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传统哲学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包括“相依相成”的联系理论,“变易”“常道”“动静”“渐著”的发展理论,“两端”“两一”“反复”的矛盾理论以及“执两用中”“尚和去同 ”的和谐理论。对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言,这份历史所给予的珍贵遗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们应当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上,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哲学,取其精华。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和谐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3—014—03
在21世纪的今天,任何国家和民族哲学的发展都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特点。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将文明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古国,它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哲学传统。哲学思想的萌芽早在殷周时期就产生了,在中国历史文化持续向前发展的三千多年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學思想。其中,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法思想便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传统的辩证法思想拥有悠久历史,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要求我们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中国哲学智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中国传统哲学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
(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联系理论
中国的先哲们充分领悟到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并用这种规律来考察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相依相成”思想。
1.关于“相依相成”思想
关于“相依相成”思想,中国先哲们比较赞同“物无孤立”的观点,认为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的联系。例如齐国大夫宴婴在《左传》中提到:“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1]他认为这些对立面的词语是相互依存、共济共处的关系。老子认为祸与福、有与无、难与易是两种对立的事物,但是他们具有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的联系。北宋思想家张载揭示了事物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提出了“物无孤立之理”的哲学命题,认为万事万物相互依存,没有孤立存在的道理。
2.关于天人思想
中国的先哲们指明了人与世界的关系,认为天、地、人三者之间处于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之中。其中,孟子的思想是较为完整的,《孟子》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2]先秦时期,有很多论著中都把天、地、人纳入到一个统一整体之中。如《易传》强调,君子的德性,要与天地的功德相契合。《老子》以“道”为核心,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的理念。《庄子》指出,天地和我同时存在,万物与我浑然一体。[2]
(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发展理论
永恒发展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总特征之一,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也存在着很多这种思想观点,包括“变易”思想、“常道”思想、“动静”思想和“渐著”思想。
1.关于“变易”思想
变易是指事物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着的。先秦时期的论著中有很多关于事物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描述。如《诗经》提出了“天命靡常”的思想。史墨在《左传》中提出了“无常”的思想,强调国家没有固定不变的俸禄,君臣没有固定不变的官位。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指出,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态势,正如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去向。《庄子》强调,“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1]
2.关于“常道”思想
常道是指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万物是永恒变化的且存在着不变的规律。伍子胥在《左传》中指出“盈必毁,天之道也。”[1]《易传》的作者也认为天地间的变化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这种规律的作用是永不会停止的。荀子提出了“天行有常”的思想,指出自然界有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且这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王夫之认为规律存在于事物的变化之中,提出“常亦在变之中”[1]的思想。
3.关于“动静”思想
《易传》的作者提出了“动静有常”“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1]的观点,认为变动和静止是有一定规律的,是按着一定的规律来变动或静止的。张载提出了静止的相对性和运动的绝对性,指出“静中之动,动而不穷。”[1]王夫之的动静思想比较完备,包括“动静不可偏废”的相互依存的思想、“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思想、“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的动静互涵的思想、“动极而静,静极复动”的动静相互转化的思想以及“动静各有其时”的动静之规律的思想。[1]
4.关于“渐著”思想
渐著是指事物发展的渐变和著变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老子初步提出了渐变和著变的辩证关系,对事物发展的基本变化规律进行逐一阐释,强调很多重要事情都要有良好开端,“合抱之木”因“生于毫末”,“九层之台”需“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荀子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性,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韩非子强调渐变与著变之间有数量界限,认为世间大道就像水一样,溺水者多喝了就会死亡,渴的人适量饮用了就会生存。他们都认识到了量变到一定极限会引起质变的原理。张载指出:“变,言其著;化,言其渐。”[1]揭示了质变、量变的实质以及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规律。
(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理论
中国传统哲学家们没有明确提出矛盾这一哲学范畴,在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时,多是通过比喻、例证等形式证实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包括“两端”思想、“两一”思想、“反复”思想。
1.关于“两端”思想
两端是指矛盾着的双方以及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两端”思想也可以概括为“一分为二”。史墨第一次提出了“物生有两”“皆有贰”的命题,指出:“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1]“有两”就是指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如“体有左右”。老子也比较重视“两端”问题,多次谈到难易、刚柔、长短、高下等关于矛盾双方的词语。《易传》中关于“两端”思想的内容也颇为丰富,如“刚柔始交”“二气感应”“刚柔相摩”“天地尊卑,乾坤定矣。”[1]等。
2.关于“两一”思想
两一思想是对两端思想的具体化和深化。老子首次提出“两一”思想,他强调“一生二。”[1]但是没有具体论述两者的辩证关系。《易传》的作者也提到了关于“两一”的问题,指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1]宋明时期,张载认为从宇宙本体的气到由气所构成的天地人物,无一不存在矛盾,宇宙间没有相同的事物,任何一个事物都含有对立,天地人物的变化,都是交互作用引起的。程颐在《二程遗书》中揭示了事物中的两端现象,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单独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成对出现的。
3.关于“反复”思想
关于矛盾双方向对立面转化的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家有两点主张:一是“物极必反”的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对立面转化。《老子》指出,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管子》强调,自然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发展到尽头,就会走向反面;发展到极盛之后,就会趋于衰落。二是“无往不复”的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往复变化之中。《老子》讲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復命曰常。”[2]
(四)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谐理论
中国的先哲们也十分注重矛盾双方的统一和不同事物之间的“和合”以及它们在事物的存在、发展、变化中的作用。在处理矛盾时,强调“执两用中”“尚和去同”的思想。
1.关于“执两用中”的中庸思想
中庸也就是“允执其中”,是指一种不偏不倚的行事原则。《论语·尧曰》中指出,尧把帝位禅让给舜时告诫道“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2]“中庸”有“用中”或“执中”的意思,《中庸》有写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4]《论语》一书中,还有很多与“中庸”思想相关的记载,如“过犹不及”[4]“乐而不淫,哀而不伤”[4]“泰而不骄”[4]等。
2.关于“尚和去同”的和谐思想
“和同之辩”,即对“和”与“同”关系问题的论争。在源远的历史长河中,古先哲们主张以“和”为贵,倡导“和”反对“同”。比如,最早提出“和同”说的是西周时期的史伯,他认为新事物是在不同事物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他在《国语》中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成百物。”[3]史伯的思想被晏婴继承和发展,他以做羹汤、奏音乐为例,解释了政治上的君臣间的“和”与“同”的关系。孔子在为人处事的层面也发展了史伯尚“和”去“同”的思想,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4]还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4]
二、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许多契合之处,强调自然界与人类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今天,我们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是与传统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时,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提炼其精华部分并将其融汇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之中。
《矛盾论》中的一些观点吸取了中国传统哲学中“一分为二”的思想,并赋予新的解释,用“矛盾”来阐明唯物辩证法,用“相反相成”来说明对立统一规律,使这一思想具有了新的意义。党吸纳和发展了传统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在探索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发展战略时,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还吸纳和发展了传统哲学中辩证性的思维方式,提出了重要的“两手抓”,既推动了改革开放又严惩了腐朽,既提高了物质文明又提升了精神文明,既夯实了经济建设又打击了犯罪违法。同时,统筹全局,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5]与时俱进精神,也是通过汲取传统哲学辩证法中发展变化的内涵,并赋予科学的阐述,强调我们要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坚持不自满、不懈怠。[6]另外,汲取了传统哲学中辩证性的思维方式,指出“要深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努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和谐。”[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灵活运用,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境界新思想被不断激活。在对党的方针政策阐释中,从中国古代典籍入手,将富含辩证法思想的命题作为重点。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问题进行阐述时,立足典籍进行合理论断。例如,“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等,就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和谐的思想,指出在建设生态文明时严格遵循生态价值原则。[8]再如,在处理矛盾时,强调在“和而不同”“尚和去同”辩证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成为和合思维。[9]“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这种思想凝聚着无数先辈的智慧,蕴含着无穷奥妙的“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人心和善”的处事法则,彰显出独一无二的宇宙观、国际观、社会观、道德观。[10]
为了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来挖掘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资源。任何一个民族都要具备哲学思维,才能屹立于世界强族之林。我们要学会用辩证思维即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所遇之事。
参考文献:
[1]曹德本.中国传统思想探索[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2]周徳丰.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成就及其当代价值[J].中州学刊,2009(6).
[3]陈学锋.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4]刘俊田,林松,等.四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EB/ OL].[2012—10—17].http://www. china.com.cn/guoqing/2012—10/17/ content_26821180.htm.
[7]佚名.弘扬重视哲学的优良传统[EB/ OL].[2011—09—08].http://news. cntv.cn/china/20110908/100728. shtml.
[8]佚名.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9]汪信砚.习近平对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
[10]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M].人民日报,2014—05—16.
作者简介:洪燕云(1993—),女,汉族,山西临汾人,研究生,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