实有效的信息推荐给读者,提高资源利用率。具体来说,要做好导读服务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分析和了解读者的情况。对于刚进入图书馆的读者,馆员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导读服务,向他们介绍图书馆的馆藏布局、图书分类等基本信息,并向他们介绍有效的检索方法,使他们能够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快速查找馆藏。在读者掌握了使用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后,图书馆要为他们提供深入的指导服务,即教给读者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读者高效利用文献资源,培养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
二是要提供多种多样的导读服务。在日常工作中,要随时提供导读服务,可采取集中导读和个别导读交替进行的模式。要对新读者进行培训,向他们发放宣传资料,撰写导读文章,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提供好书、新书。
三是切实开展网络引导。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上阅读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图书馆要紧跟《时代周报》的发展,做好网络引导工作。一是开通图书馆的信息网站,为读者导读开辟捷径;二是建设网上图书推荐系统,向读者推荐好书、新书;三是整合网络资源,建立专业、学科的资源导航,为读者提供专业的信息检索页面,帮助读者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二)完善图书馆流通服务
借阅服务是图书馆最全面的服务,被称为“借还书”。它是图书馆的服务窗口,直接反映了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做好借贷服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提供自助流通服务。图书馆应利用科技的力量,为读者提供无障碍的借阅环境。可在各阅览室或图书馆入口处设置OPAC查询终端,方便读者快速查阅文献;所有的书都可以通过引入一个可以充电和消磁的磁条来改变,让读者可以从头到尾地借书和还书。
其次,对读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读者提供科学服务。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流通服务时,应注意收集读者的原始数据,如读者的借阅历史信息、流通日志等,并利用科学的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描述流通系统运行的数学模型,从而掌握读者的阅读倾向,为读者推出相关的图书信息,帮助读者扩大阅读。此外,图书馆应做好预约图书的统计分析,结合不同预约频次和读者借阅情况,动态调整文献的借阅权限,对预约频次高的图书应增加馆藏,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4]。
三是为读者提供专题借阅服务。由于读者的信息需求不同,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特殊的借阅服务,如图书召回、快速借阅等。例如,如果读者急需一本已不再流通的书,而图书馆没有多余的书,读者可以向图书馆请求召回图书,图书管理员在收到召回请求后,会通过电子邮件向书主发送召回通知。这种特殊的服务可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值得积极推广。
(三)完善图书馆咨询工作
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咨询已成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咨询服务是结合读者的实际需求,对知识信息进行研究、收集、分析、加工、重组和创新的一系列服务。做好读者的咨询服务工作非常重要。
一是要把咨询服务延伸到知识服务。首先,图书馆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创新,将相关馆藏资源数字化,建立虚拟馆藏数据库,并结合具体专业和学科的建设,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建立特色数据库。其次,图书馆应编制互联网检索工具使用指南,为读者提供互联网资源的导航服务。最后,图书馆要对网络资源进行筛选、推测和整理,实现知识重组,挖掘知识的潜在价值,实现知识创新。
二是要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读者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书馆的咨询人员要按照“领先与长尾共舞”的原则,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龙头”是指社会上的重點学科和专业,图书馆要为这些重点项目提供优质服务,满足读者的科研兴趣;“长尾 ”是指满足读者的其他非科研信息需求,如有些读者为了消磨时间到图书馆借书,图书馆就为他们提供一些休闲类书籍,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三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即以现代网络平台为载体,结合读者的不同兴趣、爱好、个性心理和使用习惯,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咨询方式,如电子邮件、QQ聊天、微信服务,以及官方公众号服务等相关平台的咨询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5]。
(四)提升高新技术投入
随着科学的进步,公共文化视域下的图书馆建设也应增加科技含量。当今社会是数字信息社会,相关人员应该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结合科学技术来弥补现有图书馆的不足。这两者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互补的。现代图书馆建设应与时俱进,建设现代化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以更好的图书馆管理满足用户的需求。现代化图书馆建设可以加强学生的教育质量,更好地培养人才,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也可以加快用户的信息检索速度,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现代化管理还可以增加存储容量,更好地存储信息,完善图书馆信息库,建设数字化信息库,提高教育水平。
(五)创新原有服务方式
国内政治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在不断变化。图书馆也应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与时俱进,深化图书馆管理机制的改革,使新时期的图书馆符合现代要求。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新的管理模式已经建立起来。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事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招聘中,采取了竞争上岗的方式来吸引人才。在待遇方面,激励制度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还应该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现代化设备的使用熟练度,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图书馆还应该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明确管理目标,才能更好地落实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不断向目标迈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是凝聚人类智慧的文化瑰宝。在高质量发展的视野下,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图书馆必须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尊重每一位读者的隐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读者,保护每一位读者的权利。我们既要服务读者,又要关心馆员,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给予他们一定的优惠;鼓励、理解、信任每一位管理者,让他们更好地从事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雷勇.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策略研究[J].图书馆,2022(8).
[2]李少惠,邢磊.社会组织嵌入: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路径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1(10).
[3]庄莉,吴小燕,王燕淑.空间治理视域下档案公共服务均等化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分析[J].档案与建设,2022(5).
[4]姜勇峰,肖可以,邢文明.空间再造视野下“私藏公用”网格化建设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图书馆17个分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22(4).
[5]陈兰.推进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运营服务发展的路径选择——评知识产权出版社《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运营服务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9).
作者简介:庄虹(1987—),女,汉族,福建厦门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