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群众文化是具有时代特性的主流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影响力。群众文化的发展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通过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的有机整合,可以起到提高非遗文化影响力、扩宽非遗文化保护途径的作用。本文从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的关系入手,探究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最终,结合当前形势提出四条促进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有机结合的策略:第一,提高非遗文化宣传力度;第二,激活非遗文化的新特征;第三,完善非遗文化保护机制;第四,创新非遗文化表现形式。
【关键词】群众文化;非遗文化;非遗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3—090—03
引言
在众多非遗文化的保护方法中,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机整合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机整合不仅有利于非遗文化融入大众生活,而且可以在群众文化的影响下以崭新的形式进行传承与保护。本文从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保护的关系入手,全面分析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有机整合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的有机整合提供有效策略,推动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
一、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的关系
从广义角度出发,群众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从狭义角度出发,群众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意识形态。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质量以及精神追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逐渐增强。群众文化具有自发性、娱乐性的特点,也是我国当前的主流文化。经常长期的实践发现,群众文化不仅与非遗文化同宗同源,而且群众文化也可以作为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载体。由于我国对于群众文化的接受程度更高,因此将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进行有机整合可以为非遗文化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二、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有机整合的意义
(一)增加非遗文化保护力量
非遗文化保护是一项非常艰巨且长期的工作,仅仅依靠非遗文化自身很难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在非遗文化保护当中,需要将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保护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增加非遗文化保护力量。一方面,群众文化代表了群众的意识,通过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的有机整合可以引导群众树立保护非遗文化的思想意识,推动群众非遗文化保护体系的形成,为非遗文化保护提供更多的力量[1]。
(二)促使非遗文化焕发活力
群众文化代表了当代群众的文化意识,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形式。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机整合能够让非遗文化以群众文化的形式进行传播,大幅增强非遗文化在当代文化体系中的活力。不仅如此,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的有机整合也可以将非物质文化元素融入到群众文化中,让群众文化更具地域特色和生命力。
(三)促进非遗文化产业发展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若能推动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开发非遗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则有利于扩大非遗文化的发展空间,对非遗文化保护有积极的影响。当前,群众文化产业较为发达,不仅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能创造经济效益的群众文化形式多样,可以满足社会大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由此可见,若能促进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机整合,则有利于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为非遗文化保护提供便利。
三、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有机整合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不足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不同,文化表现形式也不同,很难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例如平潭地区的玉屿缒灯、十番音乐、平潭闽剧和岭上线面等等,无法融入群眾的生活中,对其喜爱的群体人数不断减少,加快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群众认同非遗文化是实现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有机整合的重要前提,如果群众不认同非遗文化,则群众对于非遗文化元素就会产生抵制心理,阻碍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的有机整合。
(二)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特征差异较大
非遗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历史性、严肃性与专业性,而群众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娱乐性和休闲性。在娱乐至上的时代,群众对于休闲娱乐文化极为推崇,群众也热衷于参加以娱乐休闲为主的文化活动。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繁多的娱乐文化元素,非遗文化元素因过于专业与严肃而很难被群众所接受[2]。
(三)非遗文化保护机制不完善
由于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机制不完善,非遗文化保护力量极为淡薄,不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相比之下,我国群众文化的保护机制较为完善,不仅经常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而且企业与群众都在群众文化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见,为实现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的有机整合,势必要完善非遗文化的保护机制,构筑多元化的非遗文化保护体系,让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在保护机制方面能够有效融合。
(四)非遗文化传承形式单一
传承形式单一是影响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有机整合的重要问题之一。一方面,我国非遗文化主要以纪录片或者书籍的形式出现在群众视野当中。尽管非遗文化拥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但是信息时代群众对于观看非遗文化纪录片和阅读相关书籍的兴致相对较低,群众更热衷于了解以新媒体形式出现的文化载体。因此,非遗文化单一的传承形式使得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的有机整合出现了载体上的差异。另一方面,非遗文化单一的传承形式与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联系并不紧密。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已然变得丰富多彩,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能够看到群众文化活动的身影。相比之下,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生活较为疏远,阻碍了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机整合。
(五)非遗文化与群众距离较远
群众与非遗文化之间的距离也是阻碍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整合的重要因素。以平潭闽剧为例,表演平潭闽剧需要扎实的闽剧基础,一般的群众很难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平潭闽剧的表演技巧,阻碍群众感受与融入非遗文化。又如,制作平潭贝雕需要精湛的雕刻工艺,要求雕刻者有多年的雕刻经验以及平潭贝雕独有的雕刻技法。从群众角度来看,像平潭闽剧和平潭贝雕这类的非遗文化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而且非遗文化技法也难以掌握,故而出现非遗文化与群众距离较远的现象。群众与群众文化之间的距离感较小,群众可以轻而易举的了解、掌握群众文化内涵并且融入其中。由于非遗文化、群众文化与群众之间距离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二者有机整合的过程中距离感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有机整合的策略
(一)提高非遗文化宣传力度
部分群众对非遗文化不认同的核心原因就是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致使群众对非遗文化不了解、不熟悉,认为非遗文化与其日常生活有非常遥远的距离。因此,提高非遗文化宣传力度是解决部分群众对非遗文化不认同的重要路径。第一,搭建非遗文化专项宣传平台,利用非遗文化讲座等对非遗文化进行积极宣传。例如,2022年举行的平潭“非遗”知识讲座。平潭实验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詹立新围绕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讲解,向现场观众介绍了平潭贝雕、藤牌操、岚台传统灯笼、词明戏等24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阐明保护文化遗产的新理念,并与现场观众热烈交流,气氛活跃。召开讲座可以让非遗元素与群众生活紧密结合,提高群众在传播非遗文化、保护非遗文化方面的参与度,引导群众了解非遗文化,进而提高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第二,举办非遗文化主题活动,强化非遗文化的宣传效果。例如,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设立非遗节日,让非遗文化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符号,进一步增强非遗文化的传承活力。地方群众在参与非遗文化节日活动时就会主动了解非遗文化、主动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最终实现提高非遗文化宣传效果的目的。例如,推动藤牌展演活动与广场舞等活动融合,邀请经常跳广场舞的群众参加藤牌展演活动,并且举办藤牌展演大赛。第三,让非遗文化融入地方特色旅游项目。通过非遗文化与地方特色旅游的结合。平潭闽剧非常适合与地方特色旅游相结合,游客既可以欣赏到富有非遗文化特色的平潭闽剧,也可以参与其中学习平潭闽剧的表演技法,提高了游客在平潭闽剧活动中的参与度。非遗文化与地方特色旅游的结合可以为游客提供饱含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及旅游服务,游客在享受非遗文化旅游服务的同时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逐渐提高,游客也成为地方非遗文化的宣传者,有利于非遗文化的宣传与普及[3]。
(二)激活非遗文化的新特征
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有不同的特征,因此两种文化的有机整合存在一定的困难。若能激活非遗文化的新特征,使非遗文化拥有与群众文化相同的特征,则有利于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的有机整合。其一,激活非遗文化的娱乐特征,由于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娱乐特征,因此非遗文化也可以采用娱乐的方式融入群众文化。如此,不仅能提高群众对非遗文化的接受程度,而且也能激发出非遗文化新的发展活力。以平潭贝雕为例,可以让平潭贝雕以娱乐的形式融入群众文化。例如,举办平潭贝雕展览活动,邀请平潭民众参与各类与平潭贝雕技艺相关的娱乐活动,包括平潭贝雕制作比赛、平潭贝雕品牌设计大赛、平潭贝雕原材料采集比赛等等。非遗文化娱乐活动对群众专业度的要求不高,可以有效降低群众参与非遗文化娱乐活动的门槛,有助于拉近群众与非遗文化之间的距离。其二,激活非遗文化受众广泛的特征。群众文化是能够迎合大部分年龄人群的文化种类,具有受众广告的特征,故而群众文化有非常健康的发展氛围。相比之下,非遗文化则具有受众群体小的特征,不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因此,非遗文化需要逐渐提升受众群体的广泛性。以平潭贝雕为例,针对各个年龄段可以开展不同的群众文化活动。例如,针对青少年,可以开展平潭的文化普及活动,带领平潭青少年观看平潭贝雕非遗宣传片,开展平潭贝雕征文活动等;针对青年人群,可以邀请其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关于平潭贝雕的作品,实现短视频平台与传统非遗文化活动的有机结合。针对中老年人群,可以展开“我与平潭贝雕的故事分享”活动,让中老年人群成为平潭贝雕文化的讲述者。
(三)完善非遗文化保护机制
现阶段,我国尚未制定成熟的非遗文化保护机制,使得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面临重重阻碍。为此,应完善非遗文化保护机制,扫清非遗文化保护障碍。首先,地方文化组织应积极开展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融合的活动,拉近非遗文化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对此,可以举办地方民俗文化节,让非遗文化扮演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彰显地方文化内涵的重要角色。与此同时,在民俗文化与非遗文化激烈的碰撞下必然产生新的文化元素,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與发展。以平潭贝雕为例,可以在平潭旅游的旺季举办平潭贝雕民俗节吸引游客。游客可以亲自筛选贝壳、学习贝雕技艺并且凭自己的作品参加贝雕民俗文化大赛,让游客成为平潭贝雕文化的传承者,让游客更加喜爱平潭贝雕文化。同时,在民俗文化节中还要新增贝雕文化产品供游客购买,从而让平潭贝雕文化产品流转到全国各地,实现平潭贝雕文化的有效普及。其次,地方设立保护非遗文化的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定期举办非遗文化活动,让非遗文化活动成为地方常态化的文化活动,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营造良好的环境。例如,针对平潭已有的非遗文化项目,可以举办文化活动,邀请广大的平潭群众参与到非遗文化活动当中,促进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机整合。再次,采用政企合作的方式保护非遗文化,完善非遗文化的社会保护机制[4]。
(四)创新非遗文化表现形式
相比于非遗文化,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娱乐性质。随着社会大众娱乐工具的创新,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愈加丰富。因此,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有机整合的关键在于创新非遗文化表现形式,让非遗文化以创新的形象走入大众视野,成为主流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一,利用现代技术对非遗文化进行赋能,让非遗文化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群众面前。例如,制作平潭贝雕VR产品,让群众通过VR来体验平潭的各项非遗文化。VR技术具有较强的娱乐性,更容易走入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VR技术能够以多种方式对非遗文化进行展示,有利于非遗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其二,设计非遗文化文创产品。一直以来,我国文创产业都面临产品原创能力不足、缺少成熟文创IP的问题。而非遗文化是我国优秀历史沉淀下来的优质文化元素,设计非遗文化IP产品不仅能增强文创产品的原创性,同时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以平潭贝雕为例,可以制作平潭贝雕相关的书籍、画作、短视频、动画电影、文具、服饰等等,打造独特的非遗文化IP[5]。
五、结语
群众文化的创新性与包容性使其拥有更加强大的活力,不但成为符合当代群众需求的主流文化,更是成为值得非遗文化借鉴的文化形式。在非遗文化保护的道路上,非遗文化要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整合,让非遗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包容的优点,从而迸发出更加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健.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的有机结合[J].美化生活,2023(8).
[2]王继平.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32).
[3]王芳.群众文化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探讨[J].河北画报,2022(4).
[4]付梅梅.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J].文学少年,2021(32).
[5]黄代平.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结合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视界观,2021(14).
作者简介:陈艳艳(1985—),女,福建平潭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文化服务中心群艺科,中级馆员,研究方向为群文、非遗。